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友集團IPO遭詬病:國資轉讓存疑,「阿里系」突擊入股,實控人曾涉...

2020-12-27 騰訊網

記者 | 可達

11月12日,證監會召開2020年第163次發審會,稅友軟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稅友集團」)的首發事項獲通過。

界面新聞注意到,在當日的發審會議上,發審委對公司是否存在商業行賄或不正當競爭等情形;公司及實控人是否因涉貪腐案被有關部門立案調查,是否構成本次發行障礙;公司在資金比較充裕情況下募資的必要性等提出問詢。

此外,在稅友集團IPO過程中,如國有資產轉讓公允性存疑、代持關係複雜、「阿里系」突擊入股及關聯交易等問題也飽受質疑。

本身「不差錢」

資料顯示,稅友集團主要從事財稅信息化領域的技術研究、項目開發、產品銷售和服務,是國內專業的財稅信息化綜合業務提供商。公司客戶主要包括稅務機關、納稅企業、財稅中介。公司為稅務機關提供稅務系統開發與運維,為納稅企業和財稅中介提供企業財稅綜合服務。

根據4月份披露的招股說明書,稅友集團本次公開發行股票總數為不超過4059.00萬股,佔發行後公司總股本的比例不低於10.00%,募資總規模尚未披露。扣去發行費用後,計劃投向電子稅務系統升級改造等三個項目,預計總投資9.12億元。

財務數據方面,稅友集團2017-2019年營業收入分別為8.78億元、13億元、13.98億元,複合增長率為26.20%;淨利潤分別為1.37億元、2.72億元、2.82億元,複合增長率為43.71%。可以看到,2019年經營業績增速大幅放緩。

稅友集團主營業務收入主要來自於「企業財稅綜合服務」及「稅務系統開發與運維」兩大部分,其中「企業財稅綜合服務」2017-2019年佔比分別為81.04%、71.56%、65.22%,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稅務系統開發與運維」部分貢獻的收入增長較快。

其中ToB的「企業財稅綜合服務」毛利率2017-2019年分別為65.65%、67.63%、66.56%,和行業均值相近,整體比較穩定;ToG的「稅務系統開發與運維」毛利率2017-2019年分別為44.42%、43.48%、48.43%,在前兩年相較行業差距較大,主要系其在報告期內對外採購軟硬體項目以及運維、稅局服務類項目的增長所致。

截止2019年末,稅友集團的貨幣資金高達16.43億元,其在招股說明書中也提及公司現金流充裕。有機構投顧表示,融資或並非其主要目的,更多的是尋求上市後股份在二級市場公開流通。

國有資產轉讓存疑

從招股說明書以及證監會的反饋意見來看,稅友集團存在國有資產轉讓公允性存疑、代持關係複雜、實控人暨董事長張鎮潮曾涉貪腐案、「阿里系」突擊入股及關聯交易等多個問題。

稅友集團成立早期為國有資本,系西安交通大學(下稱「西安交大」)及相關的課題組成員的高校科研成果的產業化。

1999年10月8日,浙江古越龍山紹興酒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古越龍山」)、西安交大、紹興市智能電子信息有限公司(下稱「紹興智能「)」作出股東會決議,決定設立浙江西安交大龍山軟體有限公司(下稱「龍山有限」),龍山有限為稅友集團的前身。

在龍山有限中,古越龍山出資400萬元,佔註冊資本的40%;西安交大的方式出資300萬元,佔註冊資本的30%;紹興智能出資300萬元,佔註冊資本的30%。西安交大的300萬出資,其中50萬為現金出資,另外250萬則以兩項高新技術成果作為非專利技術出資。

古越龍山背後是紹興市國資委,西安交大為教育部直屬高校,而紹興智能則為稅友集團現實控人張鎮潮控制。

招股說明書顯示,1999年12月,西安交大將《多層次、多群體計算機支持的協同工作系統(NETCOOP)》和《基於IP網的實時多媒體遠程教育技術》等兩項高新技術成果,評估價值250萬元,移交給龍山有限。

2001年,西安交大按協議將持有的龍山有限部分股權分配給了有關課題組成員,其中鄭慶華獲得6.67%的股份,李人厚則獲得3.33%的股權,並分別獲得了龍山有限對應出資額的66.7萬和33.3萬。鄭慶華與李人厚系上述兩項技術成果的開發人,均為西安交大的教授。

但無論是西安交大還是紹興國資,以及兩位技術成果的貢獻人,都無緣稅友集團IPO的資本盛宴。

2001年2月28日,西安交大與紹興智能籤訂股權轉讓協議,西安交大將其持有的龍山有限5.00%的股權(出資額為50.00萬元)轉讓給紹興智能,股權轉讓價格為100.00萬元;2008年7月16日,西安交大與杭州潤智籤訂股權轉讓協議,西安交大將其持有的龍山有限6.12%的股權(出資額為150.00萬元)轉讓給杭州潤智,股權轉讓價款為165.00萬元。

西安交大僅收到215萬元即徹底退出了龍山有限的股東序列,2008年第二次轉讓價格更比第一次低。

李人厚的退出更是令人不解,2004年9月,李人厚將其所持的33.33萬元龍山有限註冊資金以6.67萬元轉讓,折合0.2元/出資額,受讓方為自然人周可仁,但實際為替張鎮潮代持。事實上在2002年至2005年前後,龍山有限進行過多筆股權轉讓,轉讓價格基本都是1元/出資額。

據2018年9月10日,坤元資產評估有限公司出具的一份評估報告顯示,基準日2004年12月31日,龍山有限股東全部權益的評估價值為1022.84萬元,折合0.58元/股。

2008年7月23日,龍山網絡、鄭慶華分別與周可仁籤訂股權轉讓協議,龍山網絡將其持有的龍山有限16.33%的股權(出資額為400.00萬元)轉讓給周可仁,轉讓價格為400.00萬元;鄭慶華將其持有的龍山有限2.72%的股權(出資額為66.67萬元)轉讓給周可仁,轉讓價格為80.00萬元。實際均為周可仁替張鎮潮代持。

在龍山有限的發展歷程中,張鎮潮基本是以出資額或者更低的價格實現了對龍山有限的收購,目前其持有稅友集團超過八成的股權擁有絕對控制權。

招股書中提示,本次股票發行前,稅友集團實際控制人張鎮潮持有或控制的公司股份合計佔本次發行前公司總股本的86.34%。本次發行後,張鎮潮持有或控制公司77.70%的股權,仍處於控股地位,具有直接影響公司重大經營決策的能力。不能排除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利用其控股地位,通過行使表決權對公司發展戰略、經營決策、人事安排和利潤分配等重大事宜實施影響,從而損害公司及中小股東利益的可能性。

對於國有資產轉讓歷史對IPO可能造成的影響,資深投行人士王驥躍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這類一般會要求取得省級政府或國資委認可,有批覆了證監會就不管了。證監會只看是否權屬清晰,國資的問題歸國資委管。」

代持、關聯交易、涉貪腐

除了國有資產轉讓,界面新聞注意到稅友集團的代持問題也比較嚴重,實控人張鎮潮早期由周可仁代持部分股份,而張鎮潮又曾為66名股東進行代持。

對此證監會也有所關注,要求保薦機構、發行人律師補充說明歷史上股權代持的原因、代持主體頻繁變動的原因,相關代持與被代持股東是否存在合規性障礙,清理過程是否合規,定價依據及公允性,對價是否實際支付,是否存在糾紛或潛在爭議。

歷史沿革問題之外,另一塊是「阿里系」的突擊入股和關聯交易。

2019年2月28日,張鎮潮控制的思馳投資與雲鑫創投籤訂股份轉讓協議,思馳投資將其持有的稅友集團1822.85萬股股份(佔發行人總股本的4.99%)轉讓給雲鑫創投,股份轉讓價款為5.33億元,螞蟻集團持有雲鑫創投100%股權。向雲鑫創投轉讓持股僅數月後,2019年底稅友集團即遞交招股說明書申請IPO。

5%在二級市場通常稱為「舉牌線」,達到或超過5%在減持、關聯交易方面就會有很多限制,上市前夕雲鑫創投「卡線」入股,無疑是搭了IPO的順風車,持股比例更是為上市後減持提供便利。

除了稅友集團業務本身涉及財稅和螞蟻集團有一定交集,2018年其向阿里雲計算有限公司採購佔比近60%,而螞蟻集團派駐到稅友集團的董事胡曉明曾擔任阿里雲的董事長兼總經理。當然客觀來說,阿里雲本身是中國最大的雲服務供應商,選擇其也有自身的合理性。

值得關注的還有,據相關法律文書顯示,在2008年至2013年期間,李永恆分多次收受張鎮潮給予的共計44萬元賄賂,為幫助龍山有限在廣東省國稅系統推廣該公司的軟體發揮作用。

稅友集團的稅務系統業務主要是政府訂單,2019年其前五大客戶均為國家稅務總局或各地稅務局,那麼上述行賄的情形是否廣泛存在?這點招股書中並未提及,證監會要求「保薦機構、發行人律師說明發行人及其實際控制人、董監高是否涉案,是否構成重大違法,相關信息披露是否充分」。

上會當日,發審委也繼續追問,發行人及其實際控制人張鎮潮是否因李永恆一案而被有關部門立案偵查,是否構成本次發行障礙。

相關焦點

  • 姚明曾入股的公司股權變動:實控人轉讓5.29%股份,鄭州國資受讓
    來源:德林社文 | 楊萬裡A股的北鬥導航熱門股、姚明曾入股的明星公司,在一系列光環圍繞下,於2010年4月上市的合眾思壯即將迎來上市10周年紀念日。轉眼間,A股已經歷兩輪牛熊輪動。一、實控人出讓近5.3%股權3月11日晚間,合眾思壯對外宣布,實控人郭信平與鄭州航空港區興慧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簡稱「興慧電子」)籤署股份轉讓協議,郭信平擬以13.43元/股價格,將所持公司3946萬股份(佔公司總股本5.295%)轉讓給興慧電子。興慧電子有什麼背景呢?
  • 阿里爸爸站臺,稅友軟體高調IPO,潛在風險不容忽視
    文|翠鳥資本 當下,G端和B端業務成了新風潮,披著上述業務標籤,馬不停蹄遞交IPO申請的,稅友軟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稅友軟體」)就是一例。 翻開稅友軟體的招股說明書可以看到,這家公司打著阿里的旗號,玩轉各種時髦概念,究竟又有多少真材實料呢?
  • 國資頻頻入股上市公司
    4月底,通鼎互聯披露,控股股東通鼎集團與吳企創基籤訂股份轉讓協議。方式轉讓給吳企創基,轉讓價款總額為5億元。如通鼎互聯控股股東累計質押比例高達89.99%,唐德影視實控人累計質押比例達99.99%。
  • 美芝股份實控人擬轉讓控股權 佛山國資接盤
    來源:e公司原標題:美芝股份實控人擬轉讓控股權 佛山國資接盤經過一月籌劃後,美芝股份(002856)控股轉讓落地,佛山國資擬入主。美芝股份12月13日晚公告,公司實控人李蘇華、股東上海天識將其合計持有的4058萬股公司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29.99%)以18.48元/股的價格轉讓給廣東怡建,轉讓價款合計為7.50億元。自上述股份過戶至廣東怡建名下之日起,李蘇華不可撤銷地放棄其持有公司2706萬股股份對應的表決權(佔公司總股本的20%)。
  • ...過會:實控人等拖欠800餘萬元個稅逾3年相鄰股權轉讓價差較大存疑
    創業板上市委員會2020年第39次審議會議審議結果顯示,主營酞菁系列及鉻系顏料研發、生產、銷售業務的雙樂顏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雙樂顏料」)首發過會。本次整體變更過程中,雙樂顏料股東應繳納個人所得稅共計508萬元,其中控股股東、公司實控人楊漢洲應繳納個稅300萬元。2017年5月雙樂顏料轉增股本時,注資資本1573萬元。本次增資過程中,公司控股股東、實控人楊漢洲增加股份799萬股,需繳納個稅159.79萬元;公司其他股東應繳個稅合計201.88萬元。
  • 「起死回生」的小黃狗:中植系成實控人 仁東集團入股資金存疑
    今年7月,小黃狗最終完成重組,中植集團旗下中植國際、仁東集團等企業入股小黃狗母公司小精靈(天津)環保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小精靈)。  完成重組後的小黃狗再一次引發行業關注,不過小黃狗的股東方中植國際與仁東集團自身也存在一些問題,不知道會給小黃狗日後帶來何種影響。
  • 中偉股份IPO:兄弟房企「暴雷」致實控人變「老賴」 購銷存疑或涉造假
    除實控人可能因資金問題,成為「老賴」外,領航財經研究還發現,中偉股份的業務存在諸多「貓膩」。公司業務非常的集中,而其銷售和採購的對象,又存在若隱若現的關聯關係,疑似存為自產自銷的內循環,公司向多家「老賴」公司採購。其業務的真實性存疑。  受地產板塊拖累 實控人今年曾成「老賴」  近年來,房價貴、房價高讓老百姓怨聲載道。
  • 浙江新中港衝刺IPO:職工持股往事遭舉報 神秘人入股之謎待解
    除了遭遇因歷史沿革股權問題的舉報和神秘人突擊入股的質疑,在浙江新中港此次IPO上會前夕,還遭遇到了其近年來最重要的客戶之一,也是其報告期內銷售額增量最大客戶的反目。除了舉報不斷,浙江新中港股份改制前夕神秘自然人的突擊入股也同樣值得關注。
  • 科恆股份實控人擬轉讓6%股權 株洲國資將分兩步入主
    10月26日晚,科恆股份(30034.SZ)披露,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萬國江及其一致行動人唐芬正在籌劃控制權轉讓事宜,公司股票從27日起開始停牌。 控制權轉讓的初步方案為,湖南株洲國資受讓6%股權、參與認購科恆股份定增。
  • 新朝陽IPO前「發紅包」 神馳機電、和邦生物等突擊入股
    原標題:IPO雷達| 新朝陽IPO前「發紅包」,神馳機電、和邦生物等突擊入股   成都又有一家
  • 達華智能實控人或生變,二股東中植系慘被套,大股東欲再玩金蟬脫殼
    9月10日上午,時代財經記者就非公開發行股票一事致電達華智能,一位證券部人員表示:「交易方還不確定,具體方案會在公告披露,目前公司實控人仍是蔡總(蔡小如)。」據時代財經了解,此前達華智能實控人蔡小如曾與福州金控籤署了《股權轉讓意向協議》,蔡小如擬將個人所持公司的全部23.51%股份轉讓給後者,如該協議最終實施,則福州金控將成為公司實控人。但去年12月該協議告吹,達華智能表示,經蔡小如與福州金控友好協商,決定終止本次控股股權轉讓。
  • 國資入股 民營影視公司能否走出泥潭?
    原標題:國資入股 民營影視公司能否走出泥潭?記者梳理發現,從影視公司與國企之間的股權轉讓來看,大致有兩種:一種是讓國企成為第一控股人,比如慈文傳媒在去年便將公司
  • 華工科技股權轉讓再生變 當代系退出武漢國資接盤
    財聯社(武漢,記者 鄭瑋)訊,12月15日,華工科技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華中科技大產業集團計劃與武漢國恆科技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下稱「國恒基金」)籤署附生效條件的《股份轉讓協議》,已經履行華中科技大產業集團董事會審議決策程序,尚需履行華中科技大學審批程序
  • 戰投突擊入股遭質疑 *ST聖方稱希望儘快復牌
    在*ST聖方(000620.SZ)刊登勘誤公告後,又有投資者表示,新華聯置地引入戰略投資者的時間太過蹊蹺,存在突擊入股的嫌疑。6月20日,*ST聖方副總兼董秘杭冠宇對中國資本證券網表示,早在2009年初就啟動了引入戰略投資者的事情,只是協議是在7月份籤署的,而和首鋼達成轉讓協議則是8月份的事情了。
  • 深圳資本集團正式入股中集集團 深圳國資成為中集第一大股東
    【深圳商報訊】(記者 陳發清)12月18日,中集集團(000039)(以下簡稱中集)發布公告,宣布公司已於近期收到深圳市資本運營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圳資本集團」)及深圳資本(香港)發來的股權轉讓《股份過戶登記完成的告知函》。
  • 隱形富豪實控這家千億級城商行?曾在「海航系」麾下 如今股東信息...
    隱形富豪實控這家千億級城商行?曾在「海航系」麾下,如今股東信息頻頻生變,真相到底如何? 摘要 【隱形富豪實控這家千億級城商行?曾在「海航系」麾下 如今股東信息頻頻生變】據沿海銀行今年4月披露的年報,「華君系」已經拿下了大部分的股東董事、股東監事席位。
  • 旗天科技轉讓實控權 鹽城市國資擬接手
    來源:證券時報·e公司通過「股權轉讓+表決權委託」的操作,鹽城市國資擬入主旗天科技(300061),後者將成為國有控股上市公司。10月8日晚間,旗天科技公告,上海錚翔、上海圳遠擬以協議轉讓方式向鹽城市城南新區開發建設投資有限公司(下稱「鹽城城南建設」)合計轉讓公司9397.31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13.9%,轉讓價格7元/股,股份轉讓價款的總額為6.58億元。
  • 股份完成交割 深圳國資正式入股中集集團
    中證網訊(記者 黃靈靈)12月18日晚,中集集團(000039)發布公告稱,公司已於近期收到深圳市資本運營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圳資本集團」)及深圳資本(香港)發來的股權轉讓《股份過戶登記完成的告知函》。這意味著,深圳資本集團戰略入股中集的A股和H股股份過戶程序全部完成。
  • 國邦醫藥IPO:多名股東突擊入股 屢遭環保處罰、安全生產問題頻發
    根據閱讀招股說明書與反饋意見,發現國邦醫藥背後仍有不少疑問待解,比如多名股東突擊入股,屢遭環保處罰,安全生產問題頻發,第一大客戶也是供應商等多個問題……  多名股東突擊入股,是否涉嫌利益輸送?  值得一提的是,國邦醫藥歷經多次股權轉讓,在突擊引入多名戰略投資者時,或涉嫌低價入股。
  • 溫州「鞋王」奧康跨界,康華生物闖關IPO:前證監會官員突擊入股
    導讀:創始人兼「靈魂人物」蔡勇在此次IPO前夕突然辭職,原證監會官員等敏感人物的突擊入股,乃至其賴以生存競爭的核心產品的《新藥證書》保護期限已於近年失效,這些都或將成為引發康華生物此次IPO功敗垂成的不確定性誘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