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睜眼看世界」第一人,要不是慈禧阻攔!他就殺到日本本土了

2020-12-11 騰訊網

清朝,那個風雨飄搖的年代,人們經歷了太多事情,見證了大清王朝如何故步自封,一步步落後於世界,從而走向滅亡。

有一人,他用他異於常人的思維提出了一個震驚世人的計劃,本有希望救清朝於水火,若不是因遭受阻撓,或許歷史都將改寫。

此人便是愛國志士、中國早期資產階級改良主義思想家——

宋育仁

。他還有一個響亮的名號:

「四川睜眼看世界第一人」。

時代引路人

自幼父母雙亡的宋育仁,被一個經商的伯父收養,跟隨伯父四處從商,漂泊於五湖四海。也許正是早年四處漂泊的經歷,

讓宋育仁的閱歷十分豐富。

他從小便好奇那些新奇玩意兒,極具思索創新精神的他,對西方的新奇事物十分嚮往。

1886年,考中進士的宋育仁,在朝廷為官。在逐漸接觸到西方事物和維新思想後,他在朝廷中大力推崇維新。為了進一步學習研究西方先進的制度思想,1894年,他跟隨公使龔照瑗出使歐洲,擔任英法意四國公使參贊,

藉此考察西方經濟、政治制度,

吸收西方優秀思想。

在歐洲的幾年生活裡,他每天都孜孜不倦地研究著令他著迷的西方思想制度,這也讓他清楚地認識到了自己國家同西方的差距,於是下定決心,回國後要致力於改革維新。正是因為他這種不沉迷於

「天朝上國」,

虛心學習西方優秀制度,

勇立時代潮頭,

致力維護國家政治的精神,他被譽為「四川開眼看世界第一人」,成為當時當之無愧的時代引路人。

奇襲計劃

炮火降臨,甲午戰爭爆發了。此時的清朝雖然硬實力不輸日本,

但因為國家已內憂外患,

政權腐敗,組織渙散,面對日本的炮火攻擊,

清政府很快就敗下陣來。

這時的宋育仁雖在倫敦代職,但滿腔愛國熱血的他卻心繫著國家,密切關注著戰爭。觀察敏銳的他很快就發現,日本兵力不足,只要清軍穩定軍心,集中兵力打持久戰,

必能拖垮日本。

於是他馬上上書朝廷,指出「倭兵少財乏,持久足以困之」。可在獲悉清軍節節敗退,就連最引以為傲的黃海海軍都全軍覆沒的消息時,

宋育仁心急如焚。

情急之下,他想出了令人為之震驚的計劃:「奇襲日本」。他提出大膽設想,

此時的日本疲於應付前線,

對於本土必然防守兵力不足。只要召集人馬,偷襲日本本土,日本前線軍隊必然撤退回國防守,這樣一來,清軍前線壓力就減少了,甚至可以趁此反擊。

他仿佛看到了勝利的光芒。

心思一向縝密的他立即開始緊張的籌備,他帶著必勝的決心。他開始與使館參議楊宜治、翻譯王豐鎬等密謀召集人馬,購買軍事裝備。一番周折後,

他們買到了英國賣與阿根廷、智利的兵艦、魚雷快艇十五艘,

在澳洲召集了兩千名水手,借著保護商會的名頭,從菲律賓北上直搗長崎和東京。由於以掛商團為名,掛英國國旗出口,所以蹤跡不會敗露,

只要成功,便可以直接殺到日本本土。

軍隊召集後,滿腔熱血的宋育仁又與張之洞、劉坤一等人取得聯繫,希望得到朝廷重臣的支持。同時還向英國銀行前後貸款三百萬英鎊,

來支付購買裝備的費用。

經過宋育仁等人的一系列努力,組建了一隻有力的海軍,準備交給北洋水師率領。

萬事俱備,東風不至

炮械畢集,整裝待發,就等著衝鋒號吹響,直奔對岸。可就在這時,公使龔照瑗反職歸來,知曉了此事。他以妄為生事為由將此事告知朝廷。因為此時清朝已決心要和日本媾和,又或許是因為慈禧不想耽誤她的壽宴,

或是李鴻章想保存軍力,他們二人堅決反對宋育仁等人的計劃。

因此慈禧便以宋育仁「妄生事端」為由,下令將宋育仁等人的計劃全部作廢,並召回遠在倫敦的宋育仁。1895年3月,

清朝與日本籤署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

敗局已定,無法更改。萬事俱備,東風不至,

宋育仁奇襲日本的計劃,就這麼胎死腹中

。誰也無法改變事實,宋育仁只能

「撫贗私泣,望洋而嘆」

,滿腔熱血,一心為國,卻因為朝廷的昏庸無能,讓他壯志未酬。

他在回國途中,把這一事實詳細的記錄了下來,寫成了

《借籌記》。

戰後朝廷本打算對宋育仁進一步處理,可因為這一「驚天動地」的計劃,涉及牽連了太多人,不僅有朝廷重臣,還有外國人士。

朝廷只好作罷

,不再深究,只是收繳他的官銜,降職處理。

結局已定

也許當時不是慈禧阻攔,宋育仁早已殺到日本領土,日本也將戰敗,歷史都將改寫。可是歷史無情,結局已定,我們無法改寫歷史。清廷的所作所為註定了戰爭的失敗,在當時的社會背景和統治背景下,

朝廷的膽小無能註定這個奇襲計劃將胎死腹中。

他們一味的沉浸在天朝上國的美夢中不肯醒來,

就算炮火降臨,

他們也只是向敵人示好求得一時安穩。可吃過肉的狼,可能只吃一次嗎?落後就要挨打,不思進取終將換來滅亡。

宋育仁等人的計劃,實為拋頭顱灑熱血的愛國之舉

,可朝廷並不理解他們的愛國之心

,他們壯志未酬,生不逢時,我們只能替他感到惋惜。

1931年12月5日,宋育仁逝世,葬於「東山草堂」對面的竹林之中。他在此前將《借籌記》自印若干,臨終時囑託將此書贈前來弔唁之人。

他這一生,成就很多

,但他最想讓人們記住的,還是曾經有個奇人,提出了一個震驚世人的奇襲計劃,來試圖挽救身處水深火熱之中的中國。計劃的失敗或許是他一輩子的遺憾,可他滿腔熱血,

不顧一切的愛國之舉

,值得我們永遠銘記。

他那滿腔的愛國熱血,灑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永遠滋潤著後人。

文/林伯南

相關焦點

  • 中國「睜眼看世界」第一人,若不是慈禧極力阻攔,他早殺到日本本土了
    而在四川這個地方,中國近現代史上有一位歷史人物,被稱之為是四川省睜眼看世界的第1人,他就是宋育仁。 1898年,當時宋育仁還建議慈禧太后應該對日本採取突襲政策,因為當時的日本只能採取一系列速戰速決的軍事行動,如果在侵略過程中並不能夠快速見到成效,那麼日本國內的國民們必然會引起恐慌
  • 中國「睜眼看世界」第一人,若不是慈禧極力阻攔,他早殺到日本了
    而在四川這個地方,中國近現代史上有一位歷史人物,被稱之為是四川省睜眼看世界的第1人,他就是宋育仁。1857年,宋育仁出生於中國四川,是中國早期的新思想代表者之一。這個報社創辦的初衷並不是宋育仁想要藉此盈利的,而是在這個報刊中所發表的每一篇文章都具有一定的愛國性,以此來宣揚新時代進步的一些思想觀,鼓勵了當時四川一大部分受眾人的思想解放除此之外,宋育仁還在新社會來臨之前,對國家政治做出過一系列貢獻。
  • 四川首位「睜眼看世界」之人,若非李鴻章阻攔,就帶兵殺入了日本
    日本通過這次戰爭,徹底摸清了清朝的實力,在四十年後的侵華戰爭中愈發囂張。然而在甲午海戰之前,四川曾有一仁人志士提出過一個極為冒險但並非不可行的方法。這個計劃若是成功,則甲午海戰的結局興許截然不同,若是失敗了也不至於如此慘烈。只可惜因為慈禧的阻攔,計劃以失敗告終,令人扼腕。
  • 四川首位「睜眼看世界」的人,若不是李鴻章阻攔,他就殺到日本了
    直到甲午海戰,這一戰,日本脫離了跟清朝的宗藩關係,朝鮮也就此被日本控制起來,更重要的是,日本拿走了巨額的賠款和要地。日本人通過這次的戰爭,徹底明白了清朝的實力,四十年後發起侵華戰爭的時候才更為囂張。不過其實在甲午海戰之前,有一個四川人提出過一個極為冒險,但並非不可行的方法。這個計劃如果成功,那甲午海戰的結局可能就會改寫,就算失敗了也不至於慘輸。
  • 如果不是慈禧回絕,這個猛人也許就殺到日本,直指東京了
    當時,他非常憤慨戰爭的失敗,積極地準備著軍隊,又要將戰火引到日本本土去。奈何李鴻章等位高權貴者極力阻攔,計劃最終泡湯,他也在此後不久被貶職,錯過了成為民族英雄的機遇。那麼,這是怎麼回事呢?如果當時他判前幾支艦隊去增援,戰爭的結果也不會是中方失敗。失敗後,作為亞洲最大國家的清帝國屈辱地同日本人籤訂了《馬關條約》,同時賠付2億兩白銀,相當於日本十幾年的全國收入。其實,在戰鬥爆發之前,一位被稱之為四川歷史上「睜眼看世界第一人」的官員就積極地準備著,欲要藉助海軍打到日本本土去。
  • 四川歷史上睜眼看世界第一人:貸十億買戰艦偷襲東京,被慈禧否決
    一時間,湧現出很多先進人士,中國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則徐,他最先從閉關自守的昏睡狀態中清醒過來,主張用開放的態度看世界。他努力學習外語,翻譯外國報刊和書籍,還引進國際法,是中國近代外交事業先行者。林則徐算是我國近代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者,在了解世界和研究西方上帶了頭,促進西學東漸。
  • 晚清牛人宋育仁:買兵奇襲日本,卻被慈禧破壞,不然日本會被滅族
    宋育仁決定奮起反抗,暗中秘密籌劃一計,本可以給當時日本侵虐者重重一擊,誰料時局多變,關鍵時刻慈禧從中阻攔,從此大清政府便徹底淪為刀案上的羔羊仍人魚肉,再也沒有翻身的機會01生於危難,不墜青雲之志公元前1857年,出生於四川鄉村田野之際的宋育仁,和當時許多讀書人一樣
  • 睜眼看世界第一人,他是明代科學家、政治家,宋氏三姐妹是其後人
    世界一直在改變,沒有誰能永恆存在,永恆第一,包括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近代以來,我們被西方國家所超越,被他們欺負,被他們搶奪資源……我們從第一、第二到被彈丸小國欺壓,主要還是因為西方工業革命的不斷開展,西方科技的進步和強大。
  • 「第一個睜眼看世界的隆昌人」——捨生取義,死而後生
    初入瀘州川南經緯學堂,為尋求救國之道與同學黃方等十餘人組織了「輸新社」,畢業後其又東渡日本,進入宏文學院和東京株式會社學習工科,繼續尋找興國之路。在此期間結識了孫中山等人,在中山先生革命理念的感召下,遂決意追隨先生獻身革命,成為了首批同盟會的成員,且深得中山先生的讚賞,先生稱之為「第一個睜眼看世界的隆昌人」。後被推舉為同盟會四川分會會長。
  • 「中國留學生之父」容閎:睜眼看世界的「草根」第一人
    他是耶魯大學乃至所有美國大學裡第一個中國畢業生,其畫像至今懸掛在耶魯校園中。近代史學者雷頤評價,如果說林則徐、魏源是近代中國「精英」階層「睜眼看世界」的先驅,那麼容閎這個農家窮小子,就是第一個「睜眼看世界」的「草根」。
  • 川渝報界鼻祖宋育仁:「四川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他在重慶設商務局,以「保地產,佔碼頭,抵制洋貨,挽回利權」為宗旨,推動開辦了洋車、洋燭、玻璃、菸捲、藥材、白蠟、竹棕、青麻等33家公司,促進了四川民族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發展。宋育仁在興辦實業的同時,著手創辦宣傳變法維新的報紙。1897年10月,他聯絡楊道南等在重慶創辦第一張報紙《渝報》,成為川渝報業第一人。
  • 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有你不知道的傳奇故事
    教書先生專門給魏老爺的兒子教「一」字,不知不覺的來到魏老爺家中有一月有餘了,「一」字也教了一月有餘了,教了這麼久,魏老爺的兒子,終於能認識橫寫的『一』字了,於是,教書先生便領著自己的學生到魏老爺那領一石穀子去了。正在曬穀的魏老爺子便向教書先生說,他要考考,如果自己的兒子確實能認識這個『一』字,便讓先生領回一石穀子。如果不認識,穀子沒有。
  • 公知橫行的當下,中國人需要重新「睜眼看世界」
    他還舉了個例子,說是看到一篇文章,寫人家西歐很多國家的老百姓因為電費、稅收、人工費貴而用不起空調的,簡直就是「誤國愚民」。我努力聽他把話講完,然後很鎮定地和他說:那篇文章是我寫的,幾年時間親眼所見、親身感受、親筆撰寫。所以,在你看來,怎樣才算真實呢?要不您去看看老公知喬木到了美國後說了啥,莫非他也是滿口胡言?
  • 丁寶楨殺了大太監安德海後,慈禧太后是怎麼樣報復他的?
    後來他又在這個基礎上把部隊擴充到了數千人,參與了平定苗族叛亂。在一系列的軍事行動中,丁寶楨逐漸嶄露頭角,也獲得了當地官員的舉薦,在鹹豐十年的時候,他被朝廷任命為嶽州知府。在臨上任之前,丁寶楨遣散手下部隊,因為沒錢補發歷年來所欠的餉銀,他做出了令人瞠目結舌的事。
  • 甲午戰爭清朝戰敗,此大官想炮轟日本本土,慈禧得知後怒降其官銜
    甲午戰爭清朝戰敗,此大官想炮轟日本本土,慈禧得知後怒降其官銜 晚清宮廷,並非所有官員都是酒囊飯袋,也並非所有人都願做亡國奴,在大清王朝中就有這樣一位二品官員,叫做宋育仁,此人雖然官銜不是一品,但是比起那些籤訂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的一品官而言,要強太多。
  • 1938年這位中國人在杜立特之前,是「轟炸」日本本土第一人
    日本偷襲珍珠港後,美國的杜立特率領一支陸航部隊從航母起飛轟炸東京的故事家喻戶曉。事實上,在那之前,中國空軍就對日本本土進行了一次轟炸。美國《生活》雜誌評選刊登了」二戰「中聞名全世界的12位飛行員的照片,就有這位徐煥升——照片文字說明中稱讚徐煥升是「先於美軍杜立德將軍轟炸日本本土的第一人。」1984年的今天,這位上海崇明人與世長辭。
  • 呼延贊要殺潘仁美,他極力阻攔,潘仁美一得手,呼延贊小命懸了
    聽說潘仁美來了,呼延贊要殺潘仁美,可有個人極力阻攔,潘仁美一得手,呼延贊小命懸了。攔著呼延贊的人是李建忠,也是山大王,跟呼延贊一起投宋,被趙匡胤封為團練使。李建忠說潘仁美不能殺,因為我們要為國立功,不能以小仇忘大業,讓呼延贊接旨,跟潘仁美回朝。呼延贊聽了李建忠的話,跟潘仁美回到京城。趙光義一試呼延贊武力,果然不錯,就讓他住在天國寺。
  • 謝爾豪斬日本第一人一飛沖天 成為最年輕世界冠軍
    那一年一共產生了5個世界冠軍,李世石年初在第二屆豐田杯決賽中2比1戰勝常昊,7月在第十八屆富士通杯決賽中擊敗崔哲瀚,獲得個人第五、第六個世界冠軍頭銜,他事實上已經取代李昌鎬,成為當時圍棋界的世界第一人。李昌鎬在邁進三十周歲大關前,於3月的第五屆春蘭杯決賽中2比1逆轉周鶴洋,戴上了自己的第十七個世界大賽王冠,彼時恐怕沒有人會想到,那竟然是不可一世的石佛最後一次在世界大賽上登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