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時掌握老人身體狀況 德清打造「無圍牆的養老院」

2020-12-12 央廣網

央廣網德清9月9日消息(記者魏煒 謝夢潔 通訊員沈雲霞 俞虹 王鈺涵)為了讓獨居老人在遇到突發事件時能儘快得到救援,浙江德清縣民政局為全縣90周歲以上重度失能失智老人免費安裝健康檢測設備「24小時監護枕」。當老人突發疾病或身體狀態異常時,通過提醒、報警等方式,讓子女、助老員甚至家庭醫生能實時掌握老人身體狀況。  在德清縣新市鎮西安社區寺前弄魯阿毛家中,自從七年前魯阿毛不小心摔了一跤後便臥床至今,子女必須二十四小時守在母親身邊。魯阿毛家中子女5人,尚且能輪流照顧。在工作人員的講解下,魯阿毛的子女們安裝了手機app和微信小程序。通過軟體,老人呼吸、心率、體動、在離床等數據信息在手機上一目了然。大兒子馮如新今年已72歲,對於以後能隨時隨地掌握母親的情況,他連聲稱讚:「我自己年紀也有點大了,有時照顧母親感覺力不從心,有了監護枕以後,母親有什麼情況馬上就能知道,太方便了。」

據悉,「24小時監護枕」——是在老人的枕頭下,「藏」著一塊5cm左右厚度的薄板,老人根本感覺不到它的存在。基於5G的網絡環境下,所有數據會即時通過網絡傳輸到統一的數據平臺,也會通過APP,在手機終端上顯示。一旦數據異常,就會實時發出警報,提醒兒女或者看護人員。

德清縣民政局通過前期個人提交申請、第三方公司評估等一系列程序,最終在全縣確定了90位90歲以上重度失能失智老人為首批「24小時監護枕」安裝對象。通過該項目能實現老年人健康實時監測,形成一個包含電子健康檔案在內的老年健康資料庫和健康雲平臺。

接下來,針對空巢、獨居等老年人數量大、居住地分散、照料缺失、易發生危險事件的現狀,德清縣民政局將針對性地開展高齡獨居老人安全預警防護試點工作。老人足不出戶,一個電話即可享受專業養老機構提供的查詢、政策解答、助潔、助餐、助醫、助護等服務,從根本上避免居家老人因無人照料而出現緊急情況難以求助的問題,為老人築起安全網,打造「無圍牆的養老院」。

相關焦點

  • 一張圖管住村裡大小事 德清用數位化賦能鄉村治理
    正在創建全域數字治理試驗區的德清,通過地理信息、遙感測繪、人工智慧等技術,創新打造鄉村治理數位化平臺「數字鄉村一張圖」,集納了230多類數據,以「一圖全面感知」的方式實時掌握鄉村生產、生活、生態變化。記者在平臺上看到,通過無人機定期巡飛回傳圖像和物聯感知設備上傳,這裡的數據保持動態更新。
  • 胸懷幸福院、情暖老人心——記昔陽縣晉祥養老院副院長王喜文
    在兩院的去留選擇中,王喜文覺得養老院的服務對象是一個孤寡鰥獨、老弱病殘者集結的特殊群體,這些人社會閱歷、家庭背景、興趣愛好、飲食起居、秉性脾氣、健康狀況各不相同,難以管理。目前,已進入老齡社會,老年人繼續入住養老院度過晚年已是不爭的事實。尊老、愛老、助老、養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做好這一特殊群體的工作,讓他們在「幸福」院裡「歡度」晚年,對於促進社會和諧、家庭和睦、人際和藹意義重大。
  • 你如何看待養老院老人的「夕陽戀」?
    一般進養老院的老人都是失去老伴的單身老人,在養老院產生感情應是很正常的事。常年孤獨寂寞終於可以傾訴,心理壓力相對減少,日子也過得輕鬆舒服。我們做子女的不要幹預老人的晚年情感生活。只要他(她)們雙方願意,在一起過得快樂開心就好。必經他(她)們是生命的倒計時。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大多數老人不願意跟子女住,選擇了養老院。
  • 大同老人迎來「智慧虛擬養老院」
    近年來,大同打造出沒有圍牆的「虛擬養老院」,讓老年人盡情享受網際網路時代的快捷便利,一個可推廣、可複製、可持續的養老服務新業態勃然興起。  近日,在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下發的《關於支持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發展的意見》中,「大同助老」的主要做法和經驗被列為主要推廣內容。山西晚報記者日前就此進行了採訪。
  • 皇鑽養老院:醫養結合,讓老人舒心又安心
    進入養老院的大廳,便可以看到醒目的一段話——讓老人健康、快樂、舒適、體面、有尊嚴地生活。皇鑽養老院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皇鑽養老院一共有7層樓,一樓設有運動康復室、中醫理療室、活動室、閱讀室等。病房裡,護士正在為一位不能患病不能自理的老人輸液,「老人屬於全護理重度型,只能勉強聽到一點話,護工負責幫他擦洗身體、換尿布、餵食等,我負責打針、輸液,每天醫生還要進行兩次查房。」護士說。
  • 廈門湖裡區興園社區建起「沒有圍牆的養老院」
    7月1日上午,恰逢黨的99周歲生日,廈門市湖裡區殿前街道興園社區樂歲生活館暨三星級照料中心正式啟用,社區裡的50多位老人聞訊趕來「嘗鮮」。這是一個「沒有圍牆的養老院」。在館裡,老人們三五成群,下棋、泡茶、話仙、理療、做手工……大家期盼已久的願望終於實現了,各個臉上都笑開了花。樂歲生活館為老人提供日常健康檢查。
  • 痛心:眼底深處的無助,蘇格蘭百位老人養老院孤獨而亡
    據《鏡報》11月14日消息,蘇格蘭老人群體深受其害,有近154位爺爺奶奶不幸去世。2020年7月,81歲的老年痴呆症患者瓦萊麗·博克斯福德(Valerie Boxford)所在的養老院與她的女兒艾瑪·克納格斯(Emma Knaggs)取得聯繫,養老院表示瓦萊麗需要離開養老院,就在7月份,瓦萊麗被轉移到一個新的地方,並在10月15日不幸去世。
  • 倔強老人不去養老院,突然改變主意,難道養老院真的不好嗎?
    他們有一個女兒,雖也都在昆明市,但是因為工作,可能還是有個40多公裡,而都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不能天天陪護老人。可是,哪不知,前年查出了他老伴得了癌症,雖然做手術割除了,但是醫生建議不要大喜大怒,太操勞,而周阿姨因為帕金森,做事情不太利索。沒辦法,女兒和女婿,只能常常過來幫周阿姨料理家務。
  • 被義大利養老院放棄的老人們-虎嗅網
    義大利老齡化嚴重,療養院在住人口眾多,疫情期間老人院內集體感染以及大批老人死亡的慘劇頻出,甚至已經被當地媒體形容為對老人的「屠殺」。前不久,義大利國家衛生院發起了一項調查,從3月底到4月6日陸續登記的調查結果顯示,總共44457名在住老人中,共計3859人去世。
  • 奮鬥一生的老一輩,養老院成最後歸處,可悲又無奈
    在這裡,老人們不存在任何一點私人空間,說難聽點跟坐牢沒什麼區別,來到這裡的老人身體多少有點大大小小的毛病,生活上有諸多不便。但由於護工人手嚴重缺乏,一個護工通常要照顧多個老人,工作繁重,又髒又累,因此面對這些老人們,護工們平時頗難有好臉色。老人們住在養老院,不僅吃住上要接受統一管理,平時心情也難以愉悅。老人們由於遠離兒女,常常會感到孤獨,缺乏心靈上的溫暖。
  • 11名養老院工作人員創建虐待老人小組,分享戰績
    法國自疫情以來,養老院(Ehpad)的狀況一直最令人擔憂。老人們本身身體素質差,對抗病毒,自然已是力不從心,全法國的媒體也將焦點放在了如何在疫情中給予老人們最好的保護。可是,今天法媒卻爆出了阿韋龍 (Aveyron)省的一家養老院內發生了數名老人被工作人員虐待和辱罵的醜聞。
  • 情感驛站|送老人去養老院是不孝嗎?或許這裡有你想要的答案!
    在蔣爸爸過世後,蔣南孫沒有接受小姨的建議將奶奶送入養老院,而是決定自己扛起家庭重擔。這一劇情也引發觀眾共鳴。生活中,隨著年輕人的工作節奏加快,無暇照顧老人的情況下,養老院逐漸成為養老的一大選擇。在大多數人看來將父母送到養老院即有人照顧,有了同齡人的陪伴老人也不孤單,自己在外打拼也能更安心一些。是一種很不錯的選擇。
  • 德清新市鎮基層黨員結對獨居老人
    儘管早就知道寒潮要來,看到外面大風大雨,家住德清新市鎮東升社區紫荊弄的鐘天榮又頂著夜色,來到了鄰居蔡雅仙家。  東升社區老齡化現象嚴重。寒潮來臨之前,新市鎮東升社區第一時間成立應急工作小組,發動黨員志願者組建「鄰居好黨員」隊伍,讓轄區內六位模範黨員與六位就近的常駐孤寡老人、空巢老人結對。  鍾天榮和蔡雅仙結了對。昨天一早,他一早就上門提醒要注意保暖。
  • 永康新型養老院齊亮相
    舒適安全的起居生活、豐富多彩的老年社交、頤養身心的集體活動、醫養結合的全新養老模式,這是新型養老院越來越受青睞的魅力所在。 今年,永康方大瑞金康養中心旗下的方大瑞金養老院、方大瑞金(十裡牌)安居院、龍山鎮養老院、象珠鎮養老院、石柱鎮養老院等五家醫養結合的新型養老院一亮相,就受到熱烈歡迎。近日,記者一一走進這五家養老院,探訪老人在養老院的生活。
  • 朱國賢來德清調研文明創建文旅融合工作
    今年11月,德清成功躋身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在縣級城市中排名第一。在德清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公民道德館,朱國賢通過實地察看、聽取匯報、互動交流等方式,詳細了解德清文明創建和道德建設的工作亮點、創新做法和下一步打算。   朱國賢對德清文明創建的做法給予充分肯定,他希望德清繼續發揮優勢,再接再厲,努力成為全國文明城市中的標杆縣、示範生。
  • 老人住養老院摔成骨折,16小時後才告知家屬 養老院:願協商賠償
    十一月十五日中午,養老院負責人微信聯繫他,說昨天晚上(14日)老人去洗衣服的時候,自己從床上摔下來了。追問摔得重不重,對方回答:只在明早照一張,目前感覺左腿動就疼,沒有外傷。在養老院摔斷84歲老人家人對未盡照料責任提出質疑2個月前,劉先生決定將84歲的母親送進養老院,由專人照料,自己則每天陪在母親身邊數小時。經過朋友的介紹,他選擇了成都市金牛區九裡堤街道交大社區老年公寓。入住後,雙方籤訂了長期住院協議、潛在事故告知書、護理措施風險告知書。
  • 北京養老盤點 滿足醫養結合的養老院 泰和養老院算一家
    疫情當下,小體量養老院的不足之處也逐漸的浮出水面,表面的服務看起來跟大型養老機構相比一點都不差,但是在條件上還是有很大的落差,大型養老機構所具備的服務,就拿醫療來說就是小型養老機構所不具備的一項重要服務,而醫養結合的養老院也正是老人與養老行業所需要的。
  • 執委聚力量 溫暖送老人——市「四新」組織婦聯到養老院開展慰問活動
    執委聚力量 溫暖送老人——市「四新」組織婦聯到養老院開展慰問活動 2020-12-24 17: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比利時男子扮聖誕老人探訪 養老院75人感染新冠
    【新華社微特稿】比利時安特衛普省莫爾市一名男子扮作聖誕老人探訪一家養老院後,養老院內至少75人感染新冠病毒。當地官員擔心那名男子可能是「超級傳播者」。比利時《布魯塞爾時報》報導,赫梅爾賴克養老院內有169名老人,其中一人的兒子本月上旬扮作聖誕老人到養老院探視。他離開後沒幾天身體出現不適,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養老院因此開始內部檢測。
  • 愛的堅守|我們一定把養老院老人照顧好
    這個春節,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一些老人無法回家,只能留在養老院過年。為保證老人能得到妥善照顧,張清花和不少同事堅守崗位,讓老人即使身在養老院,也能感受到家一樣的溫暖。張清花在給老人打飯「老人是24小時離不開人的,所以我們護理員春節只能輪休。」今年33歲的張清花,在養老院工作已經五年,這也是她連續第五個春節不能回河南老家過年了。全養老院的護理部一共15個員工,作為其中的年輕力量,張清花每次都會把春節休假的機會留給年齡較大的,或是有患病家人的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