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涼著吃的不是只有冷麵涼麵,一碗涼米線照樣撐起整個夏天

2021-02-16 吃貨研究所

米線對於雲南人,可以是主食,也能是小吃,更是離鄉外出的人的鄉愁。米線在雲南大地吃法多樣,細分起來只怕是百種也列舉不完,比如雲南的小夥伴,總是以一碗涼米線昭告夏天的開始。


01

 用一碗涼米線開啟夏天 

/ 滲透入生活的涼米線 /

涼米線,既會在雲南傳統婚宴上作為滇味冷拼的打底出現,也會以一盤五彩涼米線出現在雲南人家的年夜飯上,但更多的時候它是我們街頭隨處可見的小吃,遍布雲南的街頭巷尾,角角落落。

涼米線,本來是米線的一種做法,簡單說就是涼拌著吃的米線,主料是米線,輔以各種帽子(「帽子」,很多的時候也簡稱為「冒」,是雲南人對澆頭的叫法),配上各種諸如韭菜、豆芽、胡蘿蔔、酸醃菜、小蔥、香菜、姜蒜、芝麻、炸花生、酥黃豆、核桃醬、蘇子醬等,再以花椒、辣椒、鹽、糖、醬油、醋等佐料調味,基本大口味上都是酸酸辣辣帶點甜。但這酸辣又有著極為豐富的層次,絕不雷同,做法也是可繁可簡,各地有各地的習慣和傳統。

五彩什錦涼米線 | 拍攝 希南


02

 不同地方有不同的涼米線 

/ 想吃個遍可不太容易 /

昆明地區大多選用粗粗的酸漿米線來做涼米線,少不得的佐料就是甜醬油,可選的帽子有不加葷的素涼米線,也有加葷的脆哨、雜醬、牛肉、雞絲等各種不同「帽子」,還有加油雞樅的菌子涼米線,菌子吃起來比肉還香,更有甚者,如果要求同時把所有「帽子」都加上店家也會滿足你。需要注意的是,雖說滇味涼米線的「帽子」豐富多樣,創意多多,但一家小吃店一般不會提供太多種帽子,最多兩道三種可選,想要吃遍各種「帽子」的涼米線,需要造訪不同的小吃店,所以想要窮盡並不是一件太容易的事情。

涼米線 | 拍攝  希南

離開昆明到滇西的大理地區,也許是這裡鍾情另外一種叫做餌絲的米製品的緣故,我在這裡吃到的米線以中粗的幹漿米線居多,涼米線的口味上除了素涼米線這種基礎派,各個小吃攤上幾乎都是涼雞米線的天下,頂多加一種肉醬米線作為備選。而這好吃的涼雞米線也是擔得起一枝獨秀的名號,鮮嫩的土雞肉加草果和蔥姜煮熟晾涼撕成小塊,和順滑的米線完美融合在一起,越嚼越香。

涼雞米線 | 圖蟲創意

為什麼這麼好吃呢,原來也是有獨門秘籍的——各種水果醋。從大理到麗江這一帶,盛產青梅和老雪梨,當地的各民族都善於用這些水果來釀醋,因此這裡的涼米線所用到的常常是梅子醋、梨兒醋等等,讓酸辣的涼米線多了水果醋柔和的甜和獨特的香,再搭配上各種佐料配菜還有煮熟入味或切厚片或撕成小條的雞肉,可以承包本地吃貨的一日四餐。

果醋涼米線 | 拍攝  希南

說夏天的街頭小吃,只提涼米線不說涼粉肯定說不過去,在雲南的街頭巷尾和小吃店密集的學校附近,一家賣涼米線的店,一定也會賣涼粉,還有可能會有涼麵和卷粉,不過大部分地區都是各吃各的。

麗江雞豆涼粉 | 拍攝 希南

在玉溪地區有一種流行的涼米線吃法,是要在涼米線裡加一塊黃黃的豌豆涼粉的。我鍾愛這樣的吃法,尤其喜歡遇到那塊涼粉正好是鍋巴涼粉的時候,豌豆的焦香配上米香爽滑的米線,入口酸酸辣辣的,如果遇到提供點油雞樅的小店,那簡直好吃到飛起,對吃貨而言必須是極大的滿足。

豌豆涼粉涼米線 | 拍攝  希南

在雲南,我們找不到不吃米線的地方,到炎熱的滇南,尤其是德宏一帶的傣族地區,那裡的傣族和景頗族、阿昌族都喜歡用一種極細的米線來做當地特色的涼米線。而且,涼米線到這裡有了新的名字,有時候叫涼米線,有時候也叫過手米線,但更多的時候,它們不叫涼米線,而叫做某種撒撇,比如苦撒、檸檬撒、牛油果撒。

撒撇 | 拍攝  希南

撒撇主要流行於德宏以及臨近的西雙版納、騰衝、保山這些同樣天氣溼熱的地區。在沒有去過德宏之前,我也和大家一樣認為撒撇是一道傣味特色菜,去了以後才知道它應該算得上是一個菜系或者叫一類吃法。而且據說在古老的傳統寨子裡,人們區分撒和撇是兩種口味,酸的叫做撒,苦的稱為撇,但現在我們更多地把苦的稱為苦撒酸的叫做檸檬撒。撒撇的通常做法是選瘦的生牛肉或者魚肉等搗爛成泥,放上切成碎末又擠出汁液的韭菜、香柳、緬芫荽、小米椒等佐料,再加入由這些動物的「苦腸」熬製的「苦水」,或者是酸酸的青檸汁拌勻做成一碗蘸水,常常搭配煮熟晾涼的米線、蔬菜、烤牛肝、牛毛肚等。

撒撇 | 圖蟲創意


03

 吃不到就自己做 

/ 簡易版素涼米線 /

不管是昆明「帽子」繁多的涼米線,還是大理的涼雞米線,或者德宏的各色撒撇,想必不去到當地,也並不好找到地道又好吃的。來自雲南的廚娘希南,貼心地將自家簡易版素涼米線做法分享給大家~

用料:

幹米線100克,韭菜50克,綠豆芽50克,油潑辣子1勺,獨流老醋3勺,薄鹽生抽3勺,花椒油少許,白糖少許,鹽少許,蒜泥1/2勺,香菜碎少許,花生碎適量,飲用水5勺。

做法:

1. 幹米線提前6小時泡軟,加入開水中煮到沒有硬芯,撈起拌入芝麻油或者橄欖油晾涼抖散備用。

2. 豆芽摘乾淨,韭菜切小段,分別焯水晾涼備用。

3. 取小碗加入油潑辣椒、獨流老醋、生抽、白糖、鹽、花椒油、蒜泥拌勻調成蘸汁,加5勺飲用水稀釋成涼拌汁備用。

4. 取大碗加入米線、韭菜、豆芽、香菜碎,倒入涼拌汁,撒上花生碎,拌勻即可。

讓我們一起愉快地端起這碗涼米線,一起度過盛夏吧!

普通的素涼米線 | 拍攝  希南

本文來自果殼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歡迎轉發到朋友圈

 你 可 能 還 會 喜 歡 


 關 注 所 長 

 不 再 錯 過 好 文 章 

看完還不點個在看↘

相關焦點

  • 18碗涼麵+4碗冷麵,這一定是武漢人愛夏天的唯二理由!
    帶著蔥香的辣,配上一碗冰冰的紅糖涼粉,感受一下成都的夏天。順手點一碗涼麵,爽口味道有點偏甜,辣椒油可以吃出天然辣椒的香味,而不是化學辣椒油的那種味道,就是傳說中的辣舌不辣喉。除了咱們夏天早中晚必備的麻醬涼麵棒子們也有自己的消暑良品——冷麵
  • 冷麵的由來究竟是中國還是南北朝鮮?而國內各地的涼麵算不算冷麵
    涼麵,在國內算是一個家喻戶曉的美食。進入夏季的國人,尤其是夜晚都會經常做一份涼麵食用。而涼麵,在各地也有不同的名字,如打滷面、炸醬麵、涼麵、東北朝鮮冷麵等。第二就是老北京炸醬麵,不是一個老北京,你就無法體驗一碗炸醬麵所帶來的滿足感!煮熟過涼水的麵條,澆上使用五花肉丁,甜麵醬、黃醬炒制的炸醬,再加上一些黃瓜絲和胡蘿蔔絲等配菜,一碗炸醬麵,這是屬於老北京的情懷和滿足!
  • 冬日裡也能吃的延吉冷麵
    延吉的清晨,可愛而豐盛,冷麵並不是此刻的主角,看似豪爽簡單的延吉人,如冷麵般,實則精緻有序。地處高寒的朝鮮族,擅長窖藏,精於制湯,將粗糧巧妙轉化,正是他們的生存智慧。金永福,做冷麵五年,店裡所有的面都由他一人差遣。一袋面50斤,16袋面,可以做2000碗冷麵,到了夏天,這就是金永福一天的工作量。
  • 著名的瀋陽冷麵是老的瀋陽不吃的味道,所以你必須排隊領取麵條
    冷麵是瀋陽的一種特殊食品,入口清涼清淡,湯底清涼,口感滑爽、鮮嫩、辛辣、鹹、酸、甜,在在一起中總結了各種口味,讓人胃口大開。瀋陽人特別喜歡吃冷麵,不僅在夏天中,而且瀋陽人還有在天氣寒冷時吃涼麵的習慣。這家冷麵館被稱為西塔,正如瀋陽所知,這家商店位於西塔的東部,已有60多年的歷史,這是名副其實的老字號冷麵餐廳,他的冷麵很新鮮,因為他們光滑光滑,他們的湯是用高湯做成的,吃麵條時可以和熱捲心菜一起吃,味道更好。當夏天你吃一碗涼麵解暑解渴,冬天,你吃一碗涼麵,雖然你吃涼在你的嘴裡,你的心是熱的,有不同的味道。
  • 美食 | 涼麵竟有這麼多做法,你都知道嗎?
    夏天天氣熱,吃熱的麵條好多人都提不起興趣,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涼麵,給大家解解暑~涼麵又稱「過水麵」,古稱為
  • 一碗清涼,不知有夏.
    它們好似冰雪般透爽吃一碗下去渾身頓時舒爽再多的睏乏都會被一掃而光常常在想幸虧有這一碗碗的清涼才使得這令人生厭的夏天變得可愛起來涼皮,是夏天裡續命的良藥。每逢燥熱時,一碗涼皮下肚,身心就會頓覺清涼,仿佛整個人都活了過來。
  • 久未更新,送碗涼麵
    一碗清涼,不知有夏涼皮,是夏天裡續命的良藥。每逢燥熱時,一碗涼皮下肚,身心就會頓覺清涼,仿佛整個人都活了過來。
  • 中國到底哪裡的涼麵最好吃?
    🍜營山涼麵營山人對涼麵的熱愛是全天候的、無死角的。涼麵在當地絕不是夏季的專屬,過年也要來一碗涼麵。舌尖上,一碗涼麵帶來的灼燒感就是扎破氣球的釘子。有法寶護身,面對高溫也能硬氣些。真正的勇士,一定是要「全紅」,哧溜哧溜進肚,煩惱鬱悶一掃而空。 這一碗涼麵吃完,怎麼說呢,給大家拜個早年?
  • 【崇信新世紀商廈地廳超市】頭伏餃子中伏面,原來涼麵還有這麼多你不知道的神做法?!
    俗話說頭伏餃子二伏面,咱們這就迎來二伏面了,可夏天天氣熱,吃熱的麵條好多人都提不起興趣,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涼麵,給大家解解暑~涼麵又稱「過水麵」,古稱為「冷淘」,傳說最早起源於唐代武則天未入宮之前,由於武則天與情人吃山西面時燙傷了舌頭,於是兩人便研究出涼麵的新吃法。
  • 夏至涼麵,自製「靈魂醬汁」拯救食客味蕾
    常言道「冬至餃子夏至面」,指的是在夏至吃麵的風俗,流行於全國多地。今年的夏至始於 6 月 21 日,如果當天吃一碗涼麵,補充能量的同時,還可防暑降溫,開胃又健康。古代的時候,人們會在夏至這天舉行祭祀儀式,祈求蒼天保佑災消年豐。《周禮·春官》記載:「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周代夏至祭神,寓意清除疫癘、荒年與飢餓等,因為此時正逢新麥登場,人們以麵食敬神,慶祝豐收。
  • 天熱時涼麵做法大全,喜歡吃就留下
    現在的涼麵又稱「過水麵」,古代卻稱之為「冷淘」。  大詩人杜甫曾寫有《槐葉冷淘》一詩:「青青高槐葉,採掇付中廚。新面來近市,汁滓宛相敷……經齒冷於雪,勸人投此珠。」詩人所說的「槐葉涼麵」,是指用鮮嫩的槐葉汁和面後而製成的碧綠麵條,綠色本身就是冷色調,再加上煮熟的麵條過水而淘,自然會更給人以「涼」的感覺。  下面就教你幾種具有地方特色的涼麵,讓你這個夏天吃個夠!
  • 大熱天的,來碗延吉冷麵!
    延吉冷麵,顧名思義,這不是老北京的風味,但是這樣一家以售賣延吉冷麵聞名的北京華天延吉餐廳,在北京的年頭已經有好幾十年了,這裡的延吉冷麵伴隨著北京人度過了大半個世紀。位於西城區西四北大街上的北京華天延吉餐廳尤其是在夏天,炎炎烈日之下,不少北京人們便會想起這裡酸甜爽口的冷麵湯和嚼起來勁道十足的冷麵。
  • 約一碗四季豆燜面,配上擼串兒冰啤酒?可以,這很夏天
    還記得小編一道槓還沒戴上的時候天天上學前都被姥爺帶著吃一碗拉麵後來姥爺表示吃吐了..我還意猶未盡的一碗接一碗感覺當時簡直就是陳佩斯的化身.. 再後來拉麵君來了美國..在韓國城點了碗拉麵是這樣的不是(手)拉出來的面怎麼能叫拉麵呢!(餵...)還是去一碗香正經吃碗蘭州牛肉麵吧!
  • 南京的夏天,從彩霞街這碗涼麵開始!
    「宅家涼皮大賽」以失敗告終的第78天,我和鎵明終於又坐在四川小吃,一碗麻辣酸爽的涼麵下肚,不好意思我先把夏天過起來了!四川小吃在彩霞街。這條街是典型城南老巷的亞子,200米煙火氣綿延不絕,寶藏小吃密集蟄伏。街尾樓梯上的炸雞成了網紅,但一入夏,四川小吃的涼皮涼麵才是真正的彩霞街之光!
  • 涼米線、麻辣牛肉和滷雞,昆明這家店出了名的清真3寶,轉四趟車都要去吃
    昆明的夏天,除了讓人嫉妒的22℃,還有一碗昭告熱天開始的涼米線,酸酸辣辣的涼米線,配上一碟麻辣牛肉或切盤滷雞
  • 燒烤圈子:夏日冷麵的靈魂~~湯汁配方~~8款冷麵製作!
    由於吃冷麵離不開辣菜,又被稱為冷麵菜,是由傳統朝鮮族辣菜發展而來,辣菜以辣拌為主,口味都鮮、香、辣!冷麵製作韓式冷麵好吃的關鍵是對湯 炎炎夏日,如果能吃上一碗酸爽冰涼的大冷麵,一定美到家了,怎一個爽字了得。材料:冷麵、黃瓜、梨、辣白菜、雞蛋、牛肉、冰塊、調料適當。
  • 夏至吃麵 40款夏季涼麵,清涼解暑又開胃!
    「冬至餃子夏至面」,全國多數地區夏至這天講究吃麵。每年一到夏至節氣就可以大啖生菜、涼麵了,因為這個時候氣候炎熱,吃些生冷之物可以降火開胃,又不至於因寒涼而損害健康。快手蒜汁紅油涼麵10、和麵條,蛋絲拌在一起,吃的時候撒花生碎即可。武漢鹼水涼麵
  • 來瀋陽除了抻面雞架老雪花,還有一碗大冷麵呀
    最神奇的就是在很多街道,都會看見電動車摩託車,馱著厚厚一大摞的麵條,那就是冷麵本體。冷麵在瀋陽人心中是夏天必備,春夏秋冬饞了也要來幾碗,冬天在熱乎乎的房間裡更要來一碗。難以推薦瀋陽好吃的冷麵店,因為在很多烤肉店冷麵是標配,一家烤肉店冷麵不好吃基本上離關門也就不遠了。最好吃的冷麵也都大隱隱於市,隨便的街頭巷陌都能找到一碗好吃爽口筋道的冷麵。
  • 一碗夏天的冷麵 吃出上海的可愛
    王家沙是上海點心的聖殿,但到了夏天,諸神讓位給冷麵。
  • 第一次吃朝鮮族冷麵,又酸又辣又冰,那個透心涼,太適合夏天吃了
    第一次吃朝鮮族冷麵,又酸又辣又冰,那個透心涼,太適合夏天吃了延吉冷麵,是「中國十大麵條」之一 ,也是馳名國內外的一種深受人們喜歡的傳統中國朝鮮族食品。吉林延邊地區以延吉冷麵著稱,稱延吉冷麵。在整個朝鮮半島,冷麵通常被認為是北方鹹興、平壤等地的食物。它和玉米溫面是朝鮮族最具代表性的麵條。朝鮮冷麵又稱長壽麵,是朝鮮族著名特色主食。原是朝鮮族節日、婚宴、壽誕等喜慶日子裡必備的主食。冷麵是以蕎麥麵粉和馬鈴薯粉製成的麵條,配以特製的湯汁、熟牛肉、雞蛋、泡菜、香菜等製作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