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義:有評標專家拒按標準領評審費甚至公開爭吵,16人被處理

2020-12-23 澎湃新聞

據貴州遵義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網站12月21日消息,遵義市營商環境建設局17日已發出《關於整頓少數評標專家因評標勞務報酬問題影響公共資源交易秩序的情況通報》稱,今年以來,遵義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場內因評標勞務報酬問題多次發生爭議,尤其在8月份政府採購有關項目評標中競連續發生四起,涉事評標專家在費用結算時,對按規定標準給予的評審費不滿而討價還價、收取超過標準的評審費、拒絕按標準領取評審費甚至發生個別專家在交易中心公共場合爭吵等行為,一定程度上幹擾了公共資源交易秩序,造成了不良的影響。

遵義市營商環境建設局作為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的主管部門和全市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管理職能部門,對該四起問題的發生高度重視,根據《貴州省綜合評標專家庫管理辦法》、《貴州省公共資源交易評標專家勞務報酬支付指導意見》、《貴州省綜合評標專家庫評標專家考評辦法》和《貴州省財政廳關於政府採購項目評審專家勞務報酬支付標準有關問題的通知》等相關規定,立即牽頭組織核查,並同步開展綜合整治,分批對涉事的16名專家進行了約談。

通過約談提醒,相關評標專家已深刻認識到自身存在的問題和由此造成的後果,並承諾將在今後的評審工作中規範自身言行,杜絕此類問題再次發生。鑑於其認識態度較好,整治工作已達到了應有的效果,為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經商市相關行政監督部門和行業主管部門等同意,現對各涉事評標專家從輕作如下處理並通報:暫停評標專家周開芳參與評標6個月,暫停鄭明強、李家軍、蔣麗光、唐曄、劉芬、張琴、楊龍軍、鄭波、姜孝均、易樹鴻和宋帆11名評標專家參與評標2個月,給予袁照蓉、熊焱、張際紅、杜正洪4名評標專家通報批評。暫停相關評標專家評標資格的時間從10月13日起算。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27名評標專家被通報處理,不按招標規定評分,相互串通評標
    27名評標專家被通報處理,不按招標文件規定評分,應當迴避而未迴避且對評標結果造成實質影響,相互串通操縱評標……長沙市這次動真格了,27多名工程建設項目評標專家違法違規處理情況。同時對工程建設領域存在違法違規行為的一批企業和個人進行了查處。
  • 四川通報26名評標專家 其中11人被判刑
    四川省綜合評標專家庫網近日發布了兩則通報公告,一則是《關於賈正等19位評標專家的處理情況通報》,另一則是《關於評標專家龍林彬、廖紅、羅通雙、王耀榮、雲小平、張軍、張永川的處理情況通報》,通報了26名違規評標專家的處罰結果。
  • 重慶市又現評標專家違規行為!多名評標專家被扣分處理
    8月10號,重慶市公共資源交易網發布了一則關於對評審專家行政處理的決定書,決定書顯示,墊江縣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在「墊江縣養老護理院(一期)建設項目室內外裝飾裝修工程(第二次)(下面簡稱「該項目」)」招投標活動實施監管過程中發現本項目的評標委員會評標時存在違規行為。
  • 評標專家在微信群洩露評標所在地,被暫停評標資格!
    11月26日,河南綜合評標專家庫庫發布了一則通報--《關於對評標專家周國莊違規行為處理的通報》。通報顯示,評標專家周國莊在微信群主動洩露評標所在地,違反了相關規定,唐河縣林業局決定對周國莊做出暫停評標資格一年的處罰。
  • 區住建委對違規評標專家進行停標處理
    近日,區住建委在招投標項目檢查中發現評標專家存在違規行為,隨即對專家進行了行政處理。評標專家在評標過程中,應嚴格遵守《北京市建設工程評標專家動態監督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的要求。此次檢查中發現我區某項目資格預審評標專家未按照文件規定的標準和方法進行評審。
  • 益陽15名評標專家被查:篡改評分、多人系中標單位相關人
    2、評標專家孟臻,在2019年12月6日開標的安化縣大福中心醫院(安化縣第三人民醫院)整體搬遷工程項目招標中,作為中標單位的相關人違規參與評標,且孟臻冒充造價管理單位工作人員取得綜合評標專家資格。對孟臻做出解聘的處理。
  • 「通知公告」關於益陽市評標專家違規情況的通報
    對蘇波、李青維、吳宏輝、張新華、曾雲初、周杰等六人做出解聘的處理。 2、評標專家孟臻,在2019年12月6日開標的安化縣大福中心醫院(安化縣第三人民醫院)整體搬遷工程項目招標中,作為中標單位的相關人違規參與評標,且孟臻冒充造價管理單位工作人員取得綜合評標專家資格。對孟臻做出解聘的處理。
  • 關於公開定向徵集湖南省綜合評標專家的公告
    為進一步充實和優化湖南省綜合評標專家庫專家隊伍,推進公共資源交易評標專家資源共享,根據《湖南省綜合評標專家庫和評標專家管理辦法》(湘發改法規〔2016〕417號),湖南省公共資源交易管理委員會辦公室(以下簡稱「省公管辦」)面向社會公開定向徵集綜合評標專家。歡迎符合資格條件、有意從事綜合評標工作的社會各界人士積極註冊申報。
  • 50位評標專家因不當行為被曝光 7人出局
    9月1日,重慶市招投標協會公布了《重慶市招標投標當事人不良行為信息量化記分統計表(評標專家)》,50位評標專家因為評標過程中的不良行為而被曝光,行為嚴重的被剝奪了評標專家身份。據悉,重慶對評標專家採取的是積分制度,類似交通違章的處理,不同違章行為給予不同的分數,12分就會出局。
  • 是「專家」還是「磚家」?這五位評標專家各扣5分並暫停評標資格
    近日,青海省公共資源交易網公示了評標專家王選合、劉金梅、宋春桂、榮梅、邵傑不規範行為。據了解,評標專家王選合、劉金梅、宋春桂、榮梅、邵傑於2020年6月19日在評審青海省人民醫院藏區區域醫療中心和汙水處理站建設採購項目時,以發現招標文件工程量清單部分未給出確定的暫估價總價,致使各投標單位暫估價不能統一為由,決定中止評審。
  • 公務員能兼職做政採評審專家嗎?
    編者按 在政府採購實踐中,有一個比較敏感和有爭議的問題,就是公務員能否成為政府採購的評審專家?有些地方明確:公務員不能成為招標採購類的評審專家,在職公務員一律不得進入專家庫,如離退休後符合條件者可申請進入評標專家庫。
  • 百名評標專家被通報、處罰!終身不得評標!官方:下個整治對象就是...
    近期,四川、河南、湖南等地通報近百名評標專家,有專家被暫時性禁止參加項目評標,有專家被永久性禁止參加項目評標。 四川半個月內連發三則通報,嚴打招投標環節違法違規行為 6月16日,四川省評標專家管理委員會辦公室發布《關於評標專家羅順貴、巫光清、奚希、楊曉波
  • 近期,四川、河南、湖南等地已通報近百名評標專家
    四川6月16日,四川省評標專家管理委員會辦公室發布《關於評標專家羅順貴、巫光清、奚希、楊曉波、朱琳的處理情況通報》和《關於評標專家崔榮華、駱德明、劉明倫、聶均和、申燕、徐志成、曾康的處理情況通報》,給予以下處罰:禁止
  • 做了招投標評審專家 卻不願履行評標義務 為什麼?
    可以說,評審專家在政府採購工作中,不是主角但勝似主角,其角色舉足輕重,地位極其重要。在外人眼裡,做評審專家名氣廣、權利大、好處多,但是,近期各地的通報中,卻頻頻出現有評審專家因不履行評標義務,甚至拒不參加評標的事情。
  • 評標結果公示是否需要公開評審專家名單?
    是否必須在評標結果公示中公開評審專家名單也因項目性質不同而 有差異: (1)政府採購招標項目在發布中標公告時,依法應當公布評審專家名單 。(2)工程建設項目信息公示公告的方式與政府採購略有不同,中標候選人 公示及中標結果公示中,未規定必須公開評審專家名單,招標人可以自行決定 是否公布,但在中標結果確定前,不得公平評委名單。
  • 因違規評標,刁難投標人,36名評標專家失去6-18個月評標資格!
    近日,河南省鶴壁市住建局發出通報,提及在2019年度開展的招標投標專項檢查和日常監督中,發現36名評標專家存在違規評標行為,給予通報批評,並暫停評標資格6-18個月不等。36名評標專家具體存在哪些違規評標行為?建工社微課程帶大家一起了解下。
  • 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甘肅省綜合評標(評審)專家庫和專家...
    按照統一的標準建立市州專家庫,作為省級專家庫分庫,納入省級專家庫進行統一管理。市、縣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行政主管部門不得單獨建立評標專家庫。  中央在甘企業和省屬國有或國有控股企業招標評標活動原則上從省級綜合評標(評審)專家庫抽取專家,其原有評標專家納入省級綜合評標(評審)專家庫統一管理和使用。
  • 關於對徐新發等5名評標專家的通報
    各相關單位、評標專家:2020年8月6日,在陽新縣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參加「陽新縣教育局龍港鎮白嶺小學教學樓工程和龍港鎮富水完全小學教學樓工程項目」項目評標中,評標專家徐新發、秦道鵬、胡修君、汪承萬、費世傑,由於工作不認真,將投標單位的報價得分計算錯誤,造成了不好的負面影響。
  • 近230名評標專家違規被通報,最高被判11年!
    2020年,在四川、河南、湖南、重慶等多個省市,評標專家違規成了「重災區」, 有近230名評標專家被通報,其中16名專家被判刑,四川有一名專家被判有期徒刑十一年。    另外的113位評標專家因「在出具評標報告時未仔細核查及籤字確認」「遲到30分鐘以上」「同意參加評標後未到場評標」「撰寫評標報告失誤」「匯總得分時計算錯誤」「招標投標行政監督部門認定的其他情形」「評標報告內容與評標底稿資料記錄不一致」「不按照招標文件規定的評標標準和方法評標」「評標工作存在疏忽大意」「個人信息變更後未及時主動告知監管部門,應迴避而未迴避
  • 合肥收緊評標評審專家監管「高壓線」 已暫停61名專家評標資格
    前三季度,合肥226名不履職履責的評標專家扣分處理,暫停61名專家的評標資格。10月19日,記者從合肥市公管局獲悉,安徽評標評審專家新規已落地實施監管更嚴,一系列禁止行為「高壓線」不能碰,違規將被懲戒清出,進一步淨化營商環境,促進合肥經濟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