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德軍資歷最老,具有古士之風的一代名將,卻受到希特勒質疑

2021-02-08 軍事雜談驛站

二戰德國湧現出了無數名將,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隆美爾,曼斯坦因和古德裡安這三位了。但有一位將軍表現同樣出色,卻並沒有他們三人那樣亮眼,其主要原因是因為這位將軍,他完全是一位風格較傳統的指揮官,此人就是:卡爾·魯道夫·格爾德·馮·倫德施泰特,高居二戰德國的陸軍元帥之職。

卡爾·魯道夫·格爾德·馮·倫德施泰特

1875年12月12日,倫德施泰特出生在有800多年從軍歷史的軍人世家,其父曾擔任少將軍銜,從而為倫德施泰特進入軍界提供了一定的便利。1892年倫德施泰特畢業于格羅斯利希菲爾德高級軍校,並被派駐到卡塞爾步兵團任職,1900年出任步兵團中尉副官。1907年從軍事學校畢業後,升任步兵團上尉連長。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倫德施泰特出任預備第22師參謀官,繼任喀爾巴阡山某軍首席少校參謀官,一戰結束時任西線第15軍參謀長。不過他在一戰中並沒有特別突出的表現,倫德施泰特真正青雲直上是在一戰後。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馮·倫德施泰特先後歷任騎兵第3師參謀長、第2集團軍參謀長、騎兵第2師師長、步兵3師師長、第3軍區司令。1932年10月晉升為步兵上將,並擔任第1集團軍司令。希特勒上臺後,他更是憑藉自己的才能在瘋狂擴軍前提下開始大步提高軍銜。

在二戰前夕倫德施泰特已經高居上將之職,1939年進攻波蘭時,他被任命為南方集團軍群總司令,負責進攻波蘭。但在這次實際戰鬥中,倫德施泰特發現情況與早前模擬戰鬥中不相符的情況,他作為一位傳統的高級軍官,卻沒有墨守成規,而是做出調整,從而實現全殲波軍的計劃,此戰後獲得鐵十字勳章和希特勒的親自嘉獎。

1940年7月19日倫德施泰特又被晉升為德國陸軍元帥,他當時算是納德國軍官中資歷最老的軍事指揮官之一,但他的缺點就是一生對政治都缺乏興趣和了解,這也為他以後和希特勒之間的分歧埋下伏筆。

1940年,德國對法國發起攻擊,倫德施泰特作為攻擊主力兵團指揮官,一路越過崎嶇山脈,繞過瑪奇若防線,對盟軍完成大包圍。此時,隆美爾已升任為裝甲師師長,並在對法國戰爭中,取得赫赫戰功。倫德施泰特和隆美爾關係可以算是比較密切,他們有一段時間在不同的戰場上各自為戰,也有段時間,他們互為上下屬關係!

隆美爾

但在進入法國邊境時,5月23日倫德施泰特指揮古德裡安的裝甲軍前進到離敦刻爾克僅10英裡,卻突然接到希特勒停止前進的命令,坐失殲滅約33萬英法聯軍的大好戰機。

雖然在同一戰場上,倫德施泰特和古德裡安,隆美爾都在以不同角色協同作戰,但倫德施泰特和他們的軍事風格完全不同,隆美爾和古德裡安更像是一位戰術進攻大師,而倫德施泰特則是個比較傳統的軍人,在他身上能看到普魯士軍人的影子,這也使其指揮才能一直褒貶不一。

古德裡安

有些人認為,其實在軍隊事務中,倫德施泰特更像是一位無為而治的長者,而不是一位出色的軍事家。在蘇德戰爭中,倫德施泰特也受到了希特勒的質疑:1941年,倫德施泰特指揮的南方集團軍群,由第4航空隊協同,以第聶伯河和基輔為目標,向蘇聯發動突擊。

在中央集團軍群的協助下,倫德施泰特圍殲防守基輔的蘇軍,嚴冬降臨後,因為與希特勒的戰略相左,倫德施泰特被編入預備役。但到了1942年的一次戰役中,倫德施泰特表現又讓希特勒刮目相看,他率領部隊圍殲蘇軍名將布瓊尼的騎兵主力,消滅蘇軍近百萬人,這一成就也讓希特勒重新對他予以重用。

此後倫德施泰特開始三次擔任西線總指揮官,足以看出希特勒當時對他的器重。但這三次任職卻又成了倫德施泰特的「滑鐵盧」,這三次都因為希特勒認為其不盡職而被罷免。盟軍諾曼第登陸之後,1944年6月29日,倫德施泰特曾呼籲希特勒面對東西兩線作戰的殘酷現實,趁還有實力存在時,設法去和談結束戰爭。

當希特勒的最高統帥部向他徵詢今後的行動計劃,倫德施泰特直截了當地說:「除了結束戰爭,還能做什麼?」但「好戰成癮」希特勒由此認為他已經失去了自信,於同年7月初解除他的指揮權,並令其退休。戰後被同盟國俘虜,在監獄呆到1949年因為身體不佳出獄,於1953年死於心臟病。

作為軍人,倫德施泰特一直被譽為具有古士之風,由倫德施泰特軍事生涯中可以看出,德施泰特的一生基本上就是和戰鬥相伴相隨,因此他對戰局有著非常清楚的判斷,雖然有出色的判斷力和指揮力,但是由於希特勒的瞎指揮和不信任,幾次大戰役都讓其無法真正發揮全部才能。

碼字不易,走過路過給個關注唄!

相關焦點

  • 二戰中最優秀的德軍名將,既是空中悍將,又是陸戰奇才
    尤其是二戰時期,哪一個國家沒有幾個出色的將領?像大家比較熟悉的蘇聯大將朱可夫,英國元帥蒙哥馬利,美國名將巴頓,艾森豪。還有中華民國的薛嶽,白崇禧,日本的山本五十六,以及德國,在二戰時期,德國出了許多名將,比如古德裡安,隆美爾,還有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二戰時期最優秀的德軍將領阿爾貝特·凱塞林元帥。
  • 二戰時期德軍神將竟是浪得虛名,西方人炒作的目的何在?
    納粹德國在二戰中有不少名將,比如曼施坦因、古德裡安、莫德爾等人。但是,在德軍的眾多將星中,有一個被稱為「德軍明星將軍」的人物卻被自己的同僚所詬病,有人甚至懷疑,這位後世人耳熟能詳的納粹德國名將其實是一個平庸的將軍。這個人就是「沙漠之狐」隆美爾。
  • 二戰時期,德軍所向披靡,希特勒為什麼不攻打中國?原因有三
    二戰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戰爭,這場戰爭的罪魁禍首是德國、日本和義大利三國。毋庸置疑,在德日意這三大軸心國中,德國是實力最強悍的。在二戰初期的歐洲戰場上,德軍是所向披靡的。野心勃勃的希特勒將德軍派到了蘇聯戰場、北非戰場,為什麼希特勒不打中國呢?原因大致有三點。
  • 二戰時,莫斯科面臨德軍重兵壓境,希特勒的德軍為何慘敗?
    前言二戰時,德軍的「閃擊戰戰術」打遍天下無敵手!希特勒幹掉西歐諸國之後,他立刻將德軍兵鋒指向了蘇聯。希特勒一直將蘇聯作為自己最大的敵人,希特勒做夢都想佔領蘇聯,在東方為德意志帝國的人民爭取生存空間。1941年6月,希特勒突然派出大軍閃擊蘇聯。10月,180萬德軍精銳部隊殺至莫斯科城下。
  • 二戰德軍名將隆美爾到底厲害在哪裡,連對手都尊重他是真的嗎?
    李三萬摘要:二戰時德軍最著名的戰將非隆美爾莫屬,他到底厲害在哪裡,據說就是作為對手的盟軍都很尊重他,這是真的嗎?二戰時德軍最著名的戰將非隆美爾莫屬,他到底厲害在哪裡,據說就是作為對手的盟軍都很尊重他,這是真的嗎?埃爾溫?隆美爾(1891年~1944年)為德國陸軍元帥,和古德裡安、曼施坦因並稱二戰德軍三大名將,希特勒的愛將。
  • 二戰德軍在庫爾斯克戰役慘敗,責任到底該不該讓希特勒來背?
    李三萬 摘要:二戰蘇德戰場,1943年的庫爾斯克戰役,是個具有轉折點意義的重大戰役,德軍在戰役中慘敗,徹底喪師了在蘇德戰場上的主動權。對於這場戰役,戰後很多德軍高級將領都將責任歸咎於希特勒的瞎指揮,這個責任到底該不該讓希特勒來背?
  • 曼斯坦因是德軍戰略大師,被希特勒解除兵權後,最終結局如何
    曼斯坦因是納粹德國在二戰時期的「三大名將」之一。作為一名傑出的戰略大師,曼斯坦因指揮了多場關鍵戰役,立下了赫赫戰功。
  • 二戰猶太人和德國人長相差不多,希特勒如何分辨?德軍:從這3點
    二戰猶太人和德國人長相差不多,希特勒如何分辨?德軍:從這3點眾所周知,二戰是一段非常殘酷的歷史。在這段歷史中,無數人因為戰爭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大家都知道,二戰中希特勒對猶太人進行了慘無人道的屠殺。究其原因是因為希特勒小時候受到了猶太人的壓迫。他嫉妒猶太人有錢,嫉妒他們聰明。於是,等到希特勒控制了德國之後,就開始大規模地對猶太人進行屠殺。首先,希特勒將德國所發生的經濟危機全部甩鍋給了猶太人,然後便開始找理由加緊迫害猶太人了。他不僅將猶太人的財產全部沒收,還將猶太人關在集中營裡,不斷的折磨他們,最後讓猶太人在凌辱中死去。
  • 打敗朱可夫,敢直接對嗆希特勒,被稱為防禦之獅的二戰元帥!
    在二戰期間,世界各國湧現出了許許多多的名將,如蘇聯的朱可夫,德國曼施泰因,隆美爾,英國的蒙哥馬利等。而今天要和大家的分享這位二戰名將,現在很少有人關注,他就是德國的陸軍元帥莫德爾。
  • 庫爾斯克戰役:二戰最經典「坦克會戰」,從此希特勒一蹶不振
    庫爾斯克戰役是德軍在史達林格勒戰役後為奪回戰場主動權發動的戰役,是蘇德戰爭軍事上的根本轉折,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蘇德戰場的決定性戰役之一,也是二戰最大規模坦克會戰。 戰役之後,德軍完全喪失了戰略主動權,蘇軍從這裡開始了收復國土的大規模的全面進攻。從此希特勒一蹶不振。
  • 二戰德軍士兵很強,現在的戰鬥力如何?希特勒要是看見得氣死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軍隊所向披靡,士兵們的戰鬥力一個比一個強悍,可以說希特勒的治軍方式很有效,所有人都擰成一股繩。發起閃電戰期間,各軍配合十分的默契,直接以摧枯拉朽的勢頭碾壓,敵人連擋都擋不住,當時能夠與德軍一戰的幾乎沒有,蘇聯要是和德軍人數相當,完全不是對手。
  • 二戰中最優秀的凱塞林元帥,既是空中悍將,又是陸戰奇才
    尤其是二戰時期,哪一個國家沒有幾個出色的將領?像大家比較熟悉的蘇聯大將朱可夫,英國元帥蒙哥馬利,美國名將巴頓,艾森豪。還有中華民國的薛嶽,白崇禧,日本的山本五十六,以及德國,在二戰時期,德國出了許多名將,比如古德裡安,隆美爾,還有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二戰時期最優秀的德軍將領阿爾貝特·凱塞林元帥。
  • 二戰老照片:翹著二郎腿毫無形象的希特勒,面帶笑容的德軍俘虜
    兩個跳在空中的女人,是德國漢堡的一群舞者,她們正在在國家芭蕾舞劇院進行演出的排練,等著表演給德國的士兵們看,鼓勵士兵們在前線勇敢作戰,德軍在戰爭初期能夠戰無不勝的原因也是這種全民的熱潮導致的吧
  • 曼施坦因計劃大膽瘋狂,被德軍高層否認,卻得到另外兩位名將的認可
    然而擺在他的面前有一大難題,那就是著名的馬奇諾防線擋住了德軍的路線。如果從馬其頓防線進攻傷亡則是很大,別說一統歐洲,就連佔領法國都要付出很大的代價,這也是希特勒最不願意看到的結果。所以,他讓統帥部作戰人員重新制定新的作戰計劃。
  • 閃電戰的先驅,二戰德軍最開始的那三個裝甲師
    德軍最初的三個裝甲師 二戰德軍的裝甲部隊創造出了輝煌的戰績,更是引領了一個時代的戰術革新。但是它的建立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它也是在周圍的質疑聲中成長起來的。
  • 二戰中,德軍為何寧可犧牲也不用化學武器?其實希特勒並沒那麼高尚
    二戰中,德軍曾啃過好多硬骨頭,前期採用閃電戰戰術,由於雙方的軍事實力懸殊,基本是兵不血刃的。但是後來到了蘇聯戰場,雙方力量旗鼓相當,戰役一個比一個慘烈,傷亡越來越多!可是納粹一直卻沒動用過殺傷性極大的化學武器,有些人說,德軍沒有用化學武器是德軍沒有具備那個能力, 這顯然是錯誤的。
  • 波蘭戰役德軍速勝背後 二戰中德國最大的軍事冒險 希特勒都心虛
    但在輝煌勝利的背後,波蘭戰役實際上是納粹德國二戰中非常大的一次軍事冒險,德國內部很多將軍都嚇得串聯起來要刺殺希特勒以阻止戰爭爆發了,因為在整個波蘭戰役期間,德軍在西線僅有23個步兵師的二線部隊,面對絕對優勢的法軍,可以說是不堪一擊。
  • 二戰時,德軍最恐怖的兵種,胸掛鐵鏈令無數人膽寒,自己人也不例外
    軍迷朋友們都知道,在上個世紀爆發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有史以來遭受到的規模最大、最致命的災難,作為二戰最大的罪魁禍首,德國納粹的一系列政策和秉性在後世被很多的學者和軍迷作為戰爭的反面教材來研究,但是不得不說納粹德國在二戰期間確實極其強大,這一切都得益於德國人的超前的思維和鐵血的傳統。
  • 唯一敢對希特勒發飆的德軍將領,造成蘇軍百萬傷亡,外號東線救星
    ■瓦爾特·莫德爾的一張標準照,他在二戰中是與隆美爾、曼施坦因等人齊名的德國一代名帥。 希特勒上臺後,莫德爾很快成為國家社會主義的狂熱支持者,經戈培爾介紹而受到希特勒接見,並得到賞識和重用。1935年,他從國防部陸軍訓練局局長之職調任陸軍技術局局長,負責重整軍備的技術問題,還曾到蘇聯訪問,交流研究軍備問題。1938年,莫德爾晉升為少將。 1939年,莫德爾擔任第4軍參謀長,參加了波蘭戰役。
  • 二戰第一名將曼斯坦因,攻克世界上最堅固堡壘塞瓦斯託波爾要塞
    之後,德軍鐵騎又奪取了捷克的蘇臺德區。沒多久,希特勒便侵佔了整個捷克斯洛伐克。1939年9月,納粹大軍採用當時最先進的「閃擊」戰術襲取了波蘭西部,包括波蘭首都華沙的廣大地區。蘇聯趁機搶佔了波蘭的東部地區,蘇德兩國的國境線直接相靠。1940年5月開始,德國大軍不斷的「閃擊」西歐各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