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熟悉的唐太宗李世民,及明太祖朱元璋等,都是名留青史的皇帝

2021-01-09 影去無蹤影

假如司馬光沒有說謊,劉裕可能是武功最高的皇帝,項羽都不如他

從秦始皇開始,華夏文明一共出現了四百多位記錄在冊的皇帝。人們熟悉的唐太宗李世民、漢高祖劉邦、明太祖朱元璋等等,這些都是名留青史的皇帝。

在歷史上的帝王中,一般開國帝王都會有些武力值,然而,在史料中,還有一個人,如果史料所載不虛的話,那麼此人可能是史上武功最高的一個帝王了,恐怕項羽都不及!這個人就是南朝劉宋的開國帝王——劉裕。

要知道劉裕是開國皇帝,自然而然他的江山肯定是打出來的。南北朝時期,是我國歷史上的一段大亂世,這一時期存在了上百年的時間,這上百年的時間中,每一年都在戰爭之中,從來沒有停止過。直到隋文帝建立隋朝之後,大亂世才徹底消失。那麼溜與到底有多厲害呢?

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有一句話:

"遇賊數千人,即迎擊之,從者皆死,裕墜岸下。賊臨岸欲下,裕奮長刀仰斫殺數人,乃得登岸,仍大呼逐之,賊皆走,裕所殺傷甚眾。劉敬宣怪裕久不返,引兵尋之,見裕獨驅數千人,鹹共嘆 。"——《資治通鑑·晉紀三十三》

這樣的記載足以說明劉裕的戰鬥力,用現如今的話說,劉裕已經是戰鬥力爆表了。歷史上的史書中,有史學兩司馬之說,這樣的情況下,司馬遷著作的《資治通鑑》肯定是可信度非常高的。那麼在這段記載之中,劉裕剛當兵沒多久,本來是在北府軍孫無終的手下工作,然後有一天,忽然有人起兵反抗朝廷了,於是朝廷就派了謝琰、劉牢之去鎮壓。孫無終呢,覺得劉裕是個人才,就把他舉薦給了劉牢之。

一個月之後,劉牢之帶領軍隊到達事發地,先派劉裕帶領一小隊人馬偵查敵情,可是偵察小分隊在行進途中,運氣是真不好,突然碰上了幾千人的起義軍大部隊!能怎麼辦?沒辦法,打吧!兵力懸殊太大,打著打著,劉裕帶領的手下,就幾乎全都戰死了,只有劉裕還在奮勇殺敵。

接下來讓人大跌眼鏡的事情發生了,劉裕自己追著對方上千人狂砍,這樣的場面,就算是在電視劇裡都看不到。如果司馬光沒有說謊,沒有吹牛,那劉裕這個戰鬥力,該有多恐怖?這完全是王者對青銅啊!按這個戰鬥力來說,恐怕項羽都不及他。

現代的學者們都認為,劉裕肯定是十分的厲害的,劉裕的武力肯定是戰鬥力爆表的存在,但是《資治通鑑》的記載有誇大的成分。小夥伴們對劉裕追著幾千人打這件事怎麼看呢?

相關焦點

  • 李世民留功臣,朱元璋劉邦殺功臣,究竟哪些原因讓他與眾不同?
    --《史記·淮陰侯傳》 我國古代的君臣間一直存在著「範蠡定律」,即功勳卓著的能臣良將大都會受到君主的猜忌,最終落得悽慘下場,在滾滾的歷史長河中,開國皇帝殺功臣的事情屢見不鮮,例如漢高祖劉邦、明太祖朱元璋等,但凡事都沒有絕對,唐太宗李世民就是個例外,同樣是皇帝,李世民為何沒殺功臣
  • 我國8大皇帝詩:劉邦曹丕李世民趙匡胤霸氣,朱元璋殺氣騰騰!
    曹丕5、唐太宗李世民:《還陝述懷》還陝述懷慨然撫長劍,濟世豈邀名。這一切都是為濟世救民,而不是為了爭名奪利啊。戰爭的場面如電閃,軍情火急,動作迅猛。滿山遍野駐宅了千軍萬馬。戰場如登山一樣,指揮也需要靈活。昨天的戰爭必將會流血犧牲,卻換來了今天的和平統一。作者簡介:唐太宗李世民,隴西狄道(今甘肅省臨洮縣)人。唐朝第二位皇帝(626—649年在位),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軍事家、詩人。唐高祖李淵嫡次子,母為太穆皇后竇氏。
  • 「名人百科」乞丐皇帝——明太祖朱元璋
    乘此機會,朱元璋親自統率水陸大軍,第三次進攻集慶(今江蘇南京)。在第三天,攻破城外的陳兆先軍營,其部三萬六千人歸降朱元璋。但是,朱元璋看出降軍心存疑慮,軍心不定。於是朱元璋就從降軍中挑選了五百名勇士當親軍,在夜裡守衛,而自己身邊,只留有親兵統領馮國用一人。第二天,降軍知道此事,都十分感動,疑慮全消,甘願跟隨朱元璋打天下。
  • 為何朱元璋放過張定邊李世民不赦單雄信?原來我們都冤枉了唐太宗
    但是我們都知道,張定邊並沒有被朱元璋殺掉,而是以九十高齡善終,而單雄信卻落了個身首異處的下場。於是有人提出質疑:朱元璋能夠放過差點幹掉自己的張定邊,李世民為什麼不能放過饒了自己一命的單雄信?在探討李世民的胸襟是否不如朱元璋寬廣之前,咱們先來看看單雄信與張定邊的共同之處:其一,都是本陣營第一悍將,這自不必說;其二,張定邊在鄱陽湖之戰中單艦衝陣,要不是常遇春暗放冷箭,朱元璋就懸了;單雄信也曾單槍匹馬殺到李世民面前,要不是李勣出言制止,也就沒有後來的唐太宗了;其三,張定邊跟著自己的幼主陳理繳械,單雄信跟隨主公王世充一起投降。
  • 李世民不好殺唯獨誅殺了這位開國功臣,他是誰?
    絕頂聰明的張良深諳「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的道理,也看出漢高祖劉邦是個只可共苦而不可同甘的主,漢建立後就毅然歸隱山林。較之於張良、蕭何的聰明,韓信可就糊塗多了,他本就功高震主,卻還要居功自傲,結果在劉邦的默許下,慘死一群婦人之手。
  • 敲黑磚,打悶棍,歷史上哪個皇帝的手段更高明
    事實證明,能當皇帝的人沒有一定的手段是難以服眾的,軟弱的皇帝會被臣子架空,平庸的皇帝容易變得昏聵,這個位置向來是留給精明能幹的人的,縱觀歷史,凡大朝開國之帝其都是有一定的手腕和能力的,要是沒有敲黑磚,打悶棍的精神,他就不能當皇帝。歷史上有名的敲黑磚皇帝都有哪些呢?今天我們來給他們排個序。
  • 李世民朱元璋都大殺功臣,為何趙匡胤不殺一人坐穩天下?
    第一種人以唐高祖李淵唐太宗李世民為代表。唐高祖李淵本是隋朝外戚,李淵的老婆與隋文帝的老婆是兩姊妹,在隋文帝年間李淵就手握重兵,鎮守山西。隋煬帝年間,李淵權柄更重,這就為他起兵自立奠定了根基。到後來,太子李建成與秦王李世民爭奪皇位,彼此拉幫結派,李世民奪得皇位後,自然要肅清李建成餘黨,於是許多開國功臣都被清洗。最有名的自然是大名鼎鼎的唐朝開國功臣劉文靜也被誅殺。像漢光武帝劉秀、魏文帝曹丕、晉武帝司馬炎、宋武帝劉裕、隋文帝楊堅等人也是如此。
  • 同樣都是皇帝,康熙皇帝為什麼在明孝陵給明太祖朱元璋三拜九叩?
    明孝陵是明太祖朱元璋與馬皇后的合葬陵寢,因為馬皇后的諡號「孝慈高皇后」,並且奉行孝治天下,因而這個陵墓稱為「孝陵」。明孝陵從明洪武十四年開始修建,於明永樂三年完工,在二十五年的時間裡,動用勞動力人數達十萬人,佔地面積達一百七十萬平方米。
  • 盤點歷代皇帝有趣的降生異象
    在古代,開國皇帝不管通過是造反還是篡位得到的皇帝寶座,都喜歡讓史官給自己時編撰一個出身便伴隨「真龍天子」的假象,來彰顯自己皇帝寶座的正統性。下面就來盤點一下歷代帝王有趣的降生異象。漢高祖劉邦是漢朝的開國皇帝,也是開了皇帝出生伴有異象的先河。
  • 朱坤明: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寧王朱權,不是燕王朱棣的對手
    明太祖朱元璋英明神武,從一個一無所有的放牛娃、和尚做到全天下的皇帝,挺厲害的。但是他和漢高祖劉邦一樣把防範的重心都放在了文臣武將的身上,韓信、彭越、英布、藍玉、傅友德、馮勝、李善長等都被他們一 一斬於馬下。
  • 朱棣不學李世民逼朱元璋退位,因為這幾點,他才是明朝第二皇帝
    唐朝初年,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太子李建成,隨後唐朝皇帝李淵被迫退位,唐朝的帝位世系由此發生改寫。
  • 絳州天地廟與唐太宗李世民
    在河東這片神奇的土地上,人們祖祖輩輩繁衍生息,這裡的人民勤勞勇敢,聰明智慧,文人墨客層出不窮,頗具盛唐太宗李世民文韜武略之風韻。 在峨嵋嶺北麓、汾河南岸有一座天地廟(唐遺址重建),現屬山西省運城市新絳縣萬安鎮轄區。相傳此廟為秦王攻打臨汾郡(現新絳縣城)勝利後所建,絳州這片土地,尤其是天地廟周邊區域,與秦王李世民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 秦始皇、劉邦、李世民和朱元璋,如果出生在同一時代,誰將稱帝?
    秦始皇、劉邦、李世民和朱元璋,如果出生在同一時代,誰將稱帝?文/夢追歷史在歷史上恐怕只有秦始皇、劉邦、李世民和朱元璋這四個人能夠被稱為「千古一帝」了。這四個皇帝也都非常的出色,因此他們完全可以被稱之為「千古一帝」,不過後人會對他們四個人的功績來做一個比較,就是說如果他們生活在同一時期的話,那麼誰又能最終成為皇帝呢?首先,讓我們來談談秦始皇,秦始皇在統一六國後,制定了封建制度的政治體系,也統一了貨幣、度量衡等等措施,這也加強了民族的團結。他還在北方建造了長城,阻止了匈奴人的入侵。不過他當政期間殘酷無比,使得百姓叫苦連連。
  • 明太祖朱元璋
    (明祖陵)[明][公元1328年-1398年,明王朝的開國皇帝]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398
  • 中國古代哪個皇帝的武功最厲害?你覺得這三人之中,誰才是第一
    在古代,人們從小就會習武鍛鍊,從而增加自身的力氣,就算是皇帝也不例外。倘若學個一招兩式,等哪天碰到個刺客,說不定還能防身呢。但真正精通武功的皇帝卻沒幾個,因為他們長大成人後,就沒有多餘的時間習武了,要麼一心管理政朝,要麼過上奢淫驕縱的生活。說到哪個皇帝的武功最高,大家各執一詞,李昆覺得候選人有三名。
  • 明朝歷代皇帝聊天群,明太祖朱元璋該打誰
    如果歷史有假如,那麼假如明朝歷代皇帝齊聚一堂,明太祖朱元璋會對他們說什麼? 明太祖朱元璋:想我朱元璋一生,誅陳友諒,滅張士誠,北伐大元,建立明朝,廢宰相集皇權,興科舉,懲貪官。你們這些臭小子告訴我,為什麼我大明卻只有276年而已。孫兒你先說,今天我一定要找出那毀我大明江山的敗家子。
  • 為什麼開國皇帝的第二代都很厲害?
    除了開國皇帝叫太祖之外,我們看歷朝歷代的第二代皇帝基本上都叫太宗。唐太宗,宋太宗,元太宗,明太宗,清太宗等。二人合在一起就是祖宗,共同為子孫後代去打天下。:太祖建立了國家,太宗繼續讓國家走向鼎盛1:唐高祖李淵建立唐朝,唐太宗開創貞觀之治,使得國力蒸蒸日上隋朝末年,各種社會問題導致了動蕩不安。唐朝的建立者是唐高祖李淵,這個很多人都知道。但他這個天下大部分都是自己的老二秦王打下來的,他一心想要當皇帝。可是兄弟二人偏偏要阻止他,於是悍然發動玄武門之變奪取皇位。當上皇帝後並沒有貪圖享樂,相反勵精圖治。
  • 沁園春一首詩寫盡五個皇帝,為啥沒有寫朱元璋康熙
    詞一發表震驚天下,常凱申找了很多人寫同樣詞牌的詞,想壓住這首詞的氣勢,都失敗了。唐太宗。教員最欣賞唐太宗的軍事能力。唐朝江山,幾乎大半都是李世民帶人打下來的,李世民的軍事指揮才能不在李靖徐世績之下。教員說李世民:是自古以來最能打仗的人。
  • 康熙帝的心病:作為清朝盛世皇帝,為什麼要六次南下祭拜朱元璋?
    康熙帝的廟號是聖祖,正所謂「祖有功而宗有德」,一般能用「祖」來稱呼的皇帝都是開國皇帝。而守成的皇帝,有德的可以稱「宗」,即使是英勇神武的李世民,也只能用唐太宗來稱呼。清朝有三位皇帝用「祖」來稱呼,分別是清太祖努爾哈赤、清世祖順治、清聖祖康熙。原因也很好理解,努爾哈赤是清朝(後金)開國皇帝,順治帝是清朝入關的第一位皇帝,康熙帝則是開疆擴土並穩定下來的皇帝。
  • 明太祖朱元璋:史上最痛恨貪官的皇帝
    那就是朱元璋時代。明太祖朱元璋是中國歷史上實施反腐措施最激烈的皇帝。《草木子》說,明太祖規定,地方官貪汙受賄六十兩以上,就要在土地廟前剝下皮來,裡面填上草,放在官府大堂的公座邊上,以提醒下任官員不要貪汙。(又按《草木子》,記明祖嚴於吏治,凡守令貪酷者,許民赴京陳訴。贓至六十兩以上者,梟首示眾,仍剝皮實草。府、州、縣、衛之左特立一廟,以祀土地,為剝皮之場,名曰「皮場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