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是近代史上最慘烈的一場世界戰爭了。二戰的破壞力和對文化的清洗是十分巨大的,甚至在全世界首次動用了核武器這種超大威力的重型武器。二戰戰場主要在中國、德國、法國和俄國。在德國主要是希特勒針對猶太人的侵略,而在中國則主要是日本人對中國人的侵略。
說到近代中國歷史也是非常慘了,一站被英國侵略,二戰被日軍侵略,好在的是最後終於挺過來了。中國也邁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現在想想這幾場侵略也幫助了我們快速的變化,一個政府就像一個人,在面對危險的人總會不斷進步保護自己,甚至掌握主動權。
要是沒有外部施加壓力,難以想像現在經濟全球化,我們還是清政府那種閉關鎖國的狀態,可真就和原始人沒什麼區別了。話說回來日本當初為何要對外實施侵略呢?
當時西方工業革命的思想在全世界掀起了一股浪潮。日本受到工業革命的影響,開始在國內實行明治維新運動,不僅大肆學習西方,在國家產業方面也積極充足。但是說到底日本只是一個島國,不僅人少,資源也是相當匱乏的,當時守舊派和維新派在國內的矛盾不斷,日本天皇就巧妙地把這種矛盾轉移到了國外。
1876年,日本的槍炮打開了朝鮮的大門,當時朝鮮還是清朝的屬國,因為清朝當時還是保持著大國的神秘風範,日本此舉也是鋌而走險。日本打了朝鮮後,李鴻章率領北洋水師出兵討伐日本,雙發爆發了多次戰爭,但是每次都是日本戰敗收場。
在這種背景下,日本將領川村純義提出了一個八年造艦的計劃,因為日本天皇的大力支持,民眾自發捐款供海軍打造戰艦,終於在甲午海戰的前夕,日本建造了一隻擁有31艘軍艦、24艘魚雷艇、總排水量61373噸的現代海軍。1894年7月,甲午中日海戰開啟,日本開始正式侵略我國。
日本全面侵華則要追溯到1937年7月7日的盧溝橋事變,當時日軍藉口部隊一名軍官離奇失蹤,疑似被中國駐盧溝橋軍隊開槍射殺。日均借題發揮要強行進城搜查,遭到我軍奮力抵抗。這場戰爭標誌著日軍的全面侵華。
到了1942年,日軍攻陷緬甸後開始侵略我國雲南,經過兩年的努力,我軍與日軍在松山,騰衝進行決戰,最終取得了勝利,但也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為了紀念在戰爭中死去的先烈,抗戰勝利後,雲南政府在騰衝建了一座烈士陵園,裡面不僅躺著為國捐軀的先烈,也葬著4個日本軍官。這四位日軍的後背還被刻字「倭冢」,雕像已跪服狀在烈士墓前永遠懺悔。日本得知後曾多次像我國討要這四具屍體,但每次都被拒絕了。
原因是知道現在日本都在教科書上美化當年的侵略事件。對比早在1970年對著猶太人紀念碑下跪的德國總統,日本的對自己無恥行徑絲毫沒有悔過之心。因此網友評價,想要回去可以,先認錯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