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衝擊波丨國外客戶前一天還在催貨 後一天就取消訂單……

2020-12-18 金融界

來源:證券時報網

作者: 胡華雄 唐維

3月17日,海外累計確診病例超過10萬,隨後,該數據迅速翻升。截至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已突破66萬例,其中國內累計確診8.1萬例,這意味著,海外確診病例已達58萬例。疫情在全球的快速蔓延,對我國部分比較賴歐美市場出口的外貿企業和相關行業產生了明顯衝擊。

為摸清疫情對外貿行業的具體影響,證券時報今日推出系列調查報導,儘可能以一個個鮮活的案例,切身感受行業的真實冷暖。

「這個時候就不要想著賺錢了!」

「我都給人降價了,你居然還給我漲價?這個單我是沒打算要賺錢的,你知不知道西班牙疫情有多嚴重,你知不知道西班牙死了多少人?」聽著電話那頭貿易公司老闆的發問,李女士也忍不住生氣了,「那你知不知道年後紙箱價格漲了多少?你知不知道電子料漲了多少?要不裸機我還是按照上次的原價給你,你自己去搞定包裝那些吧。」

李女士和先生在深圳市寶安區從事外貿音箱業務多年,目前有一個百來人的小工廠,產品銷往全球各地,「目前沒有取消訂單的,開工後工廠還是很忙的,主要是處理年前累積的訂單,這些單大概可以做到4月中旬。4月後的單,都還沒有訂下來。」

貿易公司所說的那個漲價的單,是一個西班牙客戶的「翻單」,即老客戶訂貨,「近期很多材料都漲價了,比如紙箱,年前就漲了百分之十幾,年後又漲了30%,我把這些漲價因素加進去報價,每臺漲了兩塊錢,我的利潤還是沒有變。」但貿易公司不同意:「這個時候你就不要想著賺多少錢了,有單做就不錯了,算了,我跟你老公說。」

「你跟我老公說,我們工廠也還是要生存的啊。」李女士苦笑,目前他們最大的希望,是美國的一個大單,前期已經溝通了很久,也已經寄了幾十臺樣品給對方,原本口頭約定是今年7月份交貨,這個單搞定,全年的壓力就減小了很多,「如果真像鍾南山院士所說,全球疫情能在4月份控制住,那這個7月份的單還是很有希望的。」他們時刻關注著全球疫情的最新動態。

「真正的危機4月才會顯現」

東莞的張先生主要經營拉伸膜加工,周六仍然加班到晚上8點才回家,「年後開工以來一直都很忙,主要還是在做年前下的單,畢竟今年開工晚,有很多積壓的單要趕貨。」還有一個忙的原因是,鑑於當前不明朗的經濟形勢,他不敢招人,「現在是忙,但4月份以後如果沒單做了,招那麼多人怎麼辦呢?所以先讓這些人加加班,頂著吧!」

從客戶訂單來看,當前新下的單,與年前下單相比,明顯謹慎,「比如說有個客戶,年前下單都是1000卷1000卷的下單,但這周他剛給我下的單,只有300卷。」這一點,在有外貿業務的客戶當中尤其明顯,外貿長途運輸,包裝是重要的一環,要用到大量的拉伸膜,尤其是海運,集裝裝箱時,要用拉伸膜包裹很多層,防潮防水防撞碰,但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外貿受到很大影響,也間接影響到了他的拉伸膜業務。

張先生表示,他所在的工業園區,幾個工廠4月份開始陸續準備放假了,因為後面沒有訂單了,「真正的危機4月份才會顯現,2、3月份大家都有事做。」相對來說,他家情況還算樂觀,因為最大的客戶是一個國內快遞巨頭,這部分業務正常,可以保障他的工廠日常運營,而且工人少,「能扛幾個月。我現在的打算是,穩一點,有一些付款周期長的客戶,就不接了,寧願休息,留一點『子彈』。」

(張先生所在工業園區各企業負責人群聊顯示,多位負責人打算4月開始陸續放假)

前一天催貨,後一天就取消訂單

服裝外貿行業亦是此番疫情衝擊下的重災區之一。

資料顯示,歐美地區雲集了ZARA、HM等多個知名快銷服裝品牌,受到新冠疫情影響,上述企業在全球採取大範圍閉店等措施,銷售受到影響。

廣東某外貿企業是多個歐美服裝品牌部分款式產品的合作商之一。據記者了解,2月份國內新冠疫情形勢嚴峻,但當時該企業來自歐美的客戶訂單基本正常,員工復工問題是當時最大的困難,但這些都熬了過來。

不過,3月中旬開始,歐美新增確診病例開始爆發式增長,上述企業經營形勢開始急轉直下,一方面,歐美客戶開始集中大量取消訂單,甚至有的客戶前一天還在催貨,後一天就突然取消訂單。另一方面,未取消訂單部分的付款周期顯著延長,部分貨品的付款周期直接從數十天延長至近百天,進一步加大了企業的現金流負擔。

作為應對措施,上述企業停止了所有上遊物料的訂購和提取,並採取停止報關等措施,但由於之前已訂購大量物料,仍產生不小損失。更為擔心的是需求不知何時能夠恢復,不少原本十分忙碌的員工在公司已變得無事可做,企業已勸一些無業務在手的員工暫時休假。

出路在哪?

受到新冠疫情影響,全球多數國家和地區的外貿受到衝擊,與日韓等亞洲地區同為外向型經濟的國家相比,我國前兩月出口受到的衝擊更為明顯。

據海關統計,今年前2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4.12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下同)下降9.6%。其中,出口2.04萬億元,下降15.9%;進口2.08萬億元,下降2.4%;貿易逆差425.9億元,去年同期為順差2934.8億元。

按美元計價,前2個月,我國進出口總值5919.9億美元,下降11%。其中,出口2924.5億美元,下降17.2%;進口2995.4億美元,下降4%;貿易逆差70.9億美元,去年同期為順差414.5億美元。

據日本財務省公布的數據,日本2月出口同比下降1%。

另據韓聯社報導,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和關稅廳數據顯示,韓國2月出口同比增長4.5%,時隔15個月轉負為正,3月1日至20日同比增長10%,出口回升態勢明顯。韓國出口增長的主要原因是開工天數增加,若剔除該影響,2月日均出口額同比減少11.7%,3月前20天同比減少0.4%。

如今東亞經濟體都將面對3月開始的歐美新冠疫情爆發的衝擊,外需方面將進一步面臨考驗。

對於出口增速可能的下行周期,華金證券預計可能至少持續到2020年末。

華金證券的研究指出,根據2019年出口貿易各國佔比來看,我國對美國、歐盟、韓國等當前疫情主要爆發地區的出口金額佔比分別為16.8%、17%、和4.4%;簡單推測來看,可能至少將有40%的出口訂單會明顯受到疫情影響,面臨消減或延遲。

華金證券認為,從我國對美歐韓國的出口商品結構來看,其中,排名前十的大類商品出口金額佔比接近70%,預計受疫情衝擊出口需求放緩或更為明顯,相關商品外貿商2020年可能進入艱難時間,主要包括機電產品、電機產品、機械產品、紡織及服裝、雜項、家具用品、工業金屬、塑料橡膠、玩具、及車輛等運輸設備。

針對外貿出口行業面臨的困難局面,各級政府已採取一定的措施。此前,為穩外貿穩外資,國常會共提出6項舉措,包括引導金融機構增加外貿信貸投放,落實好貸款延期還本付息等政策,對受疫情影響大、前景好的中小微外貿企業可協商再延期。廣東、浙江等外貿大省也出臺一些措施,力圖穩定外貿形勢。

不過,此番外貿行業面臨的困境因全球新冠疫情爆發而起,不同以往,如果海外疫情爆發的形勢短期內仍未得到有效控制,則外貿需求端仍會持續受到打擊。

中金公司近日的研究觀點認為,海外疫情目前處在上升階段,外需可能受到進一步拖累,穩增長將主要依靠穩內需政策。

相關焦點

  • 前一天催貨,後一天就取消訂單
    李女士和先生在深圳市寶安區從事外貿音箱業務多年,目前有一個百來人的小工廠,產品銷往全球各地,「目前沒有取消訂單的,開工後工廠還是很忙的,主要是處理年前累積的訂單,這些單大概可以做到4月中旬。4月後的單,都還沒有訂下來。」
  • 紹興紡織外貿經理:查爾斯王子確診後 談好的英國客戶直接取消訂單
    在溫州,一位外貿鞋企老闆為了補充現金流,把杭州房子賣了,估摸著可以撐半年以上;在紹興,一位紡織企業國際貿易部經理說,和英國客戶一再確認無誤的訂單,在查爾斯王子被查出新冠肺炎陽性之後,訂單沒了;上海一家不鏽鋼公司外貿員說同事之間有了一個新的笑話:疫情發生前,要考慮客戶的信用問題,但疫情發生後,發貨後客戶公司還在不在都是個問題。
  • 2個月前客戶求我供貨,2個月後我求客戶別取消訂單
    我看到底下評論,有為中國自豪的,有祈禱疫情轉好的,還有嘲諷國外疫情越治越嚴重的,中國別去救援的...這麼想的人,的確不在少數。但是,我想說,疫情在全球的迅速蔓延,對中國企業,特別是對外貿企業來說,這絕對稱得上是最壞的消息了。
  • 國內剛復工,國外訂單取消了!外貿企業:誰敢比我慘?
    今後一段時間內,外貿企業將遇到外需不振、訂單減少等問題。本文來自公眾號獵雲網,TechWeb經授權發布ID:ilieyun作者丨林京、呂夢「2020年還有比外貿更慘的行業嗎?國內剛打完上半場,國外繼續下半場,外貿人現在太難了。」
  • 濮陽惠成:截止目前公司未收到國外客戶取消訂單的情況
    同花順(300033)金融研究中心12月23日訊,有投資者向濮陽惠成(300481)提問, 海外疫情更加嚴峻,公司哪些產品出口海外?出口到哪些國家個地區?大致銷售比例如何?受疫情的影響如何?謝謝!
  • 21深度丨「訂單全部被取消,員工做一休一」外貿工廠自救之路:全年...
    來 源丨21世紀經濟報導(ID:jjbd21)記 者丨夏旭田,繳翼飛編 輯丨耿雁冰圖片來源 / 新華「我們外貿目前的現狀是,基本上所有的訂單已被全線取消。」浙江諸暨卡拉美拉總經理海濤憂心忡忡。
  • 國產呼吸機定價「一天一個樣,一小時漲幾萬」!生產商訂單爆棚排貨...
    來 源丨21世紀經濟報導(ID:jjbd21)記 者丨唐唯珂編 輯丨包芳鳴「我們每天都接到上百個諮詢呼吸機的電話,熱線都被打爆了,但是貨已經排到8月份,現在已經不接新單了。另一家華北地區的呼吸機生產商也表示已經沒有現貨,下遊顧客要貨的話需要排期。海外疫情持續蔓延,呼吸機需求暴漲,國產呼吸機成為「搶手貨」。供不應求的情況下,呼吸機價格一路飆升,各路「倒爺們」隨即出沒。目前,國內頭部有創呼吸機廠商主要是誼安醫療和邁瑞醫療,據了解,兩家所生產的有創呼吸機同時具備無創功能。
  • 疫情當前訂單或延期,外貿人如何與國外客戶溝通?
    疫情當前訂單或延期,外貿人如何與國外客戶溝通?這次疫情,毫無疑問會對我們的出口貿易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有的客戶會擔憂是否會影響到年後的出貨情況。外貿人應該如何與客戶解釋這次疫情,以緩解客戶的擔憂,這成為我們當務之急要做到工作。 如果這次疫情對你的交期產生了影響,建議及時與境外合同方協商,告知「主要疫情在武漢,在可控範圍內」,當地政府為做好防控積極採取措施,對及時交貨造成一定困難,徵得對方諒解。
  • 「曝光」「貨拉拉」預約下單已確認 訂單被無故取消售後難
    近日,國內電商專業消費調解平臺「電訴寶」接到用戶投訴「貨拉拉」,稱預約下單經確認後卻被無故取消,售後聯繫客服無果。此外,據「電訴寶」接到用戶對「貨拉拉 」的投訴案例顯示,「貨拉拉」存在退款問題、商品質量等問題。
  • 記者探訪寧波勝山自行車配件生產基地:訂單翻倍、現金等貨 疫情...
    央廣網寧波7月11日消息(記者曹美麗 通訊員邵瀅)「今年的訂單已經排到10月份了,生產根本來不及……」、「跟去年比,我們的訂單翻了一倍……」、「剛剛還有客戶給我打電話,要求先打現金過來,讓我儘快給他們發貨……」這段時間,寧波慈谿市勝山鎮的自行車配件企業不約而同感受到了什麼叫做「火爆
  • 柯橋64.8%紡織企業訂單被取消,史上最多撤單潮
    當地一份行業調查報告顯示,有78.4%的紡織企業表示訂單在減少,64.8%的企業反映已有的訂單被客戶取消。「我們公司近五成的業務都在歐洲,如果這些國家疫情持續蔓延,我們就是開工也沒意義。現在正考慮要不要調整比例,將重心放在國內。」輕紡城一位業主說。
  • 400萬訂單遭取消,跨境企業淘汰過程真實殘酷
    今年以來,企業就遭遇了工人短缺、上遊原材料短缺、物流漲價、海外訂單取消等問題。從3月初開始,國外客戶就陸續取消訂單,現在下單的只有樣品單。「我們公司有400萬左右做好的貨品,但因訂單取消無法發出去,都是只收了30%定金,所以壓力非常大。」她說。據悉,公司一般收取10%-30%定金,上百萬訂單的利潤率一般只有10%。
  • 大量國外訂單回流?生產車間忙忙碌碌,貨車排隊等待裝貨
    大量國外訂單回流由於國外的很多訂單回流,引起了我國紡織業的產銷呈現劇烈上漲的趨勢今年3月份,在疫情的影響下,該企業負責人還為員工的工資發愁,誰也沒有想到的是,就在近期居然接到了大品牌ZARA的單子。另外,浙江金華的一家公司,也是做家紡用品的。這家企業的總經理介紹道,他們訂單量還是挺大的,有來自印度的,也有來自越南的。
  • 疫情下家電消費迎新商機 廣東家電企業打響訂單保衛戰
    受訪者供圖 從海外客戶「瘋狂催單」到「瘋狂推遲訂單」,不到1個月的時間裡,廣東科榮電器有限公司(下稱「科榮電器」)總經理梁海昌深刻地感受到外貿行業的「冰火兩重天」。 廣州市拓璞電器發展有限公司(下稱「拓璞電器」)董事長李衛忠把目光從美國和日本市場轉向了國內市場。他謀劃著加快對國內市場的拓展,打造系列品牌產品。
  • 貨拉拉司機單方面取消訂單 10張木門淋雨一夜基本報廢
    據重慶廣電第一眼近日報導,市民韓女士從事裝修行業,15日通過貨拉拉平臺聯繫貨車運送10張木門。   貨車司機接單後來到指定地點,平臺顯示貨車為小麵包車,運貨路程為伊美大廈至至誠家具廠,當時韓女士並不在現場,由其臨時聘請的工人裝貨。待工人裝貨完畢離開後,司機反悔並致電韓女士,稱要取消送貨訂單。
  • 眼鏡外貿企業借道電商「回國」攬訂單
    首屆中國(甌海)眼鏡小鎮採購節 圖片來源浙江在線   溫州網訊 近日,淘寶方面透露,自該淘寶特價版APP於7月2日推出外貿頻道以來,有溫州眼鏡企業在該外貿頻道收穫一天最高4500個訂單的生意。
  • 不愁訂單,放假提前!染廠為了加快資金回流,實行帶款提貨!
    百來臺織機,生產仿真絲的楊總  「最近廠裡很忙碌,市場單基本已經發貨結束,最近都忙著訂單的生產,每天差不多能走4萬米的量,廠裡的庫存在下降,定織的客戶催的很急,只能給他們優先生產。」據一位仿真絲貿易商也坦言近期因為染廠交期再次延長,導致訂單出貨緩慢而被客戶反覆催單。「最近染廠瘋了,接了一個翻單,20天的交期,差不多就是年底了,客戶天天催的要命。」他說道。  催單,這種久違的幸福感雖然讓紡織老闆感到心情舒暢,但是染廠環節的卡頓,也讓他們天天奔走在染廠和門市部之間,心情焦慮。
  • 廠家招工趕訂單 冰火兩重天的真相是這個
    近日,中證君從多家手機產業鏈公司了解到,目前公司復工率僅為50%,終端品牌5G手機訂單需求不減,廠商甚至在催訂單,但公司仍面臨著工人緊缺、產能不足等問題。中信證券認為,整體來看,疫情對於2020年國內5G手機銷量影響較小,維持全年超1億部的銷量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