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關注云南騰衝司莫拉佤族村:幸福佤寨振興忙

2020-12-26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原標題:幸福佤寨振興忙

&nbsp&nbsp&nbsp&nbsp雲南騰衝清水鄉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是一個有著500多年歷史的佤族聚居村落。司莫拉,佤語意思為「幸福的地方」,三家村黨總支書記趙家清告訴記者,「雖然名叫『幸福的地方』,但過去村民生活並不幸福」。

&nbsp&nbsp&nbsp&nbsp司莫拉佤族村裡,人均水田僅有一畝多,糧食產量低,大部分村民靠外出打工謀生。

&nbsp&nbsp&nbsp&nbsp「看寨不是寨,茅草壘成堆;夏恐屋漏雨,冬怕寒風吹。」因為窮,村裡沒有幾間瓦房,村民們居住條件十分惡劣。脫貧攻堅讓村子的面貌發生大變化。村裡先後實施了「草改瓦」「農危改」「扶貧安居」,群眾的居住條件大幅改善。2014年以來,隨著美麗鄉村建設以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推進,佤寨實施了道路硬化、通暢工程、亮化工程,建設了文化活動廣場、文化陳列館、景觀棧道、停車場以及旅遊公廁等配套設施,窮寨子變身特色民族村、3A級景區。

&nbsp&nbsp&nbsp&nbsp「我們通過整合土地資源,發展特色產業等,實現了整村脫貧。」趙家清告訴記者,全村貧困發生率從2014年的21%下降至2019年的0.45%;司莫拉佤族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10年前的4205元增長到2019年的11670元。

&nbsp&nbsp&nbsp&nbsp隨著知名度的提高,前來司莫拉「打卡」的遊人越來越多。每天一大早,村民李發順和妻子就開始準備大米粑粑食材了,很多遊客到他家裡品嘗特色民族美食。「生意越來越紅火,一天最多能賣300多個,每月收入都有四五千元。」李發順本來是建檔立卡貧困戶,靠外出務工幹力氣活維持生活。在政府部門幫扶下,李發順靠著生豬養殖和務工收入生活慢慢改善,家裡還建起了兩層的小樓,一家人其樂融融。

&nbsp&nbsp&nbsp&nbsp眼瞅著村裡的遊客增加,寨子上下都忙活起來。村民趙仁新以前在外面打工,回鄉後在自家院裡開起了農家樂。

&nbsp&nbsp&nbsp&nbsp「脫貧沒問題了,現在要往鄉村振興方向努力,要想方設法讓鄉親們腰包鼓起來,共同致富。」趙家清說。

&nbsp&nbsp&nbsp&nbsp鄉村振興怎麼幹?司莫拉結合民族特色優勢,打造新產業,發展鄉村旅遊。

&nbsp&nbsp&nbsp&nbsp站在村口的觀景臺遠眺,千畝梯田已成花海。趙家清介紹,通過產業調整,部分村民種下了萬壽菊,花開之後不僅變為美景,還有公司前來收購花朵用來製藥。原先棄管的茶園如今也被村民們重新開發,村裡的茶產業迅速發展起來。過去村民採了胭脂果到集市上賣每市斤5元,如今通過和深加工企業合作,成功試製出果酒、果醬,售價翻了好幾倍。

&nbsp&nbsp&nbsp&nbsp為了以5A級景區建設標準推進司莫拉幸福佤鄉建設,今年6月3日,村裡還成立了司莫拉幸福佤鄉旅遊專業合作社,設置土陶體驗、藤編體驗、根雕製作等項目,發展鄉村體驗旅遊;通過整合「民族團結示範村」等項目資金,建起了農耕文化觀景臺、寨中休息廳等,打造融地方民族特色、自然景觀、秘境探險為一體的「司莫拉」佤族風情園。

&nbsp&nbsp&nbsp&nbsp對家鄉的發展,村民們充滿期待。他們說:「今天的『司莫拉』名副其實了,未來,幸福的地方會更幸福。」(記者 周斌 曹松)

&nbsp&nbsp&nbsp&nbsp責任編輯:自然

相關焦點

  • 美麗鄉村丨騰衝清水中寨司莫拉佤族村 一個幸福的地方
    「司莫拉」為佤語「幸福的地方」之意。騰衝佤族,亦稱「守土人」,是騰衝的土著居民之一。佤寨是清水文化裡一條涓涓流淌的文脈,在古樹的盤根錯節裡共生,在四季更迭的莊稼裡綿延,在樸素真誠的群眾心中默默傳承……相傳,在西漢年間,族人遷至騰衝,幾經輾轉,終落址清水鄉。由於佤寨位於左右兩個寨子的中央,便稱之為「中寨」,寨名沿用至今。
  • 雲南騰衝清水鄉司莫拉佤族村
    她是雲南省騰衝市清水鄉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的旅遊引導員。  從古榕區拾級而上,不一會兒到了佤族文化民俗館,這裡記載著村子的歷史。該村有500多年歷史,是中國傳統村落、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佤、漢、白、傣等多民族群眾和諧共處。坐擁生態美景和民族文化資源,司莫拉不斷吸引著天南地北的遊客慕名而來。
  • 阿佤人民再唱新歌――雲南騰衝市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脫貧調查
    新華社北京10月8日電 題:阿佤人民再唱新歌――雲南騰衝市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脫貧調查  特約調研組  「村村寨寨哎,打起鼓、敲起鑼,阿佤唱新歌……」上世紀60年代,一首《阿佤人民唱新歌》傳唱大江南北,唱出了佤族群眾過上新生活的喜悅,唱出了對共產黨的感恩之情。
  • 阿佤人民再唱新歌——雲南騰衝市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脫貧調查
    新華社北京10月8日電 題:阿佤人民再唱新歌——雲南騰衝市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脫貧調查特約調研組「村村寨寨哎,打起鼓、敲起鑼,阿佤唱新歌……」上世紀60年代,一首《阿佤人民唱新歌》傳唱大江南北,唱出了佤族群眾過上新生活的喜悅,唱出了對共產黨的感恩之情。
  • 踐「四力」訪脫貧 中國記協組織優秀新聞工作者見證奮進騰衝
    記者們在雲南騰衝市清水鄉中寨司莫拉佤族村採訪。 記者們在雲南騰衝市清水鄉中寨司莫拉佤族村採訪。 用眼力尋覓奮進騰衝的勃勃生機 從文化扶貧到幸福村寨,從藝術鄉建到詩意溼地,一堂堂生動的實踐課帶領編輯記者們,用心用情感受騰衝經濟社會、民族團結、歷史文化、生態建設等方面日新月異,見證奮進中的邊關重鎮煥發無限生機。
  • 去騰衝中寨司莫拉村:感受不一樣的網紅村
    原標題:去騰衝清水鄉中寨司莫拉村: 感受不一樣的網紅村近兩個月來,騰衝市誕生了一個新晉網紅之地,那就是國家3A級景區——清水鄉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這一切皆源於今年1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曾到訪這裡。司莫拉在佤語中意為「幸福的地方」,該詞原為人名,後指幸福的地方。
  • 「幸福司莫拉·文化興我家」創意雲南2020文博會保山分會場開幕
    「幸福司莫拉·文化興我家」創意雲南2020文博會保山分會場開幕 2020-12-12 18: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聚焦丨創意雲南2020文博會保山分會場將於12月12日在騰衝舉辦
    ·文化興我家」創意雲南2020雲上文化產業博覽會保山分會場將在騰衝市清水鄉三家村司莫拉廣場隆重開幕,該活動將持續至16日。而為了切實向全國推出保山文化產業發展的成果,擬打造「幸福司莫拉文創村」品牌,推動司莫拉鄉村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經保山市委宣傳部研究,特將創意雲南2020雲上文化產業博覽會保山分會場展示地點設在了騰衝市司莫拉佤族村。今年雲南文博會保山分會場,有哪些好看好玩的呢?
  • 【視頻】央視15套節目播出歌曲《三聲鼓響幸福來》
    >跟隨小布一起來看現場視頻��視頻來源:央視新聞2020年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到雲南考察慰問邊疆各族群眾,第一站就來到保山騰衝清水中寨司莫拉佤族村。為充分反映邊疆各族人民對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的感激之情,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重要講話精神,提振幹部群眾脫貧攻堅的精氣神, 在中共保山市委宣傳部的指導下,中共騰衝市委宣傳部廣泛徵集社會各界意見建議,組織人員傾情創作歌曲《三聲鼓響幸福來》,並由騰衝市融媒體中心拍攝製作MV。騰衝市委宣傳部為此邀請國家二級教授、詞作家、保山學院副院長鄧忠漢、保山學院音樂學院副院長蘇文斌創作歌曲《三聲鼓響幸福來》。
  • 「幸福司莫拉·文化興我家」
    為期5天的「新時代·新文創·新賦能——幸福司莫拉·文化興我家」創意雲南 2020
  • 全國「名記」到騰衝調研考察
    12月1日至4日,由中國記協主辦,雲南省委宣傳部、雲南省記協等單位協辦的新聞戰線「增強『四力』踐行使命」優秀新聞工作者休養調研活動在騰衝開展。動員會上,中國記協二級巡視員柳婷婷慰問新聞工作者並作動員講話;雲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蔡祥榮及騰衝市委副書記、副市長代理市長楊豔龍在儀式上致辭。
  • 跨越發展起宏圖 信心滿懷著華章——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回訪記
    騰衝市清水鄉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一景(1月19日攝)。新華社記者 胡超 攝  讓「幸福的地方」更加幸福  保山市所轄騰衝市清水鄉三家村曾是建檔立卡貧困村,2017年全村實現脫貧。19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走進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  司莫拉,佤語意為「幸福的地方」。
  • 創意雲南2020文博會在保山設立分會場
    12月12日至16日,創意雲南2020雲上文化產業博覽會將在騰衝清水鄉三家村司莫拉佤族村設立分會場,推介保山文化產業發展成果,打造保山文創品牌。期間,保山分會場將開展「幸福司莫拉·文化興我家」活動開幕式暨保山文創系列標識發布、「時代司莫拉·共築共有的家——構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保山文創精品展、「賦能司莫拉·文創進我家——司莫拉新文創」對話、「幸福司莫拉·文化興我家」大型融媒體直播採訪活動4項重大主題活動,以突顯保山的文化特質,突出打造「幸福司莫拉文創村」品牌。
  • 雲南13州市200家景區恢復開放,德宏18家
    雲南省內、國內疫情防控低風險地區開放據統計截至2020年3月12日雲南共有13個州市200家景區發布了恢復接待公告具體名單如下:騰衝和順景區保山施甸楊善洲精神教育基地景區潞江壩服務區景區保山龍陵松山景區保山騰衝杜鵑王珍奇古木博覽園景區保山騰衝高山烏龍茶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