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科學之父Michael F. Goodchild闡釋位置科學的意義

2021-01-08 華夏經緯網

    10月15-16日,主題為「GIS——助力世界可持續發展的智能神經系統」的2019年易智瑞用戶大會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舉行。

  會上,著名地理學家、美國科學院院士、藝術與科學院院士Michael F. Goodchild先生向與會的5000餘名空間信息技術從業者和愛好者分享了The Science of Where(位置科學)對於他的意義。

  他認為,The Science of Where這句英文很好地涵蓋了軟體的內容,是非常言簡意賅的總括。它指導著我們應該如何去做GIS,也就是地理信息系統。

  在報告中,他主要從「GIS與科學方法」、「GIS用於科學」、「地理信息的科學」三個角度來理解The Science of Where的主題。

  首先,科學方法是什麼?他舉例,在科學領域,科學是可以被報告的,而且是非常高效的,也是足夠細節的,能夠反映真實的工作。所以當我們編輯科學期刊或者撰寫科學論文的時候,應該符合這樣的科學方法原則。我們可以用同樣的原則來做GIS,比如說可以用ModelBuilder或者Jupyter Notebooks這樣的工具,來使GIS工作可以重現。

  還有一個原則就是術語應對所有人具有相同的含義,應該是標準化的,比如說柵格、矢量、折線、多邊形、拓撲。質心是一個例外,不同學科對於質心的定義不一樣。但是總的來說,GIS與科學方法原則是契合的。

  再說可重複性或者可複製性。比如物理化學領域當中,它的結果應該是放之四海而皆準,比如牛頓的運動定律,並不是說在星期二就適用,到了其它時間就不適用。元素周期表也是一樣的,無論你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用的元素周期表都是一樣的。對於我們來說,研究者應該能夠得到類似的結果,比如當他使用其它的樣本或其它的軟體的時候,結果應該是一樣的。所以可複製性和重複性,意味著不一定非要使用同一個軟體,用其它的軟體得出的結果也應該是一樣的。

  GIS當中的可重複性並非是就通常科學的意義而言的。Goodchild認為GIS的可重複性是比較弱的,所以就有一個術語——基於地點的分析。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有著非常強大的GIS做支持。

  第二個話題就是針對科學的GIS。《科學地理信息系統 —— 地圖與空間分析應用》是一本非常著名的書,由道恩·賴特、克裡斯蒂安·哈爾德所著。在這本書裡可以看到GIS可以做什麼樣的研究,它可以用於包括貧困、犯罪等任何東西的分析。所以現在可以說GIS是科學的一個工具,它可以涵蓋環境科學、社會科學,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

  但是,差距到底在什麼地方?哪一種應用,哪一種科學沒有像我們期待的那樣注意到GIS。GIS在各種地方被用於科學分析和解決問題,但在有的領域卻還沒有跟上。Goodchild舉了兩個例子,一是公共衛生領域。公共衛生領域可以通過研究疾病分布的模式,來探索疾病的誘因,並對治療方案給出建議。GIS也可以用於醫護便利度模式分析。一個人是否倖免於心臟病發作,取決於你距離醫院有多遠。你離醫院越遠,倖免於心臟病發作的可能性越小。同時,GIS在商業當中的應用也不夠。我們經常會聽到三個L,地點、地點、地點。我們知道商業當中地點最為重要。但如果你去研究一些商學院的書,可能就沒有看到關於地點重要性的描述,這也是Goodchild感到十分遺憾的地方。他認為如果把GIS用在商業領域的話,它的潛力將是無限的。但大家並沒有關注到這點,Goodchild也不太明白這是為什麼。

  第三個話題是地理信息科學,一個界定地理信息科學的方式就是它是系統背後的科學,它是在GIS當中所實現的原理。有經驗的GIS使用者都在考慮什麼?Goodchild覺得答案應該是這些原理。他介紹了關於地理信息科學的幾個原理:

  1、託布勒地理學第一定律,它的核心是越相近的事物越相似。

  2、空間異質性,整個地球不是一成不變的,基於位置的分析也是不一樣的,而且可重複性比較弱。

  3、可塑性面積單元的問題,是指任何分析的結果都與所用的空間單元相關,改變空間單元就會改變分析的結果。

  這些年來Goodchild最關切的一個問題就是不確定性,所有的地理數據都有其不確定性,原因如下:

  比如你不可能對位置進行一個精確的測量,就像你不可能完全精準地測量一個人的體重和氣溫一樣。有很多地圖類型都具有不可復現性,而且有太多的細節經常被剔除,地圖上的邊界通常以銳代緩。

  在1933年,有一本書叫做《地圖不是疆域》。它指出,所謂的地圖不是代表現實世界,地圖只是對現實的一種表達,而非複製。所以,所有的地圖和地理資料庫都給用戶留下了對真實世界的某種程度的不確定性。Goodchild對這樣的問題已經做了幾十年的研究,也看到了GIS工作的一些特點。

  Goodchild認為,如果GIS用戶沒有關於不確定性的確切信息,如模型、指標,沒有直接接觸實際獲取的信息,如地表實況、野外觀察,沒有地理學識的智慧,也就沒法知道缺失了什麼。

  Goodchild還介紹了「第四範式」,其核心就是數據驅動的科學(研究方法)。不要插入任何理論、想法,讓數據自己說話,這是「第四範式」的核心。但是地理的數據永遠不是地理本身,所以當地理數據自己說話的時候,它們不會為地理本身說話。Goodchild看來,這可能是最重要的一個問題,也是當我們在談論GIS的時候面臨最大的一個問題。只有經驗特別豐富的GIS用戶才會考慮到存在於數據中的不確定性。不要去假設,不要去猜,但是一定要清楚它們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真實的情況。

  最後,Goodchild向大家展示了荷蘭畫家維米爾在1668-1669年間所作的一幅地理學家的畫作。畫中手持地圖的地理學家,若有所思地看著窗外的世界。這幅畫給人的啟發是,如果你只有地圖知識,而沒有真正的地理智慧的話,是不能夠知道真相的。這也是我們在地理信息領域當中面臨的最大的兩難的局面。

來源:國脈電子政務網

 

責任編輯:侯哲

相關焦點

  • 地理信息科學之父Goodchild教授將10月來華 再談「關於位置的科學」
    Goodchild應邀將於10月15日親臨2019年易智瑞用戶大會現場,並在開幕式上分享題為「關於位置的科學」的主題報告。Goodchild教授是美國科學院院士、藝術與科學院院士,在地理信息科學領域有著極高的國際影響力,曾獲得有地理學諾貝爾獎之稱的「瓦特林·路德國際地理學獎」,被譽為「地理信息科學之父」。
  • 今日專業解讀——地理信息科學:不光是電子地圖
    今天,深深為廣大學子和家長帶來了地理信息科學專業的解讀,快收藏一下!專業解析地理信息科學專業,簡單來說就是利用計算機對地理信息數據進行處理、分析、存儲並可視化表達。舉例就是用戶打開我的滴滴出行,滴滴調用手機GPS,上傳獲取數據,這時候根據用戶上傳的位置信息將手機地圖的中心調整到這一位置,並自動調整比例尺(地圖層級)顯示出來。這樣用戶可以看到可視化的結果,計程車在哪,計程車也可以找到用戶。
  • 志願填報|開設測繪工程、地理信息科學專業的高校名單匯總
    隨著科技的發展,現代測繪和地理信息科學、遙感科學與技術是分不開的,他們可以用三個S代表:GPS——測繪;GIS——地理信息科學;RS——遙感科學與技術。具體工作中會運用很多高科技技術,如空間測量、攝影測量、雷射測量、遙感測量,絕非我們想像中的僅僅拿著捲尺遊標,手工測量。
  • 就業市場如此嚴峻,冷門地理信息科學專業,好就業?
    就業問題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熱點,不光是地理信息科學,其他500多個專業也一樣面臨就業問題,那地理信息科學的專業的就業情況到底怎麼樣呢?100人是個假設,那地理信息科學專業每年的畢業生到底是多少呢?據數據顯示在7000—8000人之間,也就是每年大概有800人未就業。從整體的就業率來看,地理信息科學專業就業並不難,已經達到了九成,算是就業率比較高的專業之一。
  • 地理信息科學:藏在冷門學科裡的火爆專業,就業面寬而且待遇好
    但是,在這個冷門學科裡,也有一些火爆專業,如地理信息科學專業,就是其中之一。地理信息科學專業,就是利用計算機技術,把測繪形成的地圖繪製成電子地圖,並存儲在資料庫裡的一門學科。這門專業在國內,是2012年才開始設立並招生的、是一門新興的交叉學科。雖然專業設立時間不長,但國內學科培養體系,從本科到博士,已經完全形成。目前國內已有140多所院校在招生。
  • Looking forward to the appearance of a good child!
    Looking forward to the appearance of a good child當孩子想要做的事情受到阻礙的時候,按他們的本能,他們的反應就是發脾氣 ! 當父母忽略了這個原因,父母往往因為孩子發脾氣,而大動肝火!大家都不高興!
  • 2019國際地理信息科學周開幕 兩大議題受關注
    2019國際地理信息科學周今天上午在廣州開幕。本次地理信息科學周由「可持續生態系統與社會中的地理信息學國際會議」與「面向城市計算的地理空間智能國際會議」兩部分組成,出席本次活動的有國內外80餘家知名高校、科研院所與企事業單位的300餘名科研人員,其中將有7名院士在會上做主題報告。
  • 中外專家學者齊聚桂林探討大數據時代測繪地理信息科學發展
    圖為大數據時代測繪地理信息科學進展暨「數字廣西」國際研討會開幕式。 趙琳露 攝中新網桂林11月15日電(趙琳露)11月15日,大數據時代測繪地理信息科學進展暨「數字廣西」國際研討會在廣西桂林市召開。來自中國、美國、德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瑞士、英國等國家科學院的數十位院士、數百名專家學者與會,圍繞「地理信息科學走向大數據時代的可持續發展」主題開展研討交流。此次會議由桂林理工大學和武漢大學共同主辦,以新時代大數據為背景,深入研討遙感測繪地理信息科學的理論和實踐應用以及校企創新合作。
  • 測繪地信:測繪大類分支之地理信息科學,你真的了解嗎?
    GIS地理信息科學原名地理信息系統專業(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或Geo-Information system或GIS)2012在教育部日前印發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12年)》中,在地理科學類專業中,地理信息系統專業已改為地理信息科學專業。
  • ...種子科學與工程|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
    4.測繪工程,遙感科學技術,地理和國情監測。5.城鄉規劃,風景園林、土木工程6.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計算機與應用,計算機應用,計算機網絡,網絡工程,網絡管理,計算機網絡工程與管理,網絡技術與信息處理,電子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電子工程,應用電子技術,電子信息技術,微電子科學與工程。
  • 地理信息科學專業大學生需要知道的幾個發展方向
    地理信息科學簡稱GIS,起源於美國和加拿大,它的定義是:一個能用於進行有效地搜集、儲存、更新、處理、分析和顯示所有形式之地理信息的計算機硬體、軟體、地理數據和有關人員(用戶)的有機集合。從現在的形勢來看,GIS大概有如下幾個方向。
  • 教育部教指委推薦 | 地理科學類專業優質在線課程匯總(附網址)
    導讀  教育部高等學校地理科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推薦的地理學相關專業的在線課程來啦!在家也能學習新知識。  本文字數:4957字  閱讀時間:13分鐘    教育部高等學校地理科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推薦的地理學相關專業的在線課程,包括中國大學慕課網(https://www.icourse163.org/)、智慧樹(http://www.zhihuishu.com
  • 2019大學專業排名 中國地理科學類一流專業排名
    1 北京大學 6星級 世界高水平專業 地理信息科學 2 南京師範大學 6星級 世界高水平專業 地理信息科學 2
  • 科學祛魅與人生意義的悖論
    ,因此可以說不僅對聽眾們做到了苦口婆心,而且在闡釋科學職業的基本使命(「志業」或「天職」)時也是洞見迭出,所以,一直在國內外學術界受到廣泛關注和高度重視。然而,問題在於,如同此前此後的許多西方學者一樣,韋伯在進一步闡釋科學研究的價值中立原則時,又將事實與價值的區別強化到不共戴天的地步,要求文化科學的研究主體「清晰地認識到 下面兩件事的差異:確認事實、數學或邏輯狀態、文化價值的內在結構是一回事,回答文化及其具體內容有什麼價值、人們在文化共同體和政治社團中應當如何行事的問題是另一回事。
  • 地理信息科學專業2019年度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高校名單公布
    通過收集省級教育主管部門的通知、相關學校及學院的新聞等,經過筆者統計整理,形成地理信息科學專業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高校名單。具體高校名單如下: 地理信息科學專業2019年度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高校名單
  • 通知關於舉辦「中國四維杯」第十二屆全國測繪地理信息職工定向越野賽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測繪(地理信息)學會,各團體會員單位,各有關單位:為貫徹落實《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
  • 「計算機科學之父」艾倫·圖靈成為50英鎊新鈔人物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雙語新聞>時政熱點>正文「計算機科學之父」艾倫·圖靈成為50英鎊新鈔人物 2019-07-17 14:20 來源:環球網、cgtn 作者:
  • 恩格斯對馬克思主義的貢獻及其科學意義
    正確理解恩格斯對馬克思主義所作的貢獻,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馬克思主義是全新的歷史科學實踐,而恩格斯則是這種實踐的開創者之一和始終如一的執行者。如果以馬克思為中心來敘述馬克思主義的故事,那麼,恩格斯恰如其分地充當了「第二小提琴手」,但這並不意味著,在馬克思主義形成和發展的每一個階段以及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每一個側面,恩格斯都是一個被動的追隨者。
  • 人民日報海外網:天大再辦「新式」地理科學專業
    現代地理科學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實現可持續發展中發揮著關鍵的指導和實踐作用。與學科相關的國民經濟建設市場空間巨大,對具有地理科學素質的公職人員及相關產業人才需求十分旺盛。天津大學地理科學專業將創新傳統範式,融通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教學與研究,突出知識創造與可持續發展決策的貫通,通過與國內外知名教研機構和資源、環境、規劃等企事業單位廣泛而深入的合作為學生的成長成才提供全方位的支撐與保障,提供國際聯合培養及國際野外綜合實習等多種國際化發展機會,培養具有家國情懷、全球視野和實踐能力並掌握地球系統科學知識的高素質專業複合型人才,與各級政策制定者和社會相關者一道在更深層次探索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 西方「科學編年史之父」的「創舉」和遺囑
    再由「三件寶」變現出他的兩部「科學編年史」傑作:《年代學寶典》(Thesaurus temporum)和《時間校正篇》(De emendatione temporum)。 如此「科學編年史」(或稱「斯卡利傑編年史」)在隨後的數百年裡被由傳教士所提供的中國資料,不斷充實,而臻於完善;它成為歐美「世界歷史」的藍本,因而也是西方中心論的重要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