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錄
■「十二背後杯」中國詩歌擂臺賽第六周冠軍
夏水/榨油坊
■「十二背後杯」中國詩歌擂臺賽
10月23日冠軍:翟永立/幾隻綿羊
■ 詩歌頻道
沙漠/詩三首
獨孤霖/詩三首
張相河/詩三首
金色海洋/詩二首
北君/詩二首
王德強/詩二首
不也先生/詩二首
灰灰/午後
黃錫鋒/沒有哪塊石頭是可以多餘的
伊朵/鎖一經打開
楊祥軍/霜降
楊樺/秋日看雲
■ 國內頻道
安琪/詩三首
左安/詩二首
謝虹/詩二首
老影子/無題
程志強/又到十月
丹陽居士/鳳
瓜瓜/採石
馮金斌/這光陰被敲響
燕歸來/稻香村
劉幼民/賀蘭山下的破羊圈
禾青子/假如
李優成/落日
■ 翻譯頻道
林木譯/特蕾西·史密斯:有時你不感到好奇嗎
曾自力譯/東方朔南:秋吻
■ 評論頻道
宮白雲/高貴的精神流向與神聖感的照耀
穀雨/避開平庸
由世界詩歌網、貴州清溪湖旅遊開發有限公司、《世界詩歌》雜誌社、《香港文藝報》社共同舉辦的「十二背後杯」中國詩歌擂臺賽,第七周冠軍評選今日揭曉。經中國詩歌擂臺賽評審團8位評委公開投票,在7首「日冠軍」作品中,夏水的《榨油坊》以最高票4票榮獲冠軍。
中國詩歌擂臺賽9月1日正式開賽,以每天評出一位冠軍的速度,第六周共評出6位「日冠軍」。世界詩歌網為此動員140多位頻道主編、副主編、編輯和會員,分別組建成立初審團、陪審團和覆審團,負責每天進行的「日冠軍」評選;動員評論頻道20位主編、副主編和編輯組建評論團,負責對「日冠軍」、「周冠軍」作品實時進行點評;邀請40多位國內外著名詩人、批評家組成評審團,負責「周冠軍」、「月冠軍」評選;由主辦單位負責人組成總評審團,負責年度冠亞季軍評選。評委規模超過200人,在世界詩歌比賽中可謂前所未有。
「十二背後杯」首屆中國詩歌擂臺賽於9月1日開賽,至2021年8月31日結束,每天評出一位「日冠軍」,每周評出一位「周冠軍」,獲獎名額多達432個,獎金獎品總額達11萬元,年度冠、亞、季軍獲得者,將邀請出席博鰲國際詩歌節,並在博鰲亞洲論壇舉行頒獎儀式。《榨油坊》由世界詩歌網評論頻道主編簡評,在《詩日曆》微信公眾號發表,並由《香港文藝報》開闢「中國詩歌擂臺賽」專欄發表。夏水將獲得獲獎證書和獎品:價值500元的貴州「十二背後」旅遊景點套票(地下裂縫和雙河谷)2份。
「十二背後」杯中國詩歌擂臺賽第七周周冠軍作品:
榨油坊
夏水
一根小小木楔子
承受著石頭猛烈的撞擊。忍住疼
你也無法躲閃
歲月將你逼到角落,和石頭較勁
你說,一滴油等同於一滴汗水
幸福的含量
而我算出的是
一塊石頭,等於活著的重量
中國詩歌擂臺賽評論團評論員簡評:
這首詩歌不錯,讀來有一種生命的撕裂感和疼痛感。人生為了獲取油水的幸福,本是同處一室的木楔子和石頭進行了艱苦殊死的搏鬥,好比一個人的內心為了某種利益在進行痛苦的掙扎、廝殺。箇中的滋味,只有那些親歷者才能悉心地體會。詩人以冷靜而又激情壓抑的文字,通過榨油坊這個具體的意象,在形象呈現的同時,又哲人般總結性的說出。此詩似乎告誡人們:人有時並非為了幸福而活在世上,而是為了減少和平息一些心酸而活著。
——詹明歐(詩人、評論家,世界詩歌網評論頻道副主編)
《榨油坊》類似詠物,但又不完全是。詩人關注的是一個場景,由此生發出對生活的況味和思考。詩歌結構非常簡單,場景也單一。但詩人抓住的幾個點,很到位,都是生活的痛點。「木楔子」與「石頭」是一種緣起和宿命,「磨坊」與「人」是一種緣起和宿命,撞擊,疼痛,逼仄,周而復始的日子,是「被一代」的宿命,是設計的產物。蘊含著巨大的悲劇性。尤其,時間放大之後,消磨在磨坊裡的悲劇意味就會更加凸顯。一切為了生活,很多不相干的東西被組合在一起,起初可能是「冤家」,結果創造出了一些閃亮的東西來,比如油,就是在各種條件具備之後才從事物的內部被「榨」出來。這首詩很短,只有八行。詩人善於抓取細節,善於體察日常場景所具有的詩意。「忍住疼」三字用在詩歌裡有點矯情,但人格化之後讀者又不得不承認不用這三字還能怎麼樣呢。只談活著,談幸福很奢侈。詩人在這裡寫的不是「環境」,而是「處境」。後者所承載的書寫使命會具有更大的生命共通性或普適價值。賦予一種處境以意義,讓它變得不再沉重和麻木,這也是詩歌的魅力所在。看過一部極端無聊的電影《都靈之馬》,但是這種無聊的無限拉長,卻能直抵生命內裡。詩中出現了「你」和「我」這樣的主體,他們所具有的不同視角和價值判斷,在對比中發人深思。「生命不能承受之重」的巨大主題,在八行短詩瘦骨嶙峋的支架上撐了起來。這是一首「出油」的詩歌,因為詩人在構思階段就拋棄了無數的「豆渣」。
——黃土層(詩人、評論家,世界詩歌網評論頻道編輯)
夏水這首小詩,我把它當哲理詩來讀。可以說,這首詩舉重若輕,加繆用一本散文集《西西弗的神話》講清的東西,夏水用一首小詩就講清了。「榨油坊」是這個世界的象徵,入榨的不光是棉籽、菜籽、橄欖、亞麻,還有你我。所不同的是,棉籽、菜籽、橄欖、亞麻「忍住疼」,經過「石頭猛烈的撞擊」「木楔子」壓榨出來是油,你我「無法躲閃」被歲月「逼到角落,和石頭較勁」壓榨出來是「幸福的」汗。諷刺的是,錘擊、壓榨你我的石頭居然「等於活著的重量」,多麼苦逼、傻逼的生活,荒誕的是,你還得覺得這是一種幸福。據說我們的幸福指數達95%,全球最高。這就是現代派作家們所說的荒誕、異化吧,你我都活成棉籽、菜籽、橄欖、亞麻了,多麼深刻的異化。詩人不動聲色,而聲色俱厲。「是有真宰,與之沉浮。淺深聚散,萬取一收」(《二十四詩品•含蓄》),詩人用「荒誕的醇酒和冷漠的麵包來滋養自身的偉大」(加繆語)。在西方,每個人都是西西弗,一生都在推著巨石上山;在東方,我們都是棉籽、菜籽、芝麻、花生,一生都在被石頭撞擊,被木楔子壓榨。我們還幸福滿滿地唱著:「你若不壓橄欖成渣,它就不能出油;你若不投葡萄入榨,它就不能變成酒;你若不煉哪噠成膏,它就不流芬芳——每一次打擊都是真利益!」
——梅雨(詩人、評論家,世界詩歌網評論頻道編輯)
「十二背後杯」中國詩歌擂臺賽評審團第七周評委:
(按投票先後排序)
曹 誰(詩人、世界詩歌網副總編輯)
陳波來(詩人、海南省作家協會理事)
之 道(詩人、《詩人文摘》主編)
帥中平(詩人、寧國市文聯主席)
武陵驛(澳大利亞詩人,《世界詩歌》雜誌社副社長)
唐 詩(詩人,《中國當代詩歌導讀》主編)
郭金牛(詩人,世界詩歌網評審委員)
高亞斌(批評家、蘭州交通大學教授)
由世界詩歌網、貴州清溪湖旅遊開發有限公司、《世界詩歌》雜誌社、《香港文藝報》社共同舉辦的「十二背後杯」首屆中國詩歌擂臺賽,10月23日比賽評選揭曉,翟永立的《幾隻綿羊》在29首初選作品和2首補選作品中勝出,榮獲首屆中國詩歌擂臺賽第53日「日冠軍」。
「十二背後杯」中國詩歌擂臺賽9月1日開賽,至2021年8月31日結束,每天評出一位「日冠軍」,獲獎名額多達432個,獎金獎品總額達11萬元,年度冠、亞、季軍獲得者,將邀請出席博鰲國際詩歌節,並在博鰲亞洲論壇舉行頒獎儀式。《幾隻綿羊》將配簡評在今天的《詩日曆》微信公眾號發表,翟永立將獲得獎品:全年(1-4期)《世界詩歌》(中英雙語全彩色雜誌)一份。
「十二背後」杯中國詩歌擂臺賽10月23日冠軍作品:
幾隻綿羊
翟永立
入冬後,羊肉大賣
有屠戶,當街殺羊
幾隻綿羊,安靜地等待人們
從它們體內取火
我始終沒有聽見羊叫
我甚至懷疑,它們是從容赴死
它們不喊口號
天空飄起了雪花
像白刀子,明明晃晃
中國詩歌擂臺賽評論團評論員簡評:
雷平陽的《殺狗的過程》出來之後,仿似關於「殺」與「被殺」,動物與人類之間的撬點被擺到詩歌當中的事件就多了起來。翟永立的這首《幾隻綿羊》,雖然也是這主題中的一種,但它不是個體,亦不是具體,在詩情的尋找點和關注度上,同樣也有屬於他個人的訴求。羊通常是溫順的代名詞,不但是牲口,更是很多文學作品中用來抒發溫暖情感的客體,作者在這裡用冷峻的筆調,精簡的語言向社會事件、個體屬性和對立的殘酷捅刀子,一定程度上讓一首處於事件中的詩歌生成了屬於它的「疼痛的質地」。但個人認為,在處理此類題材的寫作中,對於情感的把握,是否該讓它輕巧一點而更能生發出撥動大眾心弦的鞭子呢?這對於詩的觸角,可能又是另一種「明晃的刀子」。
——陳一默(詩人、評論家,世界詩歌網評論頻道編輯)
這是一首關於死亡與秩序的詩。羊赴於刀下是固有的秩序與宿命,這是個文明的負產品。從食物鏈來說,這是動物弱肉強食的本性使然,人因之而取得了生命之火的能量。詩人並不滿足於現狀,他從人性的角度出發,特別是從善與惡的角度去衡量這一事件。從善來說,羊的「從容赴死/它們不喊口號」可見其自願之奴性已深入骨髓,臨死也無悲壯的豪言,它們悄無聲息地死,正如悄無聲息地來,也如天下之塵埃。由此,詩人的隱喻便顯現出來了。從惡來說,「天空飄起了雪花/像白刀子,明明晃晃」確乎這是天意,難道真是如此嗎?詩的反諷效果也呈現了出來。這首詩表面上在敘述《幾隻綿羊》的死,實則上觸動了詩人的惻隱之心和慈悲之心。因而其詩基調蕭殺陰冷,語言直接幹練,表明了詩人的態度。
——空靈部落(詩人、評論家,世界詩歌網評論頻道編輯)
「十二背後杯」中國詩歌擂臺賽10月23日評委:
(按投票先後排列)
初審團評委:
徐長森(詩人,世界詩歌網國際詩賽頻道編輯)
李 豔(詩人,世界詩歌網湖北頻道編輯)
浮 石(詩人,世界詩歌網湖北頻道編輯)
隱士公(詩人,世界詩歌網山東頻道編輯)
張祖鵬(詩人,世界詩歌網河南頻道編輯)
辰 雷(詩人,世界詩歌網遼寧頻道編輯)
陪審團評委:
米祖(詩人,世界詩歌網湖南頻道編輯)
王豔慧 (詩人,原世界詩歌網吉林頻道編輯)
北方三姐 (詩人,世界詩歌網內蒙古頻道編輯)
覆審團評委:
孫國福(詩人,世界詩歌網吉林頻道副主編)
關門雨(詩人,世界詩歌網內蒙古頻道主編)
風 笛(詩人,世界詩歌網上海頻道副主編
黨水北(詩人,世界詩歌網陝西頻道副主編)
許劍桐(詩人,世界詩歌網詩歌頻道副主編、《詩日曆》副主編)
老影子(詩人,世界詩歌網遼寧頻道副主編)
林小會(詩人,世界詩歌網貴州頻道副主編)
詩三首
沙漠
霜夜
節氣是一種提醒。
躡手躡腳的霜,以夜色遮掩它
羞澀的步履——用細微的冷
打開嚴寒之門。
草葉有結識之心
承接了它齏粉一樣細膩的心思——
潔白,本身就是一種叮嚀
奶奶在世時,會從自家地裡
拔回幾棵白蘿蔔——
她洞察了:潔白的黎民,需要清火,下氣,潤肺
石榴紅了
一個浪潮,從明月湧來
呼嘯街巷。在家鄉,古老的儀式
也被遠方祝福
小城天空,瀰漫月餅嗆鼻的濃香
月光承載著蜂擁的情感
在物質完勝的年代
思念,是一種可貴的行為
明月,單純得像個孩子
像我在虛空的詩行間輾轉
在時間龐雜的衍生物中
一些傷口無形
秋風吹出滿天的銀色絲線,和一些暖意的事物
海塗上的夜晚
遠處燈火,如反叛者的營地。
我們來到圍墾的海塗
它還在荒蕪中,像一篇
未被籤署的條文。
那些鹽鹼植物,雜亂地生長
池塘裡淺淺的水,在等著星光
正如我們也需要一個秘境
承載心靈的野火,光明的影子。
也就在這樣的夜晚,我們
在土埂上,向西
又向東。和荒草,爭奪著
對這個廣闊的寧靜的主宰權。
池塘的鏡子,像孰知愛情和命運
它讓淺淺的一生,擁有了
幽深和神秘。仿若此刻
我們漫步在夢幻的氣息中
這氣息,來自夜的籠罩
來自彼此心中理想的眼睛。來自
虛無的翅膀,以及,對未來的憧憬
詩三首
獨孤霖
螞蟻
螞蟻踉蹌於聖人的頭顱上
烏黑的瘦腿時而顫慄
聖人比螞蟻偉大千萬培
螞蟻是知道的
可這並不影響螞蟻獨來獨往
為了圓那個經久的夢
即使聖人會不經意間
伸手把螞蟻研成粉沫
經典仍然經典
聖人始終神聖
近距離感悟聖人
螞蟻能體悟到的卻是汗臭味
還有那虛掩著的門庭裡
鮮為人知的秘密
夢中的太陽漸漸支離破碎
心靈上那盞明燈
也驀然息滅
痛苦,是一個無限大的圓
無須再自言自語
從陽光下的囚籠中掙脫
留給螞蟻的,是那杯
黃連苦酒的餘味----
帶血的鴿羽
屋簷下一片潔白的鴿羽
微風小手牽著它
飄來飄去
總未擺脫陰影的絆羈
我猜想,羽衣上那點點猩紅
該是它陷落困境的秘密
——無法回歸
依託風,一生一世——
終南山訪故友不遇
你修行的木魚怎麼就
啞然無聲?空留溪流
在庵後山腳下傷情的冷淚?
是那本油印小冊子度你,
四十年前的黃毛丫頭,那身
雪白襯衫和紅裙子,在這座
黃泥和乾草茅庵,被風雨霜雪
條分縷析給終南山坡溝,
圍坐在參天大樹下的,
是一塊石頭,還有
那朵枯萎的玫瑰!
有山風譁啦啦吹過,
幾片黃葉替我輕彈著
一路風塵!我望著石頭
和那朵玫瑰,再注目遠方,
雲霧深處,不知是
幻覺,還是你漸化
漸淡的虛影,或者
是你成正果悄然離去?
詩三首
張相河
聲音
月繞過山巔
被綁縛的人
當雪降落
他在路上
追火車
雪降落了
最厚的一場雪
後來,麥子長出來了
像要一次性完全地燃燒
腳下的泥土
腳下的泥土,青麥苗開始迎接春天
黑鳥巢大得厲害
將自己擺放
特別安穩。然後我與你交談。
你的引導一一我拒絕抓住你的手指
拒絕心跳
沿著樹枝的響動,走進去。
糧食,你好
他那片地是令我嚮往的
一層層
往山上
金黃的穀子
就像我姥爺偷偷地對我說
「你舅,是最大的穀子
你媽,是最美的穀子」
詩二首
金色海洋
椰葉
千百年來
你不知疲倦地扇啊
扇
至今,未能冷卻人間那片
沸騰的海
古船
曾經一條鮮活的魚
最終擱淺
他們把你拖回去
風乾
你所經歷的一切成為了
標本
詩二首
北君
一地霜白
一棵樹,放下葉子、果實
承受一個霜染的秋天
就像我,可以放下歲月的刻刀
承受一根根白髮的寒意
我知道霜降到來,不可回溯
儘管我糾結於一粒石子
投入心中,怎樣沉澱歲月的紛擾
平息時光的年輪
一地霜白是內心的風景
做一棵知天命的樹吧
用結痂的疤痕,深藏內心的悲憫
遒勁的枝幹指向天空
接受一場白雪的質問和洗禮
霜夜
是頭上的明月光,凝結成霜
懸掛在夜黝黑的枝條上
一個人的腳步,在丈量夜的黑白
草木搖落一席霜花
是月光,拉長我與故鄉的距離
拉長一個人淡淡的鄉愁
任由頭上斑駁的荒草
指認內心的柔軟或堅硬
需要裁剪一尺霜夜
遮掩舊日傷口,遮掩半生的蒼涼
需要以月光為藥引
服下半片明月
讓自己看起來不那麼悲傷
詩二首
王德強
又見炊煙
嫋嫋炊煙
早已幻象為母親
看著那一頭灰白
真想上前喊一聲娘
又見炊煙
那搖搖晃晃的樣子
是弱不禁風的老母
步履蹣跚
冬日的畫
冬日午後的陽光
照著坐東朝西三間老屋
照著屋簷下曬暖的老娘
滿頭的白髮銀光閃爍
瘦削的臉龐輪廓分明
靜默如一尊雕像
她凝望著西下的日頭
像凝望著久遠的往事
一隻花貓捲縮在身邊
睡得正香
詩二首
不也先生
畫虎
磐石上,一隻虎張大了嘴巴
對著什麼都想吼一聲
哪些能吹動樹梢的風
早已隨沙礫落下
崖下的水邊
獨釣的老叟一動不動
小船擱淺
帆繩栓不緊整個下午
寬鬆的帆布
執意聳拉
那個畫虎的人
向手中吹了一口熱氣
圖上的大貓
立刻骨骼清奇
就連準備蟄伏的蒼鷹
也要再次飛向天空
雲想要幾團
就有幾團
海面即使寬大
想見天日還得再吹一口氣
白夜
茅草屋一如昨夜的低小
低小成影子縮作了一團
又老又醜的刺槐揚了下手臂
打擾了雪的美夢
更厚的積雪壓疼了枝條
不時的「喀嚓」聲嘶啞且爆響
屋頂以投降的姿勢陷落
裡屋的老人緊閉著雙眼
不知是白天是黑夜
椽子們橫七豎八地躺著
風和飛鳥或前或後腳跟腳地
像翻書一樣翻過去
午後
灰灰
打開午後的,是一場細雨
天空的脊背柔軟,樓群如幽井
窗臺上,肉嘟嘟的熊童子長出紅蹼
我好笨。幾十種萌萌肉
養著養著,只剩下
記憶中三兩個芬芳的名字
姬朧月、冰梅、嬰兒手指……
空氣清新,微涼
不再光腳走地板。抱著抱枕
蜷於沙發
葡萄在身體裡,鋪出水路
我是順風漂流的小船
倦意長著一百隻柔軟的舌頭
一點一點地,將我拆散
胸口一頭海獸,神色蓬勃
有時我陪它戲水
有時,將它的一身皮毛蓋在身上
沒有哪塊石頭是可以多餘的
黃錫鋒
走路的時候
常被不知名的石頭跌破腳趾
或被一塊石頭擋住去路
仿佛這世間
沒有哪塊石頭是可以忽略的
也沒哪塊石頭是可以多餘的
有的可以砌牆基,可以鋪路
做墊腳石
有的可以雕塑成人身、佛像
但不能說,所有的石頭
生來就是菩薩心腸,慈悲的
善良、甘於平庸安於現狀的
比如這塊,差點把我絆倒的
只因我,無意踢中了它一腳
就握緊拳頭、報復的樣子
沒有哪塊石頭是可以忽略的
沒有哪塊石頭可以是多餘的
除非你,好了傷疤忘了痛
鎖一經打開
伊朵
我們坐在十月的午後,聊起剛剛過去的春天
聊起長久假期,同樣滯留在異鄉的兄弟,忽然發覺
生活就像頭頂的那朵雲,來去都由不得自己
你說,離家這麼多年
故鄉似乎成為身體裡的一條河
被事業,家庭和人際牢牢鎖住
你推不開歲月靜好的門,就任憑鄉愁在異地波瀾不起
你說,父母年邁的現實常常被夢境重塑,灶臺
煙火和漸漸彎曲的腰身
如一張草紙,正面布滿雙親的牽掛
背面,被你鋪滿回家的鐵軌
我接不住你遠眺北方時,目光裡的深深秋色,只能把一聲嘆息
嵌進一片黃葉裡。我還想
輕輕握住你攥緊的手,即便
我們抓不住任何什麼
霜降
楊祥軍
不指望天空施捨。昨日山林繁盛
枝葉遮擋天空,抱養鳥鳴、鮮花、青果
富庶讓人嫉妒
流水固執相反操作,帶走陰影裡的悲傷
預言成為現實。炙熱之後
天氣越來越冷
讚美詞追逐虛幻浮華
衰落成定局。撒手而去的
蝴蝶,飛鳥,鮮花,虛無嵐霧
誰在孤獨。荒草,荊棘
不起眼的石頭。土地
在沉默中消沉
北風帶來的藥
趁夜灑下。青澀到衰老
一起白頭的,才是真愛
秋日看雲
楊樺
秋天無心,但有妙筆
把人間畫到天上
飛鳥、走獸、遊魚、草木、山河
爭吵的人群、盛開的花朵、撕碎的錦繡……
瞬間即永恆。可是,哪一朵雲是雨水的衣裳
哪一朵雲是雪的前世,哪一朵
暗自埋伏憤怒的雷聲
那一日在山寺,初讀金剛經,似懂非懂
紙頁皺巴巴,心裡也皺了這些年
天上的雲,可曾給我講經?
那一日在江南,頭一回飲黃酒,半醉不醉
瓦簷下的露水大而圓滿,滴到杯裡
隨我到了中原。天上的雲,可曾替我酩酊?
那一日在舊舍,剝新採蓮子四十九顆,不苦不悲
手上心上,沒有塵埃。最後一顆,卻是眼淚
天上的雲,可曾為我叫魂?
雲捲雲舒,歸來。天空與塵世兩不相賒
恰似我與你,蹚著一溪月亮再到寺院走一回
寺門朱紅,大開,吐出鐘聲又徐徐關上
詩三首
安琪
真實與虛無
從地平線的方向看
一輛寶馬在不斷向它碾壓過來,車輪滾滾
這寶馬不是那寶馬。很明顯
布連河馬場更喜歡那寶馬,肉身的寶馬
紅鬃飛揚的寶馬、矯健馬蹄的寶馬不會
在它的軀體上切開一條路,一條
鋼筋水泥路
現在我就在這鋼筋水泥路上
奔馳的寶馬,不斷衝向地平線,地平線
不斷後退,不斷後退
這是真實與虛無的對抗,我拿起手機
隔著車窗玻璃錄下了地平線不斷後退
的步伐——
它後退的速度遠遠大於我們衝向它的速度
一整個天空都在後退
太陽也在後退
我們的寶馬多麼孤獨,浩瀚的布連河馬場
冬日
浩瀚的冷和寂寞,我知道我們永遠也衝不出
地平線,就像真實
永遠打敗不了虛無。
冬,希拉穆仁草原
冬日,徹底顛覆了
我們對草原的想像,希拉穆仁草原
綠色不在,柔軟的草不在,驚嘆不在
我們木木地站在遼闊又遼闊的黃色面前,木木地
希拉穆仁草原
蒙古高原在這時終于堅硬,風堅硬
日光堅硬,草皮堅硬,無牛,無羊,無馬
無人,希拉穆仁草原
我們千裡迢迢,從北京來到這裡
只為看一眼傳說中黃色的河,無邊無際,無邊
無際,希拉穆仁草原
這是寒冷的地盤,這是荒涼的地盤
人啊,你永遠拿這冬日的希拉穆仁草原沒有辦法
你沒有辦法!你連多呆一會兒都不行
你縮回寶馬車的窘相寒冷看了會笑
你縮回寶馬車的窘相荒涼看了會笑
那就驅使你的寶馬車回到你的來處,這裡不是
你該來的地方,冬日的,希拉穆仁草原!
黃河在老牛灣
一條河怎麼也不明白
為什麼轉個彎就從內蒙來到山西
一條內蒙的河
和一條山西的河其實是同一條河
黃河
黃河不黃,在老牛灣,黃河很藍
很綠
還閃著玉石的波光
正是初冬,大部分黃河在默默流動
小部分黃河已結冰
青翠的冰面上滑行著我的注視,你的
注視,我們從呼和浩特奔赴前來
經過葵花杆地
地蘋果地,經過枯萎的谷地
和武則天的出生地可鎮
我們帶來了一路的壯闊和感嘆卻突然
在你面前啞靜
黃河黃河
偉大的河
我得有多麼愛你才能離棄長江居住的南方
來到你居住的北方!
黃河黃河,你一路蜿蜒,所到之處
我也一一到過
現在是我身上的血和你呼應的時候
現在是我對著亙古不變的山川大喊一聲
「黃河」的時候!
(選自福建頻道)
詩二首
左安
泡沫
像一面脆弱的哈哈鏡
經不住一個指頭的恐嚇
跟一陣風的吆喝
膨脹的欲望
為虛無的心套上皮囊
即便自己很弱小
也想舉起整個世界
一滴雨
或一枚露珠
也能使你卸下偽裝
如若深情注視,便會發現
其實你的眼角處
也閃動著盈盈淚光
難道,你的內心
也渴望一個硬核?
碼頭
無疑,這裡適合停靠
人流,物流,船流,水流
都是可以的
偶爾,我會將目光與思緒
也停靠這裡一會兒
當作驛站,或者渡口
讓激情拍岸的濤聲
激活自己內心的沉默
讓深淺不一的文字
連通思念兩岸
甚至,會將幻想與憂傷
通過黑夜的掩護
次第偷運出去
(選自遼寧頻道)
詩二首
謝虹
落
會有鱗。根深葉茂的果實明媚溼潤
溫暖的葡萄有著紫色的歌唱
允許手握一隻空杯
閉緊嘴巴,片刻的走神
此時,一定要在秋蟲壓彎的鳴叫中
手握塵埃做一個短暫擁有幸福的人
在或不在的金色終會消逝
如同歡聚過後,寒涼會在半夜起身
月亮圓了又扁,自由、死亡在一隻鳥身上見證時光
逐漸細小的河水發出一聲輕嘆
果子離開枝頭,拾花濺淚
向下的山谷裡,一些種子沉默著
落地生根
雪覆
赤松鼠開始謹慎地穿過矮橡樹叢
它孤注一擲的奔竄驚動了冰塊的咳嗽聲
冷風穿越凍脆的大地,嚴峻而粗獷的雪糝繞著小慄樹
開出一朵又一朵原始古樸的白
在這樣的時刻,最後的葉子也順服了
枯草倒伏。緊貼地面的薄霧散發出隱隱甜味
暴露四野的鳥兒們的屍體,順間被白掩蓋了
一切力量都是向下的
碎石幽微的光澤,憂戚閃爍
所有白色的花冠匯集在一起。紛紛揚揚
萬物已死。萬物重生
(選自河北頻道)
無題
老影子
一
一個人面對曠野裡的空與曠
陡峭的河流無所畏懼的陡峭
流雲丈量著傾斜的田野
一團綠火苗順著原路返回最初
紙糊的墳墓一樣的火材盒
激蕩的少年,遭遇歧路之殤
一片葉子亮出盛夏的脈絡
弱弱的風,不解蝴蝶的曖昧
在指尖上晃動的落日
它變幻莫測的面孔,身軀,血與肉
在黃昏寧靜的深秋
緩緩,潺潺,叮咚,一生波瀾不驚
那些青草藏起山崗,藏起蹄音
那些山崗拒絕積雪,接受召喚
那些羊群啃食雲朵,那些雲朵晾在天山
二
啄木鳥空洞的聲音傳出去老遠
舉起千萬把的錘子
老楝樹敲響淪落頭頂的殘陽
——一切歸於平靜
到此,許多人的異想天開即將破碎
當堤岸摁著洶湧的河流
所有的波瀾都被困於冰層
多少雨水,落花,蝴蝶翻飛的變幻
白雲擁擠在湖面,而鏡中皺紋裂開
無數條潺潺的小溪順流而下
三
雲在流,草在搖,一彈指間
落日怔怔的掛在山頂
暮靄從遠方的黑森林洶湧而來
你的苦痛泛濫
仿佛心底摁倒的猛虎,一聲不吭
像一隻溫順的羔羊
黎明它總是獨來獨往
在我們沉溺的夢中彷徨
一路向南的鐵軌哐哐鐺鐺
把白晝摩擦出滿天繁星
以及,夢魘般的驚叫
在這黃昏的寧靜裡,有一位偏執狂
逃脫了靈魂出竅的肉體
在月色裡與我同行,醉得踉踉蹌蹌
四
黑夜來與不來,歸鳥
都會向遠方一聲一聲地召喚
是黑蝙蝠猖獗的時候了,落日
躲在西山坡的背後露出不甘的表情
青瓦的老屋頂放飛一縷縷炊煙
天空亮出稀疏的星子
稀疏的還有老父親的頭頂,以及深秋的田野
和故鄉整個村莊的雞鳴狗吠
(選自遼寧頻道)
又到十月
程志強
十月又來了。假期和忙碌相互交織
時光把我送進了四十歲
生活把嘆息、歡笑,悲傷、斑駁
統統交給我一個人
催我不停地走,像行走的樹
頭頂的核桃掉在腳邊
我聽到了脆裂之聲,仿佛來自頭顱
身體的某個關節。幾個地方已經下雪了
我被幾根白髮點綴,在黑夜燃燒
翻來覆去想念逝去的親人
也在遠近之間徘徊。牆上晃動的影子
是松塔,窗外的風充滿雨的涼意
我聽到了鐘錶的指針
認真走動的腳步聲。慢慢陷入恍惚
回到多年前的某個時刻
獨坐某個花園,思想裡有猛烈的衝動
迎著一陣陣花香。忽然翻身
不由自主,湖面上漂浮一隻鐵皮船
鏽跡斑斑的樣子像一顆古老的星星
也像時間的種子。現在是傍晚
周圍的寂靜能安慰一切
向我走來的樹,抵消掉幾乎所有的想像
誰和我走得更近,誰就能看到雨訊
也能看到秋陽高照的細節
比如,一枚樹葉在飄落中獲得救贖
某個部位的疼痛
在持續中遇到一個美麗的夢
比如我彎腰,撿拾花瓣
花瓣上寫著愛的經過
充滿疑惑,卻在循規蹈矩中活著
(選自河南頻道)
鳳
丹陽居士
當一陣風絲綢般滑過臉頰
道路曲折,遊戲兩旁綠樹
是我們自己的行走製造了風
製造了快樂,和無邊無際的我們
當一陣悽雨迅速刷屏。網傳
一名九歲女童被租客騙走陪葬大海
是窗外的風製造了我們。拉長了
這個夏季的悶熱,黑夜,蟲鳴
上午靠在床頭上讀林黛玉
下午在手機上審視蒙娜麗莎
風向搖擺,左右著今天晚餐的選擇
並影射到十年後的一個幸福指數
多麼希望明天的風很優美
無論是我們自己製造的,還是
製造我們的,只要從思維到肉體
藍天白雲,我們就無愧於一陣風
從一隻蠶的內心到一匹錦緞
所掀起的強風。或者說從一個詞面
到意識的深淵,作為秋後落葉
安睡的目的地。我們刮過
(選自河南頻道)
採 石
瓜瓜
開山師傅
一輩子採石
算計石頭
鋼釺粗大的針管
麻醉,肢解過
無數石頭
在他眼裡
石頭是豆腐
從來不違抗
自家的房子也
全部石頭砌
他不理解石頭
已用拼接法
把他秘密關押
牢籠特別堅固
(選自上海頻道)
這光陰被敲響
馮金斌
委身於疾苦與空守,還有一隅的黑暗。
眼見碑文收養幾個仇敵,曠古的
幾筆,救出一個亡命。失約浪費入境
的截留,大呼找到無辜的反芻。
一百個詞正在拓荒,種下河流,靜臥
於每一寸風土中,足見瘦骨,
敬畏九十九個隘口。跌跌撞撞,把命
繁衍,像長泣一聲。隱入風與人間,
隱入落草與日頭,隱入壟溝和小渠道。
刀耕火種,把血淚種成鋒芒。
叩首月亮一顆,遠聽經卷,一部部已
拓開了塵世與俗相。太多的淚水
洗出銀兩。這光陰被敲響,那種叮噹
作響,喊出我的宋詞。手跡顫抖,
是告老還鄉的悲憫。誤入舊夜和下酒
的長夢。草棚裡的安身立命,
枯榮的唯獨是斷腸。花語揣著一紙書,
這麼多的作賤,憔悴光陰的一茬茬,
剝開的愛,卻成了百般碾壓的一懸案。
(選自浙江頻道)
稻香村
燕歸來
晨風吹來,聽鳥鳴的人
漸次打開門窗,我被一條拋物線,驚醒
小小的村莊,一位先生在練太極
銅壺,石磨和剪刀,在詩中回望
一隻燕子,在電線桿上與時光對峙,光影中,水波微涼
一些往事只能回味
仿佛我是一位裁縫姑娘,可以將這一切縫在坪上,縫入時光相冊
稻香撲鼻,蝴蝶起舞,紅棗樹在一條小路上,鄉愁在結痂,然而遙想不可以太久,否則,會喚來淚水聲
否則,一個安靜的早晨就會被辜負
(選自湖南頻道)
賀蘭山下的破羊圈
劉幼民
被記憶牽繩,遍地撿拾遺夢
賀蘭石已經
土遁。羊群溫暖,醉臥藍天
牧歌不斷耳鳴。在久別的邋遢溝
南邊的北端,照見昊王墳,駱駝刺,酸棗叢
一路奔跑。破羊圈
一個過去時概念,封存的語音字堆。羊糞蛋的黑
與羶,還有乾涸溝渠發出的老人感嘆
亂石捶心都是昨天的臨建
沒有了人跡,羊群仍舊會被驅趕
葉落時學會叫疼的幾張照片,遙指紅塵中的星星點點
曾經為我造夢的工廠被倒閉了,廢磚瓦
幾經倒手,墜入六道輪迴。牧羊人還是牧羊人
只是不用再爬山崗
(選自內蒙頻道)
假如
禾青子
假如你回到這裡
樹豆掛著累累果實
曙光柔和,小溪緩緩流經村莊
隨處可見溫順的黃牛與老山羊
假如你還看到一群孩子涉水的背影
去山頂上尋找透明石英
你想加入他們的隊伍
假如你還有足夠的臂力,
也想俯下身,擊出幾個漂亮的連環浪花
但是一切歸於沉默
一場可怕的忘鄉傳染病
毀滅了所有假設
那不斷改變的自然地貌
已推翻日記的忠誠
你不曾回來,儘管你的手裡
握著最大倍數的望遠鏡
站在城市的高樓裡將天體眺望
(選自福建頻道)
落日
李優成
喜歡落日,也喜歡黃昏
愛落日下的荒原
無數次面對落日
就象無數次面對自己
當有不解的時候
就從落日中站起
用雙手拍拍全身
拍到再也沒有什麼落下
落日從背後落了下去
在漸漸升起的暮色中
又伸手摸摸自己
荒原似的頭頂
仿佛摸到了自己的餘生
(選自廣東頻道)
有時你不感到好奇嗎
林木譯
1
夜裡,星星閃爍如冰,光線到達的終點
隱藏著某種本質。不是上帝,精確地講。
更像臀部削瘦,閃耀的包威似的存在——一個明星人物
或者宇宙佼佼者,盤旋,搖擺,急切地想讓我們看見。
我們會做什麼,你和我,假如我們能確定
在那裡有人瞇著眼睛看穿塵埃,
說沒有失去,生存的一切只等著
被急切要回?即使只有幾個夜晚,
到另一個生命裡,在那裡你和她初戀,
漠視未來一次,而且快樂,你會去嗎?
我會穿上大衣回到
我父母坐著等候,晚飯在鍋裡熱著的廚房嗎?
包威將永遠不死。沒有東西會在他睡覺時接走他
或快速穿過他的靜脈。他不會老去,
就像你失去的女人,將永遠滿頭黑髮
滿面紅光,跑向電子計時屏幕
還有幾裡路要走。就像
在生活中我永遠是個小孩,從窗口仰望夜空
想著有一天我會赤手觸摸世界
即使被燒傷
(英譯中)
"Don't You Wonder Sometimes"
Tracy K. Smith
1
After dark, stars glisten like ice, and the distance they span
Hides something elemental. Not God, exactly. More like
Some thin-hipped glittering Bowie-being - a Starman
Or cosmic ace hovering, swaying, aching to make us see.
And what would we do, you and I, if we could know for sure
That someone was there squinting through the dust,
Saying nothing is lost, that everything lives on waiting only
To be wanted back badly enough? Would you go then,
Even for a few nights, into that other life where you
And that first she loved, blind to the future once, and happy?
Would I put on coat and return to the kitchen where my
Mother and father sit waiting, dinner keeping warm on the stove?
Bowie will never die. Nothing will come for him in his sleep
Or charging through his veins. And he'll never grow old,
Just like the woman you lost, who will always be dark-haired
And flush-faced, running toward an electronic screen
That clocks the minutes, the miles left to go. Just like the life
In which I'm forever a child looking out my window at the night sky
Thinking one day I'll touch the world with bare hands
Even if it burns.
Fall Kiss
曾自力譯
One finger clicking it open,
Full of blank into eyes,
But read out my wandering
of the whole night.
From this time on,
The spring breeze stroked the pen,
A lot of color,
When the dark willows swayed,
Warmed the bluestone moss.
A few decades flashed,
The memory for the spring elegance
were still there,
The opening of two red lips has
buried a kiss.
The keyboard of the ages,
Has been broken into the receding figure
of the broken dreams,
The hemlines of the fall.
(中譯英)
秋吻
東方朔南
一指點開 滿目留白
卻讀出我一夜的徘徊
從此 春風撫筆 濃墨重彩
暗柳搖拽時 席暖青石青苔
一晃幾十載
記憶的春華猶在
兩葉紅唇的綻開已把一個吻字深深掩埋
歲月的鍵盤
已被碎夢敲打成
遠去的背影 秋的裙擺
高貴的精神流向與神聖感的照耀
宮白雲
詩歌怎麼寫,每個詩人都有自己的理念與風格,但我認為最重要的是要有內涵與境界,思想的、情感的、哲學的、生活的、精神的等等,詩寫出來,不是為了這首詩好看,而是為了一種精神提升或靈魂賦形,經常讀詩人晴朗李寒的詩就是因為他的詩正是具有這樣的品質。一接觸他的詩,立刻就會感到暖暖的生活滋味流過來,他的詩絕不是硬做出來的,而是最自然的流出,緩緩的,不急不徐,不藏心機,泉水一樣清澈著你,並觸及你內心潛藏最深的柔軟或疼痛。他的詩特別具有自己的語言個性,或如油畫,或如雕塑,他不是無為地去寫生活和自然中的客觀形象,而是深層次地去挖掘或解悟人生的內在。如他的這首《書》,不僅完美地表達了他理想狀態的心跡,更為他難以名狀的生活找到物化的寄託,在心靈與書的水乳交融中突破生存的苦悶。書成為詩人生命的陪伴,成為詩人對抗不完美現實的坦途,書讓詩人與美好相隨,與心靈相守,他在書中「看到/世界上最美的日出」,「嗅到了/鮮花怒放時芬芳的氣息」;「知道了世間最浪漫的愛情。」他與書彼此進入,融溶一體,「在其中安眠,冥想,/做著不為人知的夢。」與其說他以書為生,不如說他以書為命,書彷佛就是他的靈魂所在,他至死都要與書成為一體:「讓一本書接納我的骨灰。/我希望最後的歸宿——那隻小小的木匣,/也有書的形狀。」至此,書進入了詩人生命中至高的境界,成為詩人生命的終極方式,這種完全的交付除了體現詩人高貴的精神流向外也讓我們處於一種前所未有的神聖感的照耀之中。
附:
書
晴朗李寒
我曾在一本書中,看到
世界上最美的日出,
而在另一冊書裡,嗅到了
鮮花怒放時芬芳的氣息。我也曾
在懵懂無知的歲月,從一本書裡
知道了世間最浪漫的愛情。
我曾沿著一本本書,走了很遠,很遠,
在文字的叢林中迷路,
也曾在文字捲起的巨浪中,被嗆了
一肚子鹹澀的苦水。
在寒夜,我從書裡讀到火,
而炎熱的夏日,我在書裡找到了
最沁人心脾的蔭涼。
有時,一天天我把自己關進一本書裡,
閉合的紙頁,將我與世界隔絕,
我在其中安眠,冥想,
做著不為人知的夢。
多年後,當我厭倦了人世,我希望
讓一本書接納我的骨灰。
我希望最後的歸宿——那隻小小的木匣,
也有書的形狀。
避開平庸
——認識詩人白鶴林
穀雨
美國詩人龐德曾說過:「避開平庸的唯一方法是精確,詩必須寫得和散文一樣好。它的語言必須是一種優美的語言,除了要有高度的強烈(即簡潔)之外,與一般的話沒有什麼兩樣。一定不能有書卷氣的詞,意義解釋或倒裝,一定要像莫泊桑最好的散文那樣簡練,像斯湯達爾最好的散文那樣硬朗。」(龐德:《避開平庸的唯一方法是精確》)在致幻詩壇,詩人白鶴林很好地做到了這一點,並成為一位這方面的主導者。比如,在白鶴林的《夜讀龐德<詩章>》中:
你破碎的詩章是人類之心的密碼穿越
象形文字的天空而來。贈我一夕會意的秋風。
我們知道,龐德是美國詩人和文學評論家,意象派詩歌運動的重要代表人物。這首詩語言客觀性強,從詩中可以讀出詩人龐德對白鶴林詩歌創作過程的影響。世上並沒有不可解的詩,只是依據解詩者的主觀取向而定,文學的對象是人。在我看來,白鶴林的詩很好地詮釋了中國詩學中隱含的一點,即「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白鶴林的詩歌很善於創造情調和氣氛,感情熱烈,語言簡潔清晰,非常富於音樂性。《第九天,或一紙辛酸的水墨》是一首抒情詩,可以看成是詩人對命運以另一種方式的追憶:
這麼多沉默,這麼多幻夢,這麼多惺松之眼,
在下午和黃昏的一場雨中,同時開始上升
詩人並沒有直接說他要表達什麼,而是用一場雨水來描述這個「這麼多」的事物。對此我們可以有各種猜測,但有一點毫無疑問,這個事物肯定是使詩人難以忘懷的事。這裡的雨水無疑是一種生命或者情感的激情的象徵,而時光向來是有價值的東西,所以說,「而這一場白日夢,從來不是/你一個人的戰鬥,而是由我們這一代共同創作。」事實上就是為一個值得的目的而付出的激情。詩人只能希望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使這種朦朧慢慢地被淡化、遺忘。「雨水的朦朧,如同我們在院中虛度的時光,/有著古典的身影,和四言八句般的內心。」詩人內心的情感是孤獨而細膩的,但也是勉強的,表現出一種極度克制和壓抑的悲傷。詩人要告別的東西,在詩人看來,無形、易逝、美好,同時又難以忘懷。這首詩的情緒細膩而充滿著情感。
《日記簿》是白鶴林的一組很奇特的詩,短小而精妙,恰到好處的細節刻畫,把句子從一個高度上升到另一個高度。我們從中間讀到流水,煙花,生活和詩人走了,如《日記簿(40)》中所寫到:
到處都是寂寞的煙花
到處都是捲簾的暗門
一個人三次用火焰,點燃嘴唇
第一次,他談到了女人
第二次,他談到了女人
第三次,他談到了女人
這首詩歌在敘述上很奇特,從「寂寞的煙花」到「捲簾的暗門」開始,全詩寫實,同時又極其隱晦。把女人比喻成火焰,搖撼著一切渴望滾動的靈魂。從一到三,從女人到女人,這符合詩人的內心世界,即優雅而孤獨的美。詩人在讀者的沉默中充滿了驚濤駭浪的激情。波蘭女詩人辛波斯卡曾說:「雖然我不認為靈感是詩人的專利,但我將他們歸類為受幸運之神眷顧的精英團體……這便是我如此重視『我不知道』這短短數字的原因了。這詞彙雖小,卻張著強有力的翅膀飛翔。」(辛波斯卡:《詩人與世界》)
讀白鶴林的詩,一定要注意幾個方面:一是內心要蕩漾著羊水般的寧靜和脈脈溫情,讀者需要用心去"啃"讀,才會有發現才會有感覺;二是讓事物回到事物本身,要有自己獨特的精神向度、審美取向和文學辨識度。如賞析白鶴林的《短詩集》一詩,其中便有這樣的句子:
我發現,那些黝黑的果實,
它們就是我們的歷史,
晦澀、朦朧而又很脆弱。
它們就是我們的青春,一眼就可以望穿大地。
白鶴林在這首詩裡面進行精心的安排。從詩歌的形式(技巧)跟內容(主題),其實就是對情感和思想進行巧妙而有效地組織,慣用的白描手法也刻畫出了詩人堅韌的形象和一種對詩歌的執著追求與信念。在中國這種寬鬆、自由的文化語境下,詩歌呈現多元化、多樣化發展的態勢下,面對形形色色、各式各樣的詩歌,白鶴林的詩歌並不張揚,但是很多時候都能一鳴驚人,我相信這就是厚積薄發的結果。不經意的平淡描述,卻又著巨大的感情容量、無盡的人生感慨、深埋心底的冥想蘊藏其中,需要慢慢地品匝。
在中國當代詩壇,白鶴林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他的語言穩健而不晦澀,他的情感豐富而不繁雜,總是行雲流水地將作品展現給讀者。我想,生命中的星辰大海,除開戀人,就是詩歌!白鶴林和他的詩,無疑是十分閃爍的一顆。作為一個詩人,需要擁有很強的責任感,對作品,對讀者。在生活中,我們也許會忽略一些不太容易發現的美,忽略一些有意義的事物,白鶴林的詩歌需要如剖玉一樣去讀,輕輕的、慢慢的,找準其中紋理,一層一層去剖,一點一點去品。在浩如煙海的詩歌裡,想要讀到好詩並不容易,白鶴林的不少詩歌,是難得的具有深層意義的作品。
之所以選擇了白鶴林,不僅是因為他的作品作為林林總總的詩歌作品中的一種,體現了詩的普遍本質,而更主要是因為他的詩蘊含著詩的規定性而特地詩化了詩的本質。在我們看來,白鶴林在一種別具一格的意義上乃是詩人中的詩人,所以,我們要把他推置於詩學的關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