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常被告誡少吃多餐,認為這樣吃能避免餐後血糖出現太大的波動,利於控制血糖。其實經過研究表明,一日三餐比少吃多餐更能控制好血糖,不過必須要掌握正確的吃法。
糖尿病病人三餐該怎麼吃?
1、早餐
到了早晨胃中已經沒有任何食物可消化,體內儲存的糖原已經被消耗完,此時應及時補充,避免發生低血糖,因此糖友每天都吃早餐,特別是接受胰島素注射的患者,必須保證營養充足。
吃早餐的時間需安排在6:30~8:30間,不能吃得太晚。保證早餐需佔到一整天總能量的25%~30%,大約早餐的主食量控制在50克以內。
早餐中要有蛋白質、碳水化合物以及脂肪,能發揮碳水化合物快速升高餐後血糖的作用,同時蛋白質和脂肪能維持餐後兩個小時的血糖水平,能穩定一整上午的血糖,為大腦提供足夠的血糖供給。另外要注重於早餐的質量,需包括奶製品、蔬果、五穀類和動物性食物,不妨選擇水煮雞蛋、酸奶和西紅柿或黃瓜等。
2、午餐
經過一上午繁忙緊張的工作和學習,早餐為身體提供的能量已經差不多被消耗,需及時為身體補充營養。午餐時間儘量安排在11:30~1:30間,兩餐間隔至少在4~6個小時。吃午餐的時間控制在30分鐘,若吃飯時間太短可影響消化液分泌,消化液不能跟食物充分混合,易引起消化不良,增加胃腸不適感。
吃飯時間太長會不斷地攝取食物,導致食物攝入過量。午飯吃7~8分飽即可,不能暴飲暴食,午餐要注意多樣化,需有動物性食品、豆類和蔬果等。因為午餐和晚餐間隔時間稍微長一點,到了四到五點鐘會有飢餓感,尤其是注射胰島素的患者易發生低血糖,可以適當的加餐,推薦1/4個蘋果或蘇打小餅乾。
3、晚餐
晚餐跟第2天早餐間隔時間比較長,提供的能量需滿足晚間活動和夜間睡眠需求,因此需科學的晚餐。晚餐時間儘量安排在18:00~20:00之間,吃4~5分飽即可。晚餐可選擇蔬菜或五穀雜糧,不僅僅能增加飽腹感,而且能促進胃腸道蠕動。
如何掌握各類營養的攝入比例?
很多糖尿病患者糾結於該一日3餐還是一日6餐,不管究竟吃多少餐,不如把握各類營養的攝入比例。一日三餐時早餐和午餐需多攝入熱量及碳水化合物,晚餐需減少能量和碳水化合物攝入。另外可採取早期間歇性斷食,也就是全天進食的時間安排在8:00~14:00之間,這樣能降低食慾,給人們一定的飽腹感,調整能量攝入分配,同時也能降低體重,減少體脂率,降低胰島素和葡萄糖水平。
溫馨提示
糖尿病患者必須掌握好飲食結構,這才是控制血糖的基礎。另外睡覺前需監測血糖,根據血糖監測結果,決定是否需加餐,晚餐不能吃的太多,不然會增加消化器官負擔,易引起失眠多夢。
【來源:家庭醫生在線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