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沐沐
《追風箏的人》改編於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塞尼的同名暢銷小說,獲第65屆金球獎電影類最佳外語片提名,豆瓣評分有8.9分。
影片講述了發生在兩個阿富汗少年阿米爾和哈桑身上的故事。因為有著夢魘的經歷,阿米爾移民美國,他有著深深罪惡感,想找回那個善良純真的自我,他能找回嗎?我們來看故事。
影片的開頭長大的阿米爾接到了來自父親好友阿辛汗的來信,讓他回到阿富汗並告訴他 「那裡有使你通往好人的路。」這句話是整個影片的基調和心靈救贖的主旨。
以前我是因為電影情節的大起大落而去喜歡一部電影,但這部電影吸引我的地方卻是細膩的心理描寫,電影雖然是阿米爾對哈桑的彌補與自我救贖之路,但在這條道路上也體現出很多人性的陰暗之面。
在當時的阿富汗社會,還是具有很強種族等級制度的意識,阿米爾是優良血統的普什圖人,但哈桑是低賤的哈扎拉人。阿米爾與哈桑種族之間地位的差異與主僕關係讓他們情感天平一開始就是傾斜的,阿米爾一開始就沒把哈桑當朋友,但哈桑對阿米爾的感情卻如同親兄弟一般。
哈桑是一個勇敢無私但很傻的孩子,他忠於阿米爾,風箏比賽時,為了將象徵著勝利的風箏拿回來送給阿米爾,他被阿塞弗等人劫持。
如果把風箏交出來,哈桑就可以平安無事回家,但是,哈桑卻很固執的寧可被打也不從,最終還被阿塞弗侵犯。當哈桑滿身是土,下半身流血的從小巷走出來的時候,還只是淡淡地告訴阿米爾什麼都沒有發生……
阿米爾知道哈桑所受的苦,但是他沒有勇氣站出來救哈桑,看小說時,這一段的描寫深深震撼著我……
另外,阿米爾的母親是因為生他而死的,父親一直深愛他的母親。
還是孩子的阿米爾在成長過程中陷入了一種愧疚,覺得父親的內心一直在怪罪自己,因此他異常渴望得到父親的承認。他想在父親心裡營造出一個優秀自己,但現實中有一些事情是會讓父親失望,他開始利用自己優越的地位去掩蓋錯誤推卸責任。而哈桑的勇敢得到父親的賞識,阿米爾氣爸爸為什麼總是偏袒哈桑,但這也開始使得阿米爾嫉妒哈桑。
人的嫉妒會讓自己忽略自己擁有的優越資源,而過多的關注自己沒有的資源。
就連在和父親逃亡時,看到父親被士兵拿槍指著頭時,他擔心父親但也擔心失去父親後自己的生活。這都是人的自私自利的體現,人過多的關注自身,關注自己獲得與維護現在所有,而忘卻別人對自己的付出。
當知道哈桑與阿米爾其實是同父異母的兄弟的時候,我震驚了。也慢慢能理解父親偏愛哈桑,其實是對他有太多愧疚。
一封信裡承載著沉甸甸的情感,一封信,一段往事,關於夢想、愛情、親情、贖罪。
當看到哈桑留給阿米爾的信的時候,我眼淚情不自禁地就掉下來,內心受到觸動,很不是滋味。
信的內容是這樣的,阿米爾少爺:「我向您獻上最深的致意,我跟妻兒祈禱您收到這封信時身體健康,享受著真主恩寵的光芒。我希望有一天收到您的來信,讀到您在美國的生活,我試著學英文,不過學起來很彆扭,但有一天一定會學會。少爺,我想念您的故事。附上我跟兒子索拉博的照片,他是個好孩子,拉希姆汗讓我教他讀書寫字,他長大後就不會像他爸一樣蠢,而且他已經會用您給我的彈弓了,但是我替他感到害怕阿米爾少爺,我們小時候的阿富汗消失了,這片土地上再沒有善良,到處都是殺戮,沒完沒了的殺戮。
我夢想有一天真主能指引我們過上好日子,夢想我的兒子能成為一個好人,一個自由的人,一個重要的人。我夢想鮮花重新綻放在喀布爾的大街小巷,酒館茶樓響起動聽的音樂,風箏再次飛上藍天。我夢想有一天您能回到喀布爾,回到小時候我們一起玩的地方,若您回來,您會發現您忠誠的朋友在此等候,願真主永遠與你同在。」
這封信是哈桑對理想的渴望,對自由的追求,他想回到小時候的阿富汗,戰亂給他的家園造成了很大的摧殘,但哈桑仍然回到阿米爾的家守著,塔利班覬覦阿米爾在喀布爾的大房子,強行而入,哈桑奮起抗議。
於是塔利班分子將哈桑拉到了街上。一個穿著人字形背心的男人用俄制步槍的槍口抵住哈桑的腦後,槍聲在阿米爾房子那條街道上迴蕩,「哈桑撲倒在柏油路上,他那不求回報的忠貞生命,像他以前經常追逐的斷線風箏那樣,從他身上飄走。
「為你千千萬萬遍」這是《追風箏的人》裡的經典名句。
一開始我以為是寫愛情的,直到看了這部電影,我才知道這是對友情的愛,但是更深層次是有兄弟情和自我救贖。哈桑清楚自己與少爺的差距,地位階層的不同,但他還是將阿米爾當成自己最好的朋友,並相信對方也是如此。對於哈桑而言,阿米爾是他「寧願吃泥土也不願意欺騙的人」,是喝著同一個奶媽的奶水長大的「兄弟」!
為了幫助阿米爾追最後的藍風箏,哈桑說出了:「為你,千千萬萬遍」!但阿米爾弄丟了那個給他寫信為他千千萬萬遍追風箏的人。
阿米爾以為遠離了故土,遠離了是非,良心就會好過;以為遠離了哈桑,遠離了他們之間的友情,就可以開始新的生活。但其實以為忘記了的,不在意的,也終究會順著記憶的藤蔓攀爬而上;長大後也終究學會要勇敢地面對過去,勇敢的去彌補自己曾經犯下的錯。
所以後來阿米爾少爺自我救贖,他長大後,卻娶了一個非處女,為什麼?他不嫌棄她的名聲,是因為他沒辦法原諒自己,對哈桑被壞人X侵時,居然不上去阻止。而且阿米爾少爺拼了命也要去拯救哈桑的孩子索拉博,這也是對自我的救贖。
可是晚了,一切都晚了,那個曾經視你如生命的哈桑已不在,消失於戰火之中,那裡承載了哈桑一切關於阿米爾的記憶,那裡承載了哈桑一切關於阿米爾的忠誠。
寫在故事最後的最後,或許,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阿米爾,懦弱,想要彌補過去對愛人的虧欠;又或許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哈桑,為著自己想要付出的人或事真誠的奉獻。
關了電視,閉上眼。思緒還在跟著阿米爾追風箏,耳邊卻迴蕩著最初哈桑對阿米爾說的那句話:「為你,千千萬萬遍」,聲音愉悅而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