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長效機制的平和探索:「養雞生蛋」築起資金「蓄水池」

2020-12-18 新華網福建頻道

  新華網福州9月30日電(蔣巧玲)作為漳州市實施扶貧資金精準使用長效機制試點縣,平和縣近年來統籌整合各類扶貧資金,通過「定向投資+固定收益」的模式,探索形成了「養雞生蛋」的扶貧長效機制。2017年以來,該機制累計將扶貧資金產生的2140萬元收益,投入精準脫貧工作,實現了扶貧效益的「細水長流」。

  定向投資築起扶貧資金「蓄水池」

  平和縣與閩粵兩省八縣相連,是原中央蘇區縣,也是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

  2016年,通過建檔立卡精準識別和動態調整,平和縣確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3356戶10543人,建檔立卡貧困村45個。2019年,該縣通過第三方評估和省級實地考核,順利退出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實現貧困村全部出列、貧困戶全部脫貧。

  「平和縣整縣脫貧摘帽,離不開扶貧攻堅的一系列舉措,這其中很重要的一項措施,是建立了扶貧資金精準使用長效機制,創新實施了『養雞生蛋』工程。」28日,在福建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平和縣委書記郭德志重點介紹了這項舉措。

  據介紹,2017年,平和縣利用福建省財政廳賦予該縣統籌整合使用財政資金自主權,以及漳州市實施扶貧資金精準使用長效機制試點縣的政策優勢,把投向類同、目標接近、可用於扶貧開發的資金進行歸整,共整合1億元資金設立有償扶貧基金,用於開展精準扶貧「養雞生蛋」工程。該工程將其中4000萬元定向投資入股平和縣旅遊發展投資有限公司,參與旅遊開發項目,按每年6%的回報率獲取投資收益;另外6000萬元定向投資入股福建興和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認購平和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2000萬股股權,每年可獲得收益。

  「我們把各級扶貧資金『化零為整』,這些年共整合各類扶貧資金1.24億元,從根本上破解了資金使用『碎片化』的問題。」郭德志說,2017年—2019年,平和縣扶貧資金累計收益金達2140萬元。

  固定收益為扶貧攻堅「再兜底」

  作為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平和縣的扶貧資金涉及23個專項,以往的做法是各個專項資金分散使用,不僅存在「撒糊椒麵」救急不救本的困局,還面臨「打醬油的錢不能買醋」的尷尬。

  創新實施「養雞生蛋」工程後,這種困局被打破。

  平和縣人民政府副縣長、扶貧辦主任王振惠說,「養雞生蛋」工程的所得收益全部投入精準扶貧工作,並且明確了主要用於保醫療、保住房、保增收、保全覆蓋四個方面。

  其中,保醫療,用於補足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中需要低保政策兜底、補足全縣醫療救助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的縣級財政配套資金缺口,並為全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購買意外、重疾和醫藥費兜底保險;保住房,用於解決部分貧困戶住房沒有獨立衛生間、沒有水泥地面等問題,進一步改善貧困戶居住條件;保增收,為貧困戶種植的蜜柚全部投保價格指數保險,保障貧困戶種植的蜜柚不虧本、有微利;保全覆蓋,用於將與貧困戶共同生活、無有效身份信息的69人納入線下管理,享受扶貧政策,真正實現脫貧路上「一個都不能少」。

  「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給我們的蜜柚產業、扶貧工作都帶來全新挑戰。」王振惠說,為了應對疫情可能對蜜柚價格產生大幅波動帶來的減產風險,平和縣積極與中國人保財險平和支公司對接,創造性地為全縣2386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種植的1.03萬畝蜜柚,購買了「蜜柚價格指數保險」。這項保險從平和縣的扶貧基金裡撥出專款,為每畝蜜柚投保200元,保證貧困戶種植蜜柚不虧本,讓貧困戶們早早就吃上一顆「定心丸」。

  扶貧基金為貧困戶「精準滴灌」

  為了讓「金母雞」下更多「金蛋」,助力全縣打贏脫貧攻堅戰,平和縣還持續探索創新收益模式,為貧困戶疏解困難,實現「精準滴灌」。

  據介紹,平和縣依託扶貧基金,通過政府擔保,每年由金融機構安排單列專項扶貧信貸資金6000萬元,開發「擔保金·扶貧貸」,按每戶最高不超過5萬元的授信額度,為那些「有勞動能力、卻苦於缺乏發展資金的貧困戶」發放小額信貸。

  國強鄉乾嶺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黃三九就是受益者之一。2016年,常年在外打零工的他回到老家,想把交由他人代管的兩畝柚園收回來,但是,苦於買化肥農藥沒有資金、缺乏蜜柚種植管理技術。

  「2016年6月,政府幫我爭取扶貧基金小額貸款5萬元,解決了我的資金困難,還讓我參加技術培訓,請蜜柚專業合作社裡的能手一對一指導我。」黃三九說,資金和技術調動了他的生產積極性,在政府的幫助下,當年,他的一百多棵蜜柚有了2萬多元的收入。此後,通過擴大種植面積、發展林下經濟,他的柚園收入不斷提高。現在,除了柚園收入,黃三九還承包了全村11個小組的垃圾清理工作,每月工資4000元,一家人的生活好起來,日子又有了奔頭。

  像黃三九這樣的受益者還有很多。據統計,截至目前,平和縣信用聯社已為當地建檔立卡貧困戶發放「扶貧貸」1694筆7435萬元,共有5669貧困人口從中受益。

  養了「雞」,還要管好「蛋」。在「養雞生蛋」工程實施過程中,平和縣還建立廣泛參與的工作協調機制,構建多元化資金監管機制,重點解決跨部門、跨行業的工作協調問題。同時,實行專帳核算、專人管理,依託中介機構,對精準扶貧資金使用績效進行監測評價,確保扶貧基金管得好用得好,細水長流地惠及更多群眾。

相關焦點

  • 平和縣:建立「養雞生蛋工程」扶貧長效機制
    「養雞生蛋」 破解扶貧資金「碎片化」問題平和縣的扶貧資金涉及23個專項,以往的做法是各個專項資金分散使用,存在「撒糊椒麵」和「打醬油的錢不能買醋」的困局。針對此,平和縣利用省財政廳賦予平和縣統籌整合使用財政資金自主權和全市實施扶貧資金精準使用長效機制試點縣的政策優勢,探索實施精準扶貧「養雞生蛋」工程,設立有償扶貧基金,統籌整合資金1億元,將其中4000萬元定向投資入股平和縣旅遊發展投資有限公司,參與旅遊開發項目,按年6%獲取投資收益;另外6000萬元定向投資入股福建興和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認購平和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2000萬股股權,把
  • 福建舉行「決勝全面小康 決戰脫貧攻堅」發布會(平和專場)
    二、創新「五個載體」,體現在:一是創新實施「養雞生蛋」工程。我縣充分利用省、市賦予精準使用扶貧資金的政策試點優勢,聚焦貧困戶穩定脫貧難題,創新實施「養雞生蛋」工程,統籌整合各類扶貧資金,採用「定向投資,固定收益」的模式獲取收益,收益金主要用於貧困戶醫療健康保障、住房安全保障、產業增收保障和無有效身份信息貧困人口的政策保障。
  • 國投集團白濤:不斷完善產業扶貧長效機制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產業扶貧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辦法,也是增強貧困地區造血功能、幫助群眾就地就業的長遠之計。要加強產業扶貧項目規劃,引導和推動更多產業項目落戶貧困地區。」產業扶貧重在形成長效機制。
  • 如何用消費扶貧探索建立穩定脫貧長效機制?來看看這張企業版答卷
    如何利用該模式建立穩定脫貧長效機制?通過產銷對接打通農產品出村路在中國,許多貧困地區其實並不缺少資源和產品,但苦於交通不便、信息不暢、觀念認識、供應鏈及標準化程度不高等限制,讓藏於山野的「寶貝」難以走向市場、創造利潤。即便有意識讓商品走出去,也會因為中間不斷倒手最終令產品價格翻番。
  • ...打造脫貧不返貧長效機制青島「防貧保」構築防返貧「攔水壩」
    今年,青島市在加強專業扶貧和行業扶貧政策保障的基礎上,引入市場化機制,創新扶貧資金使用方式,通過政府購買第三方服務,委託中國太保產險青島分公司啟動了精準防貧減貧綜合保險項目(以下簡稱「防貧保」)。五項創新,青島深化扶貧長效機制「防貧保」項目為青島創新、全省唯一,創新之處在於關注到不穩定脫貧戶返貧的根本因素在於收入不穩,在遵循精準識別、適度保障的原則下,為不穩定脫貧戶因疫情、因災害、因意外的收入損失上了一道「保險」。同時,「防貧保」將「扶」與「防」相結合,為農村貧困群眾穩定脫貧系牢「安全帶」,為探索低收入人口幫扶長效機制提供創新實踐,實現了五大創新。
  • 以「五保障」為抓手 建產業扶貧長效機制
    磐石市永豐村扶貧車間豆油廠工人正在包裝產品抓好產業提升是鞏固脫貧成果防止返貧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徑。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吉林市以「五保障」為抓手,發展扶貧產業,建立長效機制,提升脫貧質量。光伏產業項目總裝機容量124.55兆瓦,年發電5.21億度,光伏用於分紅的資金可達1987萬元;棚膜果蔬種植面積達2.3萬畝,年產15.5萬噸;年產肉雞1428萬隻,日屠宰量達到近4萬隻,打造了舒蘭肉雞全產業鏈模式,引領肉雞扶貧項目規模發展;中藥材種植面積達到1.5萬畝,磐石市中藥材扶貧產業項目已經由一家一戶的分散種植髮展成為全市推廣的規模化項目;食用菌種植面積達到4091畝,年產4598噸,其中,
  • 沅陵:「七大機制」 堵住返貧通道紮實長效機制「防風險」
    2019年9月,沅陵縣安排700萬元資金,與太平洋產險湖南分公司籤訂《沅陵縣精準防貧綜合保險合作協議》,針對因病、因學、因災、因產業失敗情況,在全縣範圍開展精準防貧綜合保險試點,積極化解貧困群眾返貧致貧風險。
  • 拉瑪·興高:鞏固創建成果 構建消費扶貧長效機制
    掌上春城訊7月1日,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拉瑪·興高率隊調研五華區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創建、消費扶貧、就業扶貧等工作。拉瑪·興高一行來到五華區豐寧街道春暉社區,走進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少數民族服務窗口,詳細了解了春暉社區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社區創建工作。
  • 西南大學:依託「周五課堂」和智慧農業 建設教育扶貧長效機制
    新華網發(陳凌攝)  原來,由西南大學計算機與信息科學學院、軟體學院與豐都三建鄉共建的「周五課堂」、智慧農業科技幫扶正在積極的探索與實施。為探索教育扶貧、智力扶貧、科技扶貧的長效機制,西南大學計算機與信息科學學院、軟體學院主動發揮學科優勢和專業特長,助力脫貧攻堅,設立以培養、提升中小學學生、中小學教師、鄉鎮幹部、企事業單位從業人員信息技術素養的「周五課堂」。
  • 廣東探索建立長效機制,力保垃圾分類落地見效
    廣東探索建立長效機制,力保垃圾分類落地見效樓棟長制打通城中村垃圾分類「最後一公裡」垃圾分類是長線工程,離不開制度保障。近日召開的全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現場會提出,要加快建設長效機制。長效機制如何建立?
  • 中國平安黃寶新:構建「三環」扶貧機制
    中國平安黃寶新:構建產前扶智培訓、產中產業造血、產後產銷賦能的「三環」扶貧機制10月14日,在「2020年國家扶貧日系列論壇-銀行業保險業助力脫貧攻堅論壇」上,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副總經理黃寶新表示,2018年,中國平安聚焦重點貧困地區的產業
  • 海南人大:長效機制幫扶長田村脫貧「摘帽」
    五年時間裡,海南省人大常委會機關圍繞脫貧攻堅目標任務,以改善貧困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培育特色優勢產業、激發貧困戶內生動力為重點,不斷探索建立穩定脫貧長效機制。截至2020年11月,全村貧困人口家庭人均純收入達12700元,脫貧成果得到了鞏固。如今,長田村實現了整村脫貧出列,作為幫扶單位的海南省人大常委會機關也在長田村裡種下了長久的幸福。
  • 黃寶新:中國平安向「智慧扶貧」方向探索和發力
    中證網訊(記者 程竹 實習記者 王方圓)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副總經理黃寶新10月14日在銀行業保險業助力脫貧攻堅論壇上介紹,平安充分運用科技型綜合金融集團的優勢,在做好做深做紮實金融扶貧的基礎上,不斷創新扶貧模式和舉措,向「智慧扶貧」方向探索和發力。
  • 解好網絡扶貧「長效」方程式
    會議指出,2016年以來,各地網絡扶貧工作取得顯著成效,貧困地區網絡覆蓋目標提前超額完成,要繼續保持攻堅態勢,紮實推進深度貧困地區特別是52個未摘帽貧困縣的網絡扶貧工作,打好網絡扶貧收官戰,接續推進數字鄉村建設。
  • 寧夏建立健全穩定脫貧長效機制 確保脫真貧、真脫貧
    寧夏新聞網訊(記者 楊兆蓮 樊玲)記者12月15日從寧夏召開的全區脫貧攻堅工作新聞通氣會上了解到,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我區建立健全穩定脫貧長效機制,各方力量多管齊下提高脫貧質量,切實做到脫真貧、真脫貧。
  • 權威發布|山東在9個縣(市、區)開展解決農村相對貧困長效機制試點
    「一直以來,山東省政協十分關心支持脫貧攻堅工作,今年把《關於建立穩定脫貧長效機制的建議》(第12030878號)確定為省政協三個重點提案之一。」今年是脫貧攻堅全面收官之年,年底將實現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目標任務,「關於建立穩定脫貧長效機制的建議」採納落實情況,山東省扶貧開發辦副主任宋文華介紹,「制定出臺《山東省扶貧資產管理辦法(試行)》《關於加強2020年度財政專項扶貧資金使用管理的意見》,規範產業扶貧項目管理,建立運營機制,推動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一體謀劃、協同推進」。
  • 龔光輝:「留洋碩士」養雞助殘扶貧成勞模
    學成歸國,他沒有接受眾多跨國企業拋來的「橄欖枝」,反而放下「留洋碩士」的光環,回家接過父親龔雪東辛勤經營30餘年的「養雞大業」。留洋碩士養雞,被認為是「高射炮打蚊子」。而今,龔光輝成立的天柱山禽業有限公司,一年能賣出雞苗2000萬羽,實現利潤400多萬元,公司黑雞和烏雞兩個主打品種暢銷全國各地。
  • 「龍兄虎弟」:養雞帶來連鎖扶貧效應
    結對幫扶不放鬆疫情期間,該鄉對扶貧結對幫扶企業不放鬆,組織人員分片深入轄區,逐一登門結對幫扶企業,宣傳復工復產政策,並從物資、生活後勤和疫情防控安全保障等方面落實措施,確保及時開工生產。去年5月,擁有豐富養雞經驗的陳黃虎兄弟倆,創辦的義門畜牧養殖有限公司,是2019年蕪湖市鳩江區結對幫扶該鄉安元村的產業扶貧項目,去年7月開工建設,10月引進蛋雞5萬餘只開始規模養殖,發揮了對口幫扶效益和養殖場示範帶動作用,實現了村級集體經濟和農戶、貧困戶穩定增收發展格局。
  • 我市加快建立農村人居環境長效管護機制
    近日,記者從市農業農村局獲悉,今年,我市以農村廁所保潔、村容村貌美化、生活汙水治理、生活垃圾治理、農業農村面源汙染綜合治理為重點,按照城鄉融合、建管並重、依靠群眾、多方協同的原則,通過細化責任分解、嚴格管護標準、強化監督考核,加快完善建立符合農村實際、得到農民支持、能夠有效運行的村莊人居環境長效管護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