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一詞源自希臘語,意思是「力量與熱情」。咖啡樹產在熱帶,咖啡豆是咖啡樹果實的果仁用適當的烘焙方法烘焙而成。日常飲用的咖啡是用咖啡豆配合各種不同的烹煮器具製作出來的。
1884年咖啡在臺灣首次種植成功,從而揭開了咖啡在中國發展的序幕。大陸地區最早的咖啡種植則始於雲南,是在20世紀初,一個法國傳教士將第一批咖啡苗帶到雲南的賓川縣,咖啡正式進入了中國人的家庭和生活。
不過,中國人喝茶已經有了幾千年的歷史,作為世界上茶的原產地,人們在消費習慣和觀念上對咖啡這種外來的飲料或多或少地存在著一種牴觸,因此,在咖啡傳入中國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咖啡種植沒有受到足夠重視,發展極其緩慢。
現在咖啡作為全球重要的經濟作物之一,整體需求量很大。它其實與茶葉一樣,也是一種健康的飲品,只要適量飲用,對身體是有益無害的。
在生活中,喝咖啡的人群年輕人佔多數。咖啡有振奮精神、提高腦活動能力、增進食慾、緩解疲勞、健胃等作用。工作或學習繁忙的年輕人都喜歡用咖啡來提提神。咖啡不但可以減輕精神壓力,有研究表明,它還可以降低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但是,並不是人人都適合喝咖啡,也有不適宜的人群,比如以下幾種:
骨質疏鬆高危險人群:對於骨質疏鬆的高發人群,如老年人、孕婦、哺乳期婦女等,要注意咖啡的攝入。
胃不好人群:咖啡中的單寧酸,會刺激胃酸分泌,增加胃部刺激。因此胃潰瘍患者不建議喝咖啡。
孕婦:一般建議孕期不要喝咖啡。因為孕婦肚子裡的寶寶也可能跟著攝入咖啡因,這會影響胎兒的生長。
此外,月經期女性(容易加重痛經)、青光眼患者(會導致眼壓增高)、飲水不足者(會加重脫水)這幾類人群在喝咖啡時都應慎重。
【咖啡飲用的量以及合適的時間】
凡物都有一個度,過度了就不好了。那麼,每天喝多少咖啡合適呢?對於健康成年人,每天攝入咖啡因不超過 210-400 mg(大約相當於 3-5 杯咖啡,一杯為 237 mL)。
咖啡因攝入後的作用大概需要15-20分鐘的時間,持續效果大概3-4個小時,6小時以後就會削弱。因此把握好飲用咖啡的時間就格外的重要,一般建議在上午10點左右或者午飯之後飲用,還可以幫助消化,分解高熱量的食物。不建議晚上喝咖啡,因為咖啡因會引起中樞神經興奮、影響睡眠。實在要喝,最好選擇低因咖啡。
【長期喝咖啡會給身體帶來哪些影響?】所以,除去不適宜喝咖啡的人,一般正常的健康成年人長期適量地喝咖啡,從整體上講是有益無害的。
生活是很真實的柴米油鹽,一簞食,一瓢飲。我是笑笑的麥子,謝謝您的閱讀,如果您有更好的想法,歡迎在下方評論或留言!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希望您能為我點個讚,並關注我一下,最後別忘了幫我分享,轉發一下!特別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