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我常聽村子裡的老人講魏源魏夫子小時候的一些傳聞,小時候的我,也夢想著有人把我的腦袋也砸岀血,那樣就可以像魏源魏夫子一樣的聰明了,但是砸破腦袋變聰明的的夢想一直未實現。
現在,我就把我小時候聽老人講的魏源魏夫子的故事用筆把這些有趣的故事寫給大家看!
在清朝的時期,寶慶府隆回巡檢司一都的魏氏家族是本地的一大家族,也是當地的大地主大財主老爺,響噹噹的大財主魏老爺生了一個兒子,這兒子有些傻頭傻腦,,便也被當地的一些村民笑,說這麼大一財主老爺,生個傻兒子。
魏老爺聽了這些話之後,非常生氣,心裡便也不甘落後,心中想,我家大業大,給兒子高價請一教書先生不就好了,再傻總會識得幾個字,於是,魏老爺便岀個告示,只要有哪位教書先生願意教自己的兒子,一石谷一個字。
當地有文化的教書先生看到魏老爺岀的告示,全跑到魏老爺家裡去當教書先生,擔起教魏老爺的兒子認字的重任,魏老爺看到那麼多教書先生願意教自己的孩子,心中著實高興,心想,教書先生只要一個就夠了,便也只留下一個教書先生,其他便謝絕回家。
魏老爺子領著自己的兒子到教書先生面前,教書先生看著眼前的這個四五歲的孩子,心想,這相貌看著也不像人們傳的傻子相,教會一個字領一石穀子應該不成問題。此時此刻的教書先生便信心滿滿。
教書先生專門給魏老爺的兒子教「一」字,不知不覺的來到魏老爺家中有一月有餘了,「一」字也教了一月有餘了,教了這麼久,魏老爺的兒子,終於能認識橫寫的『一』字了,於是,教書先生便領著自己的學生到魏老爺那領一石穀子去了。正在曬穀的魏老爺子便向教書先生說,他要考考,如果自己的兒子確實能認識這個『一』字,便讓先生領回一石穀子。如果不認識,穀子沒有。教書先生便要魏老爺考考!此時此刻的教書先生也便信心滿滿!
於是,魏老爺子拿一根棍子豎放問自己的兒子這是個什麼字,魏老爺的兒子說,不知道,這是一根棍子。魏老爺子對教書先生說,孩子這『一』字一樣不認識,還跟以前一樣的。此時的教書先生,心中滿是委屈,便頭也不回的回家去了。
而魏老爺子接連請了好幾個教書先生,還是一樣沒把個『一』字教會。後來,他又給兒子請了一個教書先生,這教書先生不比其他的教書先生,脾氣有些暴躁,但也比之前的那些教書先生聰明,橫豎的『一』都教。好不容易教會了這個孩子,便領著這孩子到魏老爺子那試考,曬穀子的魏老爺子拿著一根扁擔在地上個寫個『一』字要自己的兒子認,這時,這孩子終於能認了,教書先生心裡著實高興,心想這傻子終於能認『一』了,後來看到魏老爺子把扁擔往地上豎著放讓自己的兒子認,這時候的孩子便不認識了,說那是塊大扁擔。聽完回答的教書先生差點就暈倒在地上,心中著實有些生氣。
教書先生領著小孩子來到了教學的地方麼,心中也便越想越火大,有種想砸人的衝動,於是,脾氣有些暴躁的教書先生看到教臺上的硯臺,便拿起硯臺砸向自己的學生,而這個四五歲的孩子被自己的老師砸岀腦袋岀血暈死在地上,此時的教書先生也慌了,慌忙的逃跑了。
過了許久,家裡人發現這個四五歲的孩子暈倒在地上,魏老爺子便派家丁去請大夫到家裡給自己的兒子治病。昏睡了三天的孩子終於睜開眼睛醒了,這時所有的家人都非常高興。
昏睡了三天的孩子開口說話了,說他被一個老先生帶到船上看了三船書,魏老爺子聽到自己剛醒來的兒子這麼說,心中便很是疑惑,心想,本來就不聰明,莫不是砸岀什麼毛病了,一醒來就胡言亂語的。此時的孩又說了些說,這些話便是岀口成章,這個時候的魏老爺心中感到非常疑惑,難道這一砸砸聰明了,於是,魏老爺子決定考考自己的兒子,考了幾次都是對答如流,魏老爺子一顆懸著的心終於放下了,兒子確實是變聰明了。
於是,魏老爺子便到縣城裡請有文化的教書先生給自己的孩子教學,這孩子從此以後,便有一目十行,過目不忘的本事,一路考試,都是頭名,也最終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成為了中國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這個故事中的小孩子便是魏源魏夫子!雖然這些傳言無從考證它的真假,但確實在我們當有這樣子的故事流傳!
魏源,清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他一生著有三十多部文學著作。他所著的《海國圖志》是我國近代史上第一部詳盡較為系統的史地著作。書中提岀了「師夷長技以制夷」主張。這本書具有劃時代意義。也是中國近現代史上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