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十大名劍的傳說

2021-02-06 語文刷刷樂

優雅之劍——承影

上古名劍,相傳鍛成出爐之時「蛟分承影,雁落忘歸」,故名承影。後為商朝帝王所有,與「含光」、「宵練」齊名,並稱為「商天子三劍」。 《列子》曰:衛孔周得殷之寶劍,童子服之卻三軍之眾。也就是說,連手無縛雞之力的小孩子得到了這三把劍都可以力抵三軍,簡直讓人聯想到《倚天屠龍記》中的「屠龍一出,誰與爭鋒」啊。也許實在是這三把劍太過神奇,後來它們在先秦典籍中已經不僅僅是劍,簡直成了道的化身。

承影劍才真正算得上殺人於無形,因為據說它只有劍柄而無劍身,抽出劍時,你看不到劍的形體,只能隱約看見黎明時分它投在牆壁上的影子。它曾被春秋時期的衛國人孔周收藏,到孔周的手裡已經流傳了十三代,在這漫長的流傳過程中從未出鞘,後來終於被一個叫做丘來丹的少年借用報殺父之仇,然而此劍實在太玄幻,他的仇人看不到劍鋒,竟誤以為他在和自己招手,據說來丹揮劍三次,仇人未死,只是感到腰間隱隱作痛,原來這把劍是殺不死人的,即使它能迅速割裂人的肢體,卻僅能留下細不可察的傷口,真真是兵不血刃,據說先秦時期有一個姓丁的廚師可以讓刀在牛身上遊刃有餘地穿梭出入,牛在不知不覺間安詳愉快地被肢解,對,正是「庖丁解牛」那個寓言,這可能是史上最早的安樂死了,難道庖丁用的刀也得到上古神劍的真髓了嗎?看來古代的冶煉技術真是神乎其技啊。

 

 

尊貴之劍——純鈞

相傳為春秋時人歐冶子所鑄,亦作「純鉤」。 說到歐冶子這個人,是中國冶煉史上的神話,他發現了銅和鐵性能的不同之處,冶鑄出第一把鐵劍,開創了中國冷兵器時代的新紀元。

傳說吳越春秋時,越王勾踐有五把寶劍,有一天來了一個善於相劍的秦國人,叫薛燭,勾踐就派人請他來給自己相劍。薛燭首先看了看毫曹劍,說它光華散淡,不算寶劍,勾踐又讓他看另外一把叫巨闕的寶劍,傳說巨闕初成之時,劍光四射,曾經嚇跑了拉車的四頭白鹿,然而就是這樣一把削鐵如泥的利劍,薛燭卻認為它質地趨粗,也不能算寶劍。勾踐於是命人請來純鈞劍,侍從率領幾百個鐵甲武士護送一把寶劍來到臺下。薛燭感到好笑,問道:「大王這麼興師動眾,拿來的是什麼劍啊?」勾踐對薛燭的態度有一絲不快,他沒好氣地吐出了兩個字:「純鈞」。只聽見「咣啷」一聲,薛燭從座位上仰面摔倒,束髮的金釵掉在地上,一頭長髮披散下來,面色突然凝住、呆滯。好大一會兒,才突然驚醒,只見他腳尖點地幾個縱躍掠下臺階,來到劍前,深深一躬,然後又表情肅然地整理好自己的衣服,從侍者手中接過寶劍,小心翼翼地敲了幾敲掂了幾掂之後方才將劍從鞘中緩緩拔出。只見一團光華綻放而出宛如出水的芙蓉雍容而清冽,劍柄上的雕飾如星宿運行閃出深邃的光芒,劍身、陽光渾然一體象清水漫過池塘從容而舒緩,而劍刃就象壁立千丈的斷崖崇高而巍峨……過了好久,薛燭才用顫抖的聲音問道:「這就是純鈞嗎?」勾踐點了點頭:「是,」他得意地接著說道:「有人要用千匹駿馬三處富鄉兩座大城來換這把寶劍,你看行嗎?」薛燭連忙說道:「不能換。」勾踐做作地皺了一下眉頭問道:「為什麼?你說說道理。」薛燭激動地大聲對道:「因為這把劍是天人共鑄的不二之作。為鑄這把劍,千年赤堇山山破而出錫,萬載若耶江江水乾涸而出銅。鑄劍之時,雷公打鐵,雨娘淋水,蛟龍捧爐,天帝裝炭。鑄劍大師歐冶子承天之命嘔心瀝血與眾神鑄磨十載此劍方成。劍成之後,眾神歸天,赤堇山閉合如初,若耶江波濤再起,歐冶子也力盡神竭而亡,這把劍已成絕唱,區區駿馬城池何足道哉……」勾踐滿意地頻頻點頭:「說得有理,既是無價之寶,我就永遠把它珍藏吧。

 

 

勇絕之劍——魚腸

魚腸劍,據傳是鑄劍大師歐冶子為越王所制。因為此劍劍身上的花紋猶如魚腸,曲折婉轉,凹凸不平,故而得名。據說清朝吳大皙藏有戰國魚腸劍的墨拓本,滿刃花紋畢露,就宛如魚腸一般。其實不光是魚腸,劍紋還可以像龜文、像高山、像流波、像芙蓉……關於名稱的另一種說法是此劍也稱魚藏劍,就是由於它小巧得能夠藏身於魚腹之中,一種可能是魚腸劍的劍身細長柔韌,能夠沿魚口插入,在魚的胃腸中曲折彎轉,而抽出時則恢復原形,鋼韌無比,熠熠生光;另一種可能是魚腸劍為諸多名劍中十分小巧的一枚,如短刃,如匕首。相傳歐冶子使用赤堇山之錫,若耶溪之銅,經雨灑雷擊,得天地精華,製成了五口劍,分別是湛盧、純鈞、勝邪、魚腸和巨闕。

善於相劍的薛燭也曾評價過這把劍,他的說法是,魚腸劍「逆理不順,不可服也,臣以殺君,子以殺父。」原來這把劍生來就是逆理悖序的,是用來弒君殺父的,它這種孤膽勇決的宿命令人不寒而慄。後來越國進獻寶物給吳國,這柄劍因此由越而入吳。公元前515年,吳國公子光欲殺王僚自立,乘吳國內部空虛,與專諸密謀,以宴請吳王僚為名,藏匕首於魚腹之中進獻(魚腸劍),當場刺殺吳王僚,專諸也被吳王僚的侍衛殺死。公子光自立為王,是為吳王闔閭,乃以專諸之子為卿,魚腸劍由此聲名遠揚。

專諸曾在太湖邊向當時的名廚太湖公學燒魚之術,後人把他奉為「廚師之祖」,舊時城內居民時常前往焚香祭奠。如今蘇杭一帶的名菜「糖醋魚」據說就是專諸的發明。

 

 

 

摯情之劍——幹將  莫邪

幹將、莫邪的名氣似乎超過以上諸多寶劍,不僅是它本身材質非凡,「採五山之鐵精,六合之金英」。更因為它有以身殉劍的悲壯的傳說,相傳鑄劍者幹將為吳王鑄劍三月不成,他的妻子莫邪「斷髮剪爪,投於爐中,使童男童女三百人鼓橐裝炭,金鐵乃濡,遂以成劍」。製成的兩柄劍分別被稱為「幹將」、「莫邪」。劍身均有花紋。幹將劍「作龜文」,莫邪劍「作漫理」(水波紋)。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戰國和兩漢時代的制劍工藝。

關於此二劍有兩個非常神奇的傳說,一個說幹將、莫邪被進獻給吳王之後化作兩道白光飄然而去,六百年後變成一黑一白兩條龍,雙龍聚首,又變成一對平凡的夫妻以打鐵為生。另一個說莫邪作為雌劍被獻給吳王,幹將因鑄劍耗時太長被吳王殺死,而幹將劍被偷偷藏在南山松樹下的石頭裡,後來傳給了幹將的兒子赤,赤勵志殺吳王報仇卻因到處被吳王懸賞捉拿沒有門路,於是獻出自己的頭顱給一個壯士請他為自己報仇,壯士帶著赤的頭去面見吳王,吳王用沸水煮頭以洩憤,壯士趁機拔尖砍下吳王的頭和自己的頭,三個頭同時在沸水中煮爛,後來被合葬在一處,稱「三王墓」,魯迅先生《故事新編》中的小說《鑄劍》一篇中眉間尺、黑衣人的原型就是取材於這個傳說。

 

 

 

誠信之劍——龍淵
      傳說是由歐冶子和幹將兩大劍師聯手所鑄。歐冶子和幹將為鑄此劍,鑿開茨山,放出山中溪水,引至鑄劍爐旁成北鬥七星環列的七個池中,是名「七星」。劍成之後,俯視劍身,如同登高山而下望深淵,縹緲而深邃,仿佛有巨龍盤臥,是名「龍淵」。唐朝時因避高祖李淵諱,便把「淵」字改成「泉」字,曰「七星龍泉」,簡稱「龍泉劍」,也就是諸多電視劇中乾隆老佛爺動輒拿出來賜給大臣自裁那把至高無上的帝王之劍。此劍鑄造技藝固然精湛,但它的聞名還在於一個無法知道真實姓名的普通漁翁:魚丈人。

春秋時,名將伍子胥因奸臣所害,亡命天涯,被楚國兵馬一路追趕,荒不擇路,逃到長江之濱,只見浩蕩江水,波濤萬頃。前阻大水,後有追兵,正在焦急萬分之時,伍子胥發現上遊有一 條小船急速駛來,船上漁翁連聲呼他上船,伍子胥上船後,小船迅速隱入蘆花蕩中,不見蹤影,岸上追兵悻悻而去。

漁翁將伍子胥載到岸邊,為伍子胥取來酒食飽餐一頓,伍子胥千恩萬謝,問漁翁姓名,漁翁笑言自己浪跡波濤,姓名何用,只稱:「漁丈人」即可,伍子胥拜謝辭行,走了幾步,心有顧慮又轉身折回,從腰間解下祖傳三世的寶劍:七星龍淵,欲將此價值千金的寶劍贈給漁丈人以致謝,並囑託漁丈人千萬不要洩露自己的行蹤,漁丈人接過七星龍淵寶劍,仰天長嘆,對伍子胥說道:搭救你只因為你是國家忠良,並不圖報,而今,你仍然疑我貪利少信,我只好以此劍示高潔。說完,橫劍自刎。伍子胥悲悔莫名。

 

威道之劍——太阿

楚國鎮國至寶,是把威道之劍。傳說楚國的都城曾被晉國的兵馬圍困三年。晉國出兵伐楚,是想得到楚國的鎮國之寶:泰阿劍。世人都說,泰阿劍是歐冶子和幹將兩大劍師聯手所鑄。但是兩位大師卻不這樣認為,他們說泰阿劍是一把諸侯威道之劍早已存在,只是無形、無跡,但是劍氣早已存於天地之間,只等待時機凝聚起來,天時、地利、人和三道歸一,此劍即成。晉國當時最為強大,晉君當然認為自己最有資格得到這把寶劍,但是事與願違,此劍卻在弱小的楚國鑄成,出劍之時,劍身果然天然鐫刻篆體「泰阿」二字,可見歐冶子、幹將所言不虛。晉君當然咽不下這口氣,於是向楚王索劍,楚王拒絕,於是晉君出兵伐楚,欲以索劍為名藉機滅掉楚國。兵力懸殊,楚國大部分城池很快陷落並且都城也被團團圍住,一困三年。城裡糧草告罄,兵革無存,危在旦夕。

這一天,晉國派來使者發出最後通牒:如再不交劍,明天將攻陷此城,到時玉石俱焚!楚王不屈,吩咐左右明天自己要親上城頭殺敵,如果城破,自己將用此劍自刎,然後左右要拾得此劍,騎快馬奔到太湖,將此劍沉入湖底,讓泰阿劍永留楚國。第二天拂曉,楚王登上城頭,只見城外晉國兵馬遮天蔽日,自己的都城宛如汪洋之中的一葉扁舟,隨時有傾滅危險。晉國兵馬開始攻城,吶喊聲如同山呼海嘯,城破在即。楚王雙手捧劍,長嘆一聲:泰阿劍,泰阿劍,我今天將用自己的鮮血來祭你!於是,拔劍出鞘,引劍直指敵軍。匪夷所思的奇蹟出現,只見一團磅礴劍氣激射而出,城外霎時飛沙走石,遮天蔽日,似有猛獸咆哮其中,晉國兵馬大亂,片刻之後,旌旗僕地,流血千裡,全軍覆沒。這件事情過後,楚王召來國中智者風鬍子問道:泰阿劍為何會有如此之威?

風鬍子說:泰阿劍是一把威道之劍,而內心之威才是真威,大王身處逆境威武不屈,正是內心之威的卓越表現。正是大王的內心之威,激發出泰阿劍的劍氣之威!

 

帝道之劍——赤霄

這是一把飾有七彩珠、九華玉的寒光逼人、刃如霜雪的寶劍,劍身鐫刻兩個篆字:赤霄。漢高祖劉邦憑此劍於大澤怒斬白蛇,開始其帝王一生。

相傳漢高祖劉邦年幼時手中常握一把頑鐵,自命為寶劍,天天劍不離身,時人多以為狂。後來他做沛縣亭長的時候,為縣裡押送一批農民去驪山修陵,途中大部分人都逃走了,劉邦自己度量,即使到了驪山也會被按罪被殺。於是走到豐縣西的涸澤地帶就停下來,飲酒大醉,夜裡乾脆就把剩下的所有農民都放了。並且對他們說:「你們都走吧,我從此也要逃跑了。」這些農民中願意跟隨劉邦的有十多個。劉邦帶醉行走在豐西澤中,讓一個農民在前面探路。這個人回來說:「前面有一條大蛇擋路,我們還是回去吧」。劉邦趁著酒勁說:「大丈夫獨步天下有什麼害怕的!」於是走到前面拔劍要斬斷白蛇,白蛇突然變成一條龐大的巨蟒,它竟然開口說話::「你今天欠下的帳總有一天要還的。你斬了我的頭,我就篡你的頭:斬我的尾,我就篡你的尾。」劉邦一劍把白蟒從正中間斬為兩段。蛇從正中間被分為兩段。走了幾裡地,劉邦醉得倒下睡著了。劉邦隊伍中走在後面的人來到斬蛇的地方。看見一個老太太在路邊連夜放聲啼哭。問她為什麼這樣傷心,說:「我兒子被人殺了,所以痛哭」。問她兒子為什麼被殺,說:「我兒子是白帝子,變成蛇橫在路上,現在被赤帝子殺了,所以我很傷心」。人們以為她胡說八道、散布謠言,想打她,這個老太太突然不見了。後面的人趕到前面,發現劉邦周身有雲氣,而且雲中隱約有條赤龍盤旋,而他手中的頑鐵竟然變成了寒氣逼人的寶劍。這就是高祖斬白蛇起義的傳說,因為赤霄劍代表著秦漢之際帝道的興替,所以它又被看做是帝道之劍。

因為劉邦將白蛇攔腰截斷,所以西漢傳到平帝,白蛇轉投胎王莽,毒殺漢平帝,篡漢為新。後經光武中興,平滅了王莽,才又恢復了漢室,建立了劉氏東漢王朝。而東西漢恰巧各傳200餘年。

 

 

 

仁道之劍——湛盧

據《越絕書》記載,公元前496年, 越王允常懇求天下第一鑄劍大師歐冶子為己鑄劍。歐冶子奉命之後,帶著妻子朱氏和女兒莫邪,從閩侯出發,沿閩江溯流而上,來到了山高林密海拔1230米的湛盧山,這裡發現了鑄劍所需的神鐵(鐵母)和聖水(冰冷的泉水)。歐冶子在這裡住下後,闢地設爐,用了三年的時間,終於煉成。

湛盧的意思是像黑夜一般深邃的顏色,湛盧是一把劍,更是一隻黑亮的眼睛。 這把通體漆黑渾然無跡的寶劍讓人感到的不是它的鋒利,而是它的寬厚和慈祥。 它就像一隻目光深邃、明察秋毫的眼睛,注釋著君王的一舉一動。正所謂「君有道,劍在側,國興旺。君無道,劍飛棄,國破敗。」這把劍讓人聯想到古希臘傳說中那把懸在帝王寶座之上的德摩克裡斯之劍,無時無刻不提醒君王要勵精圖治,心存憂患,警鐘長鳴。

據說歐冶子成劍之時,不禁淚落,因為這把無堅不摧又不帶有一絲殺氣,他終於鑄成了一把至純至正的仁道之劍。

聖道之劍——軒轅

軒轅劍,傳說中的神兵,又名軒轅夏禹劍,是一把聖道之劍。由眾神採首山之銅為黃帝所鑄,後傳與夏禹。劍身一面刻日月星辰,一面刻山川草木。劍柄一面書農耕畜養之術,一面書四海一統之策。此劍後為商湯所得。其內蘊藏無窮之力,為斬妖除魔的神劍。

在黃帝大戰蚩尤一役中,天界諸神將此劍賜予軒轅黃帝,黃帝、天女與蚩尤約戰於涿鹿之野時,此劍折斷,後黃帝、天女一起重鑄此劍,重鑄後正式稱為軒轅劍。重鑄過程中,天女以本身純陽之力修補此劍,結果己身化為旱魃之身,被黃帝封入山海界。此後這把劍便獲得了用之不竭的無窮力量,並成為懲惡揚善,伸張正義的化身。

 

歡迎關注「語文刷刷樂」微信公眾號!

打造與考試無關的趣味語文課堂!

 

相關焦點

  • 我國古代的十大名劍,究竟是真實存在,還是只停留在傳說之中?
    如果有對古代的神話愛情故事有了解的朋友,那一定是聽說過幹將莫邪的故事。
  • 中國古代十大名劍,幹將莫邪才排名六七,第一名大家基本都知道
    中國古代十大名劍,幹將莫邪才排名六七中國古代有著高超的鑄劍技術,他們為後人留下了豐富的劍文化,和悠久的文化的歷史見證,其中凝聚了他們的智慧和技術的強大,還有許多鮮為人知的壯烈故事。那就讓我們來細數一下中國古代十大名劍。
  • 中國古代十大名劍,與秦時十大名劍排名對比
    中國古代十大名劍是我們在歷史上傳說中存在的那些名劍,有些劍在歷史上是存在記載記錄的,有些劍完全是屬於神話傳說中的劍
  • 中國古代十大名劍,九把失蹤一把現存(勾踐的純鈞在湖北)
    雖然現代科技發達,但中國古代的鍛造技術也不可忽視,這不,中國古代十大名劍就是古代人用高超精堪的鑄劍技術製造出的。
  • 中國古代十大名劍都有哪些,都有哪些來歷和故事
    也有傳說魚腸劍「逆理不順,不可服也,臣以殺君,子以殺父。」原來這把劍生就是逆理悖序的,是用來弒君殺父的,真是太可怕了。後來越國進獻寶物給吳國,這柄劍因此由越而入吳。摯情之劍---幹將/莫邪 是幹將、莫邪鑄的兩把劍。幹將是雄劍,莫邪是雌劍。幹將「採五山之鐵精,六合之金英」,以鑄鐵劍。三月不成。莫邪「斷髮剪爪,投於爐中,使童男童女三百人鼓橐裝炭,金鐵乃濡,遂以成劍」。
  • 中國歷史上威名赫赫的十大名劍,第一名軒轅劍,其餘你還知道哪些
    中國歷史上威名赫赫的十大名劍,第一名軒轅劍,其餘你還知道哪些劍在所有武器中,被冠以「君子」之稱,無論是在歷史上還是武俠小說中,劍基本都排在兵器的首位,也正是因為劍被冠以君子的名號,更是代表著一種正直、剛正不阿,而在中國的歷史上,也有著十大名劍,下面小編就跟大家說說這十大名劍都是什麼
  • 古代的十大名劍, 最厲害的一把卻沒有留在歷史當中
    劍,古代兵器之一,屬於「短兵」。素有「百兵之君」的美稱。名劍正如名人一般。
  • Re0:與龍劍雷德齊名的十大名劍,每把都擁有荒唐的力量
    應廣大粉絲觀眾的要求,方丈這期給大家講講龍劍「雷德」,但是光是講龍劍可能水的太少,大家肯定看不夠,所以這次方丈就來給大家說說re0中的十大名劍,當然還是老規矩,前排提醒有稍許劇透,大家請選擇性觀看。十大名劍是哪十把?
  • 塞爾達傳說古代核心在哪裡刷 古代核心哪裡比較多
    塞爾達傳說古代核心在哪裡刷 古代核心哪裡比較多時間:2017-03-13 13:26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塞爾達傳說古代核心在哪裡刷?古代核心哪裡比較多?相信很多玩家都不知道吧,沒關係,下面小編來告訴你們。
  • 中國古代十大神獸及傳說
    táowù檮杌,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猛獸。傳說為遠古「四兇」之一,是鯀死後的怨氣所化。   xièzhì獬豸,也稱解廌或解豸,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上古神獸,古代神判與神裁思想下產生的著名神獸,又被稱為「法獸」。
  • 中國古代十大名劍,光聽名字就厲害!
    而中國古代的十大名劍便是這其中的佼佼者。今天小哲就為大家盤點了一下。聖道之劍——軒轅劍來源(鑄造者):一種說法是諸神賜予黃帝擊敗蚩尤的神劍,由諸神採首山之銅所鑄;另一種說法是黃帝命一對十分恩愛的鑄劍師鑄劍卻神劍終不可成,某日黃帝受神靈點化,在鑄劍時割自己的手臂之肉投入劍爐,神劍始成。
  • 神獸是中國古代民間傳說中的經典生物
    古代神獸來源於中國神話傳說,在現實中大多無法找到實體,但其形象的組成物源於現實。這些神獸常出現於傳統建築中,起到祛邪、避災、祈福的作用。青龍是古代神話傳說中的靈獸。屬於傳統文化中是四象之一,中國古代最令妖邪膽顫且法力無邊的四大神獸是青龍、白虎、朱雀、玄武。[7]以五行論,東為青色 ,故青龍為東方之神,亦稱「蒼龍」。在民間傳說中,青龍身似長蛇、麒麟首、鯉魚尾、面有長鬚、犄角似鹿、有五爪、相貌威武。
  • 在中國古代,從神靈到人類的傳說故事
    這個世界上有好多民族都流傳著一段上古時期的傳說故事,在這些悽美的故事中,大多都反映出了人類在上古時期的艱辛與勞作,並寄託出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渴望與嚮往。這些不同的傳說中都提及了人類的起源問題,但這些人類的起源居然都不約而同地指向了一個方向,那就是...「神」。
  • 幹寶《搜神記》:集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之大成
    《搜神記》是一部記錄中國古代漢族民間傳說中神奇怪異的故事集,搜集了古代的神異故事共四百多篇,開創了中國古代神話的先河,作者是東晉史學家幹寶。
  • 上虞古代孝德故事連環畫《包娥的傳說》出版首發
    近日,區關工委聯合區教體局、區孝德文化研究會、驛亭鎮中等四家單位編印出版的上虞古代孝德故事連環畫《包娥的傳說》正式首發。期間,驛亭鎮中各年段學生和驛亭鎮孝豐村村民接受贈書。教師代表沈淼、省美德少年杭椿代表學生還在會上就如何用好、學好孝德教材《包娥的傳說》做表態發言。
  • 塞爾達傳說荒野之息古代核心獲取方法一覽
    塞爾達傳說荒野之息古代核心怎麼刷?古代核心是製作守護者套裝必備的材料,本次小編帶來了塞爾達傳說荒野之息古代核心獲取方法一覽,想要了解如何獲得的玩家不妨進來看看。塞爾達傳說荒野之息古代核心獲取方法一覽 守護者掉落的古代核心和巨核對玩家來說一直都是很難刷取的材料,玩家們都知道需要找飛行守護者泡茶,但是盾反並沒有效果,而且怪物不停晃來晃去很難攻擊到它的眼睛,一直很讓玩家們頭疼。
  • 瑪瑙與傳說:從古代護身符到聖杯傳說
    瑪瑙護身符  與現在不同,在古代的西亞和地中海地區,瑪瑙作為寶石具有非常高的價值。
  • 瑪瑙與傳說——從古代護身符到聖杯傳說
    瑪瑙護身符與現在不同,在古代的西亞和地中海地區,瑪瑙作為寶石具有非常高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