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解析摩託車故障,精準推薦所需車型。大家好,我是 騎士分享 歡迎您的關注!
國內為什麼只有黃龍600一款四缸摩託車?
國產摩託車品牌確實不少,有技術實力的廠家也比較多,但目前為止上市的車型中確實只有黃龍600一款四缸摩託車。
國產摩託車的排量從原來比較常見的125/250cc到後來的400/500cc,再到前不久曝光的700/850cc,一次次在提升著但始終就沒有一款四缸動力總成,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種現象呢?其實主要還是技術,成本以及市場的原因。
1.技術,國產摩託車經歷這麼多年的發展,技術的儲備上也有很大的進步,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們還很弱小,以自身的技術水平來說完全還沒有能力製造四缸動力總成。
不是騎士分享小瞧我們的國產品牌,只要對它們有所了解的摩友就可以發現,所謂的國產明星機,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模仿的痕跡,而大排量動力總成也都有外援的幫助,所以它們的技術水平還是比較有限的。
而四缸動力總成對於技術的要求非常高,要面對的技術難題會有很多,比如發動機的輕量化控制,實際的性能表現,以及耐用性,運轉品質都是需要直接面對的問題。當然有車友可能會說,只要想造完全可以請外援,確實如此黃龍600不就是這麼來的嗎?但它就要面對下面兩個問題。
2.成本,四缸動力總成的成本遠遠要高於雙缸,先別說智慧財產權的問題,我們可以簡單的算一筆帳,四缸機需要四個活塞,四個缸體,四副活塞環,以及配套的曲軸連杆機構,配氣機構和供油系統,這都是需要真金白銀的。當然這只是表面現象,如果深究的話還有前期的研發成本。
研發所投入的巨額資金是我們難以想像的,它既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也需要技術和時間成本,而這些成本就需要在量產車上毫無保留的收回來,在這樣的前提下就會引出下一個問題。
3.市場,國內對於大排量車型的需求其實還比較疲軟,我們賣的最好的摩託車依然還是一些小排量通路車,雖然摩友們對於四缸機的呼聲比較高,但真正能夠買得起的畢竟是少數,因為這是一個吃飽和吃好的問題,在摩託車這個領域我們才剛剛走出吃飽的範疇,如果想吃的好一點還需要很長的路要走。
所以國產四缸摩託車的前景並不樂觀,而對於廠家而言如果前期巨額的投入,沒辦法短時間內收回來就會賠錢,因此就不會下血本去研發一款市場前景並不是很樂觀的四缸機。
通過以上的介紹可以看到,國產摩託車只有黃龍600一款四缸機的現象既正常也合理,因為在市場比較疲軟,又沒有技術優勢的前提下,國產大佬們是不會輕易去嘗試,製造一款叫好不叫座的產品。所以只有在市場異常火爆的前提下,國產四缸摩託車才會大批量出現,以目前的發展形勢來看還沒有到這一步,反而雙缸大排量車型會更容易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