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府雙璧」指的是中國古代哪兩部最優秀的民間敘事詩?

2021-02-19 春語國學

關注春語國學公眾號chunyuguoxue-2014,每天進步一點點。

「樂府雙璧」指的是中國古代哪兩部最優秀的民間敘事詩?

漢樂府《孔雀東南飛》和北朝樂府《木蘭辭》。

《孔雀東南飛》,原題為《古詩為焦仲卿妻作》,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長篇敘事詩。創作時間大致是東漢獻帝建安年間,作者不詳,全詩340多句,1700多字,是中國漢樂府民歌中最長的一首敘事詩。

內容簡介:東漢末建安(公元196-219)年間,廬江太守衙門裡的小官吏焦仲卿的妻子劉蘭芝被焦仲卿的母親趕回娘家,她回娘家後發誓不再嫁人。她的娘家逼迫她改嫁,她便投水而死。焦仲卿聽到劉蘭芝投水而死這件事,也在自家庭院的樹上吊死了。當時的人哀悼他們,寫下這首詩記述這件事。

《木蘭詩》,又稱《木蘭辭》,中國南北朝期間的一首長篇敘事民歌,也是一篇樂府詩。訴說女英雄木蘭(後人稱之為花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徵戰沙場,凱旋迴朝,建功受封,辭官還家的故事,充滿傳奇色彩。

「樂府」,本是古代朝廷中掌管音樂的機關名稱,最早設立於漢武帝時,南北朝也有樂府機關。其具體任務是製作樂譜,收集歌詞和訓練音樂人才。歌詞的來源有二:一部分是文人專門作的;一部分是從民間收集的。後來,人們將樂府機關採集的詩歌也稱為樂府,或稱樂府詩、樂府歌辭,於是樂府便由官府名稱變成了詩體名稱。

春語國學:景德鎮昌河社區

喻老師:13320080082

王老師:18979878032

相關焦點

  • 樂府雙璧?史學雙璧?戲曲雙璧?
    「雙璧」。《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開端,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的詩歌,共305篇,又稱為「詩三百」。《詩經》的作者佚名,絕大部分已經無法考證,傳為尹吉甫採集、孔子編訂。詩經在內容上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風》是周代各地的歌謠;《雅》是周人的正聲雅樂,又分《小雅》和《大雅》;《頌》是周王庭和貴族宗廟祭祀的樂歌,又分為《周頌》、《魯頌》和《商頌》。
  • 《語文提高》樂府雙璧指的是什麼
    漢樂府詩《孔雀東南飛》和北朝民歌《木蘭詩》合稱為"樂府雙璧"。
  • 2021國考行測常識知識點:中國古代文學中的「雙璧」_北京中公教育
    本文整理2021國考行測常識知識點:中國古代文學中的「雙璧」。推薦查看>>>2020國家公務員考試招錄專題 國考信息匯總行測常識判斷考試中,文學常識是一個常考的內容,中公教育在本文給大家介紹中國古代文學中的「雙璧」。
  • 《木蘭詩》中一語略過的戰爭描寫,是出於對敘事完整性的考量
    《木蘭詩》和《孔雀東南飛》一起,並稱為「樂府雙璧」。需要注意的是,所謂的「雙璧」是指民間樂府詩歌而言的,並不包括文人主動自發的創作。《木蘭詩》在樂府中的地位,屬於民間敘事詩南北朝時期的「樂府」詩有涇渭分明的兩部分:其一是屬於南方抒情為主的文人樂府,用辭雅致,情感細膩,以描寫情愛為主,比如著名的《西洲曲》,其中名句為:南風知我意,吹夢到西洲。其二是屬於北方敘事為主的民間樂府,用辭質樸,行文簡練,以講述情節為主,比如《木蘭詩》和《孔雀東南飛》等。
  • 風過樂府
    漢樂府掌管的詩歌按作用主要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供執政者祭祀祖先神明使用的效廟歌辭,其性質與《詩經》中「頌」相同;另一部分則是採集民間流傳的無主名的俗樂,世稱之為樂府民歌。樂府是自秦代以來設立的配置樂曲、訓練樂工和採集民歌的專門官署,漢樂府指由漢時樂府機關所採制的詩歌。這些詩,原本在民間流傳,經由樂府保存下來,漢人叫做「歌詩」,魏晉時始稱「樂府」或「漢樂府」。
  • 樂府雙璧
    樂府雙璧文/南山喬松《木蘭詩》和《孔雀東南飛》被稱為"樂府雙璧"。《木蘭詩》《木蘭詩》又名《木蘭辭》,與樂府詩《刺勒川》一樣,是南北朝時北朝的一首膾炙人口的詩歌。大多數人的觀點是北魏朝的詩歌。花木蘭替父從軍被傳頌了一千多年。
  • 漢樂府(1)
    樂府介紹 公元前112年,正式成立於西漢漢武帝時期,收集編纂各地漢族民間音樂、整理改編與創作音樂、進行演唱及演奏等。漢樂府指由漢時樂府機關所採制的詩歌。這些詩,原本在民間流傳,經由樂府保存下來,漢代叫做「歌詩」,魏晉時始稱「樂府」或「漢樂府」。後世文人仿此形式所作的詩,亦稱「樂府詩」。
  • 中國古代最著名十首敘事詩
    中國古代最著名十首敘事詩用詩句講故事的詩,就是敘事詩。作為古代詩歌中,敘事詩相對冷門的一個詩歌類別,雖然也源遠流長,但影響力遠遜於抒情詩。因為要講故事,敘事詩往往篇幅較長。因為要講故事,敘事詩的題材大多以寫人物的愛情、家庭、命運等現實生活內容。最初的敘事詩,大多是民間詩人的口頭創作並流傳,並廣泛見於《詩經》與《樂府》。到了詩歌高度繁榮的唐代,隨著白居易、杜甫、元稹等著名詩人的加盟,敘事詩變得更有個性。唐朝的敘事詩,往往在敘事的同時,融入抒情與議論,其藝術性和感染力變得更強。
  • 樂府有雙璧,孔雀東南飛:從一起離婚事件斑窺東漢末年的歷史碎片
    在中國的文學史上,樂府詩以其質樸天然、情感真摯而著稱。而在樂府詩中,北朝的《木蘭辭》和東漢的《孔雀東南飛》,以其流暢的表達和敘事手法,以及曲折動人的故事,被人們稱為「樂府雙璧」。《爾雅》云:「肉倍好謂之璧,好倍肉謂之瑗,肉好若一謂之環。」
  • 古體詩、近體詩、樂府、歌行:最完整的詩詞知識,都在這裡了
    全篇每句七字或以七字為主,當起於漢代民間歌謠。舊說則謂始於《柏梁臺詩》,恐不可信。魏曹丕《燕歌行》,為現存較早的純粹七言詩。到了唐代,大為發展。有七言古詩、七言律詩、七言絕句。與五言詩同為古典詩歌的主要形式。詩體名。古體詩的一種,最初出於樂府。詩中句子字數長短間雜,無一定標準,最短僅一字,長句有達九、十字以上者,以三、四、五、七字相間者為多。
  • 十首必背的樂府詩,哪一首最經典?
    《詩經·風》之後,一部總括我國古代樂府歌辭的著名詩歌總集,由宋代郭茂倩所編。《上邪》上邪!▶簡析:《上邪》是一首民間情歌,是一首感情強烈,氣勢奔放的愛情詩。詩中女子為了表達她對情人忠貞不渝的感情。她指天發誓,指地為證,要永遠和情人相親相愛。《江南》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 教師招聘備考:古代文學經典選擇題(一)
    「據正史,採小說,證文辭,通好尚」是說下面哪部作品( )   A.《三國志演義》 B.《金瓶梅》   C.《紅樓夢》 D.《西遊記》   7.我國古代四大名著是( )   A.《三國演義》、《水滸傳》、《金瓶梅》、《紅樓夢》   B.《三國演義》、《儒林外史》、《西遊記》、《紅樓夢》   C.
  • 一文搞懂詩歌的各種分類:古體詩、近體詩、樂府詩……
    中國是詩歌的國度,從《詩經》開始,到如今的現代詩,詩歌一直延綿不絕,推陳出新。近體詩/律詩/絕句這裡一定要搞清楚,近體詩不是指現代詩。樂府詩秦朝的時候,朝廷設立了專門管理音樂的機構——樂府,漢朝時也沿用了秦時的名稱。樂府負責收集編纂各地民間音樂、整理改編與創作音樂、進行演唱及演奏等。後來,「樂府」就成為一種帶有音樂性的詩體名稱。
  • 白話詩:源自樂府,俚俗入詩,通俗易懂,發人深省
    白話詩:源自樂府,俚俗入詩,通俗易懂,發人深省文:枯木一提起白話詩,可能很多人都會以為是五四運動後產生的新詩體,其實,白話詩起源很早,最早是從漢魏樂府發展而來中國詩歌的最早形式,源自遠古時期民間口頭創作的歌謠,大多表達人們的宗教崇拜信仰以及日常生活情形,用以抒發情感,表達美好願望的訴求。
  • 王昌齡的《出塞》,是樂府詩還是七絕?
    有朋友問:王昌齡的《出塞》是七絕還是樂府詩。能不能解釋詳細點?什麼是樂府詩?樂府是古代音樂機關,秦代以來朝廷設立的管理音樂的官署。為什麼朝廷會專門設置一個音樂機關來管理詩歌和音樂?是不是類似於我們今天的廣電總局?
  • 漢樂府詩中10篇精選:為我們展現了整個漢朝民間的生活風情
    樂府是中國古代設置於宮廷的一個音樂舞臺機構,最初是秦朝設置的,屬於少府管轄。
  • 說說「壁」和「璧」
    古代貴族用作朝聘、祭祀、喪葬時的禮器,也作佩戴的裝飾。《爾雅•釋器》:「肉倍好(hào),謂之璧。」邢昺疏:「璧亦玉器,子男所執者也……璧之制,肉,邊也;好,孔也。邊大倍於孔者,名璧。」「瑄」就是古代祭天用的大璧。蒼璧即碧玉。中醫有「青欲如蒼璧之澤,不欲如藍」的說法。蒼璧之澤,即石青色、生青色。《周禮》中說古人「以蒼璧禮天」,蒼璧是禮天之器。倪璠解釋說:「璧氣含春者,春為蒼精,祭天用蒼璧,蒼是東方之色,故云含春也。」成語「鹿皮蒼璧」指本末不相稱。明白了這些,我們就不會寫錯趙蒼璧(曾任公安部部長)的名字了。另,其堂兄名趙懷璧,可為佐證。我國無產階級革命家董必武,號璧伍。
  • 漢樂府《上邪》
    ④ 陵,指山峰。⑤ 震震,雷聲。⑥ 雨雪,降雪、下雪。此處「雨」為動詞,讀作去聲yù。二、用韻    漢樂府詩韻式多樣,有逐句韻、隔句韻、三句韻等,五言以隔句韻為多。以當時口語韻母相同或相近者相押,平仄可通押,也可轉韻(陸萼庭、趙昌平2018:123)。本詩即在中間出現一次轉韻。    知、衰押韻。
  • 《世界文學發展史》中國隋唐五代文學之八:新樂府運動和白居易
    元和四年元稹《和李校書題樂府十二首》,白居易在元稹的基礎上擴充為五十首,名曰" 新樂府" ,並作序提出其詩歌創作主張。新樂府的創作從杜甫開始,到白居易就形成了一個現實主義詩歌運動。張籍(公元766-830 年)曾被韓愈薦為國子博士,後任水部員外郎。他特別推崇杜甫。他的樂府詩廣泛地反映了下層人民的生活,風格平白淺直,具有輕快圓轉的民歌風味,精巧幹淨,顯得凝鍊含蓄節奏緊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