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藍字可以關注我哈
廣西桂平西山作為佛教聖地和廣西佛教協會所在地,以「佛聖」著稱,主要的佛教建築有李公祠、洗石庵、龍華寺等。西山畢竟是個佛教的聖地,長在大廟前的老榕樹枝繁葉茂。李公祠,已經褪色的外牆又重新塗抹一新。油漆過的洗石庵和新龍華寺更加雄偉壯觀,而它的身後,又撥地而起地新增了幾座比前面更高的廟宇。悠久的佛教文化,是全國十三大佛教聖地之一。
洗石庵又名下寺,位於李公祠後側,是廣西著名的古剎,全國重點保護寺觀。「洗石」取義於西山石經風、月、雨、露、瀑、崗的洗滌,清淨高潔,返璞歸真。
洗石庵前任住持寬能法師,1949年夏駐西山洗石庵,住持佛事,並墾植西山名茶,發展生產。1989年9月27日涅槃,其遺體火化後留下三顆舍利子,是史科記載第一個比丘尼的舍利子,一顆半透明的白色,另外兩顆呈褐色,現為洗石庵的鎮庵之寶。
祈福法會由農曆六月十八晚上開始,景區內信眾上香晝夜不斷,西山觀音巖前也都是人聲鼎沸,熱鬧非凡。拈香禮拜,楊枝浄水灑遍清淨道場,眾僧齊聲念誦經文,法會現場香菸彌散、莊重殊勝,與會信眾無不法喜充滿。
炎熱的天氣,諸多在山上飲過茶的師父、道友,總會惦記寺院裡那茶的清涼與甘潤,總覺得世間茶不如山中茶,也有人常說茶神出釋門。
在城裡久居,到山上去討口茶喝,似乎成了一種情結,也可以說是一種嚮往, 白雲悠悠,清風徐來;明月當空,鳥飛花落。不經意間或聞蟲鳴或聽松風,心裡好不清涼,好不自在。這個時候若能手捧清茶一盞,呷一口,周身上下便有種出塵的感覺,通透、酣暢。
然而每天飲茶,卻不知飲為何物,何物為飲。娑婆世間,我們被塵世種種所累,忘記本來面目,累不堪言,卻一直在心外求得解脫,始終無法消除煩惱。若能轉物,便是如來,若被物轉,便是眾生。日月星宿,山河大地,一切大海,須彌諸山無一不是法身。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如何從喝茶到禪茶一味,如何品味到清涼取決於心。
心平氣和者,舌抵上顎也是禪茶一味;心懷悲心者,一句彌陀聖號,也是禪茶一味;真心發願者,挑柴運水也是禪茶一味;常懺悔者,行住坐臥也都是禪茶一味。而盞中這一口茶,仍需用心體會,至少是在此刻,不要說本來面目這些誑語,學會真切放下,才能飲得甘露味。茶入口中,茶非茶,禪非禪,悉皆平等。
茶會結束走出大殿,夕陽西下,拉長影子仿佛訴說著光陰的短暫。在洗石庵這塊清淨地,我們執一盞清茶,觀半世人生,用一顆平常心處世,便得無上清涼。每個人都可以藉由不同的事或物來感悟人生的真諦,願一盞茶的時光能讓人浮躁的心沉靜下來,靜則定,定則生慧。
千年古寺,壯瑤風情,家園厚土,積澱桂平文脈的底蘊。
在我看來,祈福應該是對向神明,鄭重地鞠一躬道「我已經盡力啦,接下來就靠您啦!」盡人事,方待聽天命。你對燒香祈願求福有何看法呢?歡迎評論留言分享。
廣西三月三壯民山歌節,不同往日的旅行收穫!
華南之巔復園,觀雲海賞日出,露營覽浩瀚星空,桂林延時攝影佳地
五絕十佳景區,陽春三月發現桂平西山茶園美,茶味清冽如杭州龍井
去南溪山公園春遊去看花海去吃頓火鍋感受活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