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抬起頭,望見兩隻紅色的風箏,帶著長長的藍色尾巴,在天空中冉冉升起。他們舞動著,飛越公園西邊的樹林,飛越風車,並排漂浮著,如同一雙眼睛俯視著舊金山,這個我現在當成家園的城市。突然間,哈桑的聲音在我腦中響起:為你,千千萬萬遍。
《追風箏的人》從拉辛汗的一個電話勾起文中我的童年回憶,讓我們看到了那個忠貞、善良、勇敢的擁有兔唇的男孩哈桑,也讓我們看到了那個懦弱、自私、背叛了哈桑的阿爾米,更是牽引著我們去直面人性的正反兩面,讓我們去思索一個人究竟應該去追尋什麼樣的人生。
哈桑追的風箏是他與阿米爾之間的友情
在同一個屋頂下,我們說出第一個字,我說的是「爸爸」,他說的是「阿米爾」。他停下來,轉身,雙手放在嘴邊,說:「為你,千千萬萬遍!」然後露出一臉哈桑式的微笑,消失在街角之後。
哈桑是哈拉扎人,是阿米爾家裡的僕人的兒子,他是普什圖人眼中最低劣的人,但阿米爾的父親對哈桑一家人很好,而哈桑與阿米爾更是從小喝著一樣奶水長大的玩伴,他們是像朋友、兄弟一般的存在。
哈桑可以為了阿米爾去做所有的事,承擔所有的罪責,包括用鏡子反射陽光到鄰居家的房子、用彈弓將胡桃射狗,用弱小的身軀擋在阿米爾的前面直面高大的阿塞夫,當然也包括義無反顧地去追風箏。
他能讀懂阿米爾所有的心事,他知道最後一隻風箏對於阿米爾的意義,所以哈桑願意為了阿米爾,錯過他每天都要堅持的祈禱,他跑過無數的街道,在阿塞夫的威脅下,仍不願意放棄那隻風箏,結局便是慘遭強暴。
如果說阿塞夫是帶給哈桑身心傷害的人,那麼阿米爾就是那個在傷口上撒鹽的人。阿米爾對發生在哈桑身上的事假裝不知情,對哈桑逐漸冷淡,甚至為了逃避內心的罪惡,栽贓陷害哈桑,最終哈桑也如他所願,離開了這個家。
哈桑是最無辜的人,卻也是最無力的人。他始終堅信著他與阿米爾之間的友情,也相信著阿米爾的善良和正直,是個會把阿爾米說的每個字都當真的人,甚至在自己被傷害後,仍想要安慰阿米爾。他一次一次護著自己的阿米爾少爺,最終還是帶著失望離開了這個家,長大後又選擇了原諒一切,用生命守護著這個家。
哈桑一生都在堅守著自己的內心,追著屬於他自己的風箏,相信著世間的美好,保持著勇敢、善良。
阿米爾追的風箏是父愛,是救贖
我要班師回朝,像一個英雄,用鮮血淋漓的手捧著戰利品。我要萬頭攢動,萬眾矚目,羅斯坦和索拉博彼此打量,此時無聲勝有聲。然後年老的戰士會走向年輕的戰士,抱著他,承認他出類拔萃。
阿米爾是單親少爺,他渴望著父愛,將自己的童年活在了父親的期待中,但他喜歡文學而不喜歡足球,生性懦弱而不夠勇敢,父親對他始終淡漠疏離。
風箏是他與父親之間薄如紙的交集,所以阿米爾將得到父親承認的期望寄託於追風箏大賽的勝利。但當他拿到了哈桑用滿身傷痕換來的風箏,才發現自己做錯了,但年少的他無法直視自己的錯誤,只好選擇用一個又一個的謊言去掩蓋真相,他的人生從此不安寧,內心都被罪惡纏繞。
阿米爾的童年並沒有追到父愛的風箏,反之這是他充滿著罪惡與欺騙的一段時光,是他想要逃離的過去。在因戰亂逃離家園,在和父親日復一日的枯燥生活中,他才終於理解了父親,領悟到了什麼是父愛。
許多年過去了,人們說陳年舊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終於明白這是錯的,因為往事會自行爬上來。
阿米爾一直在逃避往日的罪行,但罪行並不會隨著時間的逝去而被衝淡,成年後的哈桑一直遭受著良心的譴責,最終在拉辛汗的開導和懇求中終於踏上了贖罪之旅,踏上了「再次成為一個好人」的路。這一次,他終於變得勇敢,坦蕩蕩地承認哈桑是自己的兄弟,踏上遙遙路途從阿塞夫手裡救下了索拉博,並收養了他。
阿米爾也終於成了那個為別人追風箏的人,他聽見自己對索拉博說:「為你,千千萬萬遍。」這一次,他追的風箏叫救贖,既是對自己和父親往日所犯下罪行的救贖,也是對索拉博的救贖。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風箏
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風箏,但每個風箏也不盡相同。阿爾米和他父親所追尋的風箏是關於贖罪和內心的安寧,哈桑和阿里所追尋的風箏是忠誠和友情,索拉雅需要的是直面過去汙點的勇氣以及對愛的渴望,索拉博則是重新拾起對未來的希望。
他們有的人眼光堅毅,腳下堅定,方向明朗,一生只追著風箏跑,而有的人會偶爾誤入歧途,需要有人推一把才知道風箏的方向,才有勇氣往前衝。
希望我們都能如李繼宏的寄語般:「也許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風箏,無論它意味著什麼,讓我們勇敢地追。」願我們都是一個正直、善良、勇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