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有你不知道的傳奇故事

2020-12-11 鄉村小淳

從小我常聽村子裡的老人講魏源魏夫子小時候的一些傳聞,小時候的我,也夢想著有人把我的腦袋也砸岀血,那樣就可以像魏源魏夫子一樣的聰明了,但是砸破腦袋變聰明的的夢想一直未實現。

現在,我就把我小時候聽老人講的魏源魏夫子的故事用筆把這些有趣的故事寫給大家看!

在清朝的時期,寶慶府隆回巡檢司一都的魏氏家族是本地的一大家族,也是當地的大地主大財主老爺,響噹噹的大財主魏老爺生了一個兒子,這兒子有些傻頭傻腦,,便也被當地的一些村民笑,說這麼大一財主老爺,生個傻兒子。

魏老爺聽了這些話之後,非常生氣,心裡便也不甘落後,心中想,我家大業大,給兒子高價請一教書先生不就好了,再傻總會識得幾個字,於是,魏老爺便岀個告示,只要有哪位教書先生願意教自己的兒子,一石谷一個字。

當地有文化的教書先生看到魏老爺岀的告示,全跑到魏老爺家裡去當教書先生,擔起教魏老爺的兒子認字的重任,魏老爺看到那麼多教書先生願意教自己的孩子,心中著實高興,心想,教書先生只要一個就夠了,便也只留下一個教書先生,其他便謝絕回家。

魏老爺子領著自己的兒子到教書先生面前,教書先生看著眼前的這個四五歲的孩子,心想,這相貌看著也不像人們傳的傻子相,教會一個字領一石穀子應該不成問題。此時此刻的教書先生便信心滿滿。

教書先生專門給魏老爺的兒子教「一」字,不知不覺的來到魏老爺家中有一月有餘了,「一」字也教了一月有餘了,教了這麼久,魏老爺的兒子,終於能認識橫寫的『一』字了,於是,教書先生便領著自己的學生到魏老爺那領一石穀子去了。正在曬穀的魏老爺子便向教書先生說,他要考考,如果自己的兒子確實能認識這個『一』字,便讓先生領回一石穀子。如果不認識,穀子沒有。教書先生便要魏老爺考考!此時此刻的教書先生也便信心滿滿!

於是,魏老爺子拿一根棍子豎放問自己的兒子這是個什麼字,魏老爺的兒子說,不知道,這是一根棍子。魏老爺子對教書先生說,孩子這『一』字一樣不認識,還跟以前一樣的。此時的教書先生,心中滿是委屈,便頭也不回的回家去了。

而魏老爺子接連請了好幾個教書先生,還是一樣沒把個『一』字教會。後來,他又給兒子請了一個教書先生,這教書先生不比其他的教書先生,脾氣有些暴躁,但也比之前的那些教書先生聰明,橫豎的『一』都教。好不容易教會了這個孩子,便領著這孩子到魏老爺子那試考,曬穀子的魏老爺子拿著一根扁擔在地上個寫個『一』字要自己的兒子認,這時,這孩子終於能認了,教書先生心裡著實高興,心想這傻子終於能認『一』了,後來看到魏老爺子把扁擔往地上豎著放讓自己的兒子認,這時候的孩子便不認識了,說那是塊大扁擔。聽完回答的教書先生差點就暈倒在地上,心中著實有些生氣。

教書先生領著小孩子來到了教學的地方麼,心中也便越想越火大,有種想砸人的衝動,於是,脾氣有些暴躁的教書先生看到教臺上的硯臺,便拿起硯臺砸向自己的學生,而這個四五歲的孩子被自己的老師砸岀腦袋岀血暈死在地上,此時的教書先生也慌了,慌忙的逃跑了。

過了許久,家裡人發現這個四五歲的孩子暈倒在地上,魏老爺子便派家丁去請大夫到家裡給自己的兒子治病。昏睡了三天的孩子終於睜開眼睛醒了,這時所有的家人都非常高興。

昏睡了三天的孩子開口說話了,說他被一個老先生帶到船上看了三船書,魏老爺子聽到自己剛醒來的兒子這麼說,心中便很是疑惑,心想,本來就不聰明,莫不是砸岀什麼毛病了,一醒來就胡言亂語的。此時的孩又說了些說,這些話便是岀口成章,這個時候的魏老爺心中感到非常疑惑,難道這一砸砸聰明了,於是,魏老爺子決定考考自己的兒子,考了幾次都是對答如流,魏老爺子一顆懸著的心終於放下了,兒子確實是變聰明了。

於是,魏老爺子便到縣城裡請有文化的教書先生給自己的孩子教學,這孩子從此以後,便有一目十行,過目不忘的本事,一路考試,都是頭名,也最終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成為了中國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這個故事中的小孩子便是魏源魏夫子!雖然這些傳言無從考證它的真假,但確實在我們當有這樣子的故事流傳!

魏源,清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他一生著有三十多部文學著作。他所著的《海國圖志》是我國近代史上第一部詳盡較為系統的史地著作。書中提岀了「師夷長技以制夷」主張。這本書具有劃時代意義。也是中國近現代史上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相關焦點

  • 睜眼看世界第一人,他是明代科學家、政治家,宋氏三姐妹是其後人
    而在那個時候,有一批思想進步的人,他們睜眼看世界,看中國和西方的不同,看西方為何能強大,看中國面臨的危機和生機。人們常說,林則徐、魏源是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但其實,生活在明朝的徐光啟,才是真正的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徐光啟是誰?
  • 魏源 青少年時期的七個故事!
    魏源,隆回人,我國近代傑出的愛國主義思想家、文學家、史學家,是鴉片戰爭時期第一批「睜眼看世界」的先進人物,一個中國近代史無法迴避的重要人物。一個官不過四品,足不及宮廷的文人,其思想卻深深地影響了中國近代文明的進程,不得不讓我們現代國人回眸仰望,特整理了魏源青少年時期的七個故事與大家共勉之。        魏源又名魏默深。「默深」有默而深思之意,關於這個名字的來歷,與他的性格有關係。他從小就與別的小孩不一樣,很少嬉笑打鬧,也不愛多言,老是單獨一人靜悄悄地坐在一邊。
  • 魏源為什麼被稱為近代中國「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魏源有一個享譽四海的稱號,他被稱為近代中國「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那麼,魏源為什麼會得到這樣一個稱號呢?《海國圖志》敘述世界各國的地理分布和歷史政情,分析鴉片戰爭的經驗教訓,探求富國強兵抵禦外國侵略之道,主張學習西方科學技術,如西方製造戰艦、火器的先進技術,「師夷長技以制夷」。書中甚至談到具體的戰術方案,如主張避敵所長,攻敵所短;不與敵在海上交鋒,而在內河嚴密布防,誘敵深入,然後堵截殲滅。全書集中體現了魏源希望國家變革圖強的進步思想,提出善於向西方學習,最終必能制服強敵,不善於學習,只會受人欺凌。
  • 魏源故裡盼望展翅高飛
    再想想我們這裡,作為出了「第一個睜眼看世界」的歷史名人,魏源故裡,也稱歷史文化古鎮,其發展卻落後人家的一半,不禁有些扼腕嘆息!司門前鎮位於隆回縣西北部,是舊時隆回縣衙所在地,也是歷史上隆回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舊稱隆回司,故名司門前,真隆回也。這裡曾誕生和養育了一文一武兩位國人皆知的先賢。
  • 中國「睜眼看世界」第一人,若不是慈禧極力阻攔,他早殺到日本了
    中國有一句古話叫做:落後就要挨打。其實這句話是從中國近現代史的屈辱現實故事中得出來的一個慘痛教訓,然而在中國近現代史上,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愚昧無知,而是有大批新知識代表,帶動著百姓們朝著新社會邁進。而在四川這個地方,中國近現代史上有一位歷史人物,被稱之為是四川省睜眼看世界的第1人,他就是宋育仁。1857年,宋育仁出生於中國四川,是中國早期的新思想代表者之一。
  • 魏源老先生回家了——記司門前鎮魏源銅像揭幕儀式暨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系列活動
    2020年7月18日早上8點,座落在司門前鎮入口處的魏源銅像,舉行了莊重而有意義的銅像揭幕儀式暨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系列活動,隆回北網應邀參加。   出席今天活動的領導和貴賓有:中共隆回縣委書記王永紅書記;中共隆回縣委常委、縣委辦主任胡德偉主任;隆回農商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趙文君先生,今天的活動由司門前鎮黨委書記周文鋒主持。
  • 中國「睜眼看世界」第一人,若不是慈禧極力阻攔,他早殺到日本本土了
    中國有一句古話叫做:落後就要挨打。其實這句話是從中國近現代史的屈辱現實故事中得出來的一個慘痛教訓,然而在中國近現代史上,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愚昧無知,而是有大批新知識代表,帶動著百姓們朝著新社會邁進。而在四川這個地方,中國近現代史上有一位歷史人物,被稱之為是四川省睜眼看世界的第1人,他就是宋育仁。
  • 「中國留學生之父」容閎:睜眼看世界的「草根」第一人
    18歲那年,教會學校的布朗校長因身體原因要回美國,臨行前他在班上說,想帶走幾名學生赴美深造,如果有願意的就站起來。當時是1846年,美國立國僅僅70年,如此年輕的異邦,遠在大洋彼岸,十幾歲的孩子哪敢未經父母同意去「送死」?良久的沉默之後,容閎站了起來。他想親眼看看書本上那個精彩的新世界。1850年,容閎在美國慈善組織資助下進入耶魯大學學習,四年後以優異成績畢業。
  • 望向世界的眼 從林則徐的《四洲志》到魏源的《海國圖志》
    林則徐因虎門銷煙而被譽為民族英雄,在林則徐之前,廣東巡撫阮元在道光元年(1821年)嚴禁鴉片,收到了一定效果,史載「此後煙雖不能淨盡,然只在伶仃洋,不入口矣」。這位阮元是江蘇儀徵人,林則徐在江蘇任官時,他雖退隱告老還鄉,仍心憂國事。阮元對林則徐十分讚許,對魏源、龔自珍也很器重,有「阮公耳聾,見龔則聰;阮公儉嗇,交龔必闊」之謂。
  • 楊明:歷史上對黃河改道預測最準的人——魏源
    黃河下遊河道遷徙變化的劇烈程度,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黃河曾經多次改道。治河成為歷朝歷代的重點工程,一些有識之士也會擇機提出對黃河改道的預測及治水建議。史上對黃河改道預測最準的是提倡「經世致用」、「睜眼看世界」的思想家魏源。  歷史上對黃河改道預測最準的是清代的魏源。
  • 公知橫行的當下,中國人需要重新「睜眼看世界」
    幾番解釋後,明白的人算是明白了,不想明白的人卻像是跟我有了仇一樣懟我:不可能!你這人看問題不夠深入,就是太年輕了看不清問題的本質,人家歐美的精神文明、物質文明都高度發達,不是我們這種國家能比的。▲有一些切身體會的朋友也站出來講述「更真實的世界」。我覺得很奇怪,如果親眼所見、切身體會都不算真相,那究竟什麼才算真相呢?
  • 真正的開眼看世界第一人,比林則徐還早,晚年為何潛心入佛門
    這些革命的先驅才是讓當時落後中國進步的主要原因,而在這些先驅當中,有一人提出的思想更是嚴重的衝擊了晚清。開眼看世界第一人在中國近代開眼看世界的人很多,林則徐也是其中之一,而這些能夠意識到大清與西方列強差距的人,都在努力去改進清朝,希望讓中國人再次成為世界的中心。
  • 魏源與他編撰的紀事本末體史書《聖武記》
    魏源(1794年—1857年),名遠達,字默深、墨生、漢士,號良圖,漢族,湖南省邵陽市隆回縣司門前(原邵陽縣金潭)人。清代啟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道光二年(1822年)舉人,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始成進士。
  • 四川歷史上睜眼看世界第一人:貸十億買戰艦偷襲東京,被慈禧否決
    我國近代史上,清朝末期,政府軟弱無力,對外閉關鎖國,百姓生活過得民不聊生,一場鴉片戰爭讓很多人有了學習西方先進科學技術的想法。一時間,湧現出很多先進人士,中國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則徐,他最先從閉關自守的昏睡狀態中清醒過來,主張用開放的態度看世界。
  • 冷眼看中國與睜眼看世界:鴉片戰爭後,中西方眼中對方形象的變遷
    在這種觀念下俯視西方世界及其居民,被視為「蠻夷小邦」,「化外之民」。儘管中西方有過有限的通商和貿易來,那也只是建立在古已有之的「懷柔遠人」德政支配下的某種恩賜。這種自我文化中心主義支配著清政府採取閉關自守的政策,盲目排外,閉眼不看世界,拒絕了解西方,更談不上學習、借鑑。16世紀中期,西方一部分早期殖民者葡萄牙、西班牙、荷蘭人就與中國有貿易往來和武裝摩擦。
  • 這兩個中國人,雖然在中國不那麼出名,但卻曾深刻影響日本歷史
    但《三國演義》在日本,不僅受到了各個不同階層人的歡迎,而且,日本還喜愛到把《三國演義》的故事,做成遊戲、做成漫畫,甚至在日本張口閉口就是三國的人更是大有人在。比如,很多著名的日本小說家就是《三國演義》的粉絲,並且他們的寫作風格也深深地受到了《三國演義》的影響。
  • 四川「睜眼看世界」第一人,要不是慈禧阻攔!他就殺到日本本土了
    清朝,那個風雨飄搖的年代,人們經歷了太多事情,見證了大清王朝如何故步自封,一步步落後於世界,從而走向滅亡。 有一人,他用他異於常人的思維提出了一個震驚世人的計劃,本有希望救清朝於水火,若不是因遭受阻撓,或許歷史都將改寫。 此人便是愛國志士、中國早期資產階級改良主義思想家—— 宋育仁 。
  • 林則徐與魏源的淨業修行
    林則徐與魏源,均是中國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面對民族危亡,他們都主張「開眼看世界」,通過學習外國的先進技術以自強。林則徐曾將自己收集的《四洲志》資料送給魏源,魏源在此基礎上進行了系統整理和修撰,於是誕生了著名的《海國圖志》。林則徐與魏源作為中國傳統士大夫,為中國民族的自強與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然而很多人不了解,他們還是虔誠的佛弟子,都是非常有成就的淨業行人。
  • 四川首位「睜眼看世界」之人,若非李鴻章阻攔,就帶兵殺入了日本
    光緒年間日本人尚且不清楚清朝的實力,所以遲遲不敢出兵。直至甲午海戰,清政府海軍全軍覆沒,日本由此脫離了同清朝的宗藩關係,朝鮮也就此被日本控制起來,更重要的是,清政府被迫籤下《馬關條約》,將巨額賠款和要地拱手讓人。日本通過這次戰爭,徹底摸清了清朝的實力,在四十年後的侵華戰爭中愈發囂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