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王朝覆滅後,專門負責守衛皇城與皇帝的御林軍下場怎麼樣?

2020-12-14 執筆寫史

首先聲明一點,正史當中清朝並沒有御林軍這一概念,只有衛戍部隊,這些人由領侍衛內大臣統領,負責配合皇宮裡的侍衛保護皇帝與皇宮。

電視熒幕中我們時常會看到這樣的鏡頭:當清朝皇帝生命受到威脅時,潛伏在四周的御林軍會跳出來保護他們的安全,這些御林軍看起來高深莫測,飛簷走壁、舞刀弄槍樣樣精通,沒過多久就將敵人殺的片甲不留。

不過這御林軍只是我們民間的說法,本質上指的是皇帝身邊的警衛軍。翻閱史書典籍,「御林軍」三個字沒有留下任何蹤跡,只有與其發音相近的「羽林軍」。

羽林軍由漢武帝劉徹創立,是一隻專門負責保護京城與皇帝安危的部隊,其作用與我們常說的御林軍作用相似。而「御」在古代一般又是泛指帝王,或許正是因為這樣「羽林軍」被慢慢傳成了「御林軍」,並且在人們的腦海中根深蒂固。

明末清初的時候,清朝御林軍戰鬥力強悍,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御林軍內部開始慢慢腐化,乾隆皇帝視察的時候甚至有人直接從馬上摔下來,所以中英鴉片戰爭之時,這些人幾乎是一觸即潰。

新式御林軍的誕生

清朝末年,國家內憂外患,為了抵禦外國列強的侵略,清政府開始購買先進的武器裝備,打造各種各樣的新式軍隊,其中最著名的當屬由袁世凱編練的北洋新軍,裝備精良戰鬥力強。

只不過慈禧打心底裡不信賴這支由漢人主導的新式軍隊,為了以防萬一她又命人從八旗原有的禁衛軍諸營中挑選兵員,並且配備西方先進的武器裝備,就這樣一支完全由滿洲貴族掌握的新式軍隊誕生,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御林軍。

然而現實要比想像殘酷的多。清王朝內部腐化已經到了積重難返的地步,儘管配備了最先進的武器裝備,但這支御林軍的戰鬥力仍然不咋滴,倒是溜鳥鬥蟈蟈、吸鴉片這些人樣樣精通。

為了改變這種情況清王朝還是選擇了妥協。他們從北洋新軍中挑人作為御林軍的基層官員,彌補八旗宗室子弟軍事經驗不足的短板,也正是因為這樣御林軍的控制權悄悄發生了轉移,從滿清政府慢慢轉移到袁世凱手中。

與馮國璋「捆綁」的御林軍

武昌起義爆發時,御林軍的頭領載濤非常害怕戰死沙場,他向裕隆太后表示自己只練過兵而沒有上過戰場,軍事經驗不足難堪大用。無奈之下裕隆太后只能向袁世凱求助,而袁世凱則派出馮國璋擔任御林軍的總統官,他與御林軍的故事正式開始。

後來清政府宣布退位,馮國璋又負責這支御林軍的安撫工作。畢竟他們全都是八旗子弟,雖然好逸惡勞整天混吃等死,但對於清王朝仍然有非常特殊的情感,所以清朝覆滅後這些人難免會接受不了。

面對這種情況,馮國璋打出了感情牌,他向所有御林軍將士承諾,皇帝和皇太后的生命安全已經有了保證,禁衛軍也不會因此取消,仍然負責日常的守衛工作。馮國璋還告訴御林軍眾將士,無論自己走到哪裡,都不會和他們脫離關係。

馮國璋這一番真情實感的話語讓御林軍的將士們心中大定,他本人也得到了絕大部分人的認可,從那以後馮國璋就與御林軍捆綁在一起。

中華民國建立後,這支御林軍被改編成了北洋陸軍第16師,並且仍然由馮國璋統領。他們對於馮國璋的信任幾乎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馮國璋走到哪他們就跟到哪,哪怕是袁世凱也沒有辦法調動這支御林軍。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這支御林軍已經成為馮國璋的私人部隊,就算1918年後馮國璋下臺,他們仍然對馮國璋忠心耿耿,當然這樣的忠心是基於馮國璋對他們也是極為厚道,有什麼好處第一時間想的都是他們。

馮國璋

御林軍的最後歸宿

馮國璋死後,這支御林軍又被派遣到察哈爾省。沒有馮國璋的領導,他們也就失去曾經忠誠不二的優良品質。1924年,在六十萬大洋的誘惑之下,這支御林軍選擇投靠直系軍閥,並且成為直奉戰爭中壓倒奉系的最後一根稻草。

不過沒多久,御林軍就遭到了裁撤,原先的成員要麼直接被開除,要麼併入其他隊伍,這就是他們最終的歸宿。

執筆君言

總的來看,御林軍的結局還算不錯,沒有隨著清王朝的覆滅而消失,而是在馮國璋的領導之下綻放出新的光芒,雖然最後仍然沒有逃脫被裁撤的命運,但至少為歷史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諸位讀者,你們怎麼看?

相關焦點

  • 羽林軍和御林軍,都是皇帝禁軍,他們之間有區別嗎?
    看過宮廷劇的我們都知道,在皇宮裡一直都有一支軍隊保護皇帝的人身安全,他們稱之為羽林軍和御林軍。那你知道其實他們的關係嗎?我們千萬不要被搞糊塗了。 羽林軍是我國古代最為著名並且歷史悠久的皇帝禁軍,他們既要負責皇帝的安全,又擔任皇家儀仗的任務,在整個皇城的警戒系統中是一股重要的軍事力量,號稱是一支很古老的特種部隊。
  • 清朝最後的御林軍去哪了?慈谿逃亡請鏢局保護,真正御林軍已犧牲
    「御林軍」即負責守衛皇宮的禁軍,御林軍高手如雲的時代在1900年慈禧逃亡的那一天已經終結了。清朝滅亡後,尚存的1.2萬禁軍是後來組建的。真正的禁軍早已全軍覆沒皇城或許有人說晚清禁軍已經沒有戰鬥力了,什麼吸食鴉片,吃喝嫖賭,鬥雞遛鳥的,可能當時晚清軍隊確實腐敗,但是從各種情況來看,禁軍負責保衛皇宮安全的這批人,沒有被腐敗,或者被嚴格管制訓練。
  • 是專門做什麼的?
    也許是受了這次行刺未遂事件的影響,秦始皇一統六國後,專門設了「衛尉」來統率近身護衛,守衛宮禁。漢朝的「御前侍衛」漢代也有這樣的衛尉,著名的飛將軍李廣就曾擔任過這個重要職位。但雄才大略的漢武帝不滿足於此,為了對抗外戚的幹政,他組建了一支御前侍衛部隊——「羽林軍」,取意「如羽之疾,如林之多」。因為羽林軍是直接聽從皇帝指揮的御用軍隊,後世也稱為「御林軍」。
  • 古代保護皇帝的軍隊到底是不是叫御林軍?這麼多年你絕對叫錯了
    所以(重點敲黑板):秦朝以及西漢武帝之前,皇帝身邊都是不能攜帶兵器的。 而負責保護皇帝的人,有一個統一的稱呼:郎中令。 首先我們先解釋一下,古時候皇帝的護衛軍真名是「羽林軍」,而並非「御林軍」。「御林軍」多少民間文學對這支軍隊的稱呼,正史中並未出現過任何「御林軍」的字眼。 而羽林這個名字,也是後來改的,之前叫建章營騎。之所以改成羽林,因為它要保護的不只是建章宮,而是整個天下。
  • 地下「御林軍」覆滅記!
    讓我們從一個號稱是「御林軍」的微信群說起。在陝西省銅川市耀州區和新區,有一個號稱「御林軍」的微信群,群裡盤踞著一幫以袁耀輝為首的黑社會性質組織的犯罪團夥。多年來,他們稱霸一方、為非作歹、欺壓百姓、擾亂社會,人們提及袁耀輝,無不憤恨。自1997年起,袁耀輝多次實施敲詐勒索、故意傷害等違法犯罪行為。
  • 御林軍就在皇帝身邊,為何不起義?
    皇帝親自負責管理從古代的軍事部署來看,負責皇帝職能安全的禁衛軍也隸屬於軍隊管理,他們不僅僅擔任著負責皇帝安全的工作,在必要的時刻,他們也會參與對外作戰計劃。一般來講,皇家御林軍的日常工作就是根據皇帝的命令去進行防禦,除此之外,一些出現在京都周圍的反叛,也由他們來擺平。
  • 清朝皇帝退位後,紫禁城那麼多的御林軍到哪裡去了
    隨著清朝皇帝溥儀的退位,兩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徹底宣告結束,到了民國時期,馮國璋被袁世凱委任為掌管御林軍的統領,而如何妥善處理好這支龐大的御林軍隊伍,是馮國璋所面臨的一個比較棘手的問題。御林軍主要的職責就是保護皇宮以及皇室成員的安全,所以當時的人員全部是滿人,他們對於朝廷的忠心是不用多說的,而在那個風雨飄搖的時期,一旦皇帝退位,自己的前途成為他們最擔心的問題,如果處理不當,很有可能會引發兵變,是要影響整個歷史進程的。
  • 兩棚御林軍,到底有多少兵力,雍正皇帝抓捕7個王爺?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影視劇《雍正王朝》中,一個淮安營的編制情況。今天,我們聊聊清朝的大內侍衛部隊。按照影視劇的劇情,面對老八胤祀等7位王爺的聯合逼宮,雍正皇帝已經退無可退。最後,雍正皇帝勃然大怒:「圖裡琛,給朕調兩棚御林軍來!」
  • 朝鮮王朝為什麼會覆滅?是西方資本主義侵略,還是自身問題過多?
    李氏朝鮮的政權建立者李成桂推翻高麗王朝時,正值明太祖朱元璋在位,遂上奏請其裁定國號,朱元璋選取新國號為「朝鮮」。李成桂遂於次年,定國號為「朝鮮」,也確定了對明朝事大的基本國策。直至明朝滅亡,清軍入關,已成為清王朝番薯國的朝鮮王朝,仍在許多非正式場合使用明朝的年號紀年。
  • 在清朝,保衛皇帝的軍事力量都有哪些?不止大內高手
    大內高手是保護皇帝安全的重要力量。它是通俗的說法。大內高手究竟是什麼人?大內高手是皇帝身邊的御林軍(禁衛軍)將士的俗稱,御林軍是最基本的宮禁制度,主要目的就是保護皇帝安全。歷史上比較有名的御林軍有∶漢朝的羽林軍、唐朝的神策軍、明朝的錦衣衛。
  • 皇城根下的「御林軍」——胡同文化影響下的國安球迷
    「帝都、皇城、胡同」是筆者說起北京,第一時間聯想到的三個詞。作為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和經濟發達的首都北京,他的獨特個性和文化影響著京城的各個領域,今天就跟各位看官來聊聊京城裡的足球迷。作為皇城跟下的「御林軍」,國安球迷文化,深受京城胡同市井文化的影響。
  • 雍正王朝:八王議政「逼宮」,若十三爺不出現,雍正還有後招嗎?
    這麼謹慎縝密的造反,會在這個問題上含糊不清?所以,這場戲,個人覺得本身就是一個敗筆。那還是以劇本來說事吧。整個劇情貌似是十三爺最後力挽狂瀾,救下了萬般無奈的雍正,但是不然。這裡面還得說說雍正背後的手段。
  • 清朝覆滅108年後,乾隆七世孫仍穿龍袍、讀聖旨,延續王朝夢?
    在1912年2月12日,溥儀皇帝在北洋大臣袁世凱的誘使之下,頒布了退位詔書,清王朝也正式覆滅。人們進入新的社會階段,「天下諸事,皆決於上」這樣人物也徹底成為了歷史。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他們留下的後代也紛紛開始改姓。強大的愛新覺羅家族成為了「丟腦袋」的代名詞,他們改稱姓「金」。
  • 清朝滅亡之後,高手如雲的數萬御林軍最後被如何安置的呢?
    說起御林軍,大家都會想起皇帝身邊的侍衛,可清朝滅亡之後,這些武功高強的御林軍又被如何安置了呢?首先在這裡,我們先來說一下御林軍這一稱呼,其實歷史上並沒有御林軍這一稱呼,這一詞來自於民間,是民間對皇帝禁衛軍的俗稱,民間多以小說中出現,而其來源,最具有參考性的就是因西漢漢武帝時期創立的皇家禁軍「羽林軍」,這兩詞在讀音上有些相同,從而出現御林軍一詞。
  • 走進皇城相府,探尋一代名相陳廷敬的故事!
    如今,來到皇城相府旅遊觀光的人,一走進去就喜歡上這裡「四山環繞,一水中流」的盆地美景,由不得嘖嘖稱奇,流連忘返。直誇:「仙山仙水出賢人」,皇城相府的確名不虛傳,是塊寶地。皇城相府是清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加三級、康熙皇帝經筵講官、一代名相陳廷敬的故居,總面積10萬平方米。
  • 在順化皇城看越南的龍:中國周邊唯一的五爪龍,代表越南阮朝皇帝
    龍是儒家文化圈共有的一種傳說生物,本身有高低之分,五爪龍代表皇帝,四爪龍代表王公,也被稱之為「蟒」。在中國周邊的國家中,只有越南有五爪龍。五爪龍很多集中在越南中部的順化皇城,它代表的是越南阮朝皇帝。五爪龍在古代僅僅出現在中國、越南兩個國家,是因為只有中越兩國有皇帝,其他國家沒有皇帝。
  • 古代的羽林衛,羽林軍,御林軍,禁軍,內衛有什麼區別?
    御林軍 簡單的說說是保衛都城的衛戍部隊。 並有巡查緝捕任務,是御林軍。禁衛軍 (1)皇帝的直屬衛隊或宮殿衛兵的俗稱。如中國的御林軍和錦衣衛,古土耳其的蘇丹親衛隊等都屬于禁衛軍。(2)禁軍的俗稱。 禁衛軍是皇帝身邊的最先保衛人員,是在皇帝身邊的貼身護衛.是皇上在受刺殺時的保衛人員.
  • 王朝交替的血雨腥風:只因權力二字,明朝滅亡後十萬皇室後裔下場慘澹
    在中國的封建歷史上,有許多關於一個王朝推翻另一個王朝的記載。其實,擊敗這個國家很容易,但戰後新皇室應如何處理前朝皇室呢? 只要他們願意服從新王朝,朝廷就會給他們土地,讓他們自食其力。只要他們不造反搗亂,一切都好。但是,隨著皇權越來越集中,皇帝再也不能讓那些可能叛逆的人留在他身邊!因此,新王朝對前朝的宗族越來越嚴厲,其中,最刻薄的當屬清朝。清朝建立後,明朝的10萬皇室成員都怎麼了呢?
  • 一座城,見證了24位皇帝的悲歡離合,他們的登基大典更是首當其衝
    今天,讓我們著重來了解一下,我國明、清兩個王朝皇帝的登基大典,都要進行哪些準備工作。說到紫禁城,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據相關的史料記載,從明朝成祖皇帝朱棣遷都北京到清朝的末代皇帝溥儀退位,這座皇城中一共經歷了二十四位主人。因此,我們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這座皇城見證了我國歷史上二十四位皇帝的悲歡離合。
  • 清朝皇室的守陵人,覆滅108年的王朝,誰還在花錢為他們守陵?
    史料記載,守陵人是一種世代傳承的職業,不出意外,每一代守陵人的職位都會在退休後由自己的後代繼承。但是清朝已經覆滅108年,在21世紀,守陵人還有傳承嗎?l守陵人的由來皇陵是古代皇室成員的埋骨之地,包括陵墓及其附屬建築,合稱為陵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