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冬至頭賣被置牛;冬至腰凍死貓;冬至未凍死鬼」是啥意思?

2020-12-22 三農的高度

今天是2020年陽曆12月20號,明天就到了今年的冬至節氣。所以今天我們當地很多家庭準備包餃子用的肉餡,傳統上豬肉是主要消費品,也難怪近幾天豬肉價上漲。在過冬至節氣的氛圍中,聽到村裡老人念叨一句俗語:「冬至頭,賣被置牛;冬至腰,凍死貓;冬至尾,凍死鬼」,初聽這話讓人有點不解。並非是這句俗語的準確性有多高,畢竟每年冬至節氣,陽曆固定在12月22號左右,何來月上旬?月中旬和月下旬呢?

經過村裡老人們的提示,他們所說的這句俗語,是以農曆冬至節氣到達的時間為依據。由於農曆冬至節氣到來的時間,變化比較大,有可能是月初、月中和月尾。比如19年冬至節氣到來是農曆11月27日,今年冬至節氣到來的這天是農曆11月7日,明年冬至節氣是在農曆11月18日到來。這與二十四節氣的形成有關,在民間廣為流傳,所以才有按照陰曆冬至節氣到來形成的俗語。

隨著全屬性氣候變暖,咱們姑且不論這句俗語的準確性。雖然說,在我國部分區域,這句俗語也許有一定的概率性,但是,我國幅員遼闊,各地氣候不一,關於這樣的俗語,全國地區根本無法一概而論,比如有類似的俗語,所表達的意思就不一樣——「冬至頭,凍死牛,冬至中,單衣過冬,冬至尾,後悔沒火爐,」意思和這句俗語就有千差萬別。那麼,咱們就簡單來說這句俗語所要表達的意思。

冬至頭,賣被置牛:這句話說的是,冬至節氣在農曆11月上旬到來,今年有可能是暖冬,那麼就不用蓋厚棉被了。那麼,在物資匱乏的古代,還不如把被子賣了,購買一頭牛進行生產。在暖冬閒置棉被如同「廢物」,應該物盡其用,可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與勤奮。

冬至腰,凍死貓:腰,在這句話裡可以理解為:中。也就是說冬至節氣在農曆11月中旬到來,冬天比較冷,即便是在民間號稱有「九條命」的貓,也會被凍的很慘。可想而知,身輕如燕,身手敏捷,非常善於躲藏的貓都要被「凍死」,那麼,這個冬季的氣溫就會比較冷。

冬至尾,凍死鬼:冬至節氣,如果在這年11月下旬到來,那麼,天氣就會非常寒冷,超出一般冬天。因為我們知道,封建社會人非常迷信,從蒲松齡搞路邊茶攤,用茶水收集鬼怪故事的「事跡」,整理成《聊齋志異》我們可見一斑,當時人們還是非常害怕「鬼怪」。能夠把人們恐懼的鬼都凍死,很誇張的形容了冬季的寒冷,人們要提前注意防寒保暖,才好安然過冬。

我們知道,冬至節氣的到來,象徵著一年數九寒天的開始。有歌謠流傳下來:「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燕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可見,每年冬至節氣在農曆冬月來臨的早晚,象徵著數九寒天在農曆月份開始的早晚。所以你看,這句俗語所表達的意思,冬至節氣在農曆冬月上旬進入,暖冬機率大;中旬到來冬季有點冷;下旬到來很有可能發生倒春寒的情況,人們感覺非常冷。

實際上,滄海桑田,事過境遷,今日的氣候變化,與很早以前的地球氣候變化規律,已經有些不同。所以,在我們看待人們關於冬至節氣的俗語時,特別是在很早以前形成的老俗語,比如以二十四節氣為依據,以冬至節氣到來的農曆時間形成的這句俗語,來預測這個冬季氣溫變化時,我們要客觀看待這些問題。只要我們做好必要的防寒保暖措施,安全生產,飲食上遵循當地習俗就好,比如冬至吃餃子啦。

相關焦點

  • 老人說「冬至頭賣被置牛;冬至腰凍死貓;冬至尾凍死鬼」是啥意思
    今天是2020年陽曆12月20號,明天就到了今年的冬至節氣。所以今天我們當地很多家庭準備包餃子用的肉餡,傳統上豬肉是主要消費品,也難怪近幾天豬肉價上漲。在過冬至節氣的氛圍中,聽到村裡老人念叨一句俗語:「冬至頭,賣被置牛;冬至腰,凍死貓;冬至尾,凍死鬼」,初聽這話讓人有點不解。
  • 冬至俗語:「冬在頭,賣了被置頭牛,冬在腰,凍死貓」啥意思?
    而在冬至這天,農村老人常說「冬在頭,賣了被置頭牛,冬在腰,凍死貓,冬在尾,凍死鬼」,這是啥意思?冬至作為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同時也是我國重要傳統節日。在北方冬至這天人們有吃餃子的習俗,寓意「消寒」。而在我們南方地區,冬至的時候就會一家人在一起吃團圓,製作年糕以及釀製冬至酒以備春節招待遠方而來的客人。
  • 冬至將至,俗語「冬在頭,凍死牛」啥意思?今冬冷暖已成定局
    各地在冬至都有很多民俗,直到現在人們還深受影響,比如北方冬至要吃餃子、南方吃湯圓等等。 冬至作為一個重要的節氣,在古代被人們綜合多年的生活經驗,加以利用,來預測未來的天氣狀況,以指導農事活動。關於冬至,現在農村還流傳著幾句有關天氣的俗語,例如「冬在頭,凍死牛」等,你知道這是啥意思嗎?
  • 馬上冬至,農諺「冬在頭賣被買頭牛,冬在尾大寒凍死鬼」今年冷嗎
    要說俗語也是農村的一種文化,農民在農村裡生活都是離不開俗語的,因為有的俗語也是農民作為耕種的一種參考,像以前的時候農村並不發達,耕種的時候都是沒有天氣預報來看,那怎麼辦呢?他們只能根據往年的俗語來分析下年的天氣情況,這樣對於耕種來說也是有很大的幫助,就比如這句俗語「冬在頭賣被買頭牛,冬在尾大寒凍死鬼」,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 「冬在頭買耕牛,冬在尾凍死鬼」,今年冬至是在頭還是尾
    導讀:「冬在頭買耕牛,冬在尾凍死鬼」,今年冬至是在頭還是尾?俗話說「冬至吃餃子」這樣就不怕凍耳朵了,當然,這這是一種說法而已,吃餃子只能說暖暖身子,如果外出耳朵腳手同樣凍得很。冬至節氣期間有很多俗語,今天我們要講的是「冬在頭買耕牛,冬在尾凍死鬼」這句話。「冬在頭買耕牛,冬在尾凍死鬼」這句話什麼意思呢?
  • 明天冬至,「冬至出日頭,春節凍死鬼」,今年春節是冷冬嗎?
    導讀:明天冬至,「冬至出日頭,春節凍死鬼」,今年春節是冷冬嗎?今天是12月20號,今天我們當地是風和日麗,天氣晴朗,在這樣的寒冬,有這樣的好天氣適合出去戶外遊玩,但是一想到明天就是21號了,如果明天天氣還與今天天氣這麼好的話,那就是印證了那句老俗語了「冬至出日頭,春節凍死鬼」,看來今年春節期間天氣或許會很冷,難道春節是冷冬嗎?
  • 冬至將至,俗語「冬在頭,凍死牛,冬在中,單衣過冬」啥意思?
    沒有多久就到了一年一度的冬至節氣了。冬至人們又叫做「小年」,它也是我們一年當中非常重要的節氣。冬至當天在我們北半球是白晝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而冬至當天的天氣變化對於後期天氣來說也有著重要的影響。在農村人們常說「冬在頭,凍死牛,冬在中,單衣過冬」,這是什麼意思呢?今年冬季冷不冷?今年的冬至到來以後,我們就到了數九的日子了。
  • 冬至將至,農俗『冬在頭凍死老黃牛,冬在尾老農不要被』,啥意思
    今天已經是2020年12 月14日,距離『冬至』還差一周的時間,這個時期北方大部分地區天氣已經很寒冷了,外出打工的農民也開始陸陸續續返鄉,在家的農民也開始購置年貨,因為『冬至』到了,離過年就很近了,人人都盼望春節能有個好天氣,走親訪友也就方便多了,農村有句俗語『冬在頭凍死老黃牛,冬在中單衣可過冬
  • 俗語「冬在尾,凍死鬼」,啥意思?今年冬天會很冷嗎?
    因為各種科學技術的落後,俗語在民間流傳是最令人津津樂道的,這些俗語幾乎都是從古人的經歷中總結出來的,所以古代的百姓很少知道「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大話,而大多是以俗語作為安身立命、務農的準則。特別是與農業有關的俗語,它們豐富的經驗使古代人很大程度上避免了饑荒的威脅近期迎來大降溫,前幾天氣溫略有下降,北方各地下更是開大雪,甚至有一些地方已開始下雪,而南方也有一些地方開始下雪,老人們都說這不是冬至馬上到,也到了降溫的時候了。鄉下老話說:「寒冬的尾聲,凍死的鬼魂」,今冬寒冷嗎?
  • 冬至將至,農諺「冬至出日頭,過年凍死牛」,今年春節冷不冷?
    冬至又叫做日短至、冬節,不僅是二十四節氣中十分重要的一個節氣,也是我國傳統的節日之一。在過去冬至是冬季的大節日,在民間還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在北方有冬至吃餃子的習俗,南方則有冬至祭祖、宴飲的習俗。冬至作為十分重要的一個節氣,在農村中關於冬至節氣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冬至出日頭,過年凍死牛」,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今年春節會不會冷呢?儘管立冬節氣代表著冬季的開始,但是在立冬後天氣並不會變得寒冷起來,這是因為在立冬後儘管氣溫會開始下降,但是地表中依然儲存了一部分的熱量尚未完全釋放。
  • 俗話說:「冬至在月尾,春寒凍死狗」,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農村有句俗語叫:「冬至在月初,後悔無火爐;冬至在月中,無棉也過冬;冬至在月尾,春寒凍死鬼」,這句話也是農村人根據冬至這一天的時間,來判斷冬季到底會不會寒冷,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有沒有道理?冬至在月初,後悔無火爐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在一年中,冬至這一天在當月的月初,冬季就會很冷,如果沒有提前準備火爐過冬,肯定會冷的受不了。月初指的就是農曆的初一到初十,那麼今年的冬至這一天是農曆的十一月初七,也就是說今年冬至在月初。
  • 「冬至落雨星不明,大雪紛紛步難行」,冬至來臨,今冬天氣冷嗎?
    從這句俗語的表面意思上分析,表達了冬至當天的天氣變化,對整個冬季的溫暖都有很大影響。如果冬至這天下雨那麼烏雲就會遮擋天空,人們就無法看到天上的星星了;也就是說冬至交節的時候天降大雪,那麼地面就會溼滑、泥濘不堪,會給人們的出行造成很大的麻煩。
  • 冬至降至,數九開始「冬在頭凍死老牛,冬在中單衣過冬」,今冬?
    下周一,12月21日,冬季第四個節氣冬至就要到了。這一天,大家都很熟知,它是一年當中晝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自此以後,白天漸長,黑夜漸短,一直持續到夏至為一輪迴。除了晝夜時長外,冬至也是一年中數九寒天的開始,一九為九天,我們數到九九八十一天後,嚴寒會將過去,屆時春暖花開。
  • 農村俗語:「冬至天不涼,來年賣瓦房」,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冬至天不涼,來年賣瓦房」。當我看到這句俗語後,著實是思索了良久,但不管怎麼思索,還是不能夠思索出這句俗語所要表述的意思來,於是,只好在網上向網友詢問,通過詢問,我才知道這句俗語所要表述的意思是這樣的:冬至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冬至在太陽到達黃經270°時開始,一般在每年公曆的12月22日左右。由於在周朝的時候冬至為新年元旦,因此,冬至又被稱為「冬節」。
  • 冬至大如年,餃子香滿園:固鎮縣示範幼兒園開展冬至主題活動
    冬至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還有「北方餃,南湯圓」的傳統習俗。為了讓幼兒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豐富孩子的生活經驗,提升孩子的生活情趣,固鎮縣示範幼兒園開展了「冬至大如年,餃子香滿園」活動。
  • 農村俗語「冬至冷春節暖,冬至暖烤火到小滿」,啥意思?在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冬至冷春節暖,冬至暖烤火到小滿」,啥意思?在理嗎?隨著寒冬的到來,冬至的腳步也越來越近,在農曆的十一月初七,將會迎來全年最為日短的一天:冬至。冬至的到來也預示著數九寒天的來到,農村俗語叫做:熱在三伏,冷在三九,一年之中最為寒冷的季節莫過於是三九和四九期間。三九和四九也正處於小寒和大寒節氣之中,所以不論是從數九歌還是從節氣方面來講,這段時間都是全年之中最為嚴寒的時間段。農冬至節氣這一天也是傳統的節日,被叫做吃了冬至飯,一天長一線。
  • 冬至農諺:冬至大如年,冬至無雨一冬晴,冬至在頭凍死老牛是啥意
    今日(12月21日)迎來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二個——冬至節氣。冬至又稱冬節、亞歲等。對咱農村老百姓來說冬至節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節日。在農村裡就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北方老百姓過冬至,家家戶戶都有吃餃子習俗。
  • 冬至到——跟著雷子哥哥一起「遊冬至」
    在冬至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吃餃子或者是湯圓,素有「冬至大如年」這樣的說法,雖然都是24節氣,但是可千萬不要和其他的節氣混為一談哦~冬至為什麼稱為冬至呢?古人對冬至的說法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
  • 冬至諺語大全
    (浙)冬至晴,新年雨,中秋有雨冬至晴。(黑)冬至晴,新年雨;冬至雨,新年晴。(魯、湘)冬至晴,春節陰。(遼)冬至晴,明年陰雨多。(桂)冬至晴一天,春節雨雪連。(皖)冬至暖,冷到三月中;冬至冷,明春暖得早。(桂)冬至暖,烤火到小滿。(桂)冬至冷,春節暖;冬至暖,春節冷。
  • 農村俗語「冬至在月頭,無被不用愁」啥意思?今年冬天會冷嗎?
    對於現在的人們來說,春節是國人最傳統的節日,但是在古代,冬至卻是最重要的節日,在民間還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在冬至這一天有冬至祭祖、宴飲的習俗。儘管現在人們對冬至節氣已經沒有以前那麼重視,但是在農村中關於冬至節氣的俗語依然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冬至在月頭,無被不用愁」,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今年冬至是什麼時候呢?今年冬天會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