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國第一次收復失地的戰幕——《出兵西伯利亞宣言》
1917年11月 ,俄國發生十月革命以後,陷入了全面的內亂之中,蘇聯紅軍節節勝利,但還無暇顧及遠東地區。北洋政府決定趁機出兵收復外蒙古和西伯利亞。當時北洋政府的眾多軍官都非常支持「武力統一」中國。當時中國兵分兩路,其中第一路大軍以徐樹錚上將為總指揮收復外蒙古。第二路大軍以林建章將軍為總指揮,率領海軍收復海參崴,陸軍由宋煥章率領佔領廟街。兩軍還約定:最後,在貝加爾湖會師。1917年11月24日,北洋政府向全世界發表通電:西伯利亞為中國固有領土,神聖不可侵犯!為保護華人、華工、華商的生命財產安全和疆域完整,特出兵佑護。
北洋政府出兵示意圖
第一路大軍在徐樹錚的率領下,收復了外蒙古,乘機又收復了唐努烏梁海,進軍西伯利亞。後來徐樹錚還下令王瑞宸佔領烏拉爾山脈中俄邊境,收復烏拉爾山口,長期徐樹錚駐軍,設崗建卡,掐斷西伯利亞鐵路線,嚴防蘇軍支援。王瑞宸親率騎兵偵察連疾馳西進,沒有遇到抵抗,順利到達烏拉爾山脈南段山口。隨後大部隊跟進,西伯利亞鐵路線被控制,蘇軍在圍困中沒有兵員補充,糧食等軍備物資也被切斷,只好與徐樹錚談判講和,並在規定的時間內離開西伯利亞。王瑞宸在烏拉爾山脈南段的大峽谷山壁上刻上四個大字:中華民國,宣示中國主權。當時他還畫了一張地圖以示佐證,這是中國第一次收復西伯利亞,將中俄邊界線推回到了原來的位置。
停泊在廟街的北洋政府軍艦
第二路大軍到達海參崴、伯力、廟街後,宣示中國主權,保護僑民。但是,蘇軍、日軍在當地還駐紮著幾萬人,而中國軍隊則不足萬人,可以說第二路軍雖然從海陸兩個方向進駐海參崴,清繳了沙俄殘軍。但是權利卻相當有限,職責僅是負責保護僑民,維持秩序。不過徐樹錚考慮到西伯利亞境內有華工、華商、華人幾百萬人,於是將華人組織起來,配備武器,成立自衛團。
在收復失地的過程中,還發生了一次著名的戰鬥。
王瑞宸在率兵收復外蒙古時,遇到世界最強悍的哥薩克騎兵。哥薩克騎兵曾經橫行歐洲沒有對手,拿破崙也是被他們打敗的。不過他們遇到了血性的中國軍人,王瑞宸向眾人表示:「我等軍人恥辱近百年,今日一戰贏回我中國軍人之榮譽,收回我華夏之疆土」!根據記載,戰鬥之慘烈,只用八個字形容:屍橫遍野,鮮血成河!衝鋒、吶喊、砍殺,鮮血四濺,中國軍人在拼命!哥薩克震撼了,膽怯了,動搖了,他們從來沒有遇到過這麼拼命的部隊。血戰到夜晚,哥薩剋死900,我軍傷亡1000餘。但是所有的中國軍人都在拼命,沒有一名將士後退。血戰到最後,哥薩克騎兵死傷慘重,丟下1900多具屍體,狼狽地逃跑了。這是收復外蒙古的第一戰,戰鬥之慘烈,戰果之輝煌,嚇得外蒙古偽政權魂飛魄散!此次戰鬥後外蒙古偽政府上書中華民國大總統徐世昌,願意回歸祖國的懷抱。徐世昌當時的總理段祺瑞和政治對手孫中山也不顧國民黨黨內人士的反對,向徐世昌發去了賀電。
北洋政府徐世昌
雖然沒有達到預期目的,但北洋政府的這一系列舉動無疑是給當時飽受屈辱的中國民眾打了一劑強心劑,振奮了國人的自信和民族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