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個不起眼的樹根疙瘩,在豐縣農民吳立法的巧手中,變成東方巨龍、鳳鳴塔、鳳返巢……
撲身根雕創作20餘年,吳立法的作品無一不透露出質樸濃鬱的家國情懷。
今年49歲的豐縣農民吳立法,酷愛根雕藝術,苦心鑽研20餘年,傾心打造出的「愛國樹根」系列作品,在當地小有名氣。他的很多作品主要是用作自己和博物館收藏。
吳立法是豐縣鳳城街道秦河社區黃樓組的普通農民,自小酷愛美術。
1989年高中畢業後,他迷上了根雕藝術。在別人眼裡不值一文的樹根疙瘩,在吳立法眼裡卻是寶貝。
(吳立法在進行創作。)第一次練習樹根雕刻,他竟然出高價買了一個龐大的香樟樹根。
經過反覆構思、精心雕刻,吳立法依照樹根原形創造出一個「金蟾茶海」,突出一個金蟾,前方雕刻出兩隻大鳥,好似竊竊私語;後面雕刻出一隻乖巧的小鳥,好似在偷聽大鳥對話。
這個作品,讓吳立法充滿了自信,也領略到樹根雕刻藝術的無窮魅力。
吳立法說,他的根雕創作主題就是圍繞愛祖國、愛家鄉,突出和諧、生態、自然、歷史文化。
吳立法的作品,既有象徵著東方文明古國圖騰的東方巨龍,也有豐縣人耳熟能詳的鳳鳴塔和鳳返巢等。
細品吳立法的作品,三分形似七分神似,神形兼備,給人以想像空間和美的享受。
這些年,為了尋找樹根,吳立法走遍了大半個中國。視野得到了開闊,藝術創作的空間也更大了。
吳立法20餘年創作了一大批根雕藝術作品,成功舉辦了多次根雕大展,其作品在「2015年中華全國五十六民族藝術作品巡迴展」中,分別榮獲第一輪網上投票第一名、第二名和第五名。
(網絡配圖)第一名作品就是他人生中的第一件根雕作品「金蟾茶海」;
第二名作品,從一個角度看,形狀似大象和小象,大象正在讓小象吃奶,而小象正依偎在大象懷裡,又不忍心吃大象的奶,寓意「母子情深」;從另一個角度看,猶如一個正在歇息的毛驢打滾,讓人回味民間耕地勞作的一瞬間,具有濃濃的鄉土風。
第五名作品,則好似一條充滿了怨恨的蛇。寓意生存的森林被人砍伐,蛇發現家園被破壞,流出了怨恨的淚。他借作品提醒人們,珍惜環境,保護家園,毀掉別人的幸福,就是毀掉自己的幸福。
這麼多作品中,吳立法最滿意的是他根據一個龐大的樹根原形雕刻成的東方巨龍,「九龍樽」就是其中一個,融入歷史文化,彰顯作品魅力!
說起他的根雕作品「鳳還巢」,吳立法記憶猶新,這是他在一個山腳下發現的一個樹根疙瘩。
他當時向山下的老農打聽,說那是時間很久的山橘樹根,一直無人問津,只有等到徹底乾枯後當柴燒。
吳立法發現這個山橘樹根包藏了很多小石頭,猶如精衛填海,滿攜精石;他又發現一隻「小鳳凰」依偎在懷裡,給人一種母愛溫馨的感覺。
(吳立法的根雕作品鳳還巢。)吳立法如獲至寶,立即想辦法把這個樹根帶回家。經過苦苦構思、精心雕刻,最終完成作品「鳳還巢」。
「我聯想到豐縣有關鳳還巢的文化,在這個作品上刻了一首詩,『鳳舞九天性情高,獨享蒼穹任逍遙。忽聞雛兒一聲喚,滿攜精石速還巢』。作品完成後就有人出價8000元想買走,但我捨不得賣。」吳立法說,這個作品一直在豐縣家中收藏。
20餘年來,吳立法創作的人物、動物、山景等類別的根雕作品1000餘件,小的幾釐米,大的長約3米、高60釐米,大多被各地根雕藝術館收藏。
下一步,吳立法計劃在家鄉物色、培養根雕人才,讓更多的年輕人愛上根雕藝術,將凝結著家國情懷的根雕技藝傳承發揚下去。
豐縣習酒豐縣總代理店謝光順總經理將一如既往地踐行崇道、務本、敬商、愛人的核心價值觀,為廣大合作夥伴提供最優質的服務。好酒一定要讓咱徐州的老百姓喝到!
喝習酒財源廣進,
品窖藏如意吉祥!
地址:豐縣南苑路五門印象大酒店西隔壁。
微信公眾號:豐沛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