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泰山,泰安責無旁貸。自從去年泰安市發布《關於關閉取締大型石頭存放和交易場所的通告》之日起,依法關閉取締所有大型石頭存放和交易場所的行動全面啟動,截至 2020 年伊始,臨時暫存管理點已接收大型石頭 8951 塊。山為石母,保護山石就是保護泰山,隨著一系列專項行動的推進,精心保護泰山自然與文化"雙遺產",築牢泰山區域生態環境新高地的思想深入人心。
2020 新年伊始,位於旅遊經濟開發區的大型石頭臨時存放管理點內一派繁忙,大型貨運車輛往來穿梭,過磅、調運等系列流程井然有序。記者了解到,截至 1 月 19 日,臨時暫存管理點接收來自岱嶽區的大型石頭 3713 塊,接收泰山區大型石頭 4841 塊,接收徂汶景區大型石頭 397 塊,接收到的石頭總數達到 8951 塊,總重超過 16.5 萬噸,已經完成了所有大型石頭調運工作量的三分之二。
未來,臨時暫存管理點的大型石頭將全部運往泰山石敢當文化園,作為封閉景區實施。目前,該項目正在編制詳細規劃,預計利用一年時間建成投入使用。項目建成後,既可以解決泰山奇石的集中存放,又可發揮泰安旅遊業資源優勢,做大做強文化旅遊業,還可為泰安市民休閒娛樂提供新的去處,實現多贏發展。
泰山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家園,泰山石印證著文化的神聖,不容侵犯。也正是由於歷史、文化等諸多方面的原因,從 2000 年左右開始,泰山石也受到社會各界的青睞,"泰山石"市場需求越來越大,價格也明顯攀升,不斷有外地大型石頭大量湧入泰安境內,假借"泰山石"名義進行兜售,逐步形成大型石頭的交易市場和集散地。受到巨額暴利的驅使,部分市民和遊客也在河道中撿拾泰山石,對泰山的生態環境以及河道行洪能力造成了一定影響。與此同時,亂擺亂放經營奇石、佔壓道路、經營秩序混亂的現象在多年間屢禁不止,給泰山的名譽造成了負面影響。
保護好泰山石,不僅是對地質地貌景觀的保護,也是對旅遊資源的保護,是泰山旅遊業發展的前提條件,意義重大。而保護泰山石,是一個長期、繁雜又細緻的事業,自 2004 年以來,泰安市通過連續開展大規模綜合整治,依法劃定泰山石保護區等一系列舉措,將泰山石保護納入法制化軌道,實現了泰山石保護有法可依。2019 年,泰安市委、市政府以勇於擔當的歷史責任感,按照禁採、禁售、禁運、禁存"四禁"要求,明確"堅決不允許泰山石開採,堅決取締泰山石交易市場",泰山石保護收官之戰打響了。現如今,泰山石的保護已經建立起了一套完善的"人防 + 技防"雙管模式,將不定期開展聯合執法,對非法開採泰山石行為實行"零容忍",做到發現一處、管控一處、嚴懲一處,絕不給心存僥倖者可乘之機,切實鞏固整治成效,嚴防各類違法行為反彈。確保對泰山石資源實施最嚴格、最長效的保護。
保護泰山石和依法關閉取締所有大型石頭存放和交易場所行動,已經逐漸深入人心,也得到了奇石經營業主的理解和認可。"作為曾經的奇石經營業戶,保護泰山石和封存奇石已經從一種行動上的配合上升為心理上的意願。"不少市民發現,無論是大型石頭還是小型奇石,身邊原有的奇石市場目前已經換了一副模樣,大批專門經營奇石的門店關門轉讓,曾經遍布的奇石不見了蹤影,我市對泰山石保護的決心和對銷售奇石等行為的"零容忍",讓奇石經營業主黃勇(化名)在心態上產生了變化。他說,起初在要封存石頭的時候自己是抗拒的,但是隨著對泰山文化的深入了解和相關行動的開展,自己也認識到了保護泰山石對於泰山生態的重要性,第一批籤訂合同並配合完成了手中大型石頭的調運工作。
泰山石是泰山自然和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寄託著泰山厚重博大的精神和源遠流長的歷史底蘊。保護泰山石的理念深入人心,得到人民的擁護,是依法關閉取締所有大型石頭存放和交易場所行動快速推進的關鍵。隨著奇石市場整治這場"硬仗"的勝利,保護泰山區域生態環境的思想將被深深刻入每個人心中。下一步,泰安將進一步突出重點部位、擴大整治成果,推動泰山石保護及交易市場整治工作制度化、常態化、長效化。