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京報網
原標題:專訪宗慶後:民營企業不用擔心接班問題,船到橋頭自然直
作為第一代民企的代表,娃哈哈曾創造了很多的奇蹟——1987年創立,1990年產值突破1億元,2003年產值突破100億,2013年營收達到782.8億,隨後四年業績雖有下滑,但2018年開始逆勢增長。
如今,第一代民營企業家面臨的一個共同問題就是企業傳承的問題。對此,宗慶後在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很多民企都面臨這個問題。中國的民營企業最後會和發達國家一樣,二代願意接班就接班去管理企業,不願意接班就由職業經理人來管理企業。不用擔心二代接班的問題,船到橋頭自然直。
新京報:作為第一代民營企業家中的一員,你怎麼評價這個群體?
宗慶後:第一代民營企業是在黨的改革開放政策鼓勵下成長發展起來的,沒有改革開放,第一代民營企業家不可能有施展才能的機會,也不可能成為發展致富的第一代人。
第一代民營企業家創業的初衷都是為了改變自己的生活,最初的思想境界可能沒有那麼高。但隨著企業逐漸做大做強,思想境界也在演變。當年小平同志提出,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先富幫後富,促進共同富裕。現在,有的第一代企業家正在為國家積累財富、解決就業問題、帶動一部分人富裕起來。這種做法是正確的,只有實現了共同富裕,民營企業家的財產才更有價值,也會受到尊重。
對一個企業家來說,除了吃住穿,還能消費什麼呢?無非是住的房子大一點,車子好一點。所以,屬於企業家的財富可能只有幾千萬,超過這個,財富無非是數字而已。因此,對企業家來說,還要幫助更多人富裕起來,以贏得尊重。
新京報:現在看第一代民企,很多曾經耳熟能詳的品牌和企業都消失了,企業如何保持長久的生命力?
宗慶後:市場本身是優勝劣汰,沒有競爭優勢的企業會不斷地倒掉,(有優勢的)也會上來。確實,很多改革開放初期創立的企業沒能夠適應市場競爭和進步,沒有不斷創新,以至於落後、倒掉了。包括現在一些網際網路企業,如果不專注於提升技術,而是靠燒錢炒作,也註定要倒掉。現在一些發展不錯的企業,如果不專注提升技術、提升核心競爭力,我想也註定要倒掉的。
新京報:第一代民營企業家面臨的共同問題還有企業傳承的問題,你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宗慶後:很多民企都面臨這個問題。我想,中國的民營企業最後會和發達國家一樣,二代願意接班就接班去管理企業,不願意接班就由職業經理人來管理企業。子女接班不接班不重要,因為財產實際是由子女繼承。因此,不用擔心二代接班的問題,船到橋頭自然直。人類是在不斷發展、不斷在進步,總會有解決的辦法。
職業經理人管理企業會是未來發展的趨勢,但目前情況下,中國的職業經理人階層和制度還沒有形成,職業經理人的業務水平和職業道德的監督考核機制也未形成。在美國,如果職業經理人管理不善致使企業倒閉,職業經理人的信用就會受損,很難再找到工作。在中國要建立職業經理人制度,也要解決職業經理人誠信的問題,是不是需要建立一個黑名單制度——如果職業經理人存失信行為,會被加入黑名單,通過這樣的約束,提高職業經理人的誠信水平。
新京報:從更長遠看,希望娃哈哈成為怎樣的企業?
宗慶後:我一直的希望是,娃哈哈成為一家百年老店,成為家喻戶曉同時被老百姓信賴的品牌。今年娃哈哈32年了,距離百年老店還很遙遠,還有60多年。對於一個人來說,三十而立,但對企業來講,一個30多年的企業會有很多毛病,尤其是一些大企業病。現在娃哈哈在不斷克服這些毛病、解決這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