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越來越多人關注減肥,關心食物熱量了。於是我們之前做過一些食物的熱量對比,比如:
4 根雞爪的熱量約等於 5 兩蒸米飯
1 包蔬果乾的熱量約等於 12 根黃瓜
可能是熱量太過令人震驚,不少愛好美食的粉絲在後臺留言:熱量高但好吃啊,我少吃兩碗飯不就行了?
還真不是!
熱量高只是表象,最需要當心的是一不小心吃進去了太多的油和糖,這才是不健康的根本。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天的油脂攝入總量不要超過總能量的 30%。
按一個成年女性每天 1800 千卡能量攝入來算,每天的油脂攝入(食物自帶 + 烹調用油)建議不超過 60 克,其中飽和脂肪酸不超過 20 克。
這大概相當於 6 個湯勺的油,每 1 湯勺 10 克。
以上為均衡膳食模式下,成年人的膳食脂肪來源。過多的油脂及飽和脂肪攝入,與超重肥胖、2 型糖尿病等慢性病密切相關。
看起來可能還挺多?其實,很多人的油脂攝入,都超標了!
它們就藏在常吃的各種零食糕點下午茶裡,我們扒到 21 款讓你意想不到的油(脂肪)多的零食,油多到驚掉下巴。(文末有怕胖也能吃的零食清單)
——
有些東西你知道油多
但卻不知道油那麼多
比如,你最愛的薯條
想要做出 1 份小薯(75 克),需要 120 克土豆加上 10 克油。
而吃到停不下來的薯片,一整包原味的 75 克,大概會用到 160 克土豆和 26 克的油。
還有最愛的辣條,8 根就相當於 40 克麵粉加上 16 克油。
最可怕的是咬起來嘎嘣脆的大麻花,一袋 5 根麻花,居然有 68 克的油。
吃完這一盤一天油攝入量就超標了。
註明:以上數據根據配料表、營養成分表的數值估算得出,存在一定的偏差,僅作參考。
——
有些東西看著不像有油
卻也是脂肪大戶
鹹鮮的手撕魷魚條,一小包居然也有大半勺的油。
看起來很清淡健康的蒸蛋糕,4 個就有 1 勺油。
月銷幾十萬的網紅日式小餅乾,半包居然有 10 克的油。
鬆軟可口的網紅小吃華夫餅, 2 小包 4 片就有 20 克油。
還有火鍋店等位必備的蛋花玉米,一小包將近 3 勺油。
還沒解饞,一天烹調油建議攝入量就夠了
香香脆脆的香蕉片,含油量也是很嚇人,一小包就有 30 克的油。
最想不到的是一品蛋酥,含油量高達 64%!吃三口,兩口都是油啊……
果真印證了那句——好吃的東西必須要油油油油油油……
——
有些東西你只知道它糖多
卻不知道它油也多
網紅半熟芝士甜品屆的代表,2 小個就有 1 勺油了。
酥脆的威化餅乾,1 個也有 20% 的油脂。
巧克力黨最愛的巧克力派,一小個就有大半勺的油。
看電影標配的爆米花,一半是糖,還有 1/5 是油。
夏天最愛的巧克力冰淇淋棒冰,吃一根就有 20 克的油(脂肪)了。
並不是只有植物油才算油。
起酥油,棕櫚油,椰子油,黃油,奶油,豬油,不管名字聽起來多健康,它們的成分都是純純的脂肪。熱量……你懂的!
——
還有些號稱「健康」的食品
油多的都可以滴出來
胃不好的人總愛來兩片的消化餅乾,能不能助消化倒是不好說,吃下去的油脂可是不少。只要 4 片就有 10 克的油。
還有號稱非油炸的薯片,聽起來健康不少。但我們仔細看看配料表,每 100 克就有 30 克的脂肪。
這類薯片其實只是改用了烘烤型,添加的油脂並不比常規的薯片少。
還有各類「素肉」,用豆類替代了肉類,不過油也沒少加,吃 1 塊就有 15 克油。
和豬肉的脂肪含量其實差不多。
最後一個必須要提的就是果蔬脆了。要多吃蔬菜水果,可千萬別拿這類替代,油實在太多。
日常生活中,適當攝入脂肪是必要的,但過度攝入就對健康不利,有些東西偶爾吃吃就好。
如果今天恰好不過是吃了一小盒蛋酥、一塊素肉、一根麻花、一個半熟芝士、5 根辣條,
最後再來一小把玉米蛋花,
你今天的油脂攝入就已經超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