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世界農業黨的最愛,全自動作物收割塔,躺著也能做農場主

2020-12-27 騰訊網

在我的世界這款遊戲的生存模式中,飽食度是一項重要的生存指標,為了更好地生存探索,我們要準備很多食物來使飽食度維持在滿格的狀態,這樣才能保證我們能持續跑步和恢復生命值。在我的世界中可以吃的食物有很多,貧窮的時候我們可以吃殭屍肉充飢,到了遊戲後期我們還可以奢侈一把吃金蘋果來讓自己回復飽食度和獲得大量BUFF。但是在遊戲過程中,最方便最安全的方式,就非種植作物來合成食物這種方式莫屬了。

但是,種植作物在播種和收割的時候需要一個格子一個格子的操作,如果大量的種植,不僅累手,還費滑鼠,所以下面就給大家帶來一種方便快捷的全自動作物收割塔,不僅操作簡單,還很好看,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運行原理:

全自動作物收割塔的原理非常的簡單,將作物種植在耕地上,當作物成熟時,如果有周圍有水衝過,作物就會自動掉落並且會跟隨水流的方向前進。

建造方法:

眾所周知,在我的世界中,耕地需要有水源來保持溼潤的,一個格子的水,可以給周圍四個格子的耕地供水,也就是說一格水可以用來建造一塊最大9X9的耕地,那麼我們就可以將9X9的格子當成一個單元來建造。首先,我們將9X9的耕地圍住並且向上建造一個首層框架,這樣方便在框架上搭建我們的自動化模塊。

因為全自動收割塔的原理就是用水將作物衝走,所以我們需要在9X9耕地的四個角的正上方加上一格水,用方塊將水的周圍圍住,使水垂直向下流,防止其向四周擴散。衝水單元採用活塞控制,水下方的活塞在激活時可以阻止水向下流,在種植作物和作物生長時,就可以激活四個角落的活塞,將水攔住,而想要收割作物時,就可以將活塞關閉,讓水「自由落體」,將作物衝到中心的洞中,在洞中加入漏鬥,並且在漏鬥的下方放置箱子,就可以完成作物自動收集的工序。

四個活塞不需要單獨控制,只要將四個活塞用紅石和中繼器連在一起,就可以用同一個開關控制四個活塞,雖然使用按鈕來控制電路,活塞會方便地在關閉之後短時間自動開啟,但是由於按鈕的工作時間太短,水流不足以將所有的作物衝到中間,所以我們採用拉杆手動控制時間的方法

這樣,我們首層的建設就完成了,用相同的方法向上建造很多層,我們就得到了一個全自動作物收割塔,並且高度可以隨自己的心意決定,我們還可以建造一個每層作物都不一樣的作物收割塔。只要每一層中的電路,使用半磚和紅石的搭配,就可以完美的連結並且使用同一個開關控制。為了防止上層的耕地供水流到下層對整體造成影響,我們可以在上層耕地供水下方旁邊放一個方塊作為基礎,在水的正下方加一個木牌。

最後,我們只要在外層加上樓梯和一點點裝飾,我們的作物自動收割塔就算正式完工了!

以上,就是全自動作物收割塔的全部教程了,看起來比較複雜,但實際上並沒有多困難,只要是對我的世界有一定了解的玩家都能做出來,到時候就可以輕輕鬆鬆做一個農場主了,各位快行動吧。

相關焦點

  • 想要做農場主嗎?在迷你世界裡只要學會這些,分分鐘成為農場主!
    迷你世界這款遊戲相信很多小夥伴應該非常熟悉,這款沙盒遊戲的的畫風非常吸引人,遊戲中的皮膚和人物設計也非常完美,現在的迷你世界也越來越接近現實生活了,房子、家電、家具、汽車、火箭,和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雖然迷你世界許多元素已經逐漸現代化了,但其實最原始的一些東西反而最吸引人,比如說挖礦
  • 美國農場主破產數大增,川普將繼續撒錢換選票?
    進入2020年後,玉米和大豆的價格始終沒有出現預期中的起色,美國農業部在2月對農業收入的預測就已經不大樂觀。很快,新冠肺炎疫情下的經濟封鎖嚴重衝擊了作物需求,本月席捲幾個農業州的風暴也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年初至今,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的玉米期貨價格下跌了16%,小麥價格減少近6%,大豆價格萎縮5%。
  • 《我的世界》三種萌新也能輕鬆學會的全自動農場!從此糧食不愁?
    你們在《我的世界》中的農場是什麼樣子的呢?對於總是喜歡跑跑跳跳的方塊菌來說,農場就是養活自己的關鍵所在!因此方塊菌只要一有空就會給自己的農場擴大場地,來種上更多的作物或者養活更多的動物!但是呢,隨著農場越變越大,收割作物(宰殺動物)也成了一項比較麻煩的事情……而《我的世界》最有魅力的地方就在於此了——咱們可以用簡單的紅石電路來製作自動農場啊!至於到底要怎麼做?
  • 農業瀕臨崩潰,627個農場主破產?美國經濟或提前遭遇危機?
    不僅是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受到影響,作為世界最有錢的國家 美國,同樣難倖免於難,2020年前8個月,美國發行的國債規模達到了7.7萬億美元,換句話說,美國向其它國家借了7.7萬億美元,來度過此次疫情造成的經濟危機。
  • 中國基因庫成世界農業作物「保育園」
    【科技視野】9月22日,籌建5年的深圳國家基因庫正式運營,成為繼美國國家生物技術信息中心、歐洲生物信息研究所、日本DNA資料庫之外的世界第四大基因庫。說起基因庫,人們可能首先想到的是「基因編輯」「罕見病攻克」等「高大上」的科學名詞。
  • 打造農業聚合平臺,「十萬個農場主」想讓消費者直接參與農場經營
    該方式不但解決了農業基地銷售問題,也提前幫助農業基地回籠資金。這就是社群支持農業模式CSA,讓消費者參與到農產品的生產中來,既能為農戶提供資金,也能保證銷售渠道。36氪近期就採訪了一個主打CSA模式的項目「十萬個農場主」,通過搭建農產品認養平臺來服務於上遊生產基地和下遊消費者。「十萬個農場主」隸屬於上海麟謙科技有限公司。
  • 聚焦十九大,見證最美好的農業時代:他們用青春,來澆灌美麗新農村!
    18日,作為湖北省科技界和農業界的代表,他參加了黨的十九大。 「選擇了水稻科研,註定要做一隻候鳥。」他說。 因為他深知,再尖端的技術,再好的品種,如果不推廣,不在農業生產中發揮作用,「對農民來說就等於沒有價值」。 在自己的專業領域,何中虎在國際SCI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20篇,連續3年被選為我國高被引學者,並分別獲得美國作物學會和美國農學會最高榮譽獎Fellow。但他最看重的是,"一個農業科學家,把論文寫在大地上,才是最高境界!"
  • 36氪首發|從農場到餐桌,農業電商平臺「十萬個農場主」完成數百萬...
    36氪獲悉,近日,農業電商平臺「十萬個農場主」完成數百萬元人民幣天使輪融資,本輪融資由上海雅利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獨資。本輪融資將用於技術開發、擴建團隊、擴大市場規模等。36氪曾對十萬個農場主做過報導。十萬個農場主通過認養和預購訂單模式將消費者和農業生產者對接,解決信息不對稱而導致的農產品滯銷問題,讓產品賣得掉、消費者買得到,目前小程序已上線,APP正在開發中。圖片來源 | Unsplash十萬個農場主的發展模式與社區支持農業(CSA)有類似之處,CSA起源於20世紀70年代的瑞士,消費者為了食品安全和環保的考慮,與農場建立穩定的支持關係。
  • 我的世界全自動刷石機教程
    都fang'hao至此,我們的機器已經做出來了,只不過它還沒有動力來源,接下來我們再為它弄好紅石電路……我們先在之前中間那五格上的五個活塞背後放上方塊(隨便哪個都行,反正能充能就行了),在這裡為了讓大家能看得懂,所以我用上了綠綠的黏液塊
  • 我的世界全自動刷骨粉機教程
    我的世界刷木機教程我的世界全自動刷石機教程我的世界全自動刷TNT機教程後,今天我給大家帶來我的世界全自動刷骨粉機教程,然後我們再在最上面兩個漏鬥的只有兩邊各方兩個圓石成品如下:,我們隨便選擇一邊(因為等下另一邊也要這麼做),在從下往上數第一格圓石那放8個圓石。。。
  • 中亞五國農業國際合作論壇「計算機學科與植物表型、作物模型與...
    「計算機學科與植物表型、作物模型與智慧農業」創新分論壇開幕式現場11月30日,中國(河南)-中亞五國農業國際合作論壇-計算機學科與植物表型、作物模型與智慧農業國際創新分論壇在河南農業大學龍子湖校區成功舉辦
  • 大會專題 第六屆國際社會生態農業大會/第七屆中國社會農業(CSA)大會議程(持續更新中)
    作物和市場規劃,以及如何為償還貸款編制預算主席:艾瑞卡·瓊斯Erika Jones(美)(公平份額社會生態農業聯盟成員)發言嘉賓國籍職務艾琳•布洛克(Erin Bullock)塔米•喬納斯(Tammi Jonas)澳大利亞澳大利亞食物主權聯盟(AFSA)總裁,CSA農場主伊莉莎白·亨德森(Elizabeth Henderson)美國國際社區支持農業聯盟(URGENCI)榮譽會長當天CSA論壇討論成果及世界各地本土食品展(17:45 – 19:
  • 農場主、小鬼和菸草 | 特稿
    《洛杉磯時報》報導說,邊境關閉和航班取消阻隔了全球移民工人流動,讓韓國農場主和東南亞移民工人同時陷入絕境。我們翻譯並向各位推薦這篇報導,理由有兩點:這是2020年全球糧食問題的很好腳註,也是後工業化國家的農村和社會結構變化的過程。農場主、小鬼和一萬八千株菸草:新冠疫情如何打亂韓國農業陣腳?
  • 作物越多樣,越能應對氣候變化影響
    英國《自然》雜誌19日在線發表了一項生態學研究:美國科學家團隊分析了91個國家連續50年的全年產量數據後報告稱,增加作物多樣性可以極大地提高全國作物年產量的穩定性,從而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        全球糧食系統已經從根本上改變了地球以及人類賴以生存的資源基礎。
  • 轉基因世界地圖:全球70國應用轉基因作物
    下文中,AgroPages世界農化網將就以下三個方面對2018年全球範圍內的轉基因發展狀況做一個簡要的解讀:1)非洲轉基因市場;2)新性狀的開發;3)全球對基因編輯的監管策略。由於未來極端天氣可能會增加(世界氣象組織的預測,到本世紀末全球氣溫將上升4℃),因此讓農業適應氣候變化至關重要,近年來育種專家在積極地探索如何選育更加耐乾旱和/或耐熱的作物品種,如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研究人員正在探索有助於高粱抗旱的基因,這些基因可能會在未來幾年內應用於玉米、小麥、水稻和大麥等其他重要的穀類作物上;澳大利亞植物育種者近年來從印度,墨西哥和巴基斯坦等熱帶國家採購了大量的遺傳材料,2016年和
  • 爸爸,我要去燦村做地主!
    一群懷揣自然理想的人們,用最誠意的初心耕耘,尊崇自然法則,重回感恩天地饋贈之道,共同找回原本屬於土地的自然農法。近400畝的農場,專注原生態自然耕種,保護環境,膳護健康。特聘武漢大學生態學碩士,繆爾自然保育生態農業研習中心(上海)發起人康洪莉作為生態顧問,指導生態種植,致力於探索可持續的樸門農法,從育種栽培、土壤肥料、水利灌溉、氣象觀測、耕種收穫等,從水系和土壤自有的微循環生態圈,到在地生態鏈動植物系統的關注與關愛,以及建立在C.A.N.(文化+農業+自然)理念架構裡人與自然美好關係的生態智慧。
  • 我國農業和世界農業強國差距在哪,未來發展方向在哪
    今年隨著新冠疫情在全球施虐,聯合國發布的《世界糧食安全和營養狀況》上提到,2020年新增飢餓人數至少8300萬,加上世界格局動蕩,全球的糧食產量不會太樂觀,我國國家領導人也做出相關工作指示,「珍惜糧食,杜絕浪費」。
  • 極飛佟巍:感知、決策、執行,無人化技術如何賦能智慧農業
    ,以下為演講實錄: 各位行業同仁們下午好,很高興35鬥邀請我們來參加這個峰會,和大家一起給未來農業行業賦能。其實做農業很辛苦,因為農業裡面充滿不確定性,這也是為什麼農業需要數據、需要分析、需要決策,我們使用科技,是希望賦能農業,讓我們能夠在農業的不確定裡面找到確定性,讓它的未來更加清晰明朗,彌合數字時代的鴻溝。
  • ...出口率、土地生產率均為世界第一!是什麼在支撐荷蘭農業如此強大?
    ,屬於典型的歐洲小國,卻是世界農業大國。  從世界農業的視野來看,荷蘭是農產品淨出口額的「世界冠軍」,是多項世界農業「金牌」得主——農產品出口率世界第一、土地生產率世界第一、設施農業世界一流,創造了舉世矚目的「農業奇蹟」。  01、家庭農場助力荷蘭農業發展  荷蘭農業以家庭農場為主要經營載體。農場的高標準和高要求也是荷蘭農業發達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