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錄
■「十二背後杯」中國詩歌擂臺賽
11月4日冠軍:曹三娃/蜜蜂
■ 詩歌頻道
蘇紫煙/詩三首
古典/詩三首
張吉夫/詩二首
月籠寒波/詩二首
王德強/詩二首
徐長森/虎口拔牙
黃錫鋒/敲石人
沛彧/舊日曆
仲夏/眾生相
李優成/舊址
黃世海/讀後感
劉國峰/黑夜裡的痛
■ 國內頻道
北陝/詩二首
金陵倦客/詩二首
梧桐樹/詩二首
王化啟/在罍街聽子月唱後海酒吧
杜曉旺/時間引開散去的人群
李繼增/池塘小記
傅牧心/霜降雜詩
顧霞/獨坐
餘偉/狐仙
南佳/城市黃昏
龍平/藍色港口
關門雨/冷,睜大了眼睛
巫小茶/給我的菸鬼老爸
許承雲/肉身菩薩
曉君一生何求/十月的風影
江小舟/泡溫泉
■ 翻譯頻道
齊鳳豔譯/熊偉:詩三首
■ 評論頻道
覃可/寫在當下愛情的節點上
江水/眾裡尋他千百度
由世界詩歌網、貴州清溪湖旅遊開發有限公司、《世界詩歌》雜誌社、《香港文藝報》社共同舉辦的「十二背後杯」首屆中國詩歌擂臺賽,11月4日比賽評選揭曉,曹三娃的《蜜蜂》在53首初選作品和2首補選作品中勝出,榮獲首屆中國詩歌擂臺賽第65日「日冠軍」。
「十二背後杯」中國詩歌擂臺賽9月1日開賽,至2021年8月31日結束,每天評出一位「日冠軍」,獲獎名額多達432個,獎金獎品總額達11萬元,年度冠、亞、季軍獲得者,將邀請出席博鰲國際詩歌節,並在博鰲亞洲論壇舉行頒獎儀式。《蜜蜂》將配簡評在今天的《詩日曆》微信公眾號發表,曹三娃將獲得獎品:全年(1-4期)《世界詩歌》(中英雙語全彩色雜誌)一份。
「十二背後」杯中國詩歌擂臺賽11月4日冠軍作品:
蜜蜂
曹三娃
它們懷揣小小的銀針
從桃花裡鍛造出的一把冷兵器
從翅膀裡剔出人間酸苦的眼淚
它們要做帝國的好臣民
最好不要輕舉亂動
它們有一對觸足
能把月光原路帶回巢穴
它們微弱的呼吸
往往被形容成口蜜腹劍
它們每扇動一次翅膀
不得不繳出白旗
人間啊,語言是最銳利的兵器
「狗日的蜜蜂,又
蟄了我一下…」
杯子裡卻是急速溶化的蜜汁
中國詩歌擂臺賽評論團評論員簡評:
讀這首詩,讓我一下子想起顧城的那首《我是一個任性的孩子》。「我想在大地上畫滿窗子,
從一隻蜜蜂,演繹一種人性的駁雜。我們不禁也會被其中的一隻匕首刺中,被一種火辣辣的疼,蟄一下我們自己的軟骨,引起對於傳統文化其中糟粕的反思。
而蜜蜂的勤勉,臣服,蜜蜂渺小的體量,無不在顯示對等的我們體內無言湧動的酸楚。
雖然它們為塵世釀蜜,它們沒有那種血性的叛逆,但它們還是要被世俗的毒藥,塗上砒霜。
而「狗日的蜜蜂,又蟄了我一下,杯子裡卻是急速融化的蜜汁」讓微小的甜蜜的使者,背負一種噬骨的陰影。
布羅茨基說過,隱疾最好的根治處方,是刮骨療傷。而砍樹是庸醫的手段。到底何種靈丹妙藥,才能治標治本?蜜蜂,無疑從文化淵藪上,能夠引起我們深思。
大與小,隱形和有形的對比,對於詩意的構建引起強烈反差的閱讀效果,讓這首詩耐人尋味。
——魯俠客(詩人、評論家,世界詩歌網評論頻道編輯)
一首寓意深刻的「詠物詩」,詩人藉以「蜜蜂」為詠物體作為描寫對象,以「小小的銀針」「冷兵器」的具體特徵著意描摹,借物喻人,這雖然不能成為一首極好的詠物詩,但詩人對所詠之物與所抒之情融合在一起,極為巧妙地打開所要陳述的內容,我認為其中的銜接和轉承做的還是比較完美而自然的。「微弱的呼吸」,即呈現出弱小的蜜蜂和人類的「人微言輕」所相同的處境中的之低微,之輕飄。這讓我想到了「權威性」和「話語權」。「往往被形容成口蜜腹劍」,這也正是當下一些弱小群體的無助和無奈的生存狀態,因而才「不得不交出白旗」。詩人的一句「人間啊」,與下面的語言是最銳利的兵器」,它的構成是由一種情緒的代入,一個意識的產生而讓另一種意識截止的結果和手段。其實詩人內心的情緒依然在持續不斷的調整中。你看:「狗日的蜜蜂,又/蟄了我一下…」由此詩人高漲的情緒讓整首詩瞬間達到了高潮,也因此顯示出了詩人對詩歌的細節部分的精準要求和處理能力,很快把讀者帶入自己設定的境界裡去。
——冬雁(詩人、評論家,世界詩歌網評論頻道編輯)
「十二背後杯」中國詩歌擂臺賽11月4日評委:
(按投票先後排列)
初審團評委
楊祥軍(詩人,世界詩歌網國際詩賽頻道副主編)
方先鋒(詩人,世界詩歌網安徽頻道編輯)
濤 聲(詩人,世界詩歌網國際詩賽頻道編輯)
孔凡慧(詩人,世界詩歌網貴州頻道編輯)
冰 雨(詩人,世界詩歌網詩歌頻道編輯)
程 度(詩人,世界詩歌網詩歌頻道編輯)
陪審團評委
啞 榴(詩人,世界詩歌網安徽頻道編輯)
莫 名(詩人,世界詩歌網高級會員)
雲帆滄海(詩人,世界詩歌網湖北頻道編輯)
覆審團評委
老石城(詩人,世界詩歌網上海頻道副主編)
鄭智得(詩人,世界詩歌網福建頻道副主編)
金色海洋(詩人,世界詩歌網河南頻道副主編)
王之峰(詩人,世界詩歌網山西頻道主編)
吳 磊(詩人,世界詩歌網湖南頻道副主編)
冷 瞳(詩人,世界詩歌網安徽頻道副主編)
遼東天賴(詩人,世界詩歌網詩賽頻道頻道主編)
詩三首
蘇紫煙
深呼吸
我的雲雀病了,很多年
不再碎碎念
我們時常沉默對峙
她抬起袖口,露出削瘦的手腕
「我想念我的母親」
她的眼睛看向深淵
最後的日子
她像蔓延開的海水
每天幫她梳頭時總說:
「要整齊乾淨」
她愈發嶙峋
在夕陽面前保持肅穆的笑容
每一次呼吸,都像拉開一次鎖骨
疼得那麼絢爛
哄哄自己
你聽,我的喉嚨裡裝著風琴
每到落葉飄零的時候,就應該為它高興
它總會找到最溫暖的井
到了夏天就會重生
我會在明媚的下午想起你
在黑夜與黑夜之間,投入你的懷抱
我的雲雀,雲雀般的母親
我想我們已經從深淵齊齊甦醒
落葉是快樂的
它們沒有我們的病症
體檢醫生
他是撒旦,是我不能透露的仇恨
我厭倦他,又如此渴望與他相見
「你要把雲雀帶去哪裡」
「去永夜,去你剖開心臟也換不回的故鄉」
我的母親越來越薄,是什麼在抽取她的骨
我的母親越來越輕,可以塞進一個裂縫
我要把門鎖上,仔細梳妝,那醫生將愛我
也將篡改所有的判決書
詩三首
古典
十月物事
將秋天種在屋簷下
泥土,落日,種子夾在方言中
時間一直站在地球的頂級
給了人間一扇門,終究又會讓人
失去某些門牌的底色
有人開始懷念黑白照片的時代
讓原念和走向接受試煉,在秋天裡尋找秋天
那年,刻在版圖上的那隻木船
一直在追趕遠方
分配到江北的秋色,在大雁,炊煙之間
還需要鐘聲與溫度,讓驚恐不安的靈魂
能找到天堂的鑰匙,將時光倒過來
從舊事故人說起
風居住的街道
小涼風披在屋瓦上,街道石板路
來往行人多
有人來這裡歇腳,有人從這裡啟程
而秋季不夠漫長。今年桂花未嘗
桃園未進,只留得星光,河流
不動聲色地養活這片人間燈火
或暖或涼,我依附於一次往北的行走
去尋李白,讀長安,讀三國
只是某種意義上的形式
風居住的街道,有過良夜,閒書,鳥鳴
舊鄉暖亮的黃昏,還原
青磚黑瓦的一些痕跡片段
晚秋書
大雁朝西北而去,植物們開始沉默
體內有被流放的陣痛
站在千年紅豆樹下,我不能說明
她取代了一個又一個黎明
月亮掛在天邊。零落的草木和我一樣
變得寡言,已沒有體力去
複述和點燃,風雨翻動的流水
有一條路是我的,有一座山是你的
多數時候,無從敘述
仿佛整個塵世都被大雨洗劫過
詩二首
張吉夫
食指吟
拿住,賊子亂臣。江山
在煙雨中呻吟
一棵憤怒的樹,發著毒誓
食指插入無辜的天空
朝中的那一點事
扳開五指,總是主謀
請,在白紙上點一點墨
人間百味,淺嘗輒止
寧知皇上駕崩那一刻,顫抖的食指指向誰
故事
一些人走進了長沙太平街的茶樓
先是談論我們祖國北方的霧霾
和南方的泥石流
後來聲音一度變得越來越小
密謀綁架定王和賈誼,還有一個長沙郡守
有人抄錄了吳簡,途經走馬樓
我是無意聽到了這一密謀的第一人
我生性木訥,不善言辭
以裝聾作啞掩飾我內心的倉皇
詩二首
月籠寒波
沉睡者
冥想的人
把自己擱置於鬧市的門板
他進入一個
神秘的所在。行走
時間愈久
忘卻愈成為一種可能
試圖的喚醒
猶如徒勞的打擾
陽光的清流
從他山巒的深處
和旮旯的軀體
緩慢地流過
秋夜聽雨
夜黑著。雨繼續下著
細雨劈開了夜的黑。成為
夜色中明亮的部分
我閉上眼睛。看見你就站在窗外
但你並不開口說話——
竊竊雨聲代替了你
為此,我原諒了夜的空
由於某種缺憾被填補而得到了短暫的安慰
我們將用盡一生的時光
傾聽同一場雨
這溼漉漉的塵世,怎麼擰也擰不幹了
詩二首
王德強
往返殯儀館的石階路
去往殯儀館的石階路
從后街向上延伸到北城坡
我沒數過這條路有多少級臺階
也無法記清每年走過了多少回
只感到上去的腳步是那麼沉重
每一級臺階都背負生命的痛失
那些離去的親朋好友
以及我所熟識的人
送葬完畢
沿著這條石階路返回
每下一步就像卸載一次
直到放下一生的負荷
生命之重原是這麼輕
這麼的輕啊
寫給父親的那些詩
我不斷地在為父親寫詩
無論在他生前還是死後
遺憾的是,父親生前
我沒有給他念過一首詩
父親死後,我想念給他
一切都是枉然
在這個秋寒的季節
想起陰冷墓地裡的父親
看看寫給父親的那些詩
既不能為父親遮風
也不能為父親禦寒
我恨我那些無用的詩
我恨我明知詩無大用
卻還不肯罷休
虎口拔牙
徐長森
從老虎嘴裡拔牙
老虎也樂意讓我拔
長了蛀蟲
但我還是猶豫良久
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就像老村長欺壓良家婦女
舉報那一次
我被關了整整三年
最終那個牙也沒拔下來
只落在老虎嘴裡一把鉗子
敲石人
黃錫鋒
總是咬著牙、切著齒
仿佛恨不得,把那塊
硬石頭,砸個稀巴爛
可然後,又內疚似的
抱起那塊石頭,用手
撫摸,撮著嘴、吹著
暖氣呵護,仿佛被他
捶傷捶痛的那塊石頭
是他的崽
舊日曆
沛彧
用一個夾子夾住,掛在窗框邊
日子便有了根。每一秒的故事都在此積累
人間四季,草木一生
每翻開一頁,會有往事流出
或能聽到渾厚的話語,諄諄教導
或聞米酒飄香,混雜著菸草味
塵封多年。厚厚的孤寂刻畫過往
有的短片沉重,不適合打開
通過透視,回味,感懷,思念
順帶找尋自身來時的痕跡
眾生相
仲夏
一群魚不甘願的把頭顱交給繩子
把肉體獻給太陽和風
身體裡多餘的水分被一點點擠出
它們被一條繩串成排
以集體自殺的形式吊著
被風乾的身子在秋風中哀嚎
大街上行色匆匆的人
都在趕路
幾條魚的命運有誰在乎
魚在繩子上吊著
人吊在生活的鋼絲上
人海茫茫,魚海茫茫
我看到滿大街的人
走成魚的樣子
舊址
李優成
有時身體消失,影子會繼續留下來
留在廚房的案板,筷子
和消毒櫃的碗裡
留在樹葉掩蓋的鳥鳴和一束水仙花上
留在山坡,田埂,曠野
留在一段靜止的虛空中
如果把這段虛空拿起來,或許
會讀出一截
身體在某個時光所講述的歷史
但影子會在歷史中閃爍嗎?
想想,應該是這樣
黃昏從屋裡出來散步,看見
一例火車在長河上奔跑,帶著鳴笛聲
憶起從小學讀到高中的一位發小
他的身體已消失了,但影子還留在
一起探求過的舊作業本中…
就像此時面對的河上一座古橋
曾在上面一起肩並肩走過去
現在已成古橋遺址
而人們習慣把遺址寫成古橋舊址
應該是這樣
讀 後 感
黃世海
我在一本關於和平的書裡
雕刻自己的靈魂
想從中提取一些英雄的
血脈和骨骼
來壯實我後面沒有讀完的章節
越過文字的背面
我看見英雄的血流了一路
在我心中你的墓碑就跟著
埋了一路
還有幾顆上了膛的子彈
在我手中的文字中不停的穿越
何時擊發?讓子彈在內心爆炸
之後,我想
把我的血與英雄的血融合在一起
交給兒孫們去分辯
看看在裡面能否找到自己的再生
黑夜裡的痛
劉國峰
收起那副偽裝的面具
遮掩門窗,擠不進一絲亮光
深秋的風在肆虐中咆哮
囂張到竟敢與主人搶奪地盤
切齒咬牙的痛恨,燃燒
頭顱,還有那雙丈量人生的腳
一同貓進了厚棉被
仍抵擋不住透心涼的寒
睜大雙眼,只看見一片黑
靜寂的只剩下呼吸在夾縫中穿梭
還好,有顆心把守著陣地
雀躍中,等待下一個暖
詩二首
北陝
瓜子臉在一個春天長大,變成向日葵
瓜子臉在一個春天長大,
變成向日葵。
棉花做的花朵,
在花開的季節被稱作棉花。
我想要一朵花,
變成果實。
有小青蟲,
住在裡邊。
我也在世間看著一朵水花死去,
在流年不濟的方向。
皺紋是一個個嗷嗷待哺的嘴唇,
經歷輾轉沒有青石路。
柳枝又發新芽,
像心裡的疙瘩開出花朵。
我把山川,河流,森林,
裝進一個叫做春天的容器。
再養一隻老鼠,
教它唱歌,看電視,寫詩。
我在你的耳畔中下薄荷樹,風一吹,
你就長出新鮮葉子。
你為我拿來一個蘋果,
我輕輕的咬了更紅的那個。
最終還是要做一個好人,
談戀愛,喝茶,抱養仙人球。
給一條河流反覆梳妝,讓她溫順,
愛上好人。
陝北的鄉愁
我的婆姨在毛烏素大沙漠
被風颳走了紗巾
紗巾上有我丟失的家鄉
那是個滿城的婆姨山漢都得鼻炎的地方
七八月沙蒿正好
人們痛哭流涕
滿城都是曉風殘月
柳翠花紅
人嬌豔
漢子豪爽好客
婆娘們毛眼眼撲閃閃
招人疼
酒桌桌上就是我的鄉
哪個漢子招呼人都是把客人
灌醉躺桌桌底哈
喝醉了
就是招呼好藍
客人不喝酒他就唱信天遊
唱最酸的情歌
酸的你牙都能
掉光
大婆姨
小婆姨
個個能喝酒
一個婆姨放翻一桌子人
碎碎接的個事
誰也不稀奇
我的鄉在紅石峽
我的鄉在鎮北臺
我的鄉在這三千裡黃土高坡
我去過很多的地方藍
法國芬蘭義大利梵蒂岡
德國瑞士奧地利
看過很多男人也見過很多的女人
都麼我鄉裡的漢子唱信天遊酸
都麼我鄉裡的婆姨喝酒能行
(選自陝西頻道)
詩二首
金陵倦客
老照片
她有一條小芳一樣的長辮子
她不是那個叫小芳的姑娘
她是我的母親,一朵長在長江北岸
開在長江南岸的鮮花
長辮子和孩子都是她心愛的寶貝
坐第一個月子剪掉長辮子
她哭了一場
十八歲的女子啊,可以買不起花衣裳
卻不捨得一把秀髮頭髮
更不捨得一把秀髮扎著娃
後來,母親再也不留長髮
明眸皓齒的她,只在給我編辮子時候
數落我亂蓬蓬的黃髮
沒有得她的遺傳
兩朵白雲在黃昏裡練習離散
你說過,我是你的小狐狸
這些年我努力保持原形
站在最初相遇的風口
等得地老過一茬又一茬
等得天變過一朝又一朝
而你只顧自己飄
夕陽像一顆拉不住的心
再一次走向他的別院
我也該換個地方,開花結果
讓你即使回到原點
也,找不到
(選自浙江頻道)
詩二首
梧桐樹
父親說
我告訴父親
孩子去了夏威夷
孩子婚期蜜月旅行
話語裡有喜悅或者臉上有其他的表情
參加過抗美援朝的父親說
美國有什麼好
父母居住的堂屋正牆上
毛澤東主席的畫像
被父親貼在正中
潦草的草
我們兄弟姊妹六個
父母手裡的瓜果莊稼
父母收穫得不多
很少享有我們的甜蜜
半生過後
我們多是潦草的草
想想連這樣的青草也不是
現在青草
正守護著父母的墳頭
(選自安徽頻道)
在罍街聽子月唱後海酒吧
王化啟
當她稚氣未泯的歌聲響起
一場清凌凌的雪
穿過巢湖的風月飄落下來
罍街的喧囂被瞬間掩埋
人間的苦難被月光覆蓋
霓虹失語,遊人止步
塵世按下了暫停鍵
歌聲之後,罍街沸騰
譚魚頭火鍋沸騰
正在暢飲的小夥伴兒們站起身
呼喊著炸罍子,一大杯陳年古井
佐以天籟之音與濁世清寒
去熨燙千瘡百孔的內心
後海遠在千裡之外
故鄉也遠在千裡之外
初冬夜,站在罍街酒吧外
露天直播的少女
她的歌聲
讓我想起女兒
(選自遼寧頻道)
時間引開散去的人群
杜曉旺
擁堵的節日期間
景區是敞篷的開元商場
正用眼睛採購長城時
提琴長笛小號坐墩鼓說話了
有人唱起我和我的祖國
人群開始擰溼毛巾
我們把雞血到處噴灑
幸福突然成了黑色閃電博爾特
一條跑道彎彎曲曲又漫長
很快我們互相喝著陌生的彩
重新成為沙子
嘀嗒嘀嗒的風吹散我們
(選自河南頻道)
池塘小記
李繼增
夕陽,池塘邊
一株株灰白的蘆葦
搖曳著身姿
風吹過,葦笛輕響
白髮亮出堅韌
六隻鴨子從蘆葦叢中遊來
白如雪,黑似墨,或黑白相間
時而劃舟,神定氣閒
時而一個猛子紮下去
撈出來滿滿的歡愉
景色誘惑
魚兒躍出優雅的弧度
濺起的漣漪
把水中的夕陽一點點揉碎
又慢慢粘連
水面上
一縷白雲正飄緲
如煙囪冒出的炊煙
開始是聚攏的
爾後一層層暈染開去
夜色不斷從遠處湧來
淡霧從水面上湧來
湧來的
還有那發自內心深處的
扯不斷的,濃濃的思緒
(選自河南頻道)
霜降雜詩
傅牧心
霜落下來的地方有一道光
碾碎,化為心口淺淺的刀傷
你踏著楓香而來的夜
定格成我對時間的想像。
溫一盞酒,或者煮一碗湯
藏進不慌不忙的,除了夢境
還有指尖微涼
如果可以把秋裁成一件衣裳
風作系帶,月為明璫,
襟袖裡縫合的,
還有不思量,意難忘。
誰還記得書信的模樣
城市遼闊
飛不過古老的雁行
今夜,在你認識的江南裡入眠
沉默裡,有一場只屬於我的地老天荒。
(選自上海頻道)
獨坐
顧霞
你從林中回來。一面面白牆
放映鳥鳴,山外機器的轟鳴...
我樂意接受這些噪音。象一個半徑,無限滾動
而它的中心,是雨點。是紛亂的腳步
擠壓出的一個鉛錘似的魂靈
與水滴相反,它將世界的屋頂,總築在河流裡
當人們仰起臉,痴迷於水的波紋,大小的圓
以及站在巨鯨唇齒上的你。我開始沉著,
深情地望向—那深入腹部的象牙雪梯
我望見,相逢離開,又相逢
我樂意站在一個錯覺的視角,恪守為呼吸
而被夢幻的泡,攜卷的生之謎
而窗外真實的日落,將一張塗滿凝膠的臉撕下,神秘地平鋪於菱形分割線
—一條運載死亡與生存的軌道!
(選自江蘇頻道)
狐仙
餘偉
年青時,喜歡讀《聊齋》
喜歡書中那些狐仙們
她們美麗善良多情
比人類還可愛
她們愛那些窮書生
為他們付出一切
卻總是被誤解,被拋棄
我常常為她們的命運扼腕嘆息
年青時,多愁善感的我
迷上了《聊齋》
幻想結識一個美麗多情的狐仙
我一定會好好愛她
夜深人靜時
我喜歡挑燈夜讀
期待聽到狐仙的敲門聲
她始終沒來
有時門響了
開門一看
只是風聲
(選自江蘇頻道)
城市黃昏
南佳
夕陽已殘
晾曬在每幢大廈樓頂邊緣
暈染的最後輝煌
不可救藥地暗淡
陰影乘機快速地膨脹
吞噬所遇到的一切
街上的各種燈次第亮起來
努力地撐開不同顏色的光罩
防禦黑夜的侵襲
為魅惑和靡調提供庇護港灣
車輛如同密集的爬蟲緩緩蠕動
遊走在黑暗和光明之間
各自尋找藏匿地點
總有那麼一些人忍受不了壓抑
借著夜色的掩護紛紛逃離
(選自湖北頻道)
藍色港口
龍平
反而勾起一陣悲愴。太過於遼闊了
讓山有一種失落,包括我
——站在瓊州海峽的波浪上
徐聞港,贈予我
藍色的雄渾,與遠飛的一排鷗鷺
仿佛一把犁弓
將水田一層層翻轉,手裡的鞭
成了航標
一路蕩漾著尋找田埂,與山腳下的邊坡
山的綠與海的藍
在此對撞,我於濺落的餘暉裡恍惚……
一座橋,生於浪尖
就像她——一位地道的文昌漁女
遞過來一枚「平安福」,——那用幾百個小螺
製成的心形飾件
讓我不再在藍色的港口,尋找山魂
直到回程時,我始終
沒有接受文昌的邀請,卻帶走了整個海南
(選自湖南頻道)
冷,睜大了眼睛
關門雨
明亮的窗子嵌在藍天上
窗外,凡有色彩的都格外新鮮
像是有什麼情況來臨
街道打掃一新似的
往日渾濁的煙氣
今早堆積成殘雲。卻
未影響陽光
我探望街口,一個女人
縮手縮腳蜷著身子
一溜小跑
是啊!冷啦
初冬的寒冷是敏感的
人,都能縮起膀子
其他物象改變了存在形態
就不是奇怪的事情
(選自內蒙頻道)
給我的菸鬼老爸
巫小茶
爸爸,我走在媽媽的路上,像一陣風
壓著另一陣風,以一群落葉的樣子
堆著另一群落葉
在腐爛的世界中展示著盡染的層林
我就這樣咔哧咔哧走了上去
蹲在最高點
學抽菸。
它們燃燒了起來。老爸
別忘了在菸頭碰到蠶絲被的瞬間熄滅它
在老媽獅子吼的臨界點
講個笑話
過去的味道嗆得我到處尋找眼淚的來處
我喝了很多鹽水
淚腺裡卻什麼也沒有
我像漂亮的蟲子一樣爬了進去
試著鑽進媽媽的童年
卻嚇了一跳
做蟲子,原來被鳥吃掉,是會很傷心的
我把你的目光
摺疊起來。仔仔細細地
疊給我的女兒看
等我老了,再讓她學著拆開,像個
業餘的拆彈專家
你看,老媽又皺眉頭了。我啥也不說
但是你懂
做什麼都是業餘的好
這樣才會爆出些迷人的、設計之外的故事
爸爸,除了未來,我沒有別的去處了
貓趁我睡著時在床上逗老鼠跳舞
我還小
卻總在半夜把肚子填得鼓鼓的
像別人的啤酒肚
不像你的
所以我總能窺見
貓和老鼠不為人知的故事
邀請它們
在我的肚皮上耍
長大後我才驚訝於它們的和平共處
並決定為此,付出餘生
失望的光
穿過媽媽的眼,折射到我的夜裡
五彩的鬍子從你的下巴上長出來,撓我痒痒,勸我
對媽媽投降
我接過她送我的盒子
裡面裝著她的過去和我的過去:
「這就是你的未來。」
我捂著眼睛,老爸。你總是呵呵地笑
我真想就此跌入天空的羊群,讓你永遠分辨不出我
除非我學會抽菸。
我想你。
(選自福建頻道)
肉身菩薩
許承雲
那一刻,肉身突然變得僵硬
笑容也如陡峭中的花朵
你毅然決然地放棄
可人世依然不願放棄你
他們在你肉身上刷上金粉
也刷一些俗世讚美的目光
活著時,只配遠遠地向你跪拜
坐化後,在你身上大動手腳
那矗立在殿堂裡的還是你嗎
如此弘偉的金身
那低眉笑眼的還是你嗎
誰記得生時,你也曾金剛怒目
你在親身經歷過的百年
仿佛還不夠隱忍
他們又強送給了你
屈辱立世的一千年
(選自四川頻道)
十月的風影
曉君一生何求
在遠處,河流之上。風
像一把歲月之刃,穿過我體裡的四季
一眨眼的功夫
菊花黃了。霜,不聲不響,獨對西風
你來了,請找個地方坐下。葉子
熱愛著雨。把一個顫抖的自己摘下
雨,用一顆心把它攥緊。以水的姿態
讀著它的印章。看到了很遠的遠
今天又冷。風躲進窗口的縫隙,聆聽
一輪彎月的心事。我的影子也在其中
如果不是一陣風,誰也數不清
最後幾片葉子落進冬天。一枚一枚
落下來。這,多麼美好
與它擦肩而過的,是衰老的風
(選自山東頻道)
泡溫泉
江小舟
老同學相約
乘上開往冬季的春天
廬山腳下泡了溫泉
車上有的同學從過政
車上有的同學經過商
車上有的同學搞過文藝
車上有的同學掃過弄巷
車上有的同學進過手術室
車上有的同學坐過牢房
老同學相聚之前
從政的忙於跑官選官
經商的忙於賺錢洗錢
當醫師的忙於紅包
當教師的忙於補課……
而今,再不談權
因為讓位二線
而今,再不談錢
因為都有退休工資養老金
而今,再不要拍馬吹捧
再不會遭受冷眼
因為大家已經平等
而今,再不要去接送孫輩
因為他們念中學不需要
老態龍鍾們管!
其實,大家脫了衣裳
你我赤裸裸都一個樣
(選自江西頻道)
Xiong Wei: Two Poems
齊鳳豔譯
The Wind in the Painting Blowing up My Hair
What a beautiful painting!
There is no time, no space
But the wind blowing constantly
It is like years ago when I was walking in the woods
Walking on the fallen leaves and branches and my shadow on them
Before me what was dark was the forest
The white and bright were rivers and stars that falling into them
Surrounded by all these I forgot my existence
Now, my face
Appears in this painting for a few minutes, then it begins to disappear
And the wind in the painting blows up my hair
Happiness
How fresh the morning! The wet mountain road
In silence. The mist
And in the mist, the mulberry leaves, the tender grass, the gravels
The nameless birds』 songs
Near and far
The charming light gliding over the curving vines overhead
The azaleas in full bloom
I think I hear whispers coming to me
While the birds are singing quietly
Not at all disturbed
In the Sun
Climbing on the roof of the sun
I see everywhere in the world
Are joys making me want to shout
Pigeons circling in the sky
Are my silvery footprints
This day, there is no aging
Of course, no death too
A torch tree, burning in the field
Knows, this time in autumn
Where I am
(中譯英)
詩三首
熊偉
畫面裡的風吹起我的頭髮
多麼美好的一幅畫啊!
看不出時間,也看不出空間
風一直吹
就像多年前,我在林中散步
踩著落葉和落下的枯枝上的影子
眼前黑的是森林
白而發亮的是河流和落入河流的星星
我置身其中,忘了自己的存在
現在,我的面孔
在這幅畫中浮現幾分鐘之後開始消失
畫裡面的風吹起我的頭髮
幸福
這是一個清新的早晨!潮溼的山路
靜悄悄的,霧氣中
桑樹葉,嫩草,碎石,無名鳥的鳴唱
近一會,遠一會
綽約的光線掠過頭頂彎曲的青藤
金達萊到處盛開
我好像聽見聲音很小的呼喊傳到身邊
那些鳥,靜靜地鳴唱
一點不受攪擾
在陽光裡
爬上陽光的屋頂
看到的世界每一個地方
都有要從嗓子裡喊出來的快樂
天空盤旋的鴿子
是我留下的銀灰色腳印
這一天,沒有衰老
更沒有死亡
一棵火炬樹,在田野燃燒
它知道,秋天這個時候
我在哪裡
寫在當下愛情的節點上
——讀辛夷的詩《離別辭》
覃可
辛夷的這首詩,很準確地把握住了當下男女感情之間一種微妙的存在狀態。它選擇愛情的一個節點即告別時刻來寫,有類似傳統意境的營造,又接通當下現場,在看似意外的情景之中獲得了現實性。山寺桃花,臺階擁吻,小徑落葉,向麻雀問個好,向濃眉絡腮的達摩石像鞠個躬。所有這些,景致風物、動作、話語,構成了一個具體可感的「詩歌場域」。作為支撐,它顯得紮實有效。在主旨上,表現的男女之情,並非是好得不能再好的那種美滿,亦非你死我活的某種悲劇,而是:好聚好散。
愛情關係也許是男女之間所有關係中最深切的一種關係,伴隨人類的漫長過程,愛情主題也長寫不衰。愛情的緣起複雜豐富,有激素、激情和激動等生理及情感原因,還有彼此吸引和信任等更為深層的因素等。但愛情關係並不等同於婚姻關係。現實是,曾經卿卿我我的兩個人,最終的結局未必盡如人意。
時至今日,男女之情特別是愛情如何寫出新意、創意,仍然是個很值得探究的話題。一方面可能來自於直覺,即身在詩寫現場的詩人有足夠的感覺及能力,另一方可能需要詩人有足夠的訓練,個人在詩學構建過程中去捕捉詩性,拓展詩空間。或者兩者兼而有之。
回到這首詩,可認為它是對當下愛情的一種詮釋。在敘述策略上,以虛寫實,有敏銳和敏感、細膩和抑鬱的特質。在悲情中寫出了命運感,有比較獨特的詩寫效果,有創意。它擺脫或克服了傳統詩寫過於依賴意象與抒情而顯得「俗套」的舊窠,合乎現代新詩總體上對傳統古典寫法作出某種糾正的趨勢,以具體的衝動、衝突和矛盾進行直擊,突出其中的張力,獲得了新詩意和不同的美感。
附:
離別辭
辛夷
我走以後
就不會再回來
山寺桃花如果再開
你可慢慢欣賞
我們坐過那個臺階
你帶著誰來,就請誰坐那
讓他像我一樣從背後靠近
抱你。請你也像吻我般吻他吧
我們走過的山間小徑落葉多
請小心翼翼
別驚醒它們的清夢
如果來的時候
是清晨,代我替麻雀問個好
向濃眉絡腮的達摩石像鞠個躬
我們未走完的路
總得有人
陪你走下去
眾裡尋他千百度
——白鶴林詩評
江水
一
那些玉米葉子像穿拖鞋的男孩
發出叭叭的響聲
遠遊者懶散的微笑顯得沉悶而無力
水塔是這個時代的孤獨症
在徒勞的祈禱中,佇立高地
任風漫不經心的談吐
穿蝕時間的紙頁
布穀鳥唱著陳腔爛調的民歌
少年說
雲是天空的內心和疾病
——白鶴林《水塔上的雲》
從白鶴林的詩裡我們看到了東、西方詩藝的融合。
我們知道,由於人文環境、自然環境、宗教信仰、歷史傳承等的不同,東西方文化是存在差異的。
就文學看,詩歌是一切文學的母體,中國文學源於先秦歌謠,以抒情為傳統。「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於我何有哉。」「出自北門,憂心殷殷。終窶且貧,莫知我艱。」這些古樸的先秦歌謠,無不是在敘事之中熔鑄情感;在賦比的基礎上,以「興」來增強藝術感染力、提升詩的藝術品質。西方文學源於古希臘悲劇,以敘事為傳統,以戲劇為標尺。正因如此,東、西方對於詩歌本質的理解是有區別的。將二者結合,各取精華,不失為一種高明。
從傳統詩論看,在數千年文學的發展中,我們總結出了「意境」一詞,這既是對優秀詩歌作品的高度概括,也是衡量詩歌作品是否優秀的評判標準和尺度。在中國中青年詩人群落裡,綿陽籍詩人白鶴林的詩歌,讓我們看到了這樣一種藝術表達的高級形態。
當然,「意境」的生成,是一種綜合藝術效果,它是音樂、美術、書法、舞蹈、攝影、雕塑等所有這些藝術共同所有、共同取法、共同相融或營造的獨特之美。如白鶴林《水塔上的雲》。從詩中可以看到這樣一幅完整的畫:天空、雲、玉米地、男孩、水塔、風、布穀鳥、民歌。畫中主體、背景、色彩、動靜清晰展示,但又主次分明,不影響水塔的主體地位。全詩被聲音貫穿,但又並非凸出聲音,聲音也仍然是配角的存在。在這裡,聲音反而是一種安靜,愈動愈靜。對於這樣高潔一塵不染的水塔來說,連天上的雲都是多餘的,是天空的心病。
王國維說宋代著名詞人秦觀的詞悽婉哀涼,到了「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一句則變為悽厲。到了白鶴林這裡,「布穀鳥唱著陳腔爛調的民歌/少年說/雲是天空的內心和疾病」,平淡的描寫中,流淌成了滿天飄蕩的憂鬱和疼痛。
二
「從童年起,我便獨自一人」
照顧著
歷代的星辰」
——白鶴林《孤獨》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詞有造境,有寫境,此「理想」與「寫實」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頗難分別。因大詩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寫之境,亦必鄰於理想故也。」
王國維的這個論斷是符合事物的對立統一規律的。詩歌有感而發容易,但難就難在用最熟悉的語言營造新穎的意境、呈現文字的詩意之美,因為稍不留意便易落入俗套的窠臼。這種創作風格要成功,需要精神的力量、靈魂的尋找、語言的探索,以及在生命的邊沿思考、寫作。危險的事情固然美麗,這樣類型的詩拿捏好了則是上等佳作。白鶴林作為詩人兼評論家的雙重身份自當明白如此淺顯的道理,所以他的《孤獨》一詩便橫空出世。
此詩的高明之處在於,寫的是無邊的孤獨,但卻用明白、簡單的語言,用簡短的三行句子,構建出了不平凡的宏大氣象。詩人運用自然中的星辰造境,把空間概念放大到宇宙,「歷代」一詞鋪成巨大的時間線,童年、我,和無限大的空間、時間放在一起,形成一種極限對比。和昌耀的《斯人》有異曲同工之妙:
「靜極,——誰的嘆噓。
密西西比河此刻風雨,在那邊攀援而走,
地球這壁,一人無語獨坐。」
仿佛置身太平洋上目睹波濤洶湧,又仿佛三十六樓墜落一隻螞蟻,是宇宙咫尺天涯的渺小,卻又體現生命的偉大、詩人在語言之外所具有的靈性。
靠寫境的技法將文字和語感高級融合,對於理想層面的描繪是一種合理修飾。在語感的點綴下,意象全都從詞中脫穎而出並十分鮮活,似乎春天將河面的冰層融化。亦是聞一多先生在詩論上提出的音樂美、畫面美二者結合。譬如你在灰白色的冬天發現第一抹黃綠,正在悠揚的生長。
國學大師王國維說:「詞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王國維先生理解,「赤子之心」即是一塵不染。如果以詩解詞,我以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最為貼切。白鶴林這首《孤獨》裡,體現出的純潔和乾淨,便散發著天真爛漫的赤子趣味。
藝術來源於生活,更高於生活。於是從孤獨中走出一個更加獨孤的人,這個人可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可以「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他向冥冥之中的造物主對話。詢問生活和人生的本質,造物主告訴他:你要愛上孤獨,你要冷眼旁觀。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
三
我剛開始旅行,面容光滑,
從雨水充沛的南方來。
有什麼奇怪?我剛吸菸成癮,
開始變聲,唱讓人難受的歌,說謊,
學習推銷青春、巫術和安眠藥。
我剛從城裡回到鄉下,
肩上落滿繁星,聽見夜半蛙鳴。
我剛醒來,在晨光的撫慰中,
臆想一生的幸福與過失。
我剛出生,已虛置金錢和光陰。
——白鶴林《旅行》
對中國優秀傳統詩藝的繼承是現代詩歌提升詩品、成為經典的必要前提之一。從白鶴林的詩歌中,我們不難看出他的這一努力。比如他善於營造意境,善於在意境營造中使用「留白」技術,讓詩情詩意餘音嫋嫋。古典詩詞裡,起承轉合中「轉」的部分,最常見的是用仄音字的音韻來表達詩歌的意猶未盡,仿佛四季中秋之纏綿,迴蕩心靈。在唐詩中,又用一個平音韻來緩和,從而達到一種對立統一,呈現對稱、平衡之美。白鶴林作為一名以現代漢語為語言素材進行詩歌寫作的當代詩人,他的語言設計常常是劍走偏鋒,詩意轉換時,對纏綿未盡的意和跌宕起伏的情進行擱置,用輕快、緩和的平音來塑造語感,和整體詞語融合之後產生出的意境,讓受眾不斷回味和思索。當然,這種語言策略並非是白鶴林的首創。這樣的探索始自中國先秦詩歌向兩漢樂府的過渡,而且也找到了一種自由且和諧的音樂形態。唐代的李白、崔顥就是繼承者,他們的一些作品(李白的《三五七言·秋風辭》、崔顥的《黃鶴樓》)偶爾在格律當中出現破格,使詩歌的藝術追求表現出了自由精神。詩人白鶴林這種對整體語言的拿捏及再創造,和「無心插柳柳成蔭」的高妙,也是對這種中國傳統詩歌藝術創作自由精神的繼承和發揚,而這種作品客觀上呼應了時代變化和詩歌發展的內在要求,激發了讀者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白鶴林的《旅行》在詩歌格調上是毋庸置疑的。語言雅俗共賞,透過文字洞見生活以及生命的本質。人生也仿佛一場旅行,這樣的旅行身不由己,來不由己,走不由己。「我剛出生,已虛置金錢和光陰」。這樣的語言從頭讀到尾較為溫和。詩句裡描繪了長久而亙古的歷史共性,初讀不見悲傷,發現的時候痛早已深入骨髓。在不失傳統技法的語言上,我們感受到了戲劇性敘事下的豐富感染力。
四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真正的優秀文學作品一定是能夠經得起歷史檢驗的,從白鶴林的詩歌裡我們既可以感受到時代之內的氣息,也能體會到一種超越時代之外的文學精神。這樣的精神源於詩人對生活的體驗和感悟,對傳統的繼承,對「他山之石」的修習,對藝術創造的探索,更源於詩人赤子心靈和詩歌藝術的原始、本真的相遇。他打破風格界限,打破一切技法,打破文字本身,可以見到深處的靈魂性情以及神聖的靈性。正因為如此也打破了當下寫作常見的一種技術觀念的固執,比如純技法和語言的陌生性。當然,語言的陌生性亦可歸為詩歌品味性的組成元素之一。詩歌耐不耐讀,有沒有品味,陌生性是可以發揮其正面作用的。但是,當陌生性離開了意境、性情、靈魂等本質形態的支撐,便不算是好作品,最終也會被歷史、被時間拋棄。從中國傳統詩詞幾千年的時間裡,我們不難發現這個道理。因此詩人和大詩人的區別,也就是能否站在更高的層面來俯察世界以及冥冥眾生。
「眾裡尋他千百度」,詩人白鶴林這樣具有品味性的作品,來源時代而超出時代的作品,我們相信是一定能夠經得起時間檢驗的。面對一位躬耕詩田的詩人,他豐收了糧食拿出來大家品嘗的時候,也教會大家什麼可以吃,什麼好吃,什麼是精華。在這個同樣屬於詩意的年代,讀完白鶴林的詩後,讓我們在生活中去尋找詩意、記錄詩意、發現詩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