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城裡外婆帶娃個子長得慢,農村奶奶帶卻長得快?原因在這裡

2020-12-22 長脖子爸比

前段時間因為學校放假,朋友把牛牛送到了鄉下的奶奶家住。一個多月之後孩子回來,黑了瘦了,但個子卻長高了不少。比之前在城裡的外婆家,孩子雖然胖一些,但個子卻一直沒怎麼長。朋友很納悶,問了當醫生的朋友,朋友了解了基本情況之後,道出了原因。為啥城裡外婆帶娃個子長得慢,農村的奶奶帶娃卻長得快呢?原因是這樣的。

跟睡眠時間的長短有關。

眾所周知,孩子長個主要是在睡覺的時候,因為只有在夜間進入深度睡眠後,體內才會加速分泌一種生長激素,促進孩子長高。如果睡眠不足,那麼生長激素分泌不夠,肯定會影響孩子的身高。

朋友的孩子住在鄉下奶奶家的時候,沒有那麼多電子產品,生活節奏慢,孩子可以慢慢吃飯,平時都是日出而起,日落而歇。一到晚上就開始吃飯,吃完之後看一會兒電視,差不多就睡覺了。在城裡的外婆家,則有各種各樣的電子產品,晚上吃完飯還可能出門逛街,睡得很晚。

為啥在城裡外婆家長得慢,在農村奶奶家長得快呢?主要就在於睡眠,可見睡眠對孩子身高的影響很大。其實孩子的身高有70%是靠遺傳,另外30%是由於後天的影響。雖然看上去受遺傳的成分更大,但如果後天拖了後腿,孩子的身高也會受到影響。那麼如何讓孩子身高蹭蹭往上長呢?

多運動也會長個子。

不進行伸展類運動。截止目前,伸展類的運動被認為是對促進增高最安全的運動。在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有引體向上、遊泳和瑜伽等。在一般重力的環境下,人體的骨骼間隙和骨間的組織是被壓縮的,而這一類運動能夠拉伸骨骼,恢復組織間的厚度,進而促進骨骼生長。跳躍類運動。這一類運動包括跳繩、打籃球、排球、跳遠和跳高等等。這些運動會對下肢產生適度的壓力,對骨骼產生刺激,促進骨骼生長。而且像跳繩這種運動不限制場地,沒事也可以讓孩子在家多練習。

不挑食也有助於長高。

除了運動,孩子在飲食方面也要注意,平時要讓孩子不挑食,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包括瓜果和蔬菜,這樣也能有效地促進孩子長個。

各位寶媽,你家孩子有沒有注意以上這幾點呢?

歡迎留言、評論和轉發!我是長脖子媽咪,家有兩寶,熱愛教育,請隨時交流,多多關注!註:圖片來自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城裡姥姥帶娃長得慢,鄉下姥姥帶娃長得快?理由只有一個
    所以,就把孩子送到了鄉下奶奶家。在一個月後回來的時候,皮膚變黑、消瘦,身材依然高大。但在城裡人姥姥家,小孩雖然有點胖,但個頭並不大。好友很納悶,問了一個當醫生的表哥,表哥說基本情況了解了,說出原因,讓人恍然大悟。為什麼城裡人姥姥帶娃長得慢,鄉下姥姥帶娃長得快?理由只有一個。與睡眠時間長短有關。眾所周知,孩子們大多數都是在睡覺時長大的。
  • 「為啥我媽帶娃是義務,你媽帶娃就得給錢?」寶媽回答讓人服氣
    表妹身體還沒恢復好,沒辦法就請娘家媽過來幫忙帶娃。帶到上個月正好滿一年,表妹覺得自己媽出了不少力也吃了不少苦,希望老公能給她一些錢表示表示。結果表妹夫不肯,說別人家孩子奶奶帶娃都是義務勞動,為啥孩子外婆帶娃就得給錢?說話聲音太大,讓在另一房間的嶽母聽到了,當時場面十分尷尬。還好表妹機靈,說了句「你要是肯入贅我家,我媽就成了孩子奶奶,她也可以免費帶娃。」表妹夫無話可說。
  • 如今帶娃的老人都是外公外婆,這種社會現象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如今,特別是在大城市裡面,很多帶娃的老人聚在一起一問,十之八九都是外公外婆,而爺爺奶奶的比例非常少。這種社會現象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來聽聽大家怎麼說。來自上海的安純媽媽:主要原因是心疼女兒,避免婆媳矛盾。
  • 「媽媽帶娃」和「奶奶帶娃」區別有多大?寶媽曬圖後:一目了然
    那麼,奶奶帶的娃又是什麼樣的呢?「媽媽帶娃」和「奶奶帶娃」區別有多大?因為有些好奇,兜媽就在網上搜了一下,奶奶帶娃的樣子,沒想到類似的帖子還真不少。寶媽們紛紛曬出娃的對比照,表示:「媽媽帶娃」和「奶奶帶娃」,區別還真大!一號寶媽:我家女兒是公認的可愛,我本人也很喜歡給孩子穿搭,每次出門穿什麼衣服,穿什麼鞋,都得配套搭好。
  • 進城帶娃的「老年漂」:王奶奶的一天
    王奶奶如今是在城裡,生物鐘幾經調整,總算按照兒子的意願,沒有起得那麼早。洗漱完畢,王奶奶拿出洗衣盆開始給孫兒們搓衣服了,媳婦多次跟她說手洗太費事、就放在洗衣機洗,王奶奶很激動:這倆猴孩子的衣服,一個天天有筆印、一個上面儘是油漬,我不用手搓,洗衣機哪洗得乾淨?她搞不懂年輕人的圖省事,年輕人嫌她不怕麻煩,誰也說服不了誰,手洗衣服這件事就一直由著王奶奶去做。
  • 雙胞胎兄弟,一個由外婆帶一個由奶奶帶,長大後的差距真大
    兩個媽同時發話了,一人帶一個。畢竟兩個孩子一個人帶的話,那也是非常辛苦,有可能也是帶不下來。於是,兩個孩子的人生軌跡從此發生了變化。外婆帶弟弟,奶奶帶哥哥。我們知道奶奶帶孫子,都是比較溺愛的,他們有一個想法,就是這是我們家的孩子,不對他好,那麼該對誰好。平時什麼好吃的,好玩的,只要孩子一說,奶奶就趕緊去給哥哥滿足了。
  • 有種「帶娃」叫爺爺奶奶帶娃,氣質這塊拿捏得死死的,就沒服過誰
    有種「帶娃」叫爺爺奶奶帶娃,氣質這塊拿捏得死死的這位寶寶一看就是爺爺帶出的娃,盤腿的小坐姿,手裡拿著一杯熱茶,特別是這個靈魂一吹。真是將「老幹部」的氣質拿捏得非常到位,寶寶:「論喝茶這塊,我就沒服過誰!」
  • 「你媽帶娃給錢,我媽不給」寶爸埋怨不公平,寶媽的反懟大快人心
    由於現在社會競爭的壓力,生娃簡單,但是帶娃一般都不是大多數夫婦能夠自己親力親為的事情了。 岑琳和老公婚後生了一個孩子,但是因為雙方事業都處於上升期,生孩子耽誤的工作已經夠多了,所以養孩子的問題還是得靠雙方的老人來幫忙。
  • 孩子在農村跟著爺爺奶奶住,在農村上學,會不會輸在起跑線上
    我的三個孩子都是爸媽幫我帶大的,現在也在農村讀書,我覺得他們都很好。閨女跟外公外婆讀書在哪裡讀都一樣,農村也走出來很多高材生,農村的各種誘惑相對來說比較少,很多農村的孩子除了上學完成作業,就是幫爺爺奶奶做家務活,從小學會了獨立生活,照顧老人。
  • 老人帶娃成潮流?子女光想著減壓,殊不知可能有一種潛藏危險
    趙奶奶已經六十多歲了,本身和老伴兒在鄉下老家過得很舒適自在,可是兒子兒媳忙著上班,無法準時接送孩子上學,於是便請她來城裡幫著照顧。 文中配圖均源於網絡,圖文均無關 大城市裡車水馬龍,人來人往,一棟棟高樓大廈看得她眼花繚亂,相比於農村的「慢生活」,這裡的人們行色匆匆,讓她感覺到一種壓迫感和緊張感
  • 為啥姑姑、小姨成了「帶娃首選」?娛樂式帶娃效果滿分,暴贊!
    編輯:貝貝豆審核:貝貝豆在我國,傳統的養娃模式要不然就是爸爸媽媽帶大的孩子,要不就是送到爺爺奶奶輩家裡,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改變,奶奶帶娃逐漸走下神壇,全新的帶娃方式也在不斷出現,新模式反而給人帶來了驚喜的效果
  • 寶寶吃完母乳就開始「睡覺」,奶奶覺察出反常,救了娃一命
    可是奶奶覺得不對勁,因為她發現寶寶睡得時間蠻長的,精神狀態也不好,個子沒長。奶奶有經驗,2個多月的寶寶,應該長得很快,但為啥這寶寶不長呢?她覺察出不對勁,於是就讓同事收拾收拾帶寶寶去醫院。同事原本覺得沒必要,是娃奶奶太誇張了。但奶奶很堅持,說:有問題及早發現,沒問題正好,去看看吧。
  • 中心城區的咫尺之地,43歲的小外婆有「就業煩惱」:除了帶娃,還能...
    3】43歲小外婆,為女兒帶娃失業村辦服裝廠興旺了五六年,也開始走下坡路。聽說村裡的雨傘廠需要招工,張玉瓊又跳槽去了雨傘廠,從事產品質檢工作,那已經是2008年的事。在雨傘廠質檢員的工資,一個有月三四千元。
  • 男人鬍子長得快和長得慢,有什麼區別?和疾病有關嗎?
    長鬍子是男性的一種特徵,一般在進入青春期後身體逐漸發育成熟,雄激素逐漸增加也會長鬍子,而有些男性發現自己的鬍子長得特別快,年紀輕輕就滿臉都是鬍子,而有些男性在成年後鬍子的量並不多,讓人疑惑為什麼男人有的鬍子長得快,有的長得慢,是否有什麼區別?還是存在疾病?可以一起了解一下。
  • 男生的鬍子有的長得快,有的長得慢,這有什麼不同呢?千萬別大意
    鬍子長得快和鬍子長得慢,到底是什麼原因所導致的呢?他們之間到底有什麼區別呢?今天大家就來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男生鬍子長得濃密稀疏與什麼原因有關係呢?其實自從男生進入青春期以後,就陸陸續續在臉上出現了鬍子。其實在剛開始的時候,他們的鬍子還非常的柔軟。
  • 姥姥帶娃和奶奶帶娃,到底誰更好一點?看看大家怎麼說!
    以前一提帶孩子,那不用多說,指定是奶奶的事兒,可時過境遷,走在社區的公園裡,隨便一打聽,姥姥帶娃的現象遠遠多過了奶奶帶娃的情況。那麼到底是什麼導致了這種變化的發生呢?@劉美麗:我讓我媽帶孩子,那也是沒辦法,人家奶奶真不給帶啊。
  • 我生了5個娃,都是自己帶過來的,用我的方式照樣長得好好的?
    現如今的很多年輕父母們,多數都忙於工作,掙錢養家,很多時候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去全天候帶娃,因此,很多時候都只能請家裡的老人們幫忙帶著。按理說老人們早已到了退休的年齡,本該安享晚年,臨老了還要幫子女帶娃,子女們也應心存感激才是,但由於兩代人在育兒方式和養育觀念上都有很大的區別,因此往往在實際帶娃的過程中,老人們和年輕一輩的父母們總少不了要爆發一些矛盾。最近在網上也是看到了一個網友們熱議的一個話題:有些話哪怕你說了幾十遍,老人家就是聽不進去!
  • 姥姥帶娃還是奶奶帶娃,結果確實不一樣,原因很現實也很扎心
    有一款網絡育兒頻道叫《小然說育兒》,裡面講述了一個關於姥姥和奶奶帶孩子的案例:陳女士和張先生都是獨生子女,雙獨家庭生了個孩子,孩子快2歲了。母親因為升職的緣故變得更忙,平時經常要出差,於是想把孩子交給老人來照顧。
  • 奶奶帶娃和姥姥帶娃,別再說都一樣了,這幾種情況差別很明顯
    奶奶帶娃和姥姥帶娃,有什麼差別?也許你會說,一個是孩子爸爸的母親,另一個是孩子媽媽的母親,能有什麼區別,不都是自己的親人帶。確實,如果孩子的父母心中,姥姥和奶奶都是孩子的親人,沒有誰親誰疏的概念,那自然差別也就不明顯了。可現實問題是,一般的家庭裡,因種種原因,孩子的奶奶和姥姥他們的地位原本就是不平等的。
  • 都是幫忙帶娃,奶奶和姥姥有啥不同?孩子的回答太現實
    文|文兒現在父母都忙於工作,有了孩子後,就會把他們交給奶奶或姥姥帶。自從流行老人帶娃之後,「奶奶親」和「姥姥親」之爭就沒有斷過。不過,你說我說大家說,都不如作為當事人的孩子說。因此,都是幫忙帶娃,奶奶和姥姥有啥不同?我們還是聽聽孩子的回答吧,真是現實又扎心。「姥姥親,她對我很好,很寬容」「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外婆(姥姥),在孩子的記憶中,總是那麼溫暖又親切。每一個跟著媽媽去姥姥家的孩子,都會覺得姥姥很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