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秦皇帝臥床淺睡,夢遊至博浪沙,興正濃,宦官疾言。秦皇帝醒,欲笞,見其為己愛,只言:「何事?」 「外有一方士求見,言有不老之方。」方士進言「博浪沙有不老丹之方,陛下可尋,制丸而食,則長生不老!」秦皇帝信之。
卜一吉日欲行,一臣勸其勿去,秦皇帝不聽,令人備車。車堅而重,五馬方引之。選五千精士,選善車術者十,宮人數十人隨行。
張良,韓丞相後裔,欲報秦滅韓仇,譴人密入秦,知秦皇帝至博浪沙覓不老方術。急至淮陽,東見倉海君,得一大力士,名曰楊二。楊二者,善鐵椎,重百二十斤,甚狂,自言天下無敵。張良與之重金。
數日,楊二未行,張良促之,楊二曰:「尋一副手,其遠行,待之返。」張良曰:「吾可為副。」張良楊二偽裝其容,至博浪沙,勘察數日,則一險處。楊二試椎,得心應手。張良見其椎術精,贊之。
張良前譴人相繼回,知秦皇帝明日至,良與楊二密謀。
第二日午,聞馬聲,見塵起,秦皇帝欲至。良視楊二,其股顫抖,良慰之。
見人歡馬嘶,氣勢宏也!楊二心抖,汗出額頭,成珠落,椎殆掉。良見之,欲奪鐵椎,擊秦皇帝。椎重不能舉,好言相說,有許重金,楊二心稍安。
車近,前四車同,秦皇帝賊也,其坐末車。二善駕車者,穿厚甲,帶利器。四衛士圍秦皇帝警之。楊二不知擊何,問之。良曰:「末」楊二舉椎而擲之。良見椎中車副手,甚可惜,呼楊二逃。
秦皇帝怒,命人追之。秦伍中有人識楊二者,回報。博浪沙令畫其像,貼各路口處。楊二懼,問良如之何。二人易容更名姓,逃匿下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