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詞欣賞——歐陽修的一首採桑子
採桑子·群芳過後西湖好宋代:歐陽修群芳過後西湖好,狼籍殘紅。飛絮濛濛。垂柳闌幹盡日風。笙歌散盡遊人去,始覺春空。這首詞是歐陽修晚年歸隱潁州(安徽)後,所寫的十首採桑子中的第四首,在當地有潁河和泉河交匯出,有一個天然的大湖,被當地人稱為西湖,絕不是杭州的西湖。這個西湖景色非常優美,歐陽修經常在這裡遊覽,而留戀忘返,這裡是早年歐陽修仕途不順時被貶謫此地做官的地方,對此地有了深厚的感情,因而晚年在此地歸隱。
-
採桑子(歐陽修)
鑑賞:歐陽修的仕途始於穎州,晚年他又歸隱於此,所以深愛著這裡秀麗的風景,曾寫了十首《採桑子》以記之,這些詞都以「西湖好」開篇,只是所寫景色不同。這裡選的是第四首,毫無哀傷的情調,只是由衷地讚嘆優美的西湖風物,洋溢著作者對自然風光和美好人生的熱愛與留戀。上片寫花謝之後西湖的靜謐之美。
-
宋代歐陽修《採桑子·荷花開後西湖好》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歐陽修簡介: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永豐縣)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諡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
-
歐陽修《採桑子》第一闕:大爺也可以寫小清新
採桑子 歐陽修輕舟短棹西湖好,綠水逶迤,芳草長堤,隱隱笙歌處處隨。無風水面琉璃滑,不覺船移,微動漣漪,驚起沙禽掠岸飛。歐陽修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歐陽修《採桑子》共十三首,其中聯詞歌詠潁州西湖景物的有十首。歐陽修四十三歲時曾在潁州做知州,「愛其民淳訟簡而物產美,土厚隨甘而風氣和,於時慨然已有終焉之意」。二十二年後,六十五歲的歐陽修退休了,回到潁州私宅居住。
-
歐陽修用十首《採桑子》告訴你,西湖有多美!
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歐陽修的十首採桑子。這十首《採桑子》是歐陽修以曠達的胸懷和瀟灑的態度去嘯傲湖山、流連光景的即興之作,每一首都是他對潁州西湖的自然風光「歡然會意」時的產物。全篇向讀者展示出這樣的情景:在碧波長堤、水平如鏡的湖面上,先是笙歌隱隱,接著槳聲陣陣,驚起沙禽,平靜的氣氛一下子被打破,醉翁歐陽修輕舟短棹,由遠而近地緩緩出現了。
-
宋代歐陽修《臨江仙·柳外輕雷池上雨》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創作背景: 據胡適考證《錢氏私志》後認為,該詞為歐陽修在河南錢惟演(977—1034,北宋大臣,西崑體骨幹詩人時天聖九年(1031)至明道二年(1033)期間,歐陽修在西京留守推官任上。 歐陽修簡介: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永豐縣)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諡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
-
歐陽修的詩有哪些?歐陽修的詩詞全集161首
採桑子·春深雨過西湖好 - 宋代·歐陽修春深雨過西湖好,百卉爭妍。蝶亂蜂喧。晴日催花暖欲然。蘭橈畫舸悠悠去,疑是神仙。返照波間。水闊風高揚管弦。採桑子·群芳過後西湖好 - 宋代·歐陽修群芳過後西湖好,狼籍殘紅,飛絮濛濛。垂柳闌幹盡日風。笙歌散盡遊人去,始覺春空。垂下簾櫳,雙燕歸來細雨中。
-
歐陽修的一首了冷門詩,全詩無一生僻字,卻舒適淡雅到極致
一提到歐陽修,我們印象最深的便是後人將歐陽修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歐陽修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被世人稱為「唐宋散文八大家」。歐陽修《醉翁亭記》中的那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被人們所津津樂道,歐陽修寫的詩詞也被變成了歌曲,在當時廣為流傳。儘管歐陽修是一位名聲大噪的詩人,但這也不意味著他所有的詩詞歌賦都能夠流傳於後世。歐陽修也曾經歷過貶謫,但他並沒有因此一蹶不振,反而和蘇軾一般豁達開朗,蘇軾是「竹杖芒鞋輕勝馬,一蓑煙雨任平生」。而歐陽修就是寫下了《醉翁亭記》。
-
賞析歐陽修《採桑子.西湖好》
連續讀了十首歐陽修的《採桑子》,我脫口而出的一句話是:太厲害了!十首詞,有九首寫的都是關於西湖的景象。而且九首西湖詞,每首都那麼美妙絕倫。這簡直是寫我的詞,讓別人無西湖可寫,準備把寫西湖的人的路給堵死的節奏呀。
-
歐陽修一生奇恥大辱,成就了名篇《醉翁亭記》
相比起政治鬱不得志,更令歐陽修感到奇恥大辱,也讓政治對手攻訐不止的,是一樁家庭倫理傳聞,是為歐陽修貶滁的直接原因。早年,歐陽修的妹妹嫁張龜正,不久守寡,帶著張與前妻之女投靠歐陽修。歐陽修撫養此女成人,嫁其於堂侄歐陽晟,原本好事一件。殊不知,外甥女張氏與家僕私通,就揪送官府後,竟「和盤託出」未嫁時與歐陽修有「不倫之情」。
-
蘇軾和韻歐陽修的詞,是作繭自縛?還是難能可貴?
這就要歸結於他當時沉浸在緬懷恩師歐陽修的思緒中。歐陽修曾在潁州做知州,最後終老於此,蘇軾泛舟的潁河也是歐陽修當年經常遊玩的地方,一時間蘇軾感慨萬千,思緒波湧起伏,這就使得潁河人格化了。正如他當時在《祭歐陽文忠文》所寫:「清穎洋洋,東注於淮,我懷先生,豈有涯哉!」
-
歐陽修詞:生命的悲風與達者的歌唱
身體的衰老、京城的喧囂與功名的羈絆,讓歐陽修倍感倦怠。他在給好友杜植的信中感慨:「若寵利紛華,不惟非素心所溺,就令心有所好,大抵晚年實能享者,於身所得幾何?」(《答杜植》)不過,歐陽修畢竟是歐陽修,他一方面深切地感受到生命悲風的侵襲,一方面又努力尋求精神上的快樂:把酒花前欲問君。世間何計可留春。縱使青春留得住。虛語。無情花對有情人。
-
原創詞:採桑子·北國之
採桑子·北國之春 跂望春歸春不歸,夢裡常回。錦繡成堆,怡人花香燻欲醉。 溫潤江南笑東北,春雪紛飛。以和凝《採桑子·蝤蠐領上訶梨子》為正體,雙調四十四字,前後段各四句三平韻。詞的上闋表現了東北人對春天的期盼。東北的春天,來的比較晚,雖然時間很短暫,可那份奇蹟的美麗,如煙花般璀璨,灑落在大地的各個角落,這裡的春天獨特美麗,令人陶醉;這裡的春天帶給人以夢想和希望,讓盎然的生命自由的馳騁。
-
彤嫿新韻和唐宋詞之心有靈犀(歐陽修篇)
歐陽修(1007-1072年),字永叔,號醉翁,吉州永豐(今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人。官至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65歲卒,諡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累贈太師、楚國公。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被世人稱為「唐宋散文八大家」。
-
繁華落盡處,惆悵煙波裡——讀歐陽修《玉樓春》
——歐陽修《玉樓春》 歐陽修近代詞學批評家王國維在《人間詞話》裡說《詩經》《古詩十九首》和五代、北宋詞「皆無題也」。他認為這些作品中的意思,是「不能以題盡之」的。
-
歐陽修最深情的一首詞,寫盡世間相思,美到令人心碎
尤其北宋這六位大師,散文造詣頗高,詩詞也能在文壇上領一代風騷,其中有一位地位尤其崇高,另外五位都是他的門生,他便是大名鼎鼎的歐陽修。武將出身的趙匡胤以兵變取代後周建立大宋王朝後,大為重視文人,所以,文人在宋朝有廣闊的天空。可以說大宋「重文輕武」的獨特土壤,對孕育出樂觀豁達的歐陽修有很大關係。看似繁華的庭院閃耀著輝煌,然而在被柳條遮擋著的深處,卻隱藏著不為人知的故事。
-
歐陽修同榜狀元,先當歐陽修的姐夫,後來又當歐陽修的妹夫
北宋天聖八年科舉,歐陽修在禮部會試中得了第一名。王拱辰也通過會試,取得了殿試資格。 歐陽修的文章譽滿天下,又取得了會試第一的成績。當時的士人都認為,歐陽修是狀元的頭號熱門人選。歐陽修自認狀元非他莫屬,王拱辰也認為自己爭不過歐陽修。 歐陽修在殿試前,做了一套狀元服。歐陽修試穿的時候,發現不合身。
-
唐宋八大家·歐陽修-遼寧頻道-東北新聞網
歐陽修死後葬於開封新鄭(今河南新鄭),新鄭市辛店鎮歐陽寺村現有歐陽修陵園,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另今綿陽南郊亦有其祠堂,名曰六一堂。在滁州時,自號醉翁。晚年自號六一居士,曰:吾集古錄一千卷,藏書一萬卷,有琴一張,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壺,吾老於其間,是為六一。歐公一代儒宗,風流自命。詞章窈眇,世所矜式。乃小人或作豔曲,謬為公詞。 歐陽修曾與宋祁合修《新唐書》,並獨撰《新五代史》。
-
實拍江西的歐陽修夫人墓地:歐陽修的嶽父,為何不肯原諒歐陽修?
歐陽修是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沙溪鎮人,歐陽修的父母、歐陽修的原配胥夫人、續弦楊夫人,都安葬在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沙溪鎮的鳳凰山上。永豐縣政府撥款,把歐陽修父母合葬墓、歐陽修胥楊兩位夫人合葬墓修葺一新,打造成免費對遊人開放的旅遊景點。
-
文壇宗主歐陽修
歐陽觀為官清正廉潔,為人樂善好施,致使家無餘財,歐陽修與母親鄭氏只得相依為命,到湖北隨州投奔叔叔歐陽曄。歐陽曄也是一位清官,家裡並不富裕,好在母親鄭氏受過良好教育,可以教歐陽修讀書寫字。但由於家境貧窮,買不起筆和紙,鄭母就用蘆葦稈在沙地上教歐陽修讀書寫字,從此「畫荻教子」的故事開始在民間流傳。母親的睿智卓識讓歐陽修在苦難的幼年獲得了基礎教育。 歐陽修天資聰穎,自幼喜愛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