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浙江新聞客戶端
原標題:首個考古確認的王陽明居住遺址有重大發現:建築規模宏大 規格罕見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近日公布了紹興王陽明故居遺址考古發掘重大發現。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紹興王陽明故居遺址考古發掘項目負責人李暉達表示,紹興王陽明故居系全國首個考古發掘確認的王陽明居住遺址,故居建築規模宏大,規格罕見。
王陽明故居遺址位於紹興越城區上大路以南、西小河以東、王衙弄以西、呂府以北。今年5月中旬起,經國家文物局批准,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對王陽明故居遺址進行考古發掘。
遺址考古發掘面積約1500平方米。考古人員目前已清理出伯府部分儀門、大殿、抱廈以及院落西界牆基址等。據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楊瑞生介紹,王陽明故居坐北朝南,考古從故居遺蹟石門檻北側開始發掘,發現石板鋪的地面,在此北側有儀門,儀門進深3.75米,東西跨度15.5米。一進院落的大殿進深約20米,東西跨度約32米。在第一進大殿北側正中,發掘出抱廈基石,長6.7米,寬5.15米,在抱廈和第二進大殿之間有連接主殿甬道一條,長13.9米,寬2.2米。二進院落整體更大,寬32米,進深僅庭院就有19.2米,還不包括大殿。在二進院落大殿中,最長的階沿石條有6米多長。目前,二進大殿尚在考古發掘中。考古人員在考古發掘中,初步確定了王陽明故居建築基址的中軸線。
在考古現場,記者見到王陽明故居地下建築基址保存相對完好,現場有許多石板、石條和石塊,還存放著大量的建築構件。據了解,王陽明故居的柱礎石十分罕見,考古現場發現的柱礎石直徑1.2米,內徑0.6米,由此可以推測大殿的建築規格很高。站在考古現場,人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伯府正對府山之高峰,後面有觀象臺,能讓人想像到當年伯府恢弘的氣勢。
李暉達告訴記者,目前考古工作尚未完全揭示出伯府整體格局,就目前情況推測,其整體規模超出預想。原先標定的碧霞池、飲酒亭、觀象臺、石門檻4個文保單位,都在考古發現的大院落外圍。此次考古發掘,初步釐清了王陽明故居遺址的整體平面布局和建築規格,大大豐富了王陽明故居遺址的保護對象,為遺址展示和保護利用,提供了關鍵的考古依據。
文史專家紛紛表示,王陽明故居遺址考古的重大發現,再次印證紹興是陽明心學的聖地。
紹興市文史研究館副館長、原《紹興市志》總纂任桂全介紹,民間一直傳說,呂府十三廳,不及伯府一個廳。當時,伯府一個廳,可容納100多人聽王陽明講座。這次考古很大程度上使這些說法得以證實。
浙江省稽山王陽明研究院執行院長潘建國多年來一直為傳播陽明學而奔走。他認為,王陽明故居遺址考古的重大發現,對紹興市重建王陽明故居意義十分重大,使得王陽明故居的建設有了歷史實物依據和支撐。
考古是歷史文化的印證。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局長何俊傑說:王陽明故居遺址的考古發掘,進一步證明了陽明故裡是王陽明的成長地、陽明心學的祖庭和傳播地,對增加紹興歷史文化內涵,推動紹興文化建設和文旅開發,深化「陽明心學」文化遺產價值的展示和利用,都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來源:浙江新聞客戶端】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