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和辛棄疾,誰寫的詩詞更加大氣?看看兩人的對比

2020-12-18 談娛說事

大家對於李白一定都非常熟悉吧,作為詩仙的李白創作了無數首詩,而李白的詩往往都以瀟灑大氣為稱,同樣辛棄疾和李白的詩一樣,也是因此而出名,那麼兩個擁有共同的特點的兩人,他們寫的詩詞誰更加大氣呢,我們來看一下對比就知道往往偉大的詩人的詩句,用最簡單的話卻能夠表達出最佳霸氣或者最為有氣勢的意思,是人給人的最直觀的感受,除了字詞之外,還是一種心靈上的激發和感悟。

先看一下李白,李白寫了一首七言古詩江上吟,是這樣寫的功名富貴若長在,漢水亦應西北流,這首詩比較簡單,但是卻體現了李白狂放自由瀟灑的一部分,而且也最能夠體現出李白對於世間的看法,相比之下李白的詩句確實相當有成就,而且給人感覺氣勢磅礴。最重要的是李白本身給人的印象就是一種非常愛喝酒,非常喜歡遊山玩水的詩人,給人第一感覺就是瀟灑自在。

前半部分是這樣寫的,興酣落筆搖五嶽,詩成笑傲凌滄州,意思是說,只要我詩興大發,落筆就能震動五嶽,詩成之後便可以笑傲江湖,由這幾句詞也能夠看出,李白這個人實在太狂妄了,他狂到認為自己可以震動五嶽,狂到認為自己的詩詞可以震撼於江湖,而李白也確實有這份能力,所以這樣來看,論狂妄誰也比不過李白,唯有李白最狂,其次便是心氣極了,辛棄疾寫過賀新郎這首詞中是這樣寫的,白髮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間外事。

他將自己的滿腔熱血寫到了這首詞中,辛棄疾是真正的文武雙全,為人正直,但很可惜,這個時代沒法讓他如願,昏君當道,奸臣到處都是,因此辛棄疾空有本領無處使。所以這筆兩人來看顯然是各有千秋,論大氣兩人都有各自的風格,但是論狂妄,顯然李白更狂妄一些。

因為李白並未心懷天下,所以顯得本人更加瀟灑,而辛棄疾如果生在李白那個時代,顯然他會比李白更有一番作為,辛棄疾的詩確實很好,但辛棄疾的顧慮很多,所以他的詩詞中少了一份輕狂,多了一份對於社會的無奈,而李白的詩詞卻更多地是對於社會對於自我的探討和認知,所以李白的詩非常狂妄,讀完之後讓人覺得相當震撼。

相關焦點

  • 4首霸氣的詩詞,李白杜甫蘇軾辛棄疾,誰最大氣磅礴?
    說到大氣磅礴,必然少不了李杜、蘇辛啊,偉大的詩人和普通的詩人,不同之處就在於,普通詩人的大氣,流露於表面,而偉大的詩人,除了字句之外,還能從內心給人一種感發,分別舉李杜、蘇辛的詩句,來看看他們最大氣磅礴的風採。
  • 蘇軾和辛棄疾誰更厲害?兩人失眠各寫《西江月》,水平高下立判
    蘇是指來自蜀中眉山的蘇軾,辛是指濟南府的辛棄疾。兩人相差了近百歲,卻一同扛起了兩宋詞壇一片天。不過很多人都說辛棄疾跟蘇軾完全沒法比。因為蘇軾出自書香門第,詩、詞、散文、書法樣樣精通。而辛棄疾則是武將出身,大家覺得他的文學功底並不紮實。而且在詩詞的數量上兩人就有很大差異。
  • 辛棄疾是這首詞是真狂,男兒到死心如鐵,寫得比李白還要更加張狂
    真正到達前線衝鋒陷陣,還立下了赫赫戰功,只不過天意弄人,他的人生之路比任何人都要走得更加艱辛,這也是由於那個時代;辛棄疾所生活的時代正是風雨飄搖的南宋,這一時期整個北方早已被金國所佔領,可是南宋朝廷沒有任何的作為,即使是有辛棄疾和嶽飛這種人才,但是並沒有重用,反而是一直在打壓,這也就造成了辛棄疾的個人悲劇,同時也是那個時代的損失。
  • 李白和杜甫誰更略勝一籌?對比他們2首寫長江的詩,高低立見分曉
    有人提出,兩人都為長江寫過詩,不如通過這個來進行比較,答案自然就見分曉了。李白出生於公元701年,關於他的身世,任何唐史上都沒有過多的記載,但是有野史上稱,李白其實是流落在外的皇室宗親,這一說法真實與否無法證明,不過有一點可以確定,李白一生都沒能入仕。
  • 辛棄疾一首奇幻中秋詞,無一生僻字,豪放浪漫卻不輸李白
    性情剛正者,字古拙雄渾,結構大氣恢弘;行事灑脫奔放者,字飄逸如風,靈動飛揚;為人敦厚者,字也顯得雅正柔和。其實一個人的性格情志,不僅會通過寫字體現出來,更會體現在言行舉止當中。所以,「觀其行知其人」、「觀其言知其人」同樣成立。就像古代的文人,很多因為社會地位不高,沒能在正史上留下傳記,但是通過他們的詩詞歌賦,後世卻能清晰地了解他們的性格和人生。
  • 蘇軾與辛棄疾的詩詞大戰:半夜無眠各寫《西江月》,千年難分高下
    而辛棄疾則是武將出身,他能步入仕途是因為在沙場上的良好表現,所以很多人自然就覺得他的文學功底並不算紮實。其實這兩個人在詩詞造詣上各有千秋,無論是哪一個,單拿出來,都吊打我們好幾條街,所以我也不能妄加評論,只是站在客觀的角度上,對兩個人進行分析對比。
  • 李白蘇軾900多年難分高下,詩詞大會康震王立群這番討論,很透徹
    但是兩個人誰更厲害呢?900多年難分高下。關於這個討論從來沒有停止過。在詩詞大會上,康震和王立群的一番討論,是我聽過最透徹的答案。康震老師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宋神宗讀了李白的詩作後,很是讚美,便問大臣說:我朝中誰可以和李白相比較呢?大臣說:蘇軾可以。神宗說:「你說得不完全對,李白有蘇軾的才氣,但卻沒有蘇軾的學問。」康震老師非常認可宋神宗的看法。
  • 南北宋詞的對決,蘇軾和辛棄疾,兩人寫的《西江月》,誰寫得更好
    喜歡蘇軾的人也大抵喜歡的是他的人生態度,他的詩詞展現的人生哲學吧。辛棄疾的長短句清新與豪氣並存,多了一些剛硬,所以以粉絲比例來說的話蘇軾的女性粉絲比辛棄疾的要多一些吧。的確,這首詞作與辛棄疾的晚年,波濤洶湧的那段日子已經結束了。晚年的生活相對的平靜,沒有太多的波瀾,但是靜靜地迎來歲月的和平時期,恬淡怡然。幸哉,幸哉。
  • 《辛棄疾1162》——寫詞只是副業,打仗才是主業的辛棄疾
    和李白一樣,辛棄疾是一個被詩詞才華耽誤的武俠。我們在記住了南宋豪放派詩人辛棄疾,卻忘記了手持長劍的將軍辛棄疾。在俠義、激憤和愛國之情的驅使下,辛棄疾率五十多騎突襲數萬人金軍大營,生擒叛徒南歸,寫就了一段悲壯的崢嶸歷史。看完整部片子Wake瞬間感覺充滿陽剛之氣,格外熱血激情。其實,電影的故事線很簡單,但也正是這種簡單,讓劇情更加緊湊,故事更加連貫。我們已經有太多大製作,場面華麗卻劇情紊亂的商業片。
  • 蘇軾作了一首詩,豪放不輸李白辛棄疾,竟全都是「抄」的?
    大家印象裡古詩詞的第一狂人應是那個執青劍吞烈酒的詩仙李白,動不動就提刀傷人,或者口出囈語,很容易讓讀者誤以為他是供酒精驅使的傀儡;宋詞中的第一狂人就應該是稼軒兄了,「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直言不諱,十分直白。雖然李白和辛棄疾一路狂奔遙遙領先,但蘇軾的這首詞也不謙虛!
  • 辛棄疾「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中佛狸何意?詩詞大會難倒33人
    宋代詞壇高手如雲,其中最矚目的雙子星當屬蘇軾和辛棄疾,他們之於宋詞就像李白和杜甫之於唐詩。不過李白和杜甫兩人詩風差別較大,一者是灑脫俊逸的浪漫主義詩人,一者是沉鬱頓挫的現實主義詩人。
  • 辛棄疾的煩惱:愁苦跟著他跑,寫了一首詞抱怨,開頭就是千古名句
    辛棄疾給我們的印象一直都是慷慨大氣、豪邁豁達的,但是在這首《鷓鴣天》當中他卻被愁苦追著樓上樓下跑,讓人讀來忍俊不禁又心生憐惜。他出生的時候中原地區已經淪陷,隨著漸漸長大,看著故土家園被金兵蹂躪,辛棄疾憤而從軍,發誓要從金兵手中奪回丟失的家園。
  • 古代比較「囂張」的4句詩詞,李白的很霸氣,唐伯虎的很高深!
    古代比較「囂張」的4句詩詞,李白的很霸氣,唐伯虎的很高深!想必很多人對詩詞都是比較喜歡的,喜歡詩歌的朋友們可能會是因為詩人本身的性格個性,還有可能是因為某首詩中的某句話太過精彩,讓人回味無窮,其實許多詩歌很簡短,但這並不妨礙它要表達的效果,今天小編就來跟各位聊聊,古代比較「囂張」的4句詩詞,李白的很霸氣,唐伯虎的很高深!我們先來講講李白的兩句詩歌。第一句是「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 蘇軾和辛棄疾都跟李白學了一招寫成千古名詞,和李白比水平如何?
    蘇軾在月下把酒,自然會想到李白的這首《月下獨酌》,所以也學李白「起舞弄清影」。詩有浪漫主義,詞有豪放派。豪放派詞人北宋有蘇軾,南宋有辛棄疾,「蘇辛」並提,他們都曾經將浪漫主義大詩人李白的詩意,化用到自己的詞中。
  • 蘇軾李白誰更牛?詩詞大會康震王立群的說法,是我聽過最有見地的
    李白,是唐代文壇的驕傲;蘇軾,是北宋文壇一哥。雖「文無第一」,但多年來關於兩人誰更牛的爭論從來沒有停止過。李白真愛粉拋出了很多李白更牛的理由,他們認為李白的《將進酒》、《行路難》等作品達到的水準,別說蘇軾,放眼幾千年文壇,也沒有人能達得到。
  • 辛棄疾詩詞|滿腔熱血、壯志難酬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曾入朝為仕,但屢遭彈劾,一生命運多舛、壯志難酬。身處亂世,他把滿腔激情和對國家興亡的關切、憂慮,全部寄寓於詞作之中。辛棄疾67歲去世,留下800多首詩詞,我們從詩詞名句網搜集到816首,通過詞頻分析,嘗試了解他的作詞偏好。中國文學史上,唐詩與宋詞是兩顆耀眼的明珠。
  • 辛棄疾「醉裡挑燈看劍」我們真懂?看看詩詞大會冠軍雷海為的解釋
    辛棄疾「醉裡挑燈看劍」我們真懂?看看詩詞大會冠軍雷海為的解釋《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裡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 辛棄疾為何寫詞從來不寫嶽飛?是不敢寫還是不屑寫?
    但是奇怪的是,嶽飛作為一個典型的悲劇英雄,卻很少有詩詞提及過他。就連和嶽飛一樣專心抗金的同時代大詞人辛棄疾,也從未為他做過詩詞。看過辛棄疾詞的人都知道,辛棄疾非常喜歡用典。辛棄疾做詩詞6000首,就寫過劉備、劉裕、孫權、曹操、陳登、桓溫、張翰等英雄人物。
  • 緬懷屈原詩詞,從李白、蘇軾、杜甫到一代偉人,誰藝術性更好
    這樣的歷史人物,自古以來歌之者當然不少,讓我們看看那些描寫屈原的經典詩詞吧。一、江上吟/李白/節選仙人有待乘黃鶴,海客無心隨白鷗。 屈平辭賦懸日月,楚王臺榭空山丘。 興酣落筆搖五嶽,詩成笑傲凌滄洲。整首詩知道的不多,不過節選的這部分,特別是後四句,卻是常見引用的李白名句。這並不是一篇關於屈原的弔祭文字,相反,是李白自己情感壯懷的抒發。詩也是李白最豪放不羈的名作。五、六兩句極是詩仙本色。此時李白還沒有北上長安,雖然幹謁多次,但無人詢問。現實受挫,不過依然意氣風發。三、四兩句通過對屈原與楚懷王的點評式對比,詩人的價值傾向十分明了。
  • 詩詞大會出道搞笑題,蒙曼調侃李白和孟郊等詩人:都不肯好好上班
    若是以為《中國詩詞大會》只是一檔比背詩的節目,那顯然就低估了命題組專家的能力。隨便給大家舉一個例子,節目中有這樣一道題:郭靖在行走江湖的過程中,有可能遇到哪位英雄?答案A.文天祥 B.嶽飛 C.辛棄疾節目組給的答案是A。這期節目下來,不少金庸武俠迷專門發帖討論。因為金庸小說裡沒有寫過郭靖的生卒年,大家只能根據小說中的一些對話來各種推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