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臣秀吉:這個日本人為何會成為史上最大的倭寇?

2020-12-09 文史控

文/文定

1588年,是明朝萬曆登基的第二年,經過隆慶開關,高拱改革,大明的國力逐漸強盛,百姓也安居樂業,然後東方的日本卻是另一番景象。

這一年,日本頒布了「海賊禁制令」

所有膽敢違抗命令,繼續做海盜、出海貿易的人統統砍頭!這是倭寇侵擾大陸的數百年來,第一次來自日本官方的嚴令。下達命令的人,是中國人最熟悉和仇視的日本古代人物一豐臣秀吉。

豐臣秀吉,一個性格「無賴」的戰國風雲兒,憑藉武力和過人的把握機會能力統一了亂世。但大海剛剛平靜,豐臣秀吉卻悍然發動入侵朝鮮的戰爭,一舉成為史上最大的倭寇。

那麼豐臣秀吉是如何崛起的,他又是如何把握機會統一日本的?讓我們走進16世紀,了解那個史上最大倭寇。

一 出身微賤的天下人

日本的男人在一起聊天,如果聊到豐臣秀吉,定會舔舔嘴唇:「太閤大人啊,那個幸運的無賴!」不要誤會,說秀吉「無賴」不是鄙視他,事實上,豐臣秀吉在日本的人緣好得出奇。

出身貧賤,白手起家,積攢實力,奪取天下,豐臣秀吉的故事就是那經典的草根奮鬥史,他完成了無數日本人心中最隱秘的夢想。秀吉儘管名在外,但在日本人心目中,他是個善於把握機會的了不起的人物。

未發跡的窮小子時代,他叫木下藤吉郎;

在織田信長手下做大將時代,他改名叫羽柴秀吉;

統一日本,當上「關白」後,天皇親自賜姓「豐臣」,從此有了我們悉的那個名字:豐臣秀吉。

對了,他還有個出名的外號:猴子。

二 從奴隸做起

秀吉出生於日本尾張國愛知郡中村(今日本愛知縣名古屋市),他的父親和無數日本農民一樣,平時插秧種地,戰時充當「足輕」跟隨領主出徵。足輕是日本古代軍隊中最底層的士兵,足輕足輕,顧名思義是沒有馬騎,靠「足」走的,身披簡陋胸甲,手執竹製長矛,衝鋒在前封賞在後,官稱足輕,俗稱炮灰。根據日本的史料記載,秀吉的模樣很醜陋,長得像個猴子,他的主公織田信長就直呼他為「猿」。秀吉幼時歷盡磨難,他八歲喪父,隨母改嫁給一個茶藝師,日子過得很貧苦。他做過小和尚,做過走街的行商。十七歲那年,不甘平庸一生的秀吉投奔到尾張國大名織田信長帳下,充當一名雜役。

織田信長是日本戰國史上的一代霸主,以統一天下為生平所願,他的部下將星雲集,但秀吉實在有過人之能,從雜役到足輕隊長到大將再到家老,上升的速度猶如火箭。

在苦難歲月裡磨練出來的機智和圓滑,讓這個其貌不揚的小夥子顯得與眾不同。別人不屑幹的事他能幹:為討主公歡心,他把草鞋放在懷裡捂熱了給信長穿;別人幹不了的事他也能幹:信長要修築一座前沿城堡,兩位重臣都失敗了,秀吉卻在一夜築成。性格暴躁卻又很珍惜人才的信長對秀吉的才智大加賞識。秀吉很快在信長家的地位越來越高,後來,信長做主,把重臣淺野長勝的養女寧寧嫁給了秀吉,秀吉就此擺脫了微賤的農民身份,正式踏入了士族的行列。在跟隨信長的二十多年間,秀吉足智多謀,作戰勇敢,到了信長「上洛」—進軍京都前,秀吉已經成為信長最心腹的大將之一。信長是個對部下異常嚴厲的主公,但是說來投緣,他對這個容貌醜陋的「猿」,始終言聽計從,寵信有加,而秀吉也用屢立戰功來回報。

三 掌握機遇,統一日本。

織田信長進京後,掌控了以京都為中心的近畿地方,不但把日本最富庶的地方控制在手,還利用大將軍之名「挾天子以令諸侯」,威名達到了戰國時期的頂峰。當時,日本全境六十六國已有一半歸順,織田氏統一天下只是時間問題了。但恰在此時,歷史給信長開了個天大的玩笑。

本能寺事變!信長被家臣明智光秀所弒。

1582年6月2日,信長的得力大將明智光秀突然發動兵變,夜襲投宿京都本能寺的織田信長,在少數護衛全部戰死後,信長被逼自焚身亡,子信忠同時切腹自殺。這就是日本歷史上著名的「本能寺之變」。

明智光秀為何發起兵變,是日本戰國史上一個最大的謎團,大部分的日本學者都傾向認為,是信長對他的肆意侮辱導致背叛。我們確切知道的是,在那個血腥的黎明之前,奉命西徵的明智光秀卻命令士卒「調轉方向,說出了著名的一句話,敵在本能寺!

主公被殺的驚天事變被當時正在徵伐毛利氏的秀吉得知後,秀言迅速談和撤圍,五天內急行軍200公裡趕回京都平叛,一戰殺死了明智光秀。秀言的高明之處是他先於信長諸將,第一個高舉信長旗幟討伐叛賊。

殺死明智光秀後,秀吉儼然成為信長繼承人。此後,秀吉擊敗、殺死了反抗自己的信長諸子和

重臣,1586年受天皇姓「豐臣」並就任關白,關白是文宮之首,相當於攝政宰相。次年,秀吉以不可抵擋之勢統一了日本成為天下人。(天下人在日本語裡的意思是天下的霸主)

豐臣秀吉從一個奴隸到掌握日本的太閤,確實是一部奮鬥史。只可惜晚年的他昏庸,居然進攻大明,面對各方實力的懸殊,其後果不言而喻,對於這個梟雄,文史君最後用日本賴山陽的一句評語結尾吧。「使太閤生於女真間,而假之以年,則烏知覆朱明之國者不待覺羅氏哉,蓋其為人,酷肖秦皇漢武、而雄才大略遠出其右。夫漢武乘豐富馭區宇,不論可也。秦皇挾六世之積威,蹶哀殘之六國,孰與太閤之徒手奮起,制服群雄」?

相關焦點

  • 日本豐臣秀吉為何會看重寧波?
    大明同時期的日本,軍閥割據、群雄並起,各藩之間經常為了土地和人口發生火併,也正是在這混亂的兩百年間,東瀛的軍事技術和戰爭能力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到了織田信長時代,日軍普遍裝備大量的火繩槍和進口火炮,葡萄牙和荷蘭成為當時日軍西式武器的主要供應商。
  • 明朝圍剿倭寇捉襟見肘,為何對豐臣秀吉20萬正規軍,卻能吊打呢?
    「北虜」指的是盤踞在北方草原戈壁的蒙古人,至於「南倭」則是襲擾東南沿海的倭寇勢力。 不知道有沒有人覺得奇怪,為什麼明朝軍隊在抵抗倭寇時一直疲於奔命,但等到真的碰上豐臣秀吉的20餘萬侵朝正規軍後,卻反而把對方打得落花流水呢? 這與我們以往對於倭寇的認知偏差,存在著一定的關係。
  • 從草根到天下人,豐臣秀吉到底經歷了什麼,人生才得以開掛?
    這是倭寇侵擾大陸的數百年來,第一次來自日本官方的嚴令。下達命令的人,是中國人最熟悉和仇視的日本古代人物一豐臣秀吉。豐臣秀吉,一個性格「無賴」的戰國風雲兒,憑藉武力和過人的把握機會能力統一了亂世。但大海剛剛平靜,豐臣秀吉卻悍然發動入侵朝鮮的戰爭,一舉成為史上最大的倭寇。
  • 【歷史】豐臣秀吉為什麼認為日本可以徵服中國?
    經濟上面臨大危機,政治上國內諸侯割據豐臣幕府統治不穩,這是豐臣秀吉想要發動對外戰爭的客觀原因。因為只要把國與國之間的對外矛盾上升到國內統治階層的內部矛盾之上,那國內經濟和政治上的危機就有辦法解決了。戰國時代的日本並沒有後來明治維新後那種遠距離向海外投送大量兵力的能力,瀕臨破產的國家經濟也不允許豐臣幕府花費巨資搞一隻龐大的艦隊向南洋出擊。
  • 基本統一日本的豐臣秀吉家族 為何二世而亡?
    豐臣秀吉的家族,基本上完成了對日本大部分地方的統一號令。但就是這麼一個從亂世中崛起的家族,為什麼會在豐臣秀吉似乎迅速敗落。最終二世而亡呢?應當承認,出身低下的豐臣秀吉能夠成為統一日本的「天下人」,其勵志人生和傑出才能值得肯定。不過,豐臣秀吉在統一日本期間和統一日本之後也犯下了一些致命錯誤。
  • 豐臣秀吉成為日本霸主後,為何重用德川家康?實在無人可用
    摘要:豐臣秀吉成為日本霸主後,為何重用德川家康?實在無人可用豐臣秀吉在織田信長身亡後,花費數年時間,先後擊敗反秀吉聯盟的所有勢力,成功將織田家權力握在手中。在之後的日子裡,豐臣秀吉先後平定了日本九州及東北,並成為關白,正式掌控日本。在小田原的北條氏滅亡後,德川家康被移封關八州。具體的移封細節不得而知,但後人認為秀吉是為了將家康驅趕至邊遠地區,但這並非事實。
  • 日本宗教信仰複雜,豐臣秀吉,為何單獨對「天主教」進行驅逐
    根據歷史記載,1587年7月24日,日本統治者豐臣秀吉,突然頒發幾道「驅逐令」,讓後世學者十分的不解。在此之前,一統天下的豐臣家族,對於各個宗教都是採取懷柔友好的政策,為何單獨對「天主教」進行取締的措施呢!態度為何轉變如此之快,天主教在日本的教義是什麼,驅逐令的內容又是什麼呢!
  • 豐臣秀吉為何敢與明朝叫板?五個原因解釋了一切
    豐臣秀吉為何敢與明朝叫板?五個原因解釋了一切文/新島,現為在校大學生,對歷史有濃厚的興趣,有豐富的知識儲備配圖聲明/本號所使用配圖均來源於網際網路,且難以查證著作權人,若有來源我們定會標記,若有侵權請及時聯繫本號,我們會認真解決!
  • 日本惡之源豐臣秀吉
    豐臣秀吉是日本軍國主義的第一人,侵略擴張的第一個踐行者,豐臣秀吉長得很醜外號叫猴子,出身貧寒草根出身,豐臣秀吉所在的時期日本正處於內戰,戰亂過程中,逐漸成長為亂世梟雄,之后豐臣秀吉統一日本,豐臣秀吉統一日本之後感覺日本國力增強,這個時候豐臣秀吉決定要進行對外擴張,把琉球,呂松,菲律賓
  • 古代日本等級制度森嚴,豐臣秀吉貧苦出身,為何還能讓日本統一?
    這也就直接導致豐臣秀吉因幼年時嚴重營養不良而影響到了發育,身材佝僂矮小。那麼按常理來講,這樣的豐臣秀吉應該沒什麼機會闖出一番成績的,那為何卻能完成很多日本大名終其一生都無法完成的統一大業呢?別看只是一個下級武士,對於豐臣秀吉而言,這已經是階級的跨越了。因為在當時那個時代,只要成了武士,就意味著已經踏入了「士」的階層,這就已經戰勝了80%的人。當然,豐臣秀吉也因此而擁有了「冠姓權」,不過這個時候的豐臣秀吉還沒有給自己取姓。
  • 豐臣秀吉:侵華戰爭的始作俑者?
    豐臣秀吉為中國人所熟悉,是因為豐臣秀吉統一日本,發動了徵服朝鮮的戰爭,並寄望以朝鮮為跳板進而侵略中國。事實上,這也是豐臣秀吉之前織田信長等人的計劃,只不過最後是由豐臣秀吉來實施而已。本能寺之變發生在日本天正10年6月2日(公曆1582年6月21日)凌晨,織田信長的得力部下明智光秀在京都的本能寺中起兵謀反,殺害其主君信長。日本歷史也由此被改寫。本能寺之變是日本史上最大也最有名的政變。但豐臣秀吉果真只是織田信長殞命的得利者嗎?
  • 豐臣秀吉傳—統一日本
    日本戰國時代、安土桃山時代大名,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是繼室町幕府之後,首次以「天下人」的稱號統一日本的戰國三傑之一。(豐臣秀吉塑像)天文六年二月六日(公元1537年3月17日),日吉丸生於日本尾張國中村鄉的一戶貧苦農民家庭,出生時只有普通嬰兒一半大小,他沒有哇哇哭叫,倒是打了個大哈欠。
  • 豐臣秀吉當時真的以為自己可以滅掉大明嗎?
    豐臣秀吉的其他「鐵桿」們也是跟著興奮:比如加藤清正,張口就給豐臣秀吉要二十座中國縣城,龜井茲矩則是看上了浙江台州……仗還沒打,這幫人就已經商量著分中國的土地了。那麼問題來了,豐臣秀吉一伙人,這群剛剛統一日本的「戰國精英」,會想到如此不靠譜的計劃,而且還信到如此虔誠?
  • 萬曆朝鮮戰爭,豐臣秀吉意在入侵明朝,為何他覺得自己能滅大明?
    不光是豐臣秀吉,他的手下們也是自信滿滿,比如加藤清正仗還沒打就先開口要了二十個明朝的縣城作為封地,龜井茲矩則是要了浙江台州……日本只是一個彈丸小國,為什麼豐臣秀吉和他的手下們會自信心這麼膨脹呢?豐臣秀吉當年只是織田信長手下的一個足輕,但卻結束了混亂的日本戰國,相當於日本的秦始皇,昔日那麼多牛逼的大名都成了過往雲煙,只有豐臣秀吉一人笑到最後,你說他膨不膨脹。在他看來,他是命中注定要統一世界的。1591年,豐臣秀吉致書朝鮮國王,想要借道出兵大明,並且勒令朝鮮「秀吉入明之日,其率士卒,會軍營,以為我前導。」
  • 豐臣秀吉做錯了什麼?
    作者丨秋楓公元1600年1月,決定日本歷史走向及豐臣家前途命運的關原之戰打響。交戰雙方一方是由德川家康組織的東軍(以江戶為大本營,位置在東,是為東軍),另一方是以石田三成為首的西軍(以大阪為大本營,在西。為西軍)。德川方企圖取代豐臣政權,掌握天下。
  • 日本史上很有名的女武士,美若天仙,豐臣秀吉卻不敢碰她
    日本之所以好戰,與歷史上長時間存在的一個階層有關,這個階層就是武士。武士的待遇和身份都遠遠高於平民,甚至在官員選拔上,也會優先考慮這一群人。因此,武士之風,在日本一直風靡不斷。不僅男人喜歡當武士,連日本女性也非常嚮往這門職業。今天咱們聊一聊日本史上最有名的女武士——立花誾千代。
  • 豐臣秀賴不是秀吉的親生兒子?豐臣秀吉一生中最大的醜聞
    從平民到天下人出人頭地,日本歷史上最強的崛起——豊臣秀吉,非常喜歡女人的秀吉,最大的不幸就是直系嫡子沒留下一個吧。只剩下晚年臥室的澱殿一人,她一面伸出手,一面生下了「以秀吉為父的孩子」。但是,儘管有這樣的環境,秀吉卻沒有一個真正的孩子。秀吉有很多側室,實際生了孩子的只有淺井三姐妹的長女·澱殿。過去和其他男性生了孩子的女性也成為側室,不過,她們此後,沒有跟秀吉的間寄宿了(日本的說法,指結合)的痕跡。另外,也有女性在與秀吉離別後,和別的男性生了孩子。只和澱殿之間生下了自己的孩子是極其不自然的。這樣的話讀者可能會有疑問:豐臣家的繼承人,澱殿的兒子秀賴,到底是誰的孩子?
  • 豐臣秀吉好不容易統一了日本,為何卻給德川家康做了嫁衣
    文/寂寞的紅酒豐臣秀吉是日本戰國時期的大梟雄,是日本歷史上第一個通過武力統一日本的牛逼人物。雖然豐臣秀吉用了一生的心血終於統一了日本,但他死後權力很快落到德川家康手中,德川家族取代豐臣家族成為日本的實際統治者,德川幕府統治日本長達二百多年。
  • 日本為什麼要把豐臣秀吉包裝成神人呢?
    豐臣秀吉獲得日本政權也是因為別人和織田信長爭權,自己撿了便宜,入侵朝鮮,打打朝鮮還可以,但是面對大明區區4萬援軍兵力,14萬人立馬不堪一舉,最搞笑的是豐臣秀吉原本打算把中國印度都拿下,就這樣一個連自己幾斤幾兩都無法準確判斷的人,還能拿出來跟大千世界的歷史大牛對比麼,他最多只能和劉表比比還差不多,但凡自大狂性格的人,無論走到哪裡,有多少家底,都會輸的精光。
  • 日本戰國時代的三個狠人: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
    在這些梟雄中,名聲最大的則莫過於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和德川家康了。在下面的正文中,我會為大家逐一介紹這三位。豐臣秀吉和織田信長不一樣的地方在於,豐臣秀吉是個擴張欲十足的人。據布雷特L.沃克所著的日本史記載:早在1586年,秀吉就曾向信長的一位耶穌會知己——弗洛伊斯透露,一旦「日本事態平定」,他便會將其託付給弟弟豐臣秀長,然後便開始謀劃「徵伐朝鮮與中國」。他還揚言,「在九個月內我就能徵服中國」,「我們的君主應遷至明朝首都」。雖然秀吉持續派兵登陸朝鮮,但至死也未能實現自己宏大的心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