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女兒聊天時,我問她們在大學裡談論各自的父母嗎?女兒說「同學們都只談媽媽,沒有人談論爸爸;除了我,我談論媽媽,也說了爸爸做飯特別好吃。」看來,父親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缺位不僅普遍存在,而且情況很嚴重。
在孩子的養育過程中,真的是一份耕耘一份收穫。你付出多少,就會從孩子那裡得到多少。大部分家庭都是媽媽帶孩子,所以媽媽的言行舉止,喜怒哀樂,孩子全看在眼裡,記在心裡。無論媽媽給孩子帶來的是愉快的體驗,還是傷心的感受,媽媽至少在孩子心裡有一席之地。
大部分家庭中,爸爸就好似一個房客,白天不著家,晚上回家吃飯睡覺,跟孩子毫無互動。即便有互動,要麼不痛不癢,要麼暴風驟雨。
不僅如此,大部分爸爸把養育孩子的責任都推給了媽媽。很多爸爸經常會說:「我負責賺錢養家,孩子交給老婆管。」好似,錢可以解決所有親子問題。
在孩子的成長中,父母雖然角色不同,但是各有各的重要性。在家庭當中,媽媽代表溫度,爸爸代表高度。通俗地說,媽媽負責孩子的生活,爸爸負責孩子的學業和成長。
有研究發現,爸爸的缺位會導致孩子的學業問題、成癮問題。所以,爸爸們千萬要重視自己的角色和重要性,再忙也要回歸家庭,回歸到孩子的身邊。
《忙碌爸爸也能做好爸爸》講述了忙碌爸爸也可以通過各自獨特的方式陪伴孩子,給與孩子成長的滋養。如果爸爸們再不關注、關心你的孩子,孩子回饋你的就是不讓你出現在他們生活的每個片段,別讓悔恨不已成為你心頭的痛。
給爸爸們留一個家庭作業:請你給孩子寫出10條優點,做出精美的卡片,有條件的當面分享給孩子聽,沒條件見面的通過電話讀給孩子聽。讓孩子感受到他(她)在爸爸的眼中、心中是多麼的重要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