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禁以任何方式公布 學生成績和排名的規定 ,其實沒有任何實際意義,簡直如同雞肋,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反而衍生出來更多問題。從目前情況來看,不公布成績 和排名的負面作用越來越明顯,更像是一塊遮羞布。
不讓公布排名和成績名其名曰:是怕給學生造成心理影響,不利於學生心理健康的成長。但是從事實來看,成績是沒有給學生造成任何心理影響,反而是學生和家長的心裡越來越脆弱了,抗壓能力那是真讓人擔憂。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種規定純屬是掩耳盜鈴、自欺欺人,給學生帶來了很多負面影響。從心理層面來看,學生的心理是越來越脆弱了,一點抗擊打能力都沒有,動輒尋死覓活,動輒跳樓自殺的,隱患越來越多,使得教育工作也越來越難做。
從精神層面來看,學生的榮辱意識和競爭意識淡薄,在學習上缺乏動力和目標,學習好與壞都覺得一樣,甚至有些同學開始嘲笑用功的同學傻、呆,一副我學不好我驕傲的樣子。學生腦子裡也沒有了競爭的意識,不管是學得好與不好,對自己的現狀都很滿足。
其實從實際意義上來說,不是保護了現在的學生,反而是害了現在的學生,連考試成績都成了隱私,自己的成績都不敢面對,還指望以後能夠承受什麼壓力呢?沒有強大的內心,以後如何面對生活的重壓和生活的鞭策,還怎麼創造未來呢?
這種要求和中高考制度完全是背道而馳的,中考之前不排名不看成績,但是到了中考、高考還是要看成績,沒有成績依然會被學校拒之門外,依然會與大學無緣,那個時候才讓孩子體會到了競爭的激烈,現實的殘酷,是不是有點為時晚矣了呢?
一味地自我麻痺,掩耳盜鈴,不僅沒有有效的解決問題,反而使得問題更加嚴重,為什麼現在孩子厭學和對學習無所謂的人越來越多,究其原因很簡單,就是沒有任何壓力,找不到努力的動力,幹什麼都是無所謂的狀態。
公布成績和排名還是很有必要的,有利於孩子更清楚地找準自己在班級的位置,找到自己的差距和不足,給自己找到努力的方向和目標,激發孩子學習的動力,在一次次考試中歷練自己,增強受挫能力,反而更能適應以後社會的激烈競爭和生存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