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神偷》:生活啟示錄

2020-12-16 唐僧來說電影

經典電影,總有著屬於它獨特的影片魅力。

就拿《歲月神偷》來說,這部上映於2010年的電影,老戲骨任達華和吳君如的參演為這部電影注入了不一樣的色彩,總結下來就一個字「」,的感人、得出彩。

該片講述了60年代的香港,一個普通的、社會底層的四口之家歷經艱難,嘗遍人生百態的故事。

從羅氏夫婦靠賣手藝為生供兩個兒子讀書、到大兒子「羅進一」與富家二小姐「芳菲」的悲傷愛戀、再到最後羅進一的因病而亡,這一系列的故事推進,扣人心弦,字字珠璣。

《歲月神偷》中,這一家子,每個人所遇到的事我們可能都經歷過,在感同身受的同時也對現在所處的社會有了一番新的見解。

一:社會底層的個人驕傲和掙扎

羅氏夫婦倆在香港深水埗經營著一家鞋店,羅先生做鞋,羅媽媽賣鞋,生活水平略高於溫飽線。

成年人身上的擔子有多重,生活就有多無奈,羅氏夫婦為了不讓兒子們再走他的老路,沒日沒夜的趕工做鞋,才年僅四五十歲,倆人身上已經堆積了一身暗疾。

生活雖然艱苦,但兒子們的點滴成長和一家人的其樂融融卻是夫妻倆幸福的源泉。

大兒子羅進一更是夫妻倆的驕傲,在學校裡品學兼優,樣樣第一,按羅先生的想法,學而優則仕,持續下去大兒子會大有前途。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1960年6月的香港天災人障不斷,颱風瑪麗的襲來,導致了香港經濟受挫,羅爸爸的皮鞋生意也寥寥無幾,幾近關門

另一邊,1960年港英政府的那幫洋鬼子對當地的老百姓壓榨也從未中斷過(1960年香港還未回歸祖國)。

羅進一的爸爸,在深水埗開的皮鞋店就經常被漲租金,連過中秋節吃月餅的時候也要給那幫洋鬼子進貢一大盒月餅。

雖然各種糟心事從未間斷過,但生活終歸要繼續,就像羅媽媽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一步難,一步佳,難一步,佳一步。

關於親情

從某個方面來說,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續,替他們繼續生存在世上,完成他們未了的心願,雖然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有著自己的想法,但這並不妨礙為人父母的一廂情願。

二:地位懸殊的愛情

羅進一和芳菲的愛情始於吸引,終於雙方的地位差距。

學習、體育樣樣第一的羅進一喜歡給「芬芳」講述各種魚類,這是彩虹魚,這是馬丁魚,這是……

以講解魚類為切入口來和芳菲談戀愛,增進感情,並對此樂此不疲。

「芳菲」也時不時地迎合的感嘆道,哇!你怎麼什麼都知道,一副崇拜而又喜歡的樣子。

要是芳菲和他一樣,也是普通家庭的孩子,這樣一直發展下去,或許羅進一和芬芳早已修成了正果,一起走進了婚姻的殿堂。

然而,一次探望芳菲的經歷讓羅進一對這份愛情望而止步了,巨大的身份貧富差距讓他從走進芳菲家門的那一刻起就不知道該如何是好,該說什麼,談什麼更或是玩什麼。

羅進一原有的引以為傲的魚類知識在芳菲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芳菲的家是座大別墅,有著管家、豪車,還有優雅的媽媽。

家裡的大魚缸,各類型的魚比他家裡多了不知道多少倍。

當羅進一想把自己帶來的彩雀魚放進芳菲家的大魚缸時,芳菲的一番話,說者無心,羅進一卻是聽著有意

爸爸說新來的魚是不能直接被放進魚缸的水質不同,而且魚身上可能還有病菌,要隔離兩天才能放進去的。你還記不記得這條魚從哪裡來的?

原來自己和芳菲的距離不僅僅體現在家庭的貧富差距上,父母的學識和個人觀念更是不可彌補的鴻溝。

導演的高明之處在於給予了影片大部分的留白,讓觀眾展開自己的想像,羅進一是為什麼要這麼急著走呢。

一千個人的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於那些愛你就要大聲說出來的人來說,羅進一的退卻是弱懦的,明顯芳菲是對她有好感的,既然互相有好感,那還顧慮什麼,追啊!

對於那些含蓄的人來說,他們敏感的自尊心不允許自己比女方差,至少應該是旗鼓相當的,自己才能大大方方的說出,我愛你~嫁給我吧。

現實生活中的結局是,類似於第一種勇於主動出擊,還有點小自私、最終都抱得美人歸,而那些想要等自己成熟起來,有錢起來了再娶對方的,大多心愛的人都嫁給了別人。

三:疾病來得那麼突然

和芳菲的分離讓羅進一的意志低沉下來,學習成績一落千丈,回回跑步第一的他也發揮不佳的得了個第三名。

更要命的是羅進一得了血癌,這一消息對羅家簡直是晴天霹靂。

為了給兒子治病,本就不富裕的羅家更是風雨飄搖,在1960年的香港,換一次血要兩百,而夫妻倆一個月的收入也才兩三百。

結局是個悲傷的結局,治療過程中錢大把的花,罪大把的受,但人卻還是走了,留下了羅氏夫婦倆白髮人送黑髮人。

有人怪醫生護士的無情,也有人怪羅氏夫婦的貧窮,而小編認為,珍惜生命,謀得健康才是咱們這些普通老百姓追求自身幸福的前提。

像羅進一的血癌,在得病初期,身體肯定是有預警的,但他缺少足夠的警覺,漠視了自身的健康,讓癌症有機可趁。

現代生活中,不管是在工廠裡、工地上亦或是大的公司裡,年輕人們不分晝夜地拿健康換錢,而後又早早的拿錢買命。

積存了20年的血汗錢,一個大病瞬間讓你回到解放前,命還不一定保得住。

生活中的你,是不是也像他們一樣,只顧眼前,全然不知自己已被盯上,生命進去了倒計時。

結語:

影片的最後,我想談談對愛情的追求。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 茫茫人海,如果遇到了喜歡的女孩,恰好她也愛你,那就什麼都不要再顧慮,放心大膽地去追,即使失敗了,又怎樣呢,至少你曾經努力過。

表白過,追求過,她可能屬於你,要是什麼都不做,她絕對是別人的。

相關焦點

  • 《歲月神偷》:歲月能偷走一切,卻偷不走我們繼續生活下去的勇氣
    《歲月神偷》是香港導演羅啟銳所執導的一部極具懷舊色彩的電影,這是一部自傳式的影片,幾乎還原了導演所有的青春記憶。這部電影被視為近年來「最香港」的電影,以上世紀6 0 年代深水埗永利街羅姓一家人的生活為切入點,用底層小人物的日常生活和喜怒哀樂,重塑了香港人的集體記憶。60年代的香港,風雲變幻。
  • 《歲月神偷》:歲月是一場有去無回的旅行,好的壞的都是風景
    《歲月神偷》是2010年上映的一部香港電影,由香港著名影星任達華和吳君茹主演,編劇和導演都是羅啟銳。它是根據羅啟銳的一部名叫《歲月神偷》的散文集改編而來。這部電影裡的所有故事情節皆是羅啟銳的親身經歷,他說有90%都是真實的,還有10%也是真實,只不過還是加入了一些浪漫主義色彩,淡化了苦難與悲傷。
  • 《歲月神偷》首映 羅啟銳張婉婷聯手催淚
    出品人岑建勳、行政監製卓伍,導演羅啟銳、監製張婉婷,影星任達華和新人李治廷出席,並希望《歲月神偷》能夠同樣感動「同根同源心相連」的內地觀眾。 片方為到場的嘉賓和媒體精心準備了60年代真品報紙,讓全場氛圍回到60年代那段精美時光。
  • 關於《歲月神偷》的感悟
    《歲月神偷》以涓涓細流般的故事情節給我們講述了在一個特殊時代、在香港一個普通家庭的故事,劇情雖然沒有聚焦大的場面大的事件,但正是這一個普通家庭在歲月磨礪下的生活,帶給了我持續的感動。可是生活的變故一下子將這個家庭搞得支離破碎,老大的病痛讓羅爸爸羅媽媽也承受了巨大的打擊。在這樣的社會情境下,家庭不富裕、醫療技術不先進、社會服務不到位,等待老大的似乎只有死亡了。不過在影片中後段陰鬱的氛圍下,羅爸爸一家的親情和羅爸爸羅媽媽的信念成為了照亮黑暗的點點星光。
  • 電影《歲月神偷》花了我兩個小時
    近年來香港藝術電影,我們正以「懷舊」的態度來探索並不遙遠的過往,我還記得在第60屆柏林電影節上,新生代水晶熊大獎的最佳影片被授予羅啟銳導演的《歲月神偷》,近年來被譽為「最美最感人的地道港片」。小故事,變化很大電影改編自導演自己的選集,主題主要來自家庭生活,電影的名字是詩意的《歲月神偷》-「在幻變的生命裡,歲月,原是最大的小偷……」20世紀代的香港可以說是風雲變幻,命運多舛,影片中的主人公羅姓一家人生活在那個動蕩的時代,他們也是那個時代最底層的人,他們的居住地叫做永利街,
  • 港片《歲月神偷》:人生萬般無奈,只好歲月偷歡
    《歲月神偷》在2009年拍攝,這部電影在當年的拍攝成本只有一千萬港幣,可是在它上映之後,一個月內的票房就已經突破兩千萬港元,在香港電影一度頹廢低迷的局面下,成為眾多香港商業片中的中流砥柱,不僅如此,這部電影還獲得了第60屆柏林電影節「新生代單元」水晶熊獎兒童電影最佳影片,和第2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等獎項,作品兼具商業價值和藝術價值
  • 豆瓣8.7《歲月神偷》:小人物蘊含大精神,小家庭折射大時代
    《歲月神偷》是由羅啟銳導演,任達華、吳君如、李治廷等擔綱主演的一部電影,講述了一個看似俗套卻又耐人尋味的故事,一個在風雨飄搖中的小家庭,面對生活的困頓與磨難,積極樂觀地面對生活。電影之所以叫歲月神偷,導演羅啟銳有自己獨特的想法:"我覺得那句廣告語就是我最想表達的。原來生命裡,歲月才是最大的神偷。它把我們最心愛的,最重視的,不知道不明白的,我們的愛情、寶貴的時光、心愛的和心痛的回憶都給偷走了。我覺得《歲月神偷》這個名字是跟這部電影最契合的。"
  • 《歲月神偷》:真情永遠有效,但時光從不等人
    2010年上映的影片《歲月神偷》,講述了上個世紀60年代的一家四口的故事,雖說故事的結局不算圓滿,但卻提醒了我們要珍惜現在,時光從不等人,我們能夠留住的只有情誼。《歲月神偷》上映至今已有10年時光,依舊被觀眾奉為經典之作,影片不僅講述了愛情、親情,而且還原了那個年代的生活。上個世紀60年代,香港正處於動蕩時期,而故事中的鞋匠羅一家四口,正是生活在風暴的中心——永利街。
  • 老港片《歲月神偷》之老爸的悲慘命運,這是歲月的吶喊!
    看了又看,渾身沒勁,想了想還是找一些比較結合生活實際的影片,比如老港片《歲月神偷》,畢竟歐美人的價值觀和我們不一樣,生活環境各種都不一樣,感覺我們還是有點理解不了。在網上閒逛看別人推薦就找到了歲月神偷這部片,早期的港片,主要演員任達華飾演羅爸爸,影片中稱老爸,吳君如飾演羅媽媽。這個片我們能夠理解,可以研究早年的香港人。該片描寫的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非常到位,比如兄弟情,兩個年齡差距頗大的兄弟關係融洽,這一家的情況是二胎後不用擔憂兩個小孩的相處問題,反而會相互幫忙,減輕大人的負擔。
  • 《歲月神偷》歲月能偷走我們的一切,唯一偷不走的只有真情
    《歲月神偷》這個電影,雖然是一個老電影,可是看了後,讓人感覺到平靜而感人的,讓人久久不能忘懷。電影裡面的人情世故,像一股清泉一樣,感染著每一個人。電影裡面的臺詞也是很感人,有一句話說得好「就是做人,總要信,總要信。」是《歲月神偷》這個電影裡面的最有意思的臺詞,令人難忘。
  • 重溫《歲月神偷》:從人物語言、鏡頭語言及現實意義解讀電影魅力
    這是港片《歲月神偷》中的經典臺詞。《歲月神偷》是港片輝煌時代的著作,曾在第2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中攬獲4項大獎,口碑與票房雙豐收,更是成為了一代人難以抹去的回憶。20世紀60年代,羅記鞋匠一家人在香港用力街尾謀生,默默耕耘,安靜生活。但是平靜的人生總有迎來風雨,困難險阻撲面而來。
  • 神武4咪咕音樂會:周筆暢獻唱《歲月神偷》風格多變掀起回憶殺
    說起《歲月神偷》這首歌,可謂是很多"蠟筆"最美好的回憶,因為周筆暢幾乎在每次演出活動中,都會為大家帶來這首歌。周筆暢時而溫柔婉約,時而炫酷帥氣,她用多變的聲線為我們演繹了這首火遍大江南北的金曲。"時間是讓人猝不及防的東西,晴時有風陰有時雨。
  • 《歲月神偷》:做人,總要信,總要信
    《歲月神偷》講述了1967年到1977年10年間發生在香港深水埗一個普通四口之家的故事,一對社會底層的夫妻在經歷了人生百味後,感悟到唯有歲月的變遷才是真正的「神偷」。「在幻變的生命裡,歲月,原是最大的小偷。」影片一開始,就讓我們陷入思考。當年,清朝出生的奶奶來到這條街,讓兩個兒子一個開理髮店,一個開皮鞋店,包辦街坊的一頭一腳。其中一家,就是進一家,他的父親開皮鞋店。
  • 當你看過之後,恐怕你不會相信《歲月神偷》是2010年的電影(下)
    如果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悲傷,不要哭泣。如果說生活是謊言,那麼歲月是小偷,在不經意間偷走你所有的東西。面對這兩名「罪犯」的襲擊,香港導演羅啟銳感慨萬分。他想起自己的童年,和自己的妻子張婉婷一起寫了《歲月神偷》。(由於分為上下篇,若有小夥伴沒看第一篇的可以先去觀看第一篇的文章哦~)他不知道在等待換籃球的那一天為止,「世界上永遠也沒有有效的事情是什麼」,弟弟永遠不暗示了。
  • 《逆水寒》朝花夕拾六任務怎麼做 歲月神偷攻略介紹
    導 讀 逆水寒歲月神偷屬於遊戲中的支線任務,由於難度較大,很多玩家都會卡很長的時間。
  • 歲月神偷|「鞋子半邊難,亦有半邊佳,一步難,一步佳」
    最殘酷無情的原是時間,歲月,是最大的小偷。這部電影不僅觸及家庭、愛情、生死,還包含一代人的成長經歷和一個家庭如何在人生災難面前向前邁進的信念。雖然世界每天都會有人離開,但當接二連三發生意外和災難時,任何人都無法抗拒。
  • 電影《歲月神偷》,那個時代香港平民百姓的酸甜苦辣和愛國情懷
    《歲月神偷》上映於2010,由李治延,吳君如,任達華等香港知名演員聯袂出演的高品格,好口碑的傑出電影。值得一提的是,同名歌曲金玟岐的《歲月神偷》發行於2014年,除名字以外兩者沒有直接關係。故事從孩子羅進二出發,講述了那個時代香港的普通市民生活,闡述著英國統治時期,香港對於祖國的不變熱愛。故事發生在1967-1977十年間,講述這香港普通家庭羅家的平凡生活。
  • 《歲月神偷》:父母的「信念感」,直接決定孩子的「世界觀」
    在香港60年代的一條普通小街巷中,有一家"羅記鞋鋪",一家4口靠著羅爸爸的補鞋做鞋工藝艱難度日,生活清貧。本來一家人過著安穩平淡的小日子,然而歲月卻常常起波瀾——地頭蛇壓榨、颱風肆虐、大兒子被診斷出癌症……這一連串的苦難都把這個家庭推到了時代的風口浪尖上。
  • 《歲月神偷》「港味」獨家解析 大時代深層背景
    它不是超級無敵大製作,也沒有巨星雲集的強卡司,更不具備絢爛的視覺效果,然而它卻擊敗了芸芸眾片——這部電影就是《歲月神偷》。武器別無其他,全賴於片中無處不在的濃鬱「港味」。光影流轉中那段六十年代歲月往事,成功的感動了全體香港人。
  • 既然歲月神偷,何不雲淡風輕
    歲月在走,我們在變。小時候我們想長大,長大了,我們卻在懷念。歲月就像一個永遠不會被抓到的小偷,偷走了我們的曾經,讓我們知道曾經再也回不去。此刻的世界到底又是有多少人在嘆息歲月飛逝,到底又是有多少人在懷念著往昔。我們總是會發現,那些讓我們回憶起的,大都是那些美好的過去,而那些曾經讓我們痛得撕心裂肺的過去,當我們回憶起是反到是一筆帶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