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媒看襄陽|宜城「牛人」王國慶 致富不忘鄉鄰
近日中國新聞網聚焦襄陽報導宜城「牛人」王國慶致富不忘鄉鄰致力社會公益事業每年養牛賣牛達6000多頭帶動4個鎮(辦事處)的30個村300多戶農戶養牛致富他就是宜城「牛人」王國慶摸著石頭過河 抱成團兒發展王國慶的國慶農牧有限公司位於宜城市南營街道辦事處桐樹村,走進企業,仿佛置身於牛的海洋。
-
致富不忘鄉鄰——記臨夏州脫貧攻堅先進個人李漢騫
本報記者 喬棟明在臨夏縣黃泥灣鎮十五里舖村,流傳著企業家李漢騫創業不忘故土、致富不忘鄉鄰的佳話。創業以來,他想盡辦法拓寬產品銷售渠道,通過不懈努力,收穫豐碩成果,並且充分發揚「先富幫後富,共奔小康路」的奉獻精神,帶領村民共同致富,成為當地一名優秀的創業青年。
-
致敬勞動者 脫貧致富不忘鄉鄰 李忠國一把油紙傘撐起一片天
脫貧致富不忘鄉鄰 李忠國化身送貨小哥 產品的改良,讓李忠國的工廠銷售額逐步進入正規,想起之前村裡面對自己的幫助,李忠國便開始和村裡面的駐村工作隊,商量如何帶動更多的貧困戶,藉助「網際網路+扶貧」電商扶貧新模式,增加大家的收入。
-
【一線工程師】王偉傑與「聞花香」
王偉傑就是其中一隻辛勤的「小蜜蜂」。王偉傑是東航技術山西分公司航線部的一名整機放行人員。很多同齡人都叫他「老王」。不僅僅是因為他在機坪工作多年而曬得黝黑的皮膚,還因為他平時愛思考,老皺眉頭,稍顯成熟。其實他年齡並不大,工作也就九年,在山西分公司是非常年輕的整機。他在工作中勤勤懇懇、任勞任怨、銳意進取,逐漸從一名大學生成長為一名優秀的飛機整機放行人員。
-
創辦家庭農場不忘幫鄉鄰致富,南京高淳「三帶」名人孔秋娣助力鄉村...
孔秋娣在創辦秋亞家庭農場的同時不忘幫助鄉鄰,近年來,她帶動周邊農戶發展稻鴨共作有機生產規模達到1000畝以上。在工作空閒之際,孔秋娣還會給村民們做技術培訓,得益於她的耐心指導,目前固城街道又增加了兩家稻鴨共作的種植戶,江蘇泰興、宿遷的農戶,也會邀請她前往做技術培訓。不僅如此,每年她還為揚州職業大學、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等師生提供實訓基地、開展培訓12次左右,培訓學生800人次以上。
-
專訪成輝置業王偉傑:愛拼 敢贏
作為成輝置業的傳承者,福建成輝置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偉傑早早開始參與公司事務。他事必躬親,經常深入一線,從前期招商,到後期運營,參與到公司各個項目整個實戰過程。低調勤勉的他,早早成長為公司領軍人物。在採訪中,王偉傑經常提到的一個關鍵詞是——「接地氣」,作為一家深扎本土的企業,他很清楚公司的定位和「發力點」,對園區運營的底層邏輯也摸得相當透徹。
-
致富不忘鄉親——記新中村榮譽村主任、昭平縣古書茶業有限公司總...
致富不忘鄉親——記新中村榮譽村主任、昭平縣古書茶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黃其東 時間:2021-01-08 18:17:12來源:華聲晨報作者:史喜娟 莫雲珍 □本報通訊員 史喜娟 莫雲珍 說起昭平縣仙回瑤族鄉新中村榮譽村主任、廣西昭平縣古書茶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黃其東
-
王偉傑:速裁不降速 審判不斷檔 ▏五四風採
王偉傑:速裁不降速 審判不斷檔 ▏五四風採王偉傑是天津二中院告申庭速裁團隊青年法官。王偉傑:速裁不降速 審判不斷檔 ▏五四風採今年春節,正在山西老家探親的王偉傑響應組織號召,第一時間從山西老家駕車返津,在嚴格執行自我隔離措施後,又迅速投入審判及防疫工作。
-
朱丹丹:自主創業謀發展 致富不忘助鄉鄰
取得階段性成果的朱丹丹沒有就此止步,而是努力學習通過考核,成為了賽罕區科技特派員,不僅為她自己種植花卉提供技術支持、拓寬銷售途徑,而且她也自覺肩負起了培育農民專業知識、帶領農民致富的責任。目前,朱丹丹租用溫室大棚約6000平米,耕地4000平米,現有工人3到10人,均是周邊鄉鄰,說起老闆朱丹丹,大家紛紛豎起大拇指。「我現在每天工作9個小時,每天能拿到100元,相比其他活,這個工作待遇太好了。我現在腿腳還利索,侍弄小花小草也輕鬆,多鍛鍊一下對咱們身體也有好處。老闆是個大學生,對我們有耐心、熱情,人家對我們這麼好,我們也要好好工作。」
-
...青山丨十二年的不舍——記福建森林消防總隊特勤大隊衛生員王偉傑
王偉傑(右)指導新消防員包紮頭部傷口。當被問及是否後悔過自己的選擇時,王偉傑說,「一點不後悔,當兵是我喜歡的。」入伍後,王偉傑因為聰明能幹,理解能力強,被送去學醫,在福建武警醫院前後學習了兩年多才回到了當時所在的武警福建森林總隊服役。「這些年我一直不斷學習,每年都去參加培訓,為的是能夠更好地服務戰友。」
-
陳小龍:身殘志堅的致富帶頭人
他先天性肢體殘疾,卻憑著不服輸的拼勁和闖勁,用勤勞的雙手艱苦創業,成功拼搏出一番事業;他致富不忘鄉鄰,帶領大家發展產業,成為了村裡的致富帶頭人,他就是宣漢縣曉龍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陳小龍
-
巫溪:童綏安養豬創業致富 心繫群眾顯大愛
8日,筆者了解到,重慶市巫溪縣古路鎮龍泉村村民童綏安身患殘疾,但身殘志堅,通過養豬走上致富之路。致富後的他,不忘幫助困難中的群眾,通過向殘疾人、貧困戶贈送豬仔、提供就業崗位,帶領大家一起走上了脫貧致富的道路。 在古路鎮龍泉村綏安養殖場,圈舍裡一頭頭膘肥體壯的生豬活蹦亂跳。
-
李豔龍:﹃畜﹄勢勃髮帶富鄉鄰
□王天慧李豔龍是突泉鎮新發村的養牛大戶之一,早在2016年,李豔龍便瞄準了肉牛養殖這一致富商機,暗暗在養牛技術上卯足了勁。一心撲在發展養牛產業上的他,通過悉心飼養和不斷摸索,終於找到了合乎自身發展的致富路。
-
新時代文明實踐在冷水灘|送溫暖、獻愛心 鄉賢鄉鄰走鄉親
1月14日,寒風凜冽,細雨綿綿,冷水灘區普利橋鎮下葉塘村委會人潮湧動,熱鬧非凡,伴隨著絡繹不絕的困難群眾的到來,「情系家鄉,送溫暖、獻愛心,鄉賢鄉鄰走鄉親活動」拉開了序幕。 活動現場,蔣榮華、宋冰波兩位鄉賢為全村140多位貧困戶和特困群眾送上了大米、食用油和慰問金,總價值4萬多元。蔣榮華說,下葉塘村是他的根,樹高千丈,根在家鄉。
-
「網聚美好安徽」安徽淮南:致富不忘鄉親 超市老闆返鄉創業種蘆筍
但致富不忘鄉親,2019年,黃義祥投資600多萬元,在高臺村流轉了120畝地種植有機蘆筍,公司每年可幫助村集體增加收入7萬元。目前,公司可提供就業崗位30多個,其中帶動貧困戶就業20多戶。 「雖然經歷了今年的疫情和洪災,但到了明年,我種植的蘆筍就可以收穫了,信心都是政府給的。」黃義祥說。
-
馬亮:小豆丹鋪出致富路
他叫馬亮,是灌雲縣侍莊街道侍圩村一家果蔬種植家庭農場的負責人。 灌雲縣侍莊街道農戶 劉建連:「馬亮對我們很好,照顧也很好。
-
石屏之美——致富帶頭人投票
在做好工作的同時,她還是一個敢想敢幹致富路上敢為人先的巾幗致富帶頭人。工作之餘,她發現村裡留守在家的婦女較多,便將她們組織起來,創辦了淑芳背巾加工坊,帶領村裡十多名婦女從事嬰幼兒背巾加工。她還不斷拓寬銷售路子,產品銷售到了縣外,甚至省外。銷售量越來越大,影響力也越來越廣,做工的姐妹,從本村發展了其他鄉鎮,帶動周邊的婦女姐妹一起勤勞致富,讓留守在家的婦女姐妹在家也能掙錢。
-
「脫貧攻堅·村村道」天柱西嶺村致富帶頭人龍坤:小小羊肚菌 承載...
龍坤是西嶺村其中一名致富帶頭人,他積極帶領村民發展羊肚菌種植,被村民親切地稱之為致富的「領路人」。守初心,致富不忘帶鄉鄰。從小生活在農村家庭的龍坤,自小就特別的孝順和懂事,看著含辛茹苦的父母吃不飽穿不暖,暗自發誓一定要通過自己的努力讓父母過上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