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集大型人文紀錄片《晉城古樹》
第十二集:澤州青蓮寺「子母柏」
晉城市區東南17公裡處的青蓮寺,下臨丹河,背依高山,因寺內的釋迦牟尼端坐於蓮花座之上,故名青蓮寺。青蓮寺有「晉魏河山第一寺」之稱,與南面的珏山雙峰遙遙相望,集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於一身,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青蓮寺內樹木眾多,以參天銀杏和「子母柏」最為著名。「子母柏」生長在青蓮寺後院內大雄寶殿前的臺基上,一粗一細,緊緊依偎。母柏周粗3米,高約27米,子柏周粗不及1米,高達24米,比母柏矮3米。
母柏早已乾枯,頂端枝葉已蕩然無存,子柏纏繞於母柏身側,間隔最寬處不足30釐米。子柏頂端枝繁葉茂、生機勃勃,樹冠猶如翠綠的雲傘,繞著母柏張開,成為母子共有的樹冠。最令人驚奇的是,子柏頂端有一柔枝,從母柏的枝幹分叉處穿過,與母柏相互纏繞,好像在擁抱親吻著母親。
據記載,在大清光緒32年,即公元1906年,母柏枯死,寺院住持準備將其砍伐。當請來的工匠到寺院時,天色已晚,就準備第二天再砍。不料當晚,一株幼柏依母柏根部挺然而起,樹幹上下一般粗,緊抱母柏盤旋而上。次日,住持見狀,以為是神意,遂不忍砍伐,留下這「弱子護母」的孝道傳奇景觀,「子母柏」也由此得名。
除了樹中孝子的傳說,「子母柏」還有另一奇觀。每逢下雨時,子柏的樹冠像傘一樣為母柏遮蔽風雨,任是春風細雨,亦或大雨滂沱,子柏緊緊依偎保護著母柏,母柏樹幹上竟連一滴雨都不曾淋到,這便是母柏百年不朽的秘密,成為青蓮寺的古樹奇觀。
青蓮寺矗立於高高的硤石山上,秉承著中國古建「背山面水」的傳統,寺中的子母柏在此遙望遠近群山,以博大的胸懷迎接遠方遊客,又以勃發的雄姿將孝悌的真情傳遞給世人。在歲月的長河裡,這種情意從未湮沒,也將永遠流傳。
側柏,柏科側柏屬常綠喬木,為我市鄉土樹種,優良的園林綠化樹種,材質優良,為百姓所鍾愛。此處兩株側柏,老樹已死,幼樹與之緊緊相抱,確有孝子保母之象,又生長在古寺名剎,旅遊景區,文化價值極高。
晉城市林業局
晉城市綠化委員會辦公室
出品
晉城市新聞傳媒集團·紅果影視
承制
晉城新聞綜合頻道《第一民生》
晉城新聞頻率FM107.2
《太行日報》公眾號
《紅果頭條》公眾號
《太行日報·晚報版》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