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頗受爭議的鹹豐皇帝不應成為歷史的「背鍋俠」

2020-12-23 騰訊網

鹹豐皇帝是一位苦命的皇帝,他一生可謂是歷盡磨難,從登基伊始一直到英年早逝,可以說是沒過上一天安穩日子。同時,鹹豐皇帝還是一位頗受爭議的皇帝,有人評價他剛愎自用妒賢嫉能,致使其有生之年也沒能夠平定天平天國運動;有人評價他玩忽職守膽小如鼠,丟下首都北京落荒而逃,任由外國人搶我國寶,毀我瑰寶級皇家園林圓明園;有人評價他荒淫無度不知節制,年紀輕輕就將自己原本羸弱的身體徹底造垮,三十歲就一命嗚呼。總之,鹹豐皇帝絕不是一位好皇帝,甚至是歷史的罪人。

客觀的評價,鹹豐皇帝確實很難算得上是好皇帝,但是也覺不應該成為歷史的罪人,甚至可以說,他也並非如一些人評價那樣的一無是處。

圖1 鹹豐皇帝,1860年10月13日《倫敦新聞畫報》

一、沒趕上好時候的年輕皇帝

鹹豐皇帝確實是沒趕上一個好時候,他是在道光三十年登級成為皇帝。從順治元年,也就是公元1644年,到道光三十年,即公元1850年,大清王朝從問鼎中原之始,到鹹豐皇帝繼位已經過去206年了。由於中國封建社會中央集權制度的天然缺陷,再加之有史以來的天朝上國自居的姿態,以及始於明朝而「發揚光大」於清朝的閉關鎖國政策,使得這個完全世界脫節的東方大帝國,此時已然是千瘡百孔。

再加之,公元1840年鴉片戰爭的失利,對於民族自尊心的進一步打擊,以及面對著前所未有的外患問題,大清王朝此時處境之艱難,無疑是雪上加霜。原本唯唯是諾的老百姓,此時面對生活之水深火熱已經蠢蠢欲動。鹹豐皇帝就是在危機四伏的情況下登上了皇帝的寶座,那一年鹹豐皇帝虛歲20,正是意氣風發之時。

圖2 第一次鴉片戰爭前清朝及周圍形勢

二、改革第一要素就是會用人

大清王朝當下的狀況,鹹豐皇帝就已經心知肚明。早在自己還是皇子的時候,受過良好而系統教育的鹹豐皇帝,就了解到了祖宗基業當下所面臨的危機,以及發現了自己父皇當下執政不當之處。所以上位伊始,鹹豐皇帝就做了一個重要的人事決定,將父皇最為倚重的首席軍機大臣穆彰阿罷免,而且是「永不敘用」!這基本上是對自己父親執政時期,用人方面的全盤否定,頗有魄力!

鹹豐皇帝在用人方面確實突破了很多條條框框,在天平天國最為鼎盛,大有將大清王朝取而代之之勢時,他突破乾隆皇帝立下「規定親王不得入軍機」之祖制,啟用自己的弟弟恭親王奕訢為首席軍機大臣,此時奕訢也不過就20來歲,他相信最終能夠拼盡全力挽救祖宗基業的,還得是自己至親之人,顯然弟弟奕訢是不二人選。果然,奕訢不負眾望,總算是將如臨深淵的大清王朝拉了回來。

圖3 愛新覺羅·奕訢(1833—1898),即和碩恭親王

有人說事後奕訢被鹹豐皇帝「一擼到底」就是卸磨殺驢的表現,事實上這種說法比較武斷。客觀的說,畢竟是奕訢先挑戰了鹹豐皇帝的皇權。奕訢竟然利用皇兄猶豫之間的含糊其辭,來了個瞞天過海。他利用職權之便,到軍機處立馬擬了一道晉封自己生母為皇太后的聖旨,並且在大堂之上,公然呈遞鹹豐皇帝請求批准。鹹豐皇帝乃奕訢生母的養子,被「道德綁架」的鹹豐皇帝只好同意,奕訢的生母得了封號便安心的去了。

相當於被自己的弟弟「涮」了一把的鹹豐皇帝,心裡那個恨就不必說了。同時,原本兄弟二人因為繼承人問題存在嫌隙,此時奕訢掌管軍機就敢挑戰自己皇權,還可能留著他嗎?所以事後奕訢被貶也就不奇怪了。

圖4 愛新覺羅·肅順(1816年-1861年)

最能體現鹹豐皇帝改革決心之用人,就是重用了「刺頭」肅順,當然爭議也是最大。鹹豐皇帝深知,想要破冰現有弊端叢生,死氣沉沉的破敗景象,啟用一位不尋常而又對自己忠心耿耿之人乃當務之急,肅順就是在這個背景之下飛黃騰達。

肅順,滿洲鑲藍旗人,他是努爾哈赤之侄鄭獻親王濟爾哈朗七世孫,是已故鄭慎親王烏爾恭阿之庶子。一看是庶子,就知道了肅順是不可能獲得承襲親王爵位之資格,所以成了家之後的肅順就得搬出王府自謀出路了。這段自謀出路的經歷,給了肅順了解民間的千姿百態,也了解到那些坐享其成,國家蛀蟲一般地旗人們是怎麼個好吃懶做之生活狀態,這些認知對之後以及掌權,推行一些列舉措是有很大影響的。肅順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咱們旗人混蛋多」,確實很中肯。肅順在鹹豐朝被破格提拔。從被擢升為「內閣學士」到「御前侍衛」也不過就四年時間,肅順一下子位極人臣之巔。

圖5 左宗棠(1812年—1885年),字季高

肅順為什麼能得到鹹豐皇帝如此倚重?一方面原因是肅順辦事果斷,不怕得罪人的風格比較對鹹豐皇帝用人的路子,但更主要的是,肅順的工作績效確實十分搶眼,列舉幾點如下:

1. 重用漢臣。

如胡林翼、曾國藩以及左宗棠這些晚清明臣,哪一個沒得到過肅順的關照,尤其是左宗棠,要不是肅順出手相救,左宗棠在歷史上就是個「人名」,根本沒機會成為名人。

2. 整風官場。

僅舉一例,震驚全國的「戊午科場案」正是被肅順破獲,為了以儆效尤,肅順堅守國家法度,硬生生要求鹹豐皇帝處死了主考官,一品大員協辦大學士柏葰。

3. 廢黜旗人待遇。

如前文所述,肅順對於旗人「白吃飽」之行徑是深惡痛絕。為了削減了國家支出,肅順砍了旗人的福利,省下來的錢正好用於國家平定戰亂。

這些舉措都是肅順為了挽救大清朝,頂著被人「下黑手」和「扒祖墳」的壓力,「硬」推行下去的。大清王朝應該感謝肅順的大刀闊斧,更要感謝鹹豐皇帝的慧眼識人。

圖6 鹹豐皇帝御批奏摺

三、自絕生路的憂鬱之君

內憂未除,外患已至,外國人的堅船利炮到底還是突破了大沽口炮臺。為了阻擊侵略者,中華兒女以血肉之軀與外國人的長槍大炮對抗,我們的士兵如同伐木割草一般一排排倒下。在慘烈的事實面前,國人才明白,外國人不但是在戰艦上無敵,陸地戰依然可以打你個毫無還手之力。這不是人種之間的差異,而是科技時代的差異,這在當時怎麼也無法逾越之差異,給我華夏大地帶來了無盡的創痛。

鹹豐皇帝怎麼也不明白,自己為了挽救王朝已然傾盡全力,為何還是這般田地?就連首都京城大清王朝最後的臉面都要眼看著保不住了。

圖7 大沽口炮臺 遺址

果然,鹹豐皇帝最不願意看到的事情還是發生了,外國毛子還是闖進了北京城,倉惶之間鹹豐皇帝選擇了「木蘭秋獮」,就是逃到熱河避難。從後來事態發展來看,這次逃離是鹹豐皇帝人生最大的敗筆!結果,鹹豐皇帝再也沒有活著回到北京城。

北京城遭受的前所未有之踐踏,更可氣的是據說一些國人也跟著渾水摸魚趁火打劫。當鹹豐皇帝得知千古之園——圓明園被焚之一炬之時,真是肝膽俱裂,一口鮮血噴在了奏摺之上。而接下來的日子裡,接踵而至是各種喪權辱國的條約以及割地賠款的不爭事實。

我們不難想像此時鹹豐皇帝之心情是何等悲涼,他可能甚至懷疑當初父皇為什麼要選自己當皇帝,讓自己成了敗壞祖宗基業的背鍋人。他也痛恨自己為何要逃離京城,現在看來還不如在北京城與洋人決一死戰,還能落得個「君為社稷死」的好名聲,但是說什麼都晚了。所以鹹豐皇帝選擇了逃避,無論熱河生活條件多麼艱苦,他都堅持不回北京。

圖8 熱河行宮圖(局部)

就在鹹豐皇帝逃到熱河一年之後,終於熬到了人生盡頭。鹹豐皇帝雖然心灰意冷,但是祖宗社稷之重任並沒有忘記,他在臨死之時,儘量權衡各方面關係,出了一套看似全方位考慮的託孤方案,將自己唯一年幼兒子,託付給了他生前最為信任之人。安排有後事以後,鹹豐皇帝終於燈枯油盡,他感到腹中飢餓,但是還沒等燕窩粥做好就撒手人寰。

對於鹹豐皇帝一生的總評,也許有人會說他能夠做得更好,但是我想說他已經做了他所能做的一切。四年之後,鹹豐皇帝終於入土為安,蓋棺於定陵。

文:王金百

參考文獻:《清史稿》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歷史上最倒黴的皇帝——鹹豐
    我為什麼要講鹹豐呢?中國幾千年歷史中,第一個被列強趕出京師的就是鹹豐皇帝。北京有三次淪陷的歷史。我今天講的是鹹豐皇帝。研究近代史,我覺得鹹豐是中國幾千年歷史當中最倒黴的一個皇帝,現在我們都是從影視或者小說中知道鹹豐的一些故事,實際上離鹹豐本人很遠,他的形象都被戲說和醜化了。
  • 如何勾住鹹豐皇帝的魂?
    鹹豐皇帝是清朝第九位皇帝,也是清朝歷史上最後一位掌有實權的統治者皇帝,而造成這一局面的重要人物就是慈禧。公元1852年,鹹豐皇帝登基後將鈕祜祿氏立為皇后,同時為了充實後宮,開始優選天下秀女,而慈禧就是在這次選秀中入宮的,那時候慈禧叫蘭兒。
  • 鹹豐皇帝是摔瘸了,是因為玩馬球嗎
    鹹豐皇帝是清朝最後一位秘密立儲繼承皇位的皇帝,但是他沉迷於酒色,又膽小怯懦、優柔寡斷,是清朝歷史上最沒有作為的皇帝之一。除此之外,史料上還記載鹹豐皇帝是個瘸子,傳言說是他小時候玩馬球摔的,這是真的嗎?說起馬球,在古代它是一種頗為流行的競技運動,又叫擊鞠。
  • 鹹豐皇帝與第二次鴉片戰爭
    籤了字之後,道光皇帝的兒子,當時的皇帝鹹豐又後悔了。因為天津條約裡有一條規定,幾個西方國家可以 向北京派駐大使。這個在今天是世界外交慣例,但是鹹豐皇帝卻非常害怕,別的條款他都能接受,割土地徒弟賠多少款都行,就是讓外國人住在北京,他接受不了。為什麼呢?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外國人不給他下跪。
  • 鹹豐皇帝是中國的「失地王」嗎?
    美國電影《鐵甲衣》中的失地王約翰,由美國演員Paul Giamatti扮演而在我們中國,縱觀近代歷史,清朝晚期的鹹豐皇帝可謂也是一個「失地王」。鹹豐皇帝要負主要責任嗎?俄國人在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時期就對外興安嶺以南的土地感興趣。確實,以北的西伯利亞土地太過寒冷和貧瘠,在當時是很難適應人類居住的。因此俄國人南下的念頭從來就沒有斷過。(似乎很多北方遊牧民族都愛南下,寒冷不是人類喜歡的環境,溫暖才是人人都愛的。)
  • 清朝哪位皇帝更有「君臨天下」氣質?朝鮮史料,給出不一樣的答案
    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12位皇帝的外貌長相,均有畫像傳世;氣質形象,也都有官方文獻的明確記載。但畫像能揚長避短,文字記載更能刻意美化,除了末代皇帝溥儀有照片為證,其餘清朝帝王幾乎都難見真實長相和實際形象。
  • 奕詝是如何在王儲考試中戰勝文韜武略的奕成為鹹豐皇帝的?
    鹹豐皇帝,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清朝第五位皇帝,也是清朝最後一位擁有實權的皇帝,他在位期間對朝政大手筆改革,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戊戌變法。當時正值內憂外患,內有太平天國起義,外有英法聯軍入侵,雖然鎮壓了太平天國起義,但對於英法聯軍,實在無力回天,最終以籤訂不平等條約告終。
  • 清朝被迫籤《天津條約》,鹹豐皇帝:可以籤,但洋人必須下跪行禮
    顯然,列強是不可能接受這個條件的,他們明明是戰勝國,怎麼反而要按照藩屬國的禮儀來,再說他們是來殖民清朝的,怎麼搖身一變成了清朝的藩屬國。於是英法等國強硬回絕了鹹豐皇帝的要求,不僅如此,他們表示為了保證自己受到足夠的重視,還要帶著軍隊來保護自己。不曾想,鹹豐在打仗的時候不堅決,但在禮儀上卻十分較真。
  • 硝煙迷漫話晚清:多災多難的鹹豐皇帝是明君,還是無能的皇帝?
    要評選清朝皇帝中最悲情獎項的獲得者,有競爭力的有好幾位。比如長期被慈禧太后軟禁,最後死於砒霜中毒的光緒帝。或者因"辛亥革命"而被迫退位,最後淪為日本人傀儡的宣統帝。但是,要評選最最最悲情的皇帝,絕對是下面講的這位莫屬了。他就是鹹豐皇帝,愛新覺羅·奕詝,是清朝的第九位皇帝,清朝和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有實權的皇帝,也是清朝最後一位通過秘密立儲而繼位的皇帝。
  • 兩兄弟間的半世恩怨——清朝鹹豐皇帝與恭親王奕訢的奪儲往事
    現代以來,教育界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殊不知早在清朝的皇家就已經開始了。有文獻記載,清朝皇子六歲便已入上書房,啟蒙讀書。皇帝則會精心挑選德才兼備的臣子擔任皇子的老師,教授皇子們經史子集以及經世致用之學,甚至常常會私下開小灶傳授帝王之術,也就是今天所說的厚黑學。
  • 乾隆作為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晚年的乾隆,見過幼年時的鹹豐嗎?
    古代封建社會的人成婚、生子都比較早,於是便有人疑惑了,那麼乾隆最為歷史上壽命長的皇帝,是否有見過他的曾孫鹹豐皇帝愛新覺羅·奕詝呢?首先我們來捋一捋,乾隆的帝位傳給了自己的第十五子永琰,也就是後來的嘉慶皇帝。嘉慶皇帝又將帝位傳給了自己的嫡長子(實際上是嫡次子,長子不幸夭折)綿寧,綿寧則是後來的道光皇帝。
  • 清朝皇帝能力品行排行榜3
    他本人一向標榜節簡,不妄動國庫開支,這些表面功夫,是不足以挽回頹勢的。10、鹹豐,道光的兒子,比他老子聰明一些,治理國政,還頗有辦法,應變能力也較強。但他繼承了他老祖宗乾隆的風流本性,並為此付出了代價。他是清朝皇帝中第一個逃出北京城的,圓明園就毀於他任上。
  • 清朝皇帝列表及介紹
    廟號太宗,諡號應天興國弘德彰武寬溫仁聖睿孝敬敏昭定隆道顯功文皇帝,葬於瀋陽昭陵。死後其第九子愛新覺羅·福臨即位。廟號世祖,諡號體天隆運定統建極英睿欽文顯武大德弘功至仁純孝章皇帝,葬於清東陵之孝陵,遺詔傳位第三子玄燁。他是清朝歷史上唯一公開歸依禪門的皇帝。
  • 清朝歷代皇帝列表 清朝入關後第一個皇帝簡介
    清朝皇帝列表:從順治元年(1644年)清朝入關到1912年中國民國成立,清帝退位,清代統治全國共268年。包括入關前的兩帝,努爾哈赤,皇太極;入關後10帝: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鹹豐,同治,光緒,宣統;慈禧雖非皇帝,卻獨斷朝綱,也被列入。
  • 鹹豐皇帝為何早逝,除了沉迷美色,還因為他迷戀上了這兩種東西
    鹹豐皇帝是清朝歷史上最後一位通過秘密建儲繼位的皇帝,也是清朝歷史上最後一位有實權的君主,不過同時鹹豐皇帝也被夠後人稱之為「四無皇帝」:無遠見、無膽識、無才能、無作為。清朝的爛攤子將原本想要有一番作為的鹹豐皇帝的耐心徹底磨滅了,於是鹹豐皇帝放棄了,既然怎麼搞都搞不好,怎麼做都不能讓大清朝走上康莊大道,那就算了,乾脆破罐破碎,當一個逍遙快活的糊塗皇帝豈不妙哉,就這樣,鹹豐皇帝墮落了,一個荒淫無道的鹹豐皇帝出現了。
  • 清朝皇帝列表
    天命十一年(1626年)九月,繼後金汗位,以次年為天聰元年。天聰十年(1636年)四月,皇太極在瀋陽稱帝,建國號大清,改年號為崇德,並以是年為崇德元年。前後在位17年。3.順治:清世祖順治皇帝愛新覺羅·福臨(1638年--1661年),皇太極第九子,清入關後第一位皇帝。6歲即帝位,由叔父睿親王多爾袞攝政,14歲親政。
  • 清朝皇帝順序
  • 揭秘清朝皇帝列表
    而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更是有著數不完的傳奇。今天出國留學網的小編就給大家帶來一篇清朝皇帝列表,希望大家喜歡。崇德8年9月21日入葬,1626年,繼位後金可汗,1636年,皇太極於盛京即皇帝位,改國號為「大清」  諡號:應天興國弘德彰武溫寬仁聖睿孝敬敏昭定隆道顯功文皇帝,簡稱文皇帝  努爾哈赤第八子,生母 孝慈高皇后 葉赫那拉氏。  三 清世祖:順治
  • 鹹豐皇帝也曾勵精圖治
    鹹豐繼位廣開言路1850年3月9日,奕詝正式繼位,定明年為鹹豐元年。鹹豐皇帝自小就受到杜受田的悉心教導,接受正統儒家思想的薰陶。對自己的老師也信任有加,登基之後,多次為自己的老師加官進爵,家國大事也與老師商討對策。登基之初,鹹豐帝就接納了老師親賢人,遠小人,兼聽則明,偏聽則暗,廣開言路的建議。
  • 鹹豐皇帝為何 「剋扣」八旗福利,還「毀棄」祖宗留下的寶貝
    鹹豐三年四月初十日,應兵部尚書桂良的奏請,皇帝硃批後,內務府向皇帝遞交了一份名為《內務府奏查明庫存金鐘分量及抄產變價銀無存摺》。鹹豐三年八月二十四日戶部又請皇帝讓內務府繼續撥發銀兩,就連軍機處沒錢了也找內務府,要求支應兩千二百五十兩銀子做吃飯、辦公用品消耗使用。可內務府也不是印鈔機,在清查完庫房所剩銀兩後,內務府給出的答覆是:按照慣例每年九月份的內務府銀庫應該有五十八、九萬的銀子供各處使用,可是現在庫裡只有四萬九千兩銀子,連維持宮廷日常運轉都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