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是人類一切造型創造中
最龐大、最複雜、也最耐久的一類
因為建築的耐久性
不少建築成為了承載故事的歷史建築
這些建築記錄著當時的時代特色
以及背後的動人往事
成為城市發展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而自貢就有不少這樣的歷史建築
今天大家便跟隨著小編一起走進
自貢這座城市中的歷史建築吧
從這些建築中找尋自貢的歷史韻味!
▽
貢井江西廟遺址
貢井江西廟遺址位於自貢市貢井區貢井街道老街社區新華街42號,坐西北向東南。始建於清中期,現存建築面積1100平方米,系江西鹽商會館,又叫萬壽宮。當年的江西廟是貢井老街一帶大宮廟會館之最。
貢井江西廟原配有東西廟院,大小花廳戲臺走廊,鐘鼓二樓(八角亭)。廟裡供奉有神像,大小山門前有一月亮壩,俗稱扯謊壩。民國時曾作貢井縣衙警察局兵營。抗日戰爭曾為旭川中學校舍之一,解放戰爭時期改建為糧倉,後因火災老建築全部焚毀,新建現糧倉。
貢井江西廟遺址現為貢井區文物保護點
江西廟遺址僅存四合院基礎和一堵十分精美的磚體嵌瓷灰塑影壁,晃眼一看影壁牆中央有四個字「白雲深處」,但仔細看像是「白雲深霧」。四個字和匾額均採用嵌瓷工藝,瓷片雖有所脫落,但並不影響其精美的程度。
整個影壁牆簷下也全是精美的嵌瓷灰塑,局部一層泥塑、一層嵌瓷,立體層次感超強。
緊挨著牆簷下嵌瓷灰塑中間是一幅幅灰塑故事圖案,可惜因為年代久遠殘缺不全很難辨認內容。
這組灰塑圖案人物相對完整一些,你能看出是什麼內容嗎?
貢井江西廟遺址雖不多,其影壁牆的精美程度既充分體現了當時工匠的高超技藝,也展現貢井老街一帶大宮廟會館的風範。在自貢地區現存的影壁牆中,貢井江西廟影壁牆也是首屈一指的,具有較高的文化、藝術價值。
牛佛賀樂堂
賀樂堂位於牛佛鎮面房街81號,這是一座立面大門為磚砌牌樓公館式的建築。始建於清代,民國十年(1921年)進行過一次維修,民國川軍旅長廖剛退役後回到牛佛,聯繫中國銀行,於1931年在賀樂堂設立牛佛分行,這是富順縣的首家現代銀行機構。2012年,列為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
賀樂堂地處牛佛古鎮的中心地帶四周高牆圍合,既有川式馬頭牆,也有江西式馬頭牆,屋頂前後左右共有44隻簷角,四周牆體均飾有石刻,從遠處就能看出其鮮明的建築風格,十分壯觀。
賀樂堂門前的三尺小巷中仰望馬頭牆,三重簷角高大氣派,牆上還殘存著「玉佩」式的嵌瓷灰塑。
馬頭牆高出周邊的建築很多,氣勢磅礴,美觀大方,更重要的是其防火功能。
這個風火牆上的彩繪若隱若現,嵌瓷灰塑保存相對較好。
藍天白雲下的三重簷角格外漂亮
賀樂堂為磚木結構,由門廳、正堂、廂房等組成的不規則的二進四合院,佔地面積有1050平方米。也許是作為民居太久,建築內無處不體現出樸素的市井生活氣息,而其前身銀行的痕跡已很難找尋。2019年牛佛端午龍舟賽前,修復後的賀樂堂對外開放。
高大的磚砌牌樓後的門廳與左廂房有機融為一體
右廂房為木結構,面闊兩間,正對左側風火牆下為通道。
戲樓面闊三間17.8米,進深6.8米,通高8米。中央屋脊灰塑殘缺,僅剩避雷針。
正殿建在前殿之後的平臺之上,規模也比前殿大了許多。
正殿右邊的偏房因為地形的限制,在兩堵風火牆之間成一個夾角。
人字形風火牆是賀樂堂與禹王宮的共壁
右廂房、正殿偏房和戲樓配房有構成了一個小院落,中間花臺有一個直徑不小的古樹名木。
戲樓配房風火牆在綠葉相伴下古韻悠悠
賀樂堂作為牛佛古鎮的標誌性建築,見證了牛佛古鎮的歷史發展變遷,也承載著許多人的鄉愁和記憶。賀樂堂無論是從古建築的角度,還是作為「牛佛渡中國銀行」的舊址,對於研究自貢地區清代建築和早期金融發展都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李白河字庫塔
字庫塔,四川叫「字庫」或「惜字宮」,其他地區亦有叫「敬字亭」、「惜字塔」、「焚字爐」等的,它是古人專門用來焚燒字紙的建築。據史料記載,字庫塔始建於宋代,到元明清時已經相當普及了。
李白河字庫塔位於自貢市大安區大山鋪鎮大山村十三組(現為自貢市東部第二汙水處理廠內),坐西向東。始建於清光緒初年(1875),佔地面積大約四平方米,建築為六方磚塔,共五層(現殘存四層)第一層邊寬一點一米,高一點四五米,邊寬依次往上遞減。目前為大安區文物保護點。
古人為什麼要將廢棄的字紙放到專門修建的塔中焚燒呢?這是受我國傳統文化中「惜字如金」、「敬天惜字」觀念的影響所形成的一種習俗。字庫塔的興起除了先人的文字崇拜外,還與科舉考試的盛行分不開。「學而優則仕」的觀念深入人心,崇拜文化,尊重讀書人,進而演變為對文字的崇拜就順理成章了,字庫塔自然就逐漸成為了文字和文化的載體,人們因而頂禮膜拜,祈求金榜題名。
字庫塔通常被建造在場鎮街口、書院寺廟之內、道路橋梁旁邊,還有些大戶人家則建在自家院裡。李白河字庫塔矗立在李白河邊,從現狀判斷這裡當年有一條石板古道,而字庫塔便修建在古道一側。
字庫塔塔龕中多供奉倉頡、文昌、孔聖等神位,並配以相應的楹聯、吉祥圖案等,別致精巧。李白河字庫塔東面為字庫塔門額,門額上有一扇型字匾,寫有「惜字所」三字。門額兩邊有聯:「殘篇同滅跡 大眾盡延年」。現已字跡模糊,磚塔牆面彩繪豐富,色彩豔麗。
這是2017年10月底痛快旅遊拍攝的一張李白河字庫塔照片
如今在李白河字庫塔周邊修建了自貢市東部汙水處理廠,字庫塔也被納入廠區範圍,希望以後李白河字庫塔能得到更好地保護。
李白河字庫塔現在僅僅是一種歷史的見證,以及文字和文化的禮儀象徵,但對於研究李白河流域的文化和建築仍是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
來源:自貢在線籤約作者
這些歷史建築
你都見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