我是第一書記|德州駐村書記劉洪林:脫下制服走進田間,我就是咱村裡人

2021-01-08 海報新聞

編者按:2019年5月,德州市派新一輪124名第一書記進駐全市農村一線。他們按照全市第一書記工作會議的部署和要求,堅守為民初心,務實擔當盡責,真心融入,真情付出,把群眾當親人,贏得了群眾的支持和擁護。2020年8月開始,德州市委組織部聯合大眾網德州頻道,特推出「我是第一書記」專題,深入全市農村一線,在田間地頭採訪這些第一書記,聽他們講下村後如何「乘風破浪」,如何紮根基層、做好富民強村「戰鬥員」。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宋春曉 高志玟 德州報導

「王付廷村的村民注意了啊,現在這個戶戶通,要求村裡人啊總動員.....」2020年5月,在德州市平原縣王鳳樓鎮王付廷村,村支部書記趙傳銀在大喇叭裡號召全村人參與農村通戶道路硬化工作。

「俺當家的不在家,就俺和個吃奶的娃。」「我們這些老骨頭,要錢沒有,要人也出不了啥力。」.....隨著大喇叭的呼喊,村頭巷尾的村民們議論開了,顯然,王付廷村的戶戶通工作開頭就挺難。

王付廷村曾經是遠近聞名的「髒亂差」村,村主幹道坑窪不平,塵土飛揚,房前屋後柴草堆、破磚爛瓦堆、垃圾堆隨處可見,村集體經濟薄弱,這次戶戶通更是要啥啥沒有,怎麼辦?第一書記劉洪林輾轉反側。

事在人為,劉洪林開始跑市裡找娘家人——德州市稅務局,稅務局積極協調愛心企業及時為王付廷村提供戶戶通等工程所需磚70萬塊以及人工。

這下有磚又有人了,「戶戶通」工程開始全力推進,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機器轟鳴,工人們正在緊張施工中。

光修路還不行,與路配套的溝渠也是剛需,劉洪林在單位的協調下,聯繫愛心企業捐建整修村內排水溝1500米。

為了提高施工質量和效率,劉洪林吃住在村裡,每天對工程進行質量督查,真正做到把好事辦實、實事辦好。

「鄉村振興,道路先行,『戶戶通』連接的不僅是道路,更是民心。」劉洪林跟村兩委班子開會時反覆強調。

如今,乾淨平整的青磚路,整齊有序的綠化樹木,村民們在家門口曬著太陽、聊著天,在王付廷村,一幅和諧美麗的鄉村畫卷映入眼帘。

「出思路,出點子,對黨務村務決不大包大攬;抓協調,抓溝通,對熱點難點問題不迴避不拖延。」這就是劉洪林給自己的工作定位,脫下制服走進田間地頭,劉洪林很快適應了新的角色,這位平時開朗愛笑、做事又極認真的稅務官,在一年多的時間裡憑著恆心和毅力,帶領村民在致富道路上走得堅定自信。

王付廷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起步較早,基礎條件較好,但是近年來卻存在著種植品種單一、機械化程度低的缺點。

對農民來說,腳下的土地就是他們的天,土地收成的好壞關係著一整個家庭的餬口問題。為了讓農民的日子「節節高」,劉洪林充分利用自身從事稅收工作的行業優勢,提供農業種植、養殖及其他涉農涉稅諮詢服務。發放「農業稅收優惠政策明白紙」,為農村經濟振興發展保駕護航。

同時,劉洪林聯繫平原縣稅務局為王付廷村協助購買新型播種機一臺,確保了當年秋種的增產增收,又為幫扶村現代農業項目爭取中央扶持資金50萬元,購買了三臺農機設備。

脫貧攻堅貴在謀劃長遠發展。針對王付廷村160畝果園種植等蘋果、梨、桃等經濟作物即將到達收穫季節而面臨的銷售問題,劉洪林計劃聯繫大型百貨公司和超市增加售貨渠道,做到既增產又增收。

此外,打灌溉機井兩眼、為村委會添置電腦5臺及印表機1臺、為老人免費配置老花鏡、為貧困戶和老黨員送去米、面、油等慰問品......在劉洪林的奔走下,王付廷村人居環境和硬體設施得到極大改善。

「俗話說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任職第一書記一年來,王付廷村群眾得到實惠了,村支部班子更團結進步了,同時在群眾中的威信進一步提高了,我為我的付出感到值得。」駐村以來,劉洪林把自己當做了「村裡人」,腳底常帶泥土,心中滿懷溫情,在這片土地上留下了汗水,也留下了足跡。

相關焦點

  • 我是第一書記丨德州駐村書記陳志的「文藝攻略」:為村民建第一個...
    2020年8月開始,德州市委組織部聯合大眾網德州頻道,特推出「我是第一書記」專題,深入全市農村一線,在田間地頭採訪這些第一書記,聽他們講下村後如何「乘風破浪」,如何紮根基層、做好富民強村「戰鬥員」。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宋春曉 高志玟 德州報導深秋的後何寺村,樸實靜謐。
  • 我是第一書記|德州「桃符書記」何慶平:把村裡的桃木工藝品帶向...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編者按:2019年5月,德州市派新一輪124名第一書記進駐全市農村一線。他們按照全市第一書記工作會議的部署和要求,堅守為民初心,務實擔當盡責,真心融入,真情付出,把群眾當親人,贏得了群眾的支持和擁護。2020年8月開始,德州市委組織部聯合大眾網德州頻道,特推出「我是第一書記」專題,深入全市農村一線,在田間地頭採訪這些第一書記,聽他們講下村後如何「乘風破浪」,如何紮根基層、做好富民強村「戰鬥員」。
  • 我是第一書記|兩年「三大變」!德州這位書記讓小劉莊舊貌換新顏
    編者按:2019年5月,德州市派新一輪124名第一書記進駐全市農村一線。他們按照全市第一書記工作會議的部署和要求,堅守為民初心,務實擔當盡責,真心融入,真情付出,把群眾當親人,贏得了群眾的支持和擁護。2020年8月開始,德州市委組織部聯合大眾網德州頻道,特推出「我是第一書記」專題,深入全市農村一線,在田間地頭採訪這些第一書記,聽他們講下村後如何「乘風破浪」,如何紮根基層、做好富民強村「戰鬥員」。
  • 我是第一書記|你修站我拉電 德州兩位「鄰居書記」合力解民憂
    他們按照全市第一書記工作會議的部署和要求,堅守為民初心,務實擔當盡責,真心融入,真情付出,把群眾當親人,贏得了群眾的支持和擁護。2020年8月開始,德州市委組織部聯合大眾網德州頻道,特推出「我是第一書記」專題,深入全市農村一線,在田間地頭採訪這些第一書記,聽他們講下村後如何「乘風破浪」,如何紮根基層、做好富民強村「戰鬥員」。
  • 第一書記劉保鋒:用心點燃駐村歲月
    從第一天入村,他放下架子、沉下身子、甩開膀子、捋起袖子,深入田間,訪貧問苦,為群眾"把脈問診",一心撲在駐村幫扶工作上,真扶貧、扶真貧,讓昔日的小山村煥發新面貌。他就是汝南縣檢察院派駐古塔街道辦事處屈莊村第一書記劉保鋒。"點子好,辦法多"是村委班子對劉保鋒的印象。
  • 【瀋陽市駐村第一書記訪談:新民市馬戶屯村第一書記 李偉】
    我們瀋陽市湧現出了一大批優秀的駐村第一書記,他們紮根農村基層,舍小家,顧大家,在脫貧攻堅一線辛勤耕耘、默默奉獻。協助貧困村屯發展經濟產業,利用先進的網際網路+思維增加群眾收入,讓農村舊貌換新顏。為展示我市扶貧攻堅、發展特色農村經濟的建設成果,弘揚「駐村第一書記」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扶貧攻堅的一線,腳踏實地苦幹實幹的精神,瀋陽電視臺特別策劃「誰不說俺家鄉好 瀋陽市駐村第一書記訪談」節目。今天走進我們全媒體會客廳的第一書記是——新民市馬戶屯村第一書記 李偉
  • 抗疫一線的駐村第一書記
    面對突發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江西省吉安市萬安縣135名駐村第一書記主動放棄休假,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爭當守門員、宣傳員、勸導員。第一時間返村開展疫情防控萬安縣夏造鎮橫江村駐村第一書記肖力光,今年56歲。正月初二,肖力光不顧家人勸阻,主動放棄休假,返回所駐村開展疫情防控工作。橫江村地處偏遠,是萬安縣與遂川縣交界處。
  • 「脫貧攻堅奮鬥有我」東安村駐村第一書記韋禎燁:讓青春在田野閃光
    4月15日一大早,像往常一樣,自治區黨委統戰部幹部處四級主任科員,隆安縣城廂鎮東安村駐村第一書記韋禎燁便開始了在一天的忙碌。早出晚歸的駐村工作,韋禎燁早已習以為常。最近,她和村委幹部一起,準備迎接貧困縣退出檢查工作,開會研究部署、進村逐戶摸排等,忙得不可開交。
  • 駐村第一書記拿出電腦幫忙開微店
    對於駐村第一書記來說,如何在日常工作的開展中,推動精準扶貧? 「生活更有奔頭了。」16日,豐都三建鄉蔡森壩村,31歲的村民倪天鳳發完貨,看著貨品遠去,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去年,她成立起微店,自己有了工作和營收不說,還帶動了周邊貧困戶。這一切,得益於駐村第一書記羅軍和村兩委的幫扶和支持。
  • 駐村第一書記的「公車」
    新華社鄭州12月9日電題:駐村第一書記的「公車」新華社記者韓朝陽、馬驍駐村第一書記張書濤開進村的老福特是自家的私車,卻也成了曾莊村鄉親們的「公車」。在濟源示範區大峪鎮曾莊村,這輛老福特成了全村人的「寵兒」。村支書薛龍生乘車到鎮裡開會,村民李體恩搭車為妻子買藥。周五,張書濤下山回城探親,山裡的父母託他為城裡的子女捎瓜菜。周日,張書濤離家上山駐村,城裡的子女請他為山上的父母帶衣服。他的老福特成了連接山村與城區的媒介。
  • 決戰脫貧攻堅|大山深處 駐村第一書記的扶貧接力賽
    花溪區紀委監委對口幫扶擺龍村以來,先後選派三名幹部駐村任「第一書記」。為幫助擺龍村脫貧致富,三名駐村第一書記一棒接一棒,把一腔熱血揮灑在了大山深處。區紀委監委第二紀檢監察室主任楊磊拿到了「第一棒」。駐村後,楊磊了解到村民用電用水難的情況後,帶領駐村工作組同村支兩委一起行動,摸清基礎設施存在的問題,多方奔走協調資金解決了村民用水用電難的問題。
  • 固始縣水利局駐村第一書記曾德陽的「家珍」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鑫 通訊員 祝安榮 葛立亮曾書記名叫曾德陽,49歲,是固始縣水利局派駐三河尖鎮谷郢村駐村第一書記,從2016年3月作為駐村工作隊員參與扶貧工作以來,到現在已經是第5個年頭了。走訪中的曾德陽「血泡」2017年是駐村扶貧工作最難的一年。2017年3月,曾德陽因吃苦耐勞、對工作認真負責,由駐村工作隊員提為谷郢村駐村第一書記。
  • 「脫貧攻堅奮鬥有我」興業縣葵陽鎮舊縣村駐村第一書記梁紅獻...
    梁紅獻是廣西華僑學校的專職教師, 2018年3月,梁紅獻主動請纓,積極響應國家號召,自願來到玉林興業縣葵陽鎮舊縣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抱著「不辱使命」的信念感,駐村兩年以來,她紮根基層,走遍舊縣村的每一寸土地、遍訪了每一戶建檔立卡貧困戶,與建檔立卡貧困戶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今年3月份,梁紅獻的駐村工作到期,她再次響應國家的號召,繼續留任。
  • 三任駐村第一書記的金銀花情結
    原先村委會旁的一片荒地上,建築面積2900平方米的金銀花農產展銷研發服務中心拔地而起,金銀花小鎮已初具規模……5年來,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先後選派張武軍、鞠波、王敬濤接續擔任陝西國家級貧困縣蒲城縣堯山鎮閆家村駐村第一書記。
  • 駐村第一書記蔣青淞:讓我的朋友圈成為大家了解村莊的窗口
    從2017年3月開始,蔣青淞被派駐到石鐘鎮火燒廟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產業優化升級 帶領村民增收火燒廟村,位於簡陽市北部的石鐘鎮,曾經是一個省定貧困村。2017年3月,時年28歲的蔣青淞第一次踏進這裡。此前沒有過農村工作經驗的他,覺得駐村第一書記的工作充滿挑戰:「當時村裡自然條件差,基礎設施落後,群眾收入偏低,沒有村集體經濟。
  • 福建駐村檢察官|洪山:大山裡的好書記
    開源村全貌大山裡的好書記——記全省優秀共產黨員、省檢察院派駐屏南縣開源村第一書記洪山 圖為開源村第一書記洪山向王寧介紹新農村建設有關情況。「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用它形容眼前的山村,最貼切不過。開源村,這個位於閩東高山深處的小山村,在過去的兩年裡,濃墨重彩地演繹了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
  • 巴中市婦幼保健院駐村第一書記:風雨扶貧路,忠孝難兩全
    王清瑛主管護師,中共黨員,現任巴中市婦幼保健院婦幼信息科長、巴州區大和鄉方壩村駐村第一書記,四川省婦幼衛生信息專委會委員。獲得巴中市巴州區2017年——2019年兩年任期期滿優秀第一書記榮譽稱號、2019年度優秀第一書記榮譽稱號。
  • 楊凌農高會上的駐村第一書記們
    本屆農高會D館——陝西省駐村第一書記工作成果展展位是本次農高會的亮點之一。來自全省各個地市的駐村第一書記們紛紛攜帶本村的特色農副產品亮相農高會,藉助農高會的舞臺推薦展銷當地特色農產品,助力脫貧攻堅。 10月22日上午,陝西省委副書記、省長趙一德等領導視察了駐村第一書記工作成果展布展情況,對全省駐村第一書記履職成效和幫扶成果表示讚許和肯定。
  • 駐村第一書記張躍傑:與貧苦戶心貼心
    2018年2月,偃師市郵儲銀行華夏支行長張躍傑到寺溝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他的心中時刻裝著寺溝村貧困戶,真正撲下身子,以村為家,全力以赴為貧困戶辦實事,解難事,彰顯了一名駐村第一書記的「真、善、美」。  2018年2月,偃師市郵儲銀行華夏支行長張躍傑到寺溝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他的心中時刻裝著寺溝村貧困戶,真正撲下身子,以村為家,全力以赴為貧困戶辦實事,解難事,彰顯了一名駐村第一書記的「真、善、美」。
  • 閒不住的「大個子」——記霑益區菱角鄉稻堆村駐村第一書記、工作...
    劉保林(中)在地裡查看甜脆豌豆長勢。霑益區菱角鄉稻堆村駐村第一書記、工作隊隊長劉保林,憑著對黨和人民的忠誠,對扶貧事業的熱愛和對貧困群眾的深厚感情,主動紮根貧困山村,紮實履職,駐村期間走遍全村的每一個角落,為貧困戶解決了一個又一個實際困難,他以突出的業績贏得了當地黨委政府和人民群眾的好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