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三百首》裡最矛盾的一首詩,上下文矛盾,卻千古流傳!

2021-01-08 卿卬看文化

《唐詩三百首》是家喻戶曉的詩歌啟蒙讀物,各種類型的詩歌佳作都有,但是有一首詩卻很奇怪,它的上下文所要表達的意思看起來是矛盾的,但是由於它的感情真摯,因而千古流傳。我們一起看看這首《渡漢江》:

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這首詩的第一個矛盾就是作者不確定是誰?有人認為是宋之問,也有人認為是李頻,而這兩人相差了160多歲。並且宋之問雖然在世的時候詩名很盛,但是人品為人詬病;李頻則是晚唐時期深受百姓愛戴的好官。所以這首詩究竟出自「好人」之手,還是「壞人」之手,難以確定。我們再看看詩歌的內容。

嶺外是指嶺南,大致在今天五嶺以南的廣東省大部分地區,在唐代這裡常被用作罪臣的流放地。「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這兩句是敘事,講了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貶所嶺南這個地方屬於邊遠地區,條件艱苦;二是書信往來經常中道受阻;三是在嶺南這個地方呆了很長的時間。這三方面的內容都是為了襯託「思鄉心切」的心理。

最後兩句是傳唱不衰的名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這裡的「來人」是指從家鄉來的老鄉。由於常年音書中斷,作者並不知道家裡的情況,這次路過漢水,作者擔心因為自己的原因,連累到家中的親人,害怕聽到家中任何不幸的消息,所以不敢打聽家中的情況。這兩句表達了「近鄉情怯」的心理。

這首詩前兩句通過敘事表達了「思鄉心切」的心理,那麼接下來,自然而然就應該寫到思念家人、想知道家中情況的場景。就像岑參所說「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不能寫信,傳個話也行。但是作者不這麼想,最後兩句通過直接抒情,表達了「近鄉情怯」的心理。原來「近鄉情怯」並不是不想知道家中消息,而是出於關心,害怕知道不幸的消息。這首詩將「思鄉心切」和「近鄉情怯」的矛盾心理刻畫得入木三分,將人們樸實善良的情感描繪得淋漓盡致。至於這首詩究竟出自「好人」李頻之手,還是出自「壞人」宋之問之手就顯得不那麼重要了。

相關焦點

  • 李賀最經典的一首詩,其中一句妙絕千古,卻落選《唐詩三百首》
    在為官的那三年裡,李賀親眼目睹了官場的黑暗,又一直得不到升遷,無法施展心中的抱負,再加上他的妻子因病去世,他便辭去了官位。在返回洛陽的途中,他有感而發,寫下了生平最經典的一首詩,其中一句妙絕千古,卻落選《唐詩三百首》。
  • 賀知章最經典的一首詩,成功擊敗《詠柳》,入選《唐詩三百首》
    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可見《唐詩三百首》在歷代唐詩選本中的經典地位和傳播之廣。《唐詩三百首》是清代文人蘅塘退士孫洙所選編的唐詩讀本。孫洙曾當過教喻之職,也就是負責一縣教化教育工作的「教育局長」。
  • 許渾很經典的一首詩,每一句都很深刻,但無緣入選《唐詩三百首》
    《唐詩三百首》裡面收錄的作品,那都是唐詩裡面的精華,大部分都是膾炙人口,雖然收錄的很豐富,各種不同的題材,以及不同的流派,但是很顯然,還是遺落了一些經典之作,例如劉禹錫的《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高適的《別董大二首》、許渾的《鹹陽城東樓》等等,這些深入人心的作品,卻是並沒有收錄,
  • 這首詩被人譽為《唐詩三百首》的壓卷之作,看看是否名副其實?
    唐詩,中華文化的璀璨星空;唐詩三百首,是璀璨星空中最耀眼的明珠;唐詩三百詩的壓卷之作,更是顆顆明珠中最為閃亮的一顆。都說壓軸出場的才是重頭好戲,那麼唐詩三百首壓卷之作,會超越其他唐詩出色作品嗎?然而,被一些人譽為唐詩三百首的壓卷之作,卻並非我們心中所想的那樣。
  • 此人只一首詩存世,全篇僅20字,卻為何成功入選《唐詩三百首》
    所以說,詩詞並不在多,而在於精,哪怕僅有一首精品詩詞存世,那也足以讓一個詩人千古留名。比如,在唐朝詩壇上,就有這樣一個詩人,他一生僅有一首20字的小詩存世,但卻憑藉這首小詩名動天下。
  • 唐詩中很絕妙的一首詩,不僅詩成千古名作,還出了2個成語
    唐詩是我國古典詩歌的高峰,也是我國最珍貴的文化遺產之一。唐詩風格各異,題材廣泛,展示了唐代廣闊的社會生活畫卷。唐代詩歌浩如煙海,唐代詩人群星璀璨。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著名詩人,更是創作出了一首首千古名作,成為無數中華兒女的精神食糧。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登科後》,便是唐代著名詩人孟郊所創作的一首千古名作。
  • 王維最美的一首田園暮歸詩,開篇便是千古名句,被選入唐詩三百首
    王維晚年居住在藍田輞川,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他的詩,前期以邊塞題材為主,後期便以山水田園為主,與山水詩人孟浩然齊名,王維的山水田園詩,可以說是詩中有畫,描寫的景象極美,當然,其中也有一些通過山水田園宣揚佛理的詩作,這就要辯證來看了。王維在開元末幾年,在藍田居住,曾在遊覽渭水兩岸的農村時,寫下過一首即景之作,這便是他著名的詩《渭川田家》。
  • 唐代無名詩人在除夕夜,寫下一首高水平的詩,入選《唐詩三百首》
    看人兒女大,為客歲年長、鄉心新歲切,天畔獨潸然、望家思獻壽,算甲恨長年……今天要給大家講的是《唐詩三百首》裡的一首詩,道盡了獨在異鄉的孤苦。這首詩名為《巴山道中除夜抒懷》。這首詩的作者名為崔塗,是晚唐詩人。史書中關於他的資料並不多,只知他大約在888年前後在世。在唐僖宗年間,他曾高中進士,但是仕途卻十分坎坷。很長一段時間,他都在外漂泊,足跡遍布巴蜀、吳楚、秦隴等地。
  • 孟浩然人生低谷時寫下一首詩,斷送了前程,卻成千古名作
    唐朝有很多詩人雖滿腹才華,卻屢屢在科舉考試中受挫,也因此誕生了很多千古名作。 例如羅隱的《自遣》,「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原是他在多次落第後寫的一首牢騷詩,卻安慰了世人一千多年。
  • 隋煬帝很著名的一首詩,僅有20字流傳千古,第1句你值得一讀
    修建汴渠的時候,他還寫過一首《水調歌》,也是流傳千古的作品。張溥在《漢魏六朝百三家集題辭·隋煬帝集》中這樣評價:「陳隋文哀,帝王有作,與眾同波」。就是說這時候帝王的作品,與普通人所作看不出什麼差別。這樣的趨勢是好是壞呢,也沒有定論。
  • 舉國皆知的大詩人,《唐詩三百首》卻沒有他的名字
    但是,這樣一個無論人氣還是實力均屬唐朝一線的大詩人,在目前最為流行的唐詩選本《唐詩三百首》中,卻沒有一席之地——連一首作品都沒有入選。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這是一個至今爭議不休的問題:是李賀的水平有問題,還是《唐詩三百首》的編選出了問題?
  • 《唐詩三百首》中誰的詩最多?李白屈居第三,第一名獨佔38首
    若問中國流傳最廣的詩詞選集是哪一本?答案無疑就是《唐詩三百首》。民間有句著名諺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由此便不難看出,《唐詩三百首》的影響之大。那麼,《唐詩三百首》是誰編的?為什麼而編?選錄標準是什麼?收錄誰的詩歌最多?本文,筆者將為大家一一揭曉答案。
  • 李商隱最悲觀的一首詩,其中兩句千古流傳,世人卻說:滿滿負能量
    李商隱思想境界開闊,文筆比較獨特,愛情詩是他的拿手絕活,擅長用蒙太奇的手法創作《無題》,尤以「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最為知名。若把唐詩也分為豪放派和婉約派,以李商隱寫詩的特點,肯定屬於婉約派。無論是寫景抒情,還是直抒胸臆,像李白這種大咖,都不會繞著彎子寫,即使不能讓人一目了然,讀幾遍後也就可以明白所言何意。
  • 大唐寫得最好的一首皇帝詩,短短40字,卻入選《唐詩三百首》
    從漢代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開始,孔子的儒家思想就成了中國古代封建統治者最推崇的正統思想,也成了兩千多年來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歷朝歷代的許多皇帝,都曾經去山東祭奠孔子,以示對孔子和儒家思想的尊崇,而唐玄宗李隆基還曾寫過一首關於孔子的詩歌:《經鄒魯祭孔子而嘆之》,這首詩也成了唯一一首入選《唐詩三百首》的皇帝詩。
  • 兩首廬山詩,一首有哲理,一首有氣勢,但最後一句都是千古經典!
    大家好,我是「文以載道,成風化人」的小夜,本期我們的主題是:兩首廬山詩,一首有哲理,一首有氣勢,但最後一句都是千古經典!唐詩宋詞,是中國文學史上兩顆璀璨的明珠。唐代被稱為詩的時代,而宋代則被稱為詞的時代。文化的興盛總是伴隨著經濟和國力增強而來的,一個物質富足的國家,廣大人民才有對文化生活的需求,從這些詩詞裡,我們夢回千古,在詩詞間體會那個時代的繁華,總會從裡面發現一些別樣的精彩。比如,很多描寫我國美好風景的詩詞,名山大川自是其中詩人們的最愛,一起欣賞兩首最出名的廬山古詩。
  • 漢代最經典的一首詩,流傳了2000多年,卻不知道作者是誰!
    唐代和宋代是我國詩歌發展的黃金時代,唐詩與宋詞則是我國文學史上的兩顆明珠。而在唐詩與宋詞之前,漢樂府詩則是主流。其五言、七言和雜言的詩歌形式,是中國詩歌史上寶貴的財富。漢樂府詩對後世歌行體的形成也有影響。李白的樂府歌行在藝術形式上便是受到了漢樂府詩的顯著影響。
  •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也會吟」,究竟是什麼意思?
    清代的居士在《唐詩三百首·序》中說:「世俗兒童就學,即授《千家詩》,取其於成誦,故流傳不廢,但其詩隨手掇拾,工拙莫辨,且止五七律絕二體,而唐、宋人又雜出其間,殊體制。因專就唐詩中膾炙人口之作,擇其尤要者,每體得數十首,共三百首,錄成一編,為家塾課本,俾童而習之,白首亦莫能廢,較《千家詩》不遠勝耶?諺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也會吟。』」這段話中作者引用的諺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也會吟」,可謂膾炙人口。但是它的意思很多人卻弄不清楚,以至於出現了許多訛傳。
  • 宋代的6首勵志詩,每一首都流傳千古
    第一首:滿江紅寫懷作者:宋|嶽飛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 十上不第的羅隱寫一詩,短短28字,成千古絕唱入選《唐詩三百首》
    他用短短的28個字,抒發心中不滿,成為千古絕唱併入選《唐詩三百首》。 "十上不第"這個典故,讓更多的人知道了羅隱,使得羅隱名氣更大。但對羅隱來說"十上不第"卻是他一生的"痛"和遺憾。
  • 王勃很冷門的一首詩,很顯然是被低估了,也是一首難得的千古名篇
    王勃也是我很喜歡的一位詩人,唐朝的詩人燦若星辰,但是王勃無疑是其中最耀眼的一顆明星,絕對的天才詩人,年紀輕輕就寫下了令人驚豔的千古美文《滕王閣序》,一時之間廣為流傳,他不僅文章寫得好,另外詩歌也是一絕,很多經典的作品,那也是膾炙人口,例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山中》、《滕王閣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