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行長透露:明年或許更難了!手握這「兩樣」東西能從容應對

2020-12-23 網易新聞

這些天,網上不少人在討論一個話題,說是今年我們遇到了眾所周知的事情,很多行業都受到影響,包括收入,面對的環境比去年難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那麼,2021年即將到來,大家還會問到同一個問題:明年會不會好轉?或者是更難呢?要分析這一問題,還得找準角度。

都說房地產市場是經濟的「晴雨表」,因為「它」關聯建材、綠化、家居、裝飾等等數十個行業,房地產帶動了關聯行業的發展,對經濟貢獻舉足輕重。但我們知道,這些年房地產之所以火爆,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房價不斷增長,對於剛需來說,擔心房價繼續上漲,會及時上車,對於投資者來說,他們看到其中有利可圖,也會想方設法多買房,相關數據顯示,A股有近一半上市公司持有投資性房產。

不過,隨著房價進入一個相對高位,推動房價上行的關鍵因子已有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加上國家對樓市的「房住不炒」定位,房地產的趨勢已經開始扭轉。

第一,房地產開發模式根本轉向。

2020年,可以說是房地產開發模式轉向的「標誌年」,在購房者的印象中,現在很多中小城市,包括縣城的房價上漲,與大牌開發商的攻城略地脫不了干係。這些開發商所到之處,都會把地價往上拉一拉,開盤價格往上提一提,為什麼速度會這樣快呢?這一切都來源一個重要模式:高周轉。它們本身不可能有那麼多錢,而是依靠高負債運行。

據最新統計數據顯示,近5成上市房企負債率超過70%。黃奇帆早在2019年7月就表示,中國房地產的高負債模式,將在未來10多年得到徹底改變。房企負債率將降到40%-50%之間,巧合的是,1年後,國家相關主管部門下達了「3條紅線」,目標直指房企降負債,根據媒體報導看,這其實是醞釀已久。業內專家一致認為,依靠做財務報表是行不通了,加快存貨變現是唯一的選項,在需求相對穩定的情況下,為儘快回款,降價促銷是這些房企的現實做法。

第二,M2轉向。

社會貨幣總量增加,其中商品價格也會隨之上漲,在過去20多年裡,貨幣量增長是房地產價格上漲的重要因素之一,央行原副行長吳曉靈曾表示,房價之所以高企,主要原因就是貨幣發行量過大。

但誰都知道,貨幣發行量與經濟增長保持高度的一致,過去經濟增速快,配置以相應的貨幣發行速度,但自2017年以後,貨幣增速M2已進入8-9%區間時代(2020年的特殊情況不在此範圍,暫時性的),正如黃奇帆所言,未來10幾年M2增速將大抵等於「經濟增速+物價指數」,意味著貨幣高速增長的時代一去不復還了,房價上漲的動力將被持續削弱。

第三,住房需求減弱。

數據顯示,1962年到1970年,被譽為新中國成立以來3大生育高峰之首,八年時間新增人口1.57億人,經濟學家劉陳杰表示,2021年將迎來首個退休高峰。從時間推算看,主要就來自於這波生育高峰。顯然,由於收入與年齡關係,他們基本退出了「購房」隊伍。

而與此同時,進入購房年齡階段的90後、95後、00後人口則呈現斷崖式下降,分別為1.74億人、1.5億人、1.47億人,相比2.28億人的80後人數下降了16-35%。即便二胎政策已放開4年,但生育率則創下近20年的歷史最低值。就住房需求而言,已經進入「青黃不接」的階段。

由此可見,房地產發展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一些先知先覺的龍頭開發商其實已經在布局轉型。比如萬科開始養豬被炒得沸沸揚揚,這可不叫不務正業,據天眼查數據顯示,有1400家房企註冊養豬,包括恆大和碧桂園也悉數進入。而在早前,恆大和碧桂園還重金進入汽車和機器人等行業,從地產大佬的戰略意圖來看,如果房地產還「如日中天」,誰會去玩跨界呢?說到底,房地產黃金時代已經過去,他們都在尋找新的「著力點」。

當進入內循環經濟時代以後,必然開啟新的內需和投資,住房雖然是一種消費,但絕對不應是主導,否則,大家都把錢花在房子上,那其他產業如何發展、如何增加大家收入、又如何實現內循環的融會貫通呢?很顯然,不會再走房地產發展經濟的老路,國家一再強調「不用房地產刺激短期發展」的良苦用心或正是在此,當然,這些都需要有一個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長期看是如此,那短期又如何應對呢?有銀行行長透露:明年或許更難了,手握這「兩樣」東西將從容應對。從世界範圍看,這場突如其來的風波仍處於在繼續狀態,社會經濟都受到比較嚴重的影響,為刺激經濟發展,美、日、英和歐洲等主要經濟體均實行了寬鬆的貨幣政策,僅今年其各大央行就投入了5.6萬億美元的貨幣,說明各行各業都缺錢,而且就目前來看,由於相關情況仍舊複雜,明年比今年更難,或是一個大概率事件,所以,投資收益都不是眼下重點關心的,渡過難關才能難談以後,手握這「兩樣」東西才是安全感。

第一件東西是有效的儲蓄。長期以來,我國都是高儲蓄率國家,但隨著房價高企,以及年輕人消費觀念轉變,近年儲蓄率一直處於下降過程,截至2019年末,儲蓄率連續7年下降,已相比高點下降7%左右。另據螞蟻發布的招股書顯示,其數碼金融科技平臺的用戶就達7.29億人,另據機構發布的《中國年輕人負債狀況報告》透露,年輕人負債情況尤為普遍,有86.6%成的年輕人使用信貸產品,過度的「寅吃卯糧」讓家庭應對生活的風險大幅降低。

雖然由於信用的原因,年輕人可能不會輕易的違約,但支撐這個債務體系的則是一個個家庭,在順風順水的時候,或許不那麼容易出問題,但一旦遇到大範圍的事情,整個家庭都可能受到牽連,特別是在風波期間,手中留有一定積蓄顯得非常有必要,這裡特別要強調一點,儲蓄也分兩種,一種是高負債下的儲蓄,另一種是在合理負債下的儲蓄,選擇後者才是健康的,它可以用來買糧食吃飯,也可以用來看病等等,是我們應對各種突發事件的必備基礎,同時,心裡也不用那麼焦慮。

第二件東西是健康的身體。老生常談的話題,但誰又能忽視健康的重要性,身體誰都有,只有健康的身體才能加分。以中產階級為例,在中科院心理研究所針對不同職業人調查的壓力排行榜中,中層管理人員壓力指數最高,達到80分,而下崗人員、礦工的壓力指數只有68分和60分,前者不僅比工作業績,還要比房子、車子,甚至還有孩子教育等等,有中產人員表示,一天不工作,感覺就要被全世界拋棄,所以,經常有看到中產者或者高管「過勞死」的報導。

可見,不健康的身體會帶來負擔,即便擁有豪宅、豪車都是浮雲。從健康角度而言,根據自己健康程度,「有多大能力辦多大事」才是應該堅守的原則。從某種意義上講,健康本身就是一種財富。

作者:縱橫論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手握1000萬,10年、20年後,會如何?銀行行長透露「內部情況」
    現在我國不少人一個月的薪資水平,都能超過1萬元了。「萬元戶」到了現在,確實是不怎麼樣了。會發生如此巨大的變化,不僅是因為我國經濟,在快速發展的緣故。還有就是受到,通貨膨脹的影響。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都覺得通貨膨脹是不好的。事實上,良性的通貨膨脹有利於國家經濟的發展,只有惡性的通貨膨脹才會影響到我們的生活。
  • 馬光遠:房價「無腦」上漲時代遠去,銀行行長:這樣應對苦日子!
    在整體的經濟發展中,有的人確實選對了風口、做對了事情,通過自己的雙手創造出了巨大的財富,我們國家的富豪數量變得越來越多了,不同的行業都會有一些「暴富」的群體,不過之前有消息表示:國內還有上億人的月薪只有1000元,這是怎麼回事呢?顯然這是很多人難以想像的,但是確實真實的。
  • 銀行行長透露:苦日子要來了
    在這段「紅利期」裡,不少人「因房致富」,靠著投入房地產,賺得是盆滿缽滿。但是今年以來,隨著房地產市場的逐漸穩定,房價也開始逐漸朝著平穩的方向發展。而這也使得不少人開始猶豫起來,到底是買房還是留現金呢?有人認為趁著現在房價平穩趕緊買房,不然以後漲價了就更買不起了。
  • 銀行行長談銀行貸款難題,銀行面臨的三大貸款難在哪裡?
    我曾經被支行長約去見某省國有大企業董事長,董事長非常不客氣地說,所有銀行的行長都見過了,你還沒有見過,他們說你來,禮節性地見見吧。雖然後來合作的很好,但第一次見面的印象仍然讓我非常難忘。大企業不缺錢,自然是誰給好處就用誰的貸款,誰的貸款利率低就用誰的貸款,誰的關係硬就用誰的貸款。這就是銀行貸款難的現狀。
  • 從一位銀行行長的遺憾看銀行對公業務的轉型方向
    張行長是某銀行年輕的地市行行長。在競爭激烈的銀行圈,年紀輕輕能夠爬到地市行一把手的位置,足見其能力之牛逼。第一次見到張行長,精神的短髮,囧囧有神的眼睛,舉手投足的從容,通俗幽默的洞見,以及調動飯桌氣氛的能力,仿佛都在印證著先前傳聞的牛逼。「剛接手的時候,我們行在市裡只能算二流銀行。現在,當初難望項背的銀行都在我們後面了」,張行長驕傲地說。
  • 對話金磚國家開發銀行副行長馬斯多普:貨幣寬鬆是應對疫情唯一有效...
    金磚國家開發銀行副行長兼財務長Leslie Maasdorp獨家對話騰訊財經時表示,當前情況與08年金融危機是不同的: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全球許多國家的政策利率都處於極低的水平。雖然債務貨幣化或將對全球經濟產生長期負面影響,但是短期來看,貨幣寬鬆是唯一有效應對之策。
  • 銀行行長透露,苦日子要來了,2021年手握「現金」才是硬道理!
    隨著手中積蓄不斷增加,由於擔心貨幣貶值,總會想著能有一種抗通脹的載體,不求能賺多少,但願能保值。但是,市場現在提倡「房住不炒」,房地產市場已經進入過渡期,這種趨勢也是不可預測的。所以許多人開始觀望樓市,包括那些剛需的人,他們希望在價格下跌後再入手,想投資的人怕價格下行而猶豫不決。
  • 易經透露:人要發財,這兩樣東西是絕對不能留下的,道理太現實!
    易經透露:人要發財,這兩樣東西是絕對不能留下的,道理太現實!《易經》中記載:「做人要明白,人追錢,永遠發不了財」。我們在社會上不斷地努力,除了要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之外,還有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賺錢,然後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錢是努力就能賺來的,只是多少的問題。
  • 銀行行長透露:5年後,國內房子或不再稀罕,手握2樣才是安全感
    說實話,我們如果把錢存在銀行不過3-4個點的收益,這也是為什麼有很多人寧願選擇買房也不存錢的原因。 然而,任何產品都需經歷導入期、成長期、成熟期和衰退期過程,房子作為一種商品,同樣也不可能背離經濟學原理。比如像電腦、轎車以及電視機等,在開始一段時間都是比較昂貴的商品,但隨著生產技術的升級以及產量的持續增長,現在不過是一件件日常生活用品,再普通不過了。
  • 手握這「三樣」東西能給人帶來安全感
    勤儉節約歷來都是中國人的優良文化傳統,最早的時候人們會把不用的錢存入「錢莊」,也是第一家具有銀行性質的機構,不過當時並不會產生所謂的「利息」,人們還需要繳納一定的「保管費用」。隨著金融體系的不斷健全與完善,後面各種真正意義上的銀行便出現了,不僅能保管資金,還能產生一定的利息,因此人們便更加願意將錢存入銀行。
  • 中信銀行行長方合英:截至目前中信銀行私人銀行客戶已突破4.7萬戶...
    原標題:中信銀行行長方合英:截至目前中信銀行私人銀行客戶已突破4.7萬戶 管理資產規模超6600億 摘要 11月7日,2020中信財富論壇在京舉辦。
  • 明年比今年更難,或許是大概率事件
    明年比今年更難,或許是大概率事件。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今年不少行業都不好做。姐夫做鋼鐵銷售,他說今年的利潤大概是他從業以來最低的,他很擔心明年會更低。姐姐做皮包生意,一半出口,一半內銷。姐姐姐夫這對夫妻商人常常感嘆,如今什麼成本都貴了,就是產品價格貴不起來。本來銷售業績就不好,如果再提高產品價格,銷售業績就更差了。他們表示,由於有過去的積累,撐過今年是沒問題的。問題是到了明年,如果市場行情還這樣,恐怕他們都得破產,重新做回打工仔了。我家門對面是一個從事服裝銷售二十餘年的商人。
  • 行長抄底銀行股了?
    繼3月23日招行公告高管增持公司股票之後僅僅兩天,興業銀行的董高監也出手了!而且,這一次還是大手筆!兩家銀行董高監們在年報季紛紛逆勢操作,應該不是巧合。作為一名入市好多年的韭菜,筆者來給大家簡單復盤下。1、自購金額:興業大手筆先來看這一次自購總金額。
  • 銀行行長:5年後,國內房子或不再稀罕,手握這2樣才是安全感
    北上廣深這樣的大城市,更不用說,一套房子至少要好幾百萬,一年就能增加幾十萬的財富,這是不可能的。老實說,如果把錢存在銀行裡的收益只有3-4個點,這就是為什麼有很多人寧可買房子也不儲蓄的原因。但是,任何產品都要經歷導入、成熟、成熟和衰退的過程,作為商品的房屋,同樣也不能偏離經濟原理。
  • 持有這兩樣東西更實在?
    事實上,今年以來,不少國家為了振興經濟也採取了不少應對措施,比如美國就啟動「無限印鈔」。 對此,有人認為,經濟能循環將會為我國帶來兩大優勢,其一,能夠物價更加平穩回落,其中,高房價可能將被有效遏制。 其二,由於我國人口基數大,所以,消費市場廣闊,一旦啟動經濟內循環,不僅能夠激活老百姓的消費能力,而且能夠有效拉動經濟。事實上,經濟內循環,也就是說讓大家敢於消費,敢於投資,讓資金流動起來。
  • 銀行行長透露,房貸這麼還更省錢,不了解可能損失10多萬!
    不管你是在北上廣深,還是內地三四線小城市,辛辛苦苦一個月,工資大多數都交給了銀行,用來還了房貸,避免不了房奴的命運。可是我們都在還房貸,但是房貸怎麼還才省錢,可能都沒在意,就是按照銀行工作人員要求進行了辦理,但是你這一個小小的疏忽,可能導致你損失10多萬,白白給銀行打了工。
  • 假戲真做,「半澤」真當上了銀行行長
    來源:環球時報【環球時報報導 記者 宋艾】「半澤真的當上行長了!」據日本《朝日新聞》23日報導,日本三菱UFJ銀行的常務執行董事半澤淳一將於明年4月升任行長,是該行首位直接由常務晉升的行長。由於半澤淳一的姓與日本熱門電視劇《半澤直樹》的主人公一樣,這條新聞在日本社交網絡上引起大規模熱議,不少網友調侃道:「原來《半澤直樹》是紀錄片。」半澤淳一於1965年出生在日本埼玉縣。1988年從東京大學經濟系畢業後,加入三菱銀行(即現在的三菱UFJ銀行),2019年出任該銀行的常務執行董事。據悉,半澤淳一與電視劇《半澤直樹》原著小說作者池井戶潤於1988年一同進入三菱銀行,算是同期。
  • 2021年比2020更難,但這裡有應對方案
    過去一年,我們一直在努力做一件事:讓普通人也能享受到私人銀行級別的服務。為每一個中產家庭提供資產配置和諮詢服務,幫助普通人實現認知升級和財富升級。2)這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最好的時代。3)理性的投資者夜夜安枕。第一句話,是講困難,明年比今年還要難。明年難在哪?
  • 民生銀行南京分行行長林靜然擬任南京銀行行長
    來源:券商中國原標題:空缺9個月,南京銀行行長人選初步敲定!來自民生銀行南京分行,目前還在任前公示▲林靜然空缺了近9個月,南京銀行即將迎來新任行長。券商中國記者多方核實獲悉,南京市委組織部已決定,民生銀行南京分行行長林靜然擬任南京銀行黨委副書記、推薦為南京銀行行長人選。目前,該任命還處於民生銀行南京分行內部任前公示階段,林靜然也還在正常履職。目前相關組織流程還沒有到南京銀行一方。
  • 亞洲開發銀行副行長賽義德:進一步擴充各類資源幫助成員體應對疫情...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4月15日訊(記者 田原)4月13日,亞洲開發銀行(亞行)在此前65億美元抗擊新冠疫情援助基礎上,追加135億美元用於幫助成員體應對疫情對宏觀經濟和公共衛生的衝擊。為此,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就亞洲經濟前景和中國經濟抗疫等話題,專訪了亞行負責東亞、東南亞和太平洋地區的副行長哈邁德.M.賽義德。賽義德表示,亞行時刻準備著進一步擴充各類資源幫助成員體應對疫情衝擊。除了提供採購醫療設備和物資的緊急援助,亞行還將致力於消除疫情對經濟的中長期影響。這些影響包括消費和投資急劇下降、旅遊業和出口萎縮、貿易和生產紊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