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富順望神坡德政坊及德政碑,就不得不提清光緒年間的富順知縣陳錫鬯。陳錫鬯,字洛君,江西新城(今江西省黎川縣)人,曾先後於清光緒四年(1878年)、十五年(1889年)、二十八年(1902年)三次擔任富順知縣,總的任職時間竟然長達17年之久。在富順任中,居官勤慎,關心民瘼,頗有政聲。縣人為感懷他的德政,先後在富順老縣城西門外的望神坡修建德政碑和德政坊以示紀念。
如今的望神坡已發展成為了繁華的城區,德政碑與德政坊相距僅10餘米,現已被包圍在樓房中間,位於富順縣富達路230號(今富順縣計生服務站旁邊)。
德政碑坐西南朝東北,至今保存完好。碑身主體由兩塊石板拼接而成,正面豎寫「績厎和平」四個大字,碑左寫有「縣公陳君德政公名錫鬯字洛君江西新城人」,落款為「光緒十四年歲在戊子春正月閤縣士民公頌」。
德政坊為四柱三間五樓式石牌坊,面闊6.5米,通高9米。歷經百餘年風霜,牌坊風化嚴重,其正樓、次樓、邊樓鰲角飛翹均為後來修復,與下方的明間、次間石材有著明顯的不同。
德政坊現為富順縣歷史建築,明間的上下兩匾因石材嚴重風化而斑駁難辨,有的殘損嚴重,有的已完全脫落,現已用鋼架進行加固。
明間柱聯依稀可見,「才毋逞,智毋矜,是西漢循良,五載共欽廉吏;和致祥,厚致富,看南州冠冕,雙旌遙想能臣。」
德政坊明間下方處清晰可見的加固鋼架和抱鼓夾杆石
德政坊東面明間上匾陰刻有「豈弟君子」,下方正是當年富順到自流井的古驛道。
德政坊東西兩面正樓下均陰刻「去思德政」四字,不過感覺已經有點模糊。
東面明間右側鐫刻的「能用猛仍能用寬,撫字勤勞,仁者襟懷儒者度」尚存
無論德政坊還是德政碑,都是對古代官員「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旌表,體現出富順老百姓對陳錫鬯多年來治縣理政且政績卓異的高度認可和深深敬意。德政坊是富順現存為數不多的石牌坊,也是自貢地區唯一德政牌坊,對於研究富順縣清代歷史具有重要的文物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