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豐皇帝是中國的「失地王」嗎?

2021-02-23 眾下未來

「失地王」的意思就是在做國王時,國家的領土不斷丟失,不斷被割讓。歷史上最有名的可謂是英國的失地王約翰,在他擔任英國國王時(公元1199年-1216年),英國對外不斷徵戰,對內橫徵暴斂,搞的老百姓天怒人怨,結果貴族團結起來一直反抗國王的暴政,逼迫他籤署了《大憲章》,從此國王的權力受到了極大的限制,這也被認為是西方近代憲政的一個開端。這位老兄還被英國人稱為史上最無能的國王,因為在他任內英國失去了大片在歐洲大陸上的封地,使得英國真正成了一個「島國」。

失地王約翰畫像

美國電影《鐵甲衣》中的失地王約翰,由美國演員Paul Giamatti扮演

而在我們中國,縱觀近代歷史,清朝晚期的鹹豐皇帝可謂也是一個「失地王」。在他任期內(公元1850年-1861年),中國內外交困,不斷受到西方列強的侵略,國家領土也不斷地丟失,主要集中在東北和西北兩個方向,全部割讓給了沙俄。

鹹豐皇帝畫像,他是清朝最後一位有實權的皇帝,他有一個有名的妻子,叫做葉赫那拉杏貞,又名慈禧

前不久一個朋友去俄羅斯遠東地區旅遊,拍了很多照片回來給我們看,優美的森林、漂亮的海濱、一望無際的田野。每次看到此場景時,我們中國人就不得不長籲短嘆,這麼好的地方就這麼拱手讓人了,再也回不來了。

俄羅斯遠東地區街景,裡面的雕像紀念的是俄國探險家

俄羅斯遠東地區的城市景色,兩百年前這裡曾是中國人的土地

可是有沒有人曾經想過,這些地方是怎麼失去的,為什麼失去?鹹豐皇帝要負主要責任嗎?

俄國人在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時期就對外興安嶺以南的土地感興趣。確實,以北的西伯利亞土地太過寒冷和貧瘠,在當時是很難適應人類居住的。因此俄國人南下的念頭從來就沒有斷過。(似乎很多北方遊牧民族都愛南下,寒冷不是人類喜歡的環境,溫暖才是人人都愛的。)後來眾多俄國的探險家,或者更貼合的說法是酒鬼、流氓、失業遊民、罪犯們拿著俄國沙皇頒給的特許證前往中國東北部拓展新的殖民地。在此過程中與東北部的少數民族,如鄂倫春人、鄂溫克人和赫哲人發生了嚴重的衝突,後來這些部落首領向清朝康熙皇帝告御狀,當時清朝正在忙著收復臺灣,無暇顧及東北的情況,使得俄國人有恃無恐,並在東北的冰天雪地上建立了城寨,也就是後來的雅克薩城。直到康熙解決了臺灣問題,才得以抽出時間來應付東北的局勢。之後,在雅克薩城下,滿清八旗配備了當時先進的大炮,轟爛了城池,逼迫俄國人不得不自毀雅克薩城,籤訂了城下之盟,也就是《尼布楚條約》,是中國近代第一個平等條約。

在林場狩獵的鄂倫春獵人,就跟幾百年前他們的祖先一樣

《尼布楚條約》籤約時的中方代表,索額圖。後金庸小說《鹿鼎記》中曾多次出現。

條約規定:

一、外興安嶺之南屬中國,之北屬俄國。

二、額爾古納河之東屬中國,之西屬俄國。

這部條約極大緩解了中國在東北部的壓力,和平保持了200年,直到鹹豐皇帝當政的時代。

《尼布楚條約》示意圖

1858年,發生了幾件事兒。

第一件事兒是,英國攻陷廣州,生擒了兩廣總督葉名琛,史稱第二次鴉片戰爭。

第二件事兒是,沙俄西伯利亞總督木裡斐約夫給清政府寫了封信,希望清政府準許其公使前往北京,一起協商如何應付英國的侵略,同時也夾帶了點私貨,也就是重新商定兩國邊界。

沙俄的嘴臉,現在我們一眼就知,明明是為了自己的利益,但是裝飾成為了清朝撐腰,結果愚蠢的清朝官員竟然對此茫然不知,以至於後來一步步地墜入了陷阱。

經過是這樣的:

當俄國人進京談判重新劃定界線時,清政府起初是有自己的底線的,嚴正聲明《尼布楚條約》乃萬年和平誓約,俄國人不能不守信用。俄國人於是拿出了英法作為例子恐嚇滿清政府,說「現在貴國政府正遭受英法的入侵,十多年前你們也曾和英法兩國籤訂過條約(指的是第一次鴉片戰爭後籤訂的《南京條約》),後來如何了,說毀約就毀約了,現在他們不是打過來了。」這麼一說,清政府害怕起來了,怕還沒有解決英法兩國入侵時,俄國再趁火打劫。於是鹹豐皇帝任命了十多年前和英國談判的一位滿清貴族奕山(此人現在擔任黑龍江軍區司令),這人當年在英國人面前就表現得足夠窩囊,最大的能力就是賠錢擺平事情。鹹豐帝找了這樣一個人和俄國交涉,後果邊可想而知了。

奕山的畫像,此人乃一實足的膿包

當時兩國談判的地點在東北軍事重鎮,璦琿城(今黑龍江的黑河市)。俄國談判代表完全摸清了此人的底細,便肆無忌憚地隨意開價,並擺下一句話「如果談判破裂,你奕山要負所有的責任」。晚上,俄方代表住回到駐泊在黑龍江上的軍艦上,奕山住在璦琿城中,他心裡害怕極了,史料記載說他似乎聽到了俄國人軍艦上發出的隆隆炮聲,於是第二天,心理已經崩潰的他主動去俄方駐地要求籤約,就這樣《璦琿條約》籤訂了。我們可以看到其中的內容很簡單,即中俄在東方的疆土以黑龍江為界。外興安嶺以北屬於俄國。

《璦琿條約》籤約還原圖

俄國人真的高興壞了,他們的老祖宗兩百年前死了多少人,花了多少錢,也沒有在中國人身上佔到任何便宜,現在就是動動嘴皮子,結果一下子拿到了64萬平方公裡的中國領土,這筆生意太划算了。

一個月後,英法聯軍攻陷大沽口,鹹豐皇帝躲在紫禁城中嚇得瑟瑟發抖,準備出逃避暑山莊。俄國人一看,機會又來了,於是沙皇政府又派出了一名公使,名叫普提雅廷,讓他去天津找到中方代表,同樣也是一名滿清權貴,叫做桂良。

兩人的對話如下:

普提雅廷,「大人,此番希望貴國能將滿洲沿海割讓給我國,我國可以保證英法聯軍不再進入貴國腹地,貴國皇帝陛下也可保安全。」

桂良,「此類割地事宜事關重大,切不可妄自做出決定啊。」

普提雅廷,「我國派遣軍隊進駐滿洲沿海,就是為了貴國能夠不被英法欺凌,這種事情,貴國不願應允的話,我們以後就不再管此類事了。」

桂良之後連忙和朝廷取得了聯繫,朝廷表示現在京師危在旦夕,如果俄國人加入英法聯軍,那局勢就更不好收拾了。於是雙方討價還價之後,籤訂了《天津條約》,內容除了開放通商口岸和利益均沾外,最致命的就是「中俄兩國未定邊界,重新勘定」,這也為之後接連喪失東北和西北的領土埋下了伏筆。

兩年後,也就是1860年,英法聯軍再次打入北京城,火燒了圓明園,鹹豐皇帝出逃避暑山莊。俄國人此時又一次趁人之危,落井下石,前任公使伊格那提耶夫向留守北京與英法談判的恭親王奕訢(鹹豐帝的弟弟)說,俄國可以讓英法聯軍退出北京城,這樣皇帝陛下可以儘早回京,只不過清政府需把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在內的領土割讓給俄國。奕訢此時已經被英法聯軍鬧的頭暈眼花,他接到的最高指令是保障北京、保障皇上的安全,而不是國家領土的完整,所以也就迷迷糊糊地答應了這個影響中國後世數百年的條件。

恭親王奕訢,鹹豐帝的弟弟,據說和慈禧之間的關係很不尋常,晚晴著名的「背鍋俠」

當然之後,英法聯軍確實是撤軍了,但這本身和俄國人沒有關係。因為英法兩國本來並不想滅亡中國,或者長居北京城,而是通過戰爭撈取好處,關鍵是留著清政府還可以保障兩國商人的利益。不過其中有一小插曲,英法聯軍在撤軍時由於出現後勤管理上的小瑕疵,導致延緩了幾天,奕訢趕緊上摺子給鹹豐帝,提到「恐俄夷之事一日不決,英夷之兵一日不走」。於是乎,中俄雙方在北京籤了《北京條約》,正式割讓烏蘇里江以東的34萬平方公裡的領土給沙俄。

《璦琿條約》、《北京條約》割讓的中國領土示意圖

在莫名奇妙中,中國喪失了98萬平方公裡的領土。在莫名奇妙中,俄國獲得了98萬平方公裡的領土。沒有放一槍放一炮,也沒有留一滴血。

中國就這樣永遠失去了曾經中國第一大島,庫頁島。失去了遠東的不凍港,海參崴。失去了日本海的出海口,現在如要走圖們江入日本海,我們得求著俄羅斯和朝鮮。

可悲可嘆!

庫頁島——現今叫做薩哈林島;

曾經中國的第一大島,庫頁島,蘊含著豐富的資源

海參崴——現今叫做符拉迪沃斯託克,俄語意為「徵服東方」;

今海參崴的港口照片

伯力——現今叫做哈巴羅夫斯克。

今伯力的市容街景,遠處就是黑龍江

。。。。。。

縱觀這段悲劇的國恥歷史,有人說俄國人陰險,趁人之危。滿清政府腐敗無能,窩囊至極。我覺得都沒有說到點子上,固然綜合國力對於保證領土完整至關重要,但如何經營邊疆領土,清朝是徹徹底底的失敗,曾經作為滿洲人入主中國的嫁妝,東北的廣大領地。自己沒有好好管理、好好經營,再加之缺乏現代國際意識和國際法意識,最終徹底拱手讓人。

我在此截取五個歷史片段,供大家玩味。

一、滿清入住中原,原先東北龍興之地,進行了圈禁,禁止漢人出山海關到東北地區發展。200多年過去了,東北的自然環境確實保持的很好,但帶來的負面影響就是地廣人稀,特別是外興安嶺、烏蘇里江以東地區,包括庫頁島在內,幾乎毫無人煙。(直到闖關東的出現)這種情形下,領土最容易失去。

二、《尼布楚條約》從來沒有確切勘定中俄邊界,只是用含糊的用語表明邊界所在,這其中本來就蘊含著危機,中國古代歷史上的領土其實只是個勢力範圍所及的地方,沒有勘定邊界,便毫無國際法的約束力,中國人很少有樹立界碑的習慣,並以此來表明國家領土的範圍,因而翻閱俄國史料,他們指出清朝所謂的邊界,沒有明確的界碑,而俄國的探險家卻幫助俄國做到了這點。中國的官員脫離了國際視野,對此一無所知,到頭來只能咽下苦果。

三、鹹豐皇帝在位期間,國家危機總爆發,太平天國讓清朝差點兒完蛋,北方的捻軍和回變幾次打到北京附近。英法聯軍的接連入侵,也讓這位皇帝苦不堪言。在此種情形下,只能說鹹豐皇帝得到「失地王」稱號真是時運不濟,「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皇帝也不例外。

四、在民族國家還沒有建立的意識中,國家領土的神聖性質不像今日,東北近百萬平方公裡的領土丟失也並沒有引起整個國家的震動,中國人當時還未開眼看世界,還睡著呢。

五、康熙皇帝時的漢族重臣,李光地(福建安溪人)在臺灣歸附後向康熙帝進言,「臺灣乃蠻荒之地,不宜人居住,建議賜予荷蘭人居住。」可見,中國人對於領土本身並不有太多的貪慾,這確實與中國地大物博有關,皇帝身邊的大臣有這種意識和思想,很難想像皇帝本人會受到多大的影響呢?

李光地畫像

-END-

編輯:Sam

美工:Sam

——— | 職場 | ———

■ 踏入職場時必須明白的一個道理,否則你會丟了飯碗(連載一)

■ 選擇障礙你有嗎?這會毀了你  ▏考研、留學 、求職(連載二)

■ 律所求職,你必知的Tips  ▏考研、留學 、求職(連載三)

■ 快速閱讀讓你不再受窮  ▏考研、留學 、求職(連載四)

——— | 出國 | ———

■ 你在迷茫?是因為你內心沒有自己的方向!

■ 為什麼出國留學,英語水平卻沒有多大進步?

——— | 考研 | ———

■ 你說你要考研,被室友嫌棄了嗎?

■ 我們都有一種病:買書如山倒,讀書如抽絲

——— | 一起來BB | ———

■ 1900年的北京城,日本軍隊都是戲精嗎?

■ 如何花式吃土,才能低調又不失逼格?

■ 人家的男朋友是鹿晗,看看自己的想扔掉

■ 日本人是跪著服務嗎?不,是站著!

■ 蘿莉們,大叔想說愛你不容易

■ 終於有一位沒有越長歪的童星了!

■ 歷史的拐點,為何聚焦在這五件事上?

——— | 吃喝拉撒睡 | ———

■ 男人一生都註定無法逃過的制服誘惑——秋冬季男裝種草指南

■ Colin Firth: 要怎麼穿才能像Kingsman一樣,在職場上所向披靡

——— | 情感 | ———

■ 異地戀,修成正果or一地雞毛? l 100個年輕人的100種戀愛學習工作大調查(異地戀男生篇上)

■ 異地戀,修成正果or一地雞毛?l 100個年輕人的100種戀愛學習工作大調查(異地戀男生篇下)

■ 前半生,我們被父母嫌棄,後半生,我們嫌棄父母

圖片均轉自網絡

原創文字,歡迎轉發朋友圈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眾下未來」,ID:zhongxiaweilaifuture

投稿信箱:zxfuture2017@126.com

—大學生自媒體江湖—

|考研| 職場| 出國 |一起來BB | 

| 情感| 吃喝拉撒睡|

相關焦點

  • 鹹豐皇帝是摔瘸了,是因為玩馬球嗎
    鹹豐皇帝是清朝最後一位秘密立儲繼承皇位的皇帝,但是他沉迷於酒色,又膽小怯懦、優柔寡斷,是清朝歷史上最沒有作為的皇帝之一。除此之外,史料上還記載鹹豐皇帝是個瘸子,傳言說是他小時候玩馬球摔的,這是真的嗎?說起馬球,在古代它是一種頗為流行的競技運動,又叫擊鞠。
  • 鹹豐皇帝與第二次鴉片戰爭
    籤了字之後,道光皇帝的兒子,當時的皇帝鹹豐又後悔了。因為天津條約裡有一條規定,幾個西方國家可以 向北京派駐大使。這個在今天是世界外交慣例,但是鹹豐皇帝卻非常害怕,別的條款他都能接受,割土地徒弟賠多少款都行,就是讓外國人住在北京,他接受不了。為什麼呢?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外國人不給他下跪。
  • 鹹豐皇帝和他的小圈子
    繼位不久,就天下大亂,太平天國攪了大清的大半個天下,西南,西北,甚至山東,烽煙四起,大股小股的亂黨,成王稱帝者不知凡幾。肅順在應對內亂方面,出的主意倒還不算壞。這也是因為八旗兵真的不中用了,在亂民到來之時,只能在逃跑上顯示出自己的本事。敢上戰場的八旗將領就不多,上去之後,也是百無一用。肅順是滿人中的聰明人,就是尖酸刻薄一點。早就知道他的同胞,除了提籠架鳥之外,幹嘛都不行。
  • 鹹豐皇帝也曾勵精圖治
    鹹豐繼位廣開言路1850年3月9日,奕詝正式繼位,定明年為鹹豐元年。鹹豐皇帝自小就受到杜受田的悉心教導,接受正統儒家思想的薰陶。對自己的老師也信任有加,登基之後,多次為自己的老師加官進爵,家國大事也與老師商討對策。登基之初,鹹豐帝就接納了老師親賢人,遠小人,兼聽則明,偏聽則暗,廣開言路的建議。
  • 歷史上最倒黴的皇帝——鹹豐
    我為什麼要講鹹豐呢?中國幾千年歷史中,第一個被列強趕出京師的就是鹹豐皇帝。北京有三次淪陷的歷史。我今天講的是鹹豐皇帝。研究近代史,我覺得鹹豐是中國幾千年歷史當中最倒黴的一個皇帝,現在我們都是從影視或者小說中知道鹹豐的一些故事,實際上離鹹豐本人很遠,他的形象都被戲說和醜化了。
  • 大清皇帝鹹豐執政時期,遭遇的一切,要是換成雍正能挽回嗎
    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回顧起來都是那麼的精彩。這一年是道光十一年,皇宮中的龍子也多的去了,這個時候身為皇帝的道光就面臨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立當朝太子了。幾個小皇子道光皇帝最看好的就是四皇子和六皇子,喜歡歷史的小夥伴都知道鹹豐皇帝是道光皇帝的第四個皇子,鹹豐皇帝也是在道光年間三十登基當皇帝的,當時年僅為二十歲,至其終年共在位十一年。鹹豐時期清朝正處於亂世國庫空虛,國內形勢不容樂觀,鹹豐皇帝登基僅僅一年後,當時就爆發著名的太平天國起義,後來起義軍的勢力越來越大,並且持續起義長達幾年之久都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
  • 硝煙迷漫話晚清:多災多難的鹹豐皇帝是明君,還是無能的皇帝?
    要評選清朝皇帝中最悲情獎項的獲得者,有競爭力的有好幾位。比如長期被慈禧太后軟禁,最後死於砒霜中毒的光緒帝。或者因"辛亥革命"而被迫退位,最後淪為日本人傀儡的宣統帝。但是,要評選最最最悲情的皇帝,絕對是下面講的這位莫屬了。他就是鹹豐皇帝,愛新覺羅·奕詝,是清朝的第九位皇帝,清朝和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有實權的皇帝,也是清朝最後一位通過秘密立儲而繼位的皇帝。
  • 鹹豐皇帝被英法聯軍打出京城,曾國藩12萬湘軍,為何見死不救
    冷兵器與火藥的對決1840年,鴉片戰爭打開了中國市場,從此晚清不斷受到各國列強的侵擾。1860年,英法聯軍攻進北京城。1860年9月,鹹豐皇帝為了消滅英法聯軍的囂張焰火,親派手中的王牌軍隊前去應戰。舉世聞名的圓明園被焚燒成灰燼,鹹豐皇帝直接從京城逃到了承德。曾國藩的12萬大軍就在僧格林沁抵抗英法聯軍之時,鹹豐皇帝還特意下旨,讓曾國藩帶領湘軍前來迎戰。曾國藩當時坐擁12萬湘軍,但是從頭到尾曾國藩都未曾迎戰。
  • 在清朝頗受爭議的鹹豐皇帝不應成為歷史的「背鍋俠」
    客觀的評價,鹹豐皇帝確實很難算得上是好皇帝,但是也覺不應該成為歷史的罪人,甚至可以說,他也並非如一些人評價那樣的一無是處。圖1 鹹豐皇帝,1860年10月13日《倫敦新聞畫報》一、沒趕上好時候的年輕皇帝鹹豐皇帝確實是沒趕上一個好時候,他是在道光三十年登級成為皇帝。
  • 英法聯軍攻北京,鹹豐皇帝急調曾國藩入京勤王,李鴻章:絕不能去
    晚清末年是一個多事之秋,腐朽的清王朝統治如同落日一樣搖搖欲墜,外有帝國主義列強環伺,內有各地不斷的農民起義,用一句古話來說就是統治了中國長達百年之久的滿清皇廷氣數已盡,中國再一次走到了改朝換代的歷史時刻。
  • 鹹豐皇帝的「顧命八大臣」,為何最終鬥不過慈禧太后?
    公元1861年,鹹豐皇帝在承德避暑山莊病逝,不久後,滿清統治階層內部發生一次宮廷政變,史稱「辛酉政變」,因新皇帝年號初定為「祺祥」,故又稱為「祺祥政變」。事情的起因得從第二次鴉片戰爭說起,當時英法聯軍進攻天津,直逼北京。鹹豐皇帝以「木蘭秋獮」之名,先是倉皇出逃至圓明園,而後轉到熱河承德避暑山莊。這一歷史事件直接導致了,鹹豐朝兩個政務中心的形成。
  • 錯失皇帝之位的恭親王奕與鹹豐皇帝之間的兄弟關係如何
    道光皇帝一共有九個兒子,前三個兒子都死得早。第四個兒子就是娶了慈禧的鹹豐皇帝。第五個兒子過繼給道光的三兄弟,就屬於旁支了。老六是差點當上皇帝的恭親王奕,因為和慈禧合作幹掉了八大顧命大臣,算是最顯赫的王爺了。老七是醇親王奕譞xuan,他的正福晉就是慈禧的親妹妹。
  • 如何勾住鹹豐皇帝的魂?
    鹹豐皇帝是清朝第九位皇帝,也是清朝歷史上最後一位掌有實權的統治者皇帝,而造成這一局面的重要人物就是慈禧。公元1852年,鹹豐皇帝登基後將鈕祜祿氏立為皇后,同時為了充實後宮,開始優選天下秀女,而慈禧就是在這次選秀中入宮的,那時候慈禧叫蘭兒。
  • 克復金陵者王!為何鹹豐的這個遺言到了曾國藩這就不行了?
    這個問題在網上流傳很久了,雖然網友們也給出了這樣、或那樣的見解,但很少有人知道,那個「王」的稱呼原本就該屬於曾國藩,那是鹹豐皇帝臨終前的遺言1861年,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和太平天國運動的雙重壓力下,鹹豐皇帝倒下了。彌留之際,他不但任命了顧命八大臣、授予慈安和慈禧兩方大印,為了儘快平定困擾大清的太平天國,他還留下了「克復金陵者王」的承諾。
  • 鹹豐遺命攻克天京者封王 曾國藩攻克天京後為何只被封侯
    對於如火如荼的太平天國運動,鹹豐皇帝憂心忡忡。1861年,當鹹豐皇帝病逝於承德避暑山莊之前,還對進剿太平天國一事念念不忘。為了早日攻滅太平天國,鹹豐皇帝不惜拿出封王的承諾。據薛福成在《庸庵筆記》中稱:「曩聞粵寇之據金陵也,文宗顯皇帝顧命,頗引為憾事,謂有能克復金陵者可封郡王。」3年後的1864年7月,曾國藩、曾國荃率領的湘軍攻克了太平軍據守了11年之久的天京。
  • 「四無皇帝」鹹豐:最大的失誤卻不是「四無」,而是「選秀」
    儘管如此,但在「大清十二帝」的陣營裡,卻有一位「四無皇帝」,他就是鹹豐。鹹豐之所以被稱作「四無皇帝」,那是因為他「無遠見」、「無膽識」、「無才能」、「無作為」,所以,按理說,鹹豐皇帝最大的敗筆就在於此;然而事實卻並不是這樣,「四無皇帝」鹹豐,他最大的失誤卻不是「四無」,而是「選秀」。 我們都知道,清廷的「選秀」,也叫「選美」,說白了,就是為了給皇帝找老婆。
  • 錯失皇帝之位的恭親王奕訢與鹹豐皇帝之間的兄弟關係如何?
    道光皇帝一共有九個兒子,前三個兒子都死的早。第四個兒子就是娶了慈禧的鹹豐皇帝。第五個兒子過繼給道光的三兄弟,就屬於旁支了。老六是差點當上皇帝的恭親王奕訢,因為和慈禧合作幹掉了八大顧命大臣,算是最顯赫的王爺了。老七是醇親王奕譞xuan,他的正福晉就是慈禧的親妹妹。老八是鍾郡王奕詥hé,第九個是孚郡王奕譓huì。
  • 鹹豐死前遺言「克復金陵者王」,慈禧為何不敢封曾國藩為王?
    自鴉片戰爭開始,大清王朝可謂是日薄西山,道光皇帝在位期間可謂是焦頭爛額。而鹹豐皇帝一繼位,就爆發了太平天國運動,差點滅亡了大清。整個鹹豐時代,都在絞殺太平天國,但是直到鹹豐皇帝駕崩,都沒有能夠完成心願。因此,鹹豐皇帝在死前,留下了遺言「克復金陵者王」。
  • 乾隆作為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晚年的乾隆,見過幼年時的鹹豐嗎?
    古代封建社會的人成婚、生子都比較早,於是便有人疑惑了,那麼乾隆最為歷史上壽命長的皇帝,是否有見過他的曾孫鹹豐皇帝愛新覺羅·奕詝呢?首先我們來捋一捋,乾隆的帝位傳給了自己的第十五子永琰,也就是後來的嘉慶皇帝。嘉慶皇帝又將帝位傳給了自己的嫡長子(實際上是嫡次子,長子不幸夭折)綿寧,綿寧則是後來的道光皇帝。
  • ...Auction 12月線上大拍 | 亞歷克斯·馬格勒舊藏清代鹹豐皇帝...
    在這漫長的歷史進程中,絕大多數的帝王都對書法創作有著濃厚的興趣,這其中又以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的書法造詣最為深厚,他們對書法的推崇與喜愛在清代書壇的傳承與發展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在中國歷代的書法史上都極為罕見,也導致三代以後的諸位帝王均選擇尊崇儒家文化,潛心學習漢族文人的典籍與藝術,並將書法作為自己的宸翰日課,再加上他們有條件飽覽內務府舊藏的歷代名碑名貼,其書法造詣雖不及三代帝王那樣影響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