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普林格周期看美國宏觀:目前處在股債雙牛階段

2020-12-12 財經外研社

文|王澤華

主動配置選股的方法有很多種。有兩種很具有代表性的方法:一種是自上而下的方法,另一種是自下而上的方法。

自上而下的方法,首先分析清楚宏觀經濟所處的位置,這個確定以後,就可以配置在這種基本面下表現更好的板塊,並隨著宏觀經濟的變化,動態的調整投資組合,以求跑贏被動指數投資。除了股票,大類資產的配置也是同樣的思路,而宏觀的大類資產表現和股票的行業板塊則具有對應性。

自下而上的選股方法,則是從微觀出發,選擇有很高增長潛質,或價值被嚴重低估的公司進行主動投資,基本忽略宏觀經濟的影響。許多優質企業,哪怕是周期型的,如果經營有方,一樣可以擺脫周期而成長,其股票會成為穿越牛熊的牛股。

一般而言,如果是管理期較長的長錢,又能承受更多的風險,比如個人的長期儲蓄,就可以選擇自下而上的配置,集中投資於優質成長企業。如果是管理期較短,又希望更穩健,獲得長期的穩定回報,就選擇自上而下的宏觀配置的方法。本文將從第二種視角,分析美國經濟宏觀面所處階段,以及相應的配置策略。

普林格周期:三根曲線和六個象限

關於大類資產周期的論述很多,最著名的就是廣為人知的美林周期。但是在實踐中,美林周期還是有許多的問題,尤其是在「滯漲」到「衰退」的過程中。普林格周期的三曲線和六象限理論,則很好彌補了美林周期的缺陷。

美林周期的四個階段
普林格周期的三根曲線和六個象限

普林格周期首先由三根曲線組成:

第一根是流動性曲線,即由央行控制的貨幣市場利率。這是資金的成本端。貨幣政策影響經濟是在於通過降低資金成本,使得資產端的信貸有擴張的可能。而信達一旦擴張,總需求就增長,並帶動經濟增長。當通脹高企的時候,央行就會緊縮銀根,抑制通貨膨脹,直到經濟開始進入衰退,再進入下一個循環。整體而言,各期限的無風險利率都隨央行控制的貨幣市場利率在同方向上變化,因而寬貨幣對應的是債券牛市,緊貨幣對應的是債券熊市。

第二根是利潤曲線,由於大盤指數成份股的整體利潤是GDP的一個基本穩定的比例,所以GDP開始增長的時候,也是大盤指數每股收益增長的時候。股票反映的是預期,因而大盤指數晚於流動性曲線,先於經濟增長而起來。基本上,信貸擴張期股市容易是牛市,信貸緊縮時期股市容易是熊市。

第三根是工業品通脹曲線。由於信貸擴張的總需求變化,快於工業品的供給變化,且信貸擴張後用於購買原材料往往有時滯,因而通脹變化晚於經濟增速變化。在衰退時期,往往上遊廠商不斷減產縮減規模,總需求先發生增長,就會帶動再通脹;反之,當通脹非常高時,上遊廠商的利潤也在高位,並迫於業績競爭壓力而進一步擴大產能,結果央行的緊縮帶來的信貸收縮先發生,通貨緊縮隨之而來,形成周期。

一個理想的普林格周期,根據三曲線的組合,可以形成六個象限。股債商在這其中有各自的表現。一到三象限是利率下降階段,而四到六是利率上漲階段。很顯然,經濟不會突然從三進入六。而三月份的股債商暴跌,就是第六象限,這個象限是金融市場腥風血雨,清算一切的時期,也是很短暫的一個時期,因為迫於經濟壓力,政治都要很快做出妥協的,因而宏觀會進入一,或者直接進入二也有可能。

美國經濟宏觀面目前所處階段

普林格周期利用了許多宏觀指標,來確定目前經濟處於哪一個象限。指標有很多種,任何只看一種指標,比如只關注美聯儲資產負債表規模來確定市場走向的行為,都會犯盲人摸象的錯誤。三月份的暴跌,產油國就已經證明了他們影響市場的能力。

經濟本身基本面的指標,可以分成「領先」、「同步」和「滯後」三種。比如失業率就是一個同步指標,而標普500指數就是一個領先指標(經濟衰退是用來驗證股市之前的暴跌)。根據這三種經濟指標,再加上美聯儲貨幣政策,以及工業品價格的相關指標,就可以綜合度量目前所處宏觀階段。具體有很多細節不一一贅述。由於三月暴跌是確定的階段Ⅵ,現在可能經濟運行在階段Ⅰ到Ⅲ的某一個位置。

宏觀指標裡有一個關鍵的指標是領先指標除以滯後指標,然後與其年線對比。當與均線死叉時,往往是階段Ⅴ;與均線金叉的時候,往往是階段Ⅱ。可是由於均線交叉滯後,就加入了一個領先/滯後的九個月變動率的動量指標,這個指標往往是更敏感的。

一個延長的延長向下的動量指標,當觸底拐點到來後,往往是階段Ⅰ的末端。而我們發現這個拐點在四月已經到來,而且這一次的動量指標,觸及了歷史極值低位。

在觀察歷史上標普500的月度同比數據,與領先/滯後的動量指標對比,發現這個極值低位拐點後,股市都發生了大幅的同比增長,因而這個月的股市大漲不奇怪。

用標普500除以CRB工業品指數,與其年線的金叉可以確定是進入階段Ⅱ。四月之後已經站穩這個位置。

用CRB工業品除以十年期國債價格,與其年線的金叉可以確定是進入階段Ⅲ,現在還沒有。

因此,美國目前的宏觀基本面處於階段Ⅱ,即股債雙牛的階段。而工業品在階段Ⅱ雖然在普林格周期裡表示為熊市,但是以其處於年線之上和之下來確定牛熊的。在金叉之前,工業品觸底反彈的漲幅,在階段Ⅱ也很大。目前的市況完全驗證這一點。

下階段配置的思路和要點

階段Ⅱ是整個股市作為一個整體,在六個象限裡表現最好的時期。具體到板塊是可選消費和科技電信股表現最好。如果進入下一個階段Ⅲ,則原材料和工業股就要相對大盤更強勁的上漲了。

但是,有一個跡象值得注意。必選消費品是在階段Ⅰ表現好的板塊。金融板塊和房地產板塊也是階段Ⅰ表現好的板塊,但是弱於必選消費品。這說明從預期上看,雖然貨幣市場流動性提高,原本指望以地產為基礎的信貸擴張的市場預期卻表現不好。可能這是由於美國債務率接近觸頂導致。這意味著經濟對於信貸的需求不旺盛,也就是信貸擴張難產生出來,也就難帶動利率抬升並進入利率上行周期。

必選消費品的ETF XLP走勢圖
金融板塊ETF走勢圖
房地產板塊ETF走勢圖

只要產油國沒有大幅減產,疲弱的經濟和美聯儲可能的收益率曲線控制,會讓利率處於低位,這時候,能夠有穩定盈利增長前景的股票,估值會進一步抬高。納斯達克100指數創歷史新高就證明了這一點,而這可能是短期內一時結束不了的狀態。

*王澤華,CFA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最近市場走出了股債雙牛?(國信策略)
    文:燕翔、許茹純、朱成成、金晗 12月以來,資本市場走出了股債雙牛的走勢。股票市場這邊,創業板指在12月單月漲幅超過9%並在12月30日再度創出年內新高,滬深300指數自四季度以來一直延續著上漲勢頭,目前正不斷創年內新高和2015年以來新高。
  • 「股債雙牛」史上罕見 一定有哪裡不太對
    投資要點  第一,「股債雙牛」歷史上並不多見,系統性的只有一次且不可複製。  第二,這輪股債的衝突類型更少見,對工業品的樂觀預期和對利率的悲觀預期並存。  第五,我們可以用煤炭股去解釋一下宏觀面脈衝與股價脈衝之間的關係。  第六,對宏觀基本面(是否在復甦、復甦強度、復甦能否持續、後面下行幅度多大)的判斷分歧是決定股債投資邏輯存在衝突的一個根源。
  • 大類資產輪動契機隱現 從債強股弱到股債雙牛
    開年以來,滬深300指數期貨上漲逾10%,收復上一季度失地;10年期國債期貨表現也不弱,再創兩年多新高;春節後首日,股債聯袂大漲,更引起投資者對股債雙牛的遐想。分析人士指出,前期股債性價比悄然變化,為資金再配置積累動力;1月融資增速企穩回升,隱含的經濟探底信號,可能充當資產輪動的契機。如今A股寒意漸退,債牛前景未卜,年初以來股債這兩頭「牛」或將一決高下。
  • 海通姜超明年展望:股債雙牛 資本市場迎接歷史機會
    近期,美國經濟出現了諸多減速的跡象,諸如3季度GDP環比增速略有回落,10月製造業PMI和消費者信心指數的回落等等,但是減速不等於失速,美國經濟目前並沒有大問題,代表消費的消費者信心整體仍位於高位,而失業率處於歷史新低,說明就業依舊良好。美聯儲利率與經濟周期。目前,對經濟回落的擔憂主要來自於利率上升。
  • 中長期股債雙牛可以期待
    五、短期看天平向債市傾斜。取消存貸比,雙降有利銀行降低資金成本,從而向資產端傳導。配資,理財,打新等資金短期內會選擇觀望或進債市避險。雖有巨量地方債供給,短期債市不悲觀。  (中信建投)  股市慢牛可期待  民生證券分析師李奇霖表示,降準、降息還會繼續出現,降準可以看一至兩次,降息可以看一次,但可能會配合其他結構化貨幣政策,包括PSL、將地方債納入抵押品框架釋放長期流動性(類似歐洲LTRO)、比SLF、MLF期限更長的LLF。
  • 股債雙牛會否重現
    股債雙牛會否再次出現?本欄目邀請中信證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明明、中信建投證券宏觀固收首席分析師黃文濤和東北證券大類資產首席研究員李勇就此進行探討。  寬信用格局逐漸形成  中國證券報:1月金融數據超預期,新增人民幣貸款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量均創歷史新高,對此如何解讀?
  • 央行降息 擁抱股債雙牛
    中債新綜合指數(總值)  中債國債總指數(總值)  中債金融債券總指數(總值)  中債企業債總指數(總值)  數據來源:中國債券信息網 截止日期:5月8日  滙豐晉信基金:量能萎縮顯惜售 良性調整助慢牛  海富通基金:股市中長期上行趨勢未變 關注政策態度  上周,大盤轉入調整。
  • 中信證券明明:加大宏觀調節力度股債雙牛可能持續
    加大宏觀政策調節力度,財政貨幣政策有望雙雙加碼。會議指出,要加大宏觀政策調節力度,針對疫情帶來的影響,研究制定相應政策措施。對於財政和貨幣政策,會議提及的措施均是針對疫情本身和疫情對企業經營的衝擊,財政為主,貨幣為輔。然而要在疫情衝擊下實現2020年的經濟社會發展目標,還需要更大的逆周期調節,來緩解疫情對經濟的衝擊。
  • 對話|嘉實胡永青債市投資理念和市場深度分析:股債大概率雙牛
    整個行業心中都有一個問題,債牛能走幾年?這個時候外資還在不停買買買,到底能看多久?機會和空間在哪裡?「老虎君」日前專訪了嘉實基金董事總經理、全回報策略組組長兼信用研究總監胡永青。胡永青是嘉實基金債券投資決策委員會委員,也是嘉實穩固的基金經理,這隻產品是銀河三年期、五年期雙五星評級。
  • 中金:不必對A股過度悲觀 下半年「股債雙牛」概率更高
    往前看,市場中期演化(3-6個月)視增長預期是否受流動性緊縮影響而存在兩種可能性:  1)「股債雙牛」情形:流動性緊張告一段落,市場走出低谷,股債均有機會在下半年出現一定幅度的反彈;  2)「二次探底」情形:流動性緊張的情況持續,最終影響到實體經濟並導致增長預期惡化,市場需要重新審視增長風險。
  • 6月或現「股債雙牛」
    從銀行及市場的視角來看,目前出現資金缺口主要還是和之前金融去槓桿導致非銀機構縮表、委外贖回有關,壓力根源來自利率上行和市場流動性偏緊的大環境。儘管如此,有機構指出,整體來看,6月份資金面緊張難超預期:一方面,央行提前向市場釋放穩定信號,做好了預期管理;另一方面,後續財政支出亦將部分熨平流動性的波動。6月資金面或比市場預期更寬鬆一些,這將利多A股和債券市場,或將出現「股債雙牛」的局面。
  • 老友記|管清友對話連平:「人民幣對美元升值帶動股債雙牛」在今年...
    連平:談到人民幣匯率首先要看中國經濟,我覺得當前中國經濟有三趨勢是比較明顯的:一是經濟增長狀況比較良好;二是國際收支是雙順差;三是貨幣政策保持了一個穩健的基調。而另一方面,美國經濟不確定性、不穩定性在未來一個時期還會繼續存在,尤其是美國的量化寬鬆政策,零利率政策,量化寬鬆的規模都是創歷史新高的。
  • 管清友對話連平:人民幣升值會帶動今年的「股債雙牛」嗎?
    連平:談到人民幣匯率首先要看中國經濟,我覺得當前中國經濟有三趨勢是比較明顯的:一是經濟增長狀況比較良好;二是國際收支是雙順差;三是貨幣政策保持了一個穩健的基調。而另一方面,美國經濟不確定性、不穩定性在未來一個時期還會繼續存在,尤其是美國的量化寬鬆政策,零利率政策,量化寬鬆的規模都是創歷史新高的。
  • ...連平共話人民幣升值:將在6到7之間波動,會帶動今年的「股債雙牛...
    對此,連平認為,談人民幣匯率首先要看中國經濟,當前中國經濟有三趨勢較明顯:一是經濟增長狀況比較良好;二是國際收支是雙順差;三是貨幣政策保持了穩健基調。而另一方面,美國經濟不確定性、不穩定性在未來一個時期還會繼續存在,尤其是美國的量化寬鬆政策、零利率政策、量化寬鬆的規模都創歷史新高。
  • 「投資加油站」如何把握市場周期脈搏,嗅到合適的入場機會?
    無論是從美國的百年股市,還是從中國的A股市場來看,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經濟從蕭條到過剩,人們從恐懼到貪婪,股市走出了一個又一個的循環。其實經濟周期也如四季循環一般,有著自己的發展階段,而專業的投資者會在階段交替之時提前布局,就如同春種秋收一般。那麼,經濟周期包括哪些階段?每個階段的特徵是什麼?又該如何布局?
  • 紀沫談2020大類資產配置:全球股債雙牛繼續上演
    在此次盛典上,聯博資產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紀沫女士就全球宏觀的判斷標準、資產價格核心的決定因素給出了自己的觀點,並拋出了全球宏觀投資的七個判斷。紀沫女士表示:「今年港股表現好於A股,A股的表現好於美股。美國股債表現相對較好。」
  • 論道股債江湖第一期:股債平衡——後非標時代的補位崛起
    標準化資產是以股票和債券為主要的投資標的,股債本身就是天然的弱相關屬性,股更多的追求進攻性,分享股權增長的收益,債追求平衡性這一相對穩健的收益,在不同的市場階段,他們表現出不同的特徵。 美國市場相當長一段時間奉行6/4相對平衡的策略,打敗了很多策略,故此這個策略有過去歷史的實踐證明。
  • 危機預言者:「我們處在康波周期最後衰退的十年,黑天鵝會非常多」
    以下為鳳凰網財經《康主編》欄目與李勇對話實錄:01、「目前我們確實處在第五輪康波周期最後衰退的十年,黑天鵝會非常多,所以也許現在並不是全球最困難的時期。」,市場反應激烈,但總體影響有限;2019年3月22日,美債收益率曲線出現三月期美債和十年期美債倒掛,相較於三年期美債和五年期美債的倒掛,三月期美債和十年期美債倒掛對於美國經濟的衰退具有更明確的指向意義,倒掛僅持續一周,對市場作用有限;2019年5月,美債收益率曲線再次出現三月期美債和十年期美債倒掛,並持續到現在,這次持續的倒掛更被市場視作美國經濟衰退的預警指標。
  • 民生證券:降準降息還會出現 股債雙牛邏輯未變
    對接長久期地方債配置需求,銀行也需要長期流動性。除此之外,去產能、去槓桿途中緩釋金融風險。信用風險會提升金融機構對流動性的需求,以維繫資產負債錯配的期限結構,如果貨幣市場供求關係不能夠實現平衡,那麼非貨幣市場也就無法平衡。李奇霖稱,從這個角度看,降準可以維繫金融市場的穩定,防止經濟因「債務—通貨緊縮」相互作用、相互增強陷入嚴重的蕭條,為經濟轉型爭取時間。
  • 又見「兜底式」增持潮,機構直言:下半年或「股債雙牛」
    可關注深圳本地股:深振業A、深深寶A、深紡織A、深物業A、沙河股份等。  盯住這個信號:下半年或「股債雙牛」    歷次流動性偏緊的經驗與啟示(中金公司)  自三月底以來,A股市場受金融去槓桿、強化金融監管等導致流動性偏緊的影響輪番下挫,個股受傷慘重,堪稱「股災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